- 相关推荐
《夸父逐日》教材理解
《夸父逐日》是一篇文言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夸父追日指的是相传在黄帝时期,夸父族首领夸父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死后他的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了解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夸父逐日》教材理解,欢迎大家参考。
教材分析
《夸父逐日》是一篇文言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讲的是巨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这篇古代神话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
逐走:追赶,赛跑。
入日:太阳落山的地方。
欲:想要。
饮:喝。
河、渭:黄河与渭水。
大泽:大湖。
未至:没有赶到。
道:路途中。
弃:遗弃。
邓林:桃林。
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夸父追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图画中的太阳似燃烧的火球,天空和大地火烧火燎,巨人夸父顽强地追赶太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4.帮助学生会认会写“渭、邓”两个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夸父逐日的积极意义,感悟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教学建议】
(一)上学期,通过学习文言文《寓言两则》,学生已初步接触了文言文。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再作小结。教学本课,可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学习: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
2.在逐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交流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组织讨论: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的什么精神?这篇神话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
(二)本文篇幅短小,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且课文配有注释,因此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通过互助学习来解决这些疑难问题。
(三)引导学生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从夸父其人以及他追赶太阳,可以感受到古人想象力丰富;从文中夸父“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弃其杖,化为邓林”等细节中体会到这个故事想象奇特,塑造了一个无比顽强的巨人形象。
(四)课时安排:本课可安排1—2课时。
教学资料
1.《夸父逐日》参考译文
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2.关于夸父
①夸父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山海经·海外北经》还记载着一个“博父国”,经前人考证,“夸父”即“博父”,其国中的人都是巨人。所以茅盾在《中国神话abc》中认为夸父不仅是人名,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
②《山海经·大荒北经》(晋郭璞《山海经注》)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即“戴天”,山顶连接着天,形容极高)。有人珥(戴在耳朵上的饰物。这里用作动词)两黄蛇,把(手里攒着)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后土”和“信”,都是神话中的人名),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日影,即日光),逮(追上)之于禺谷(禺谷又叫“虞渊”,是神话中太阳所入之处)。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3.课外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六年级下册)中的《杞人忧天》和《神农尝药》。
主题思想
《夸父逐日》的主题思想即古代先民企图超越有限生命的束缚以及对生命永恒的渴求。
夸父是一个巨人型的神祗,而这一类巨人型神祗在中国古文化里是不多见的。这似乎可说明先民已认识到追赶、超越时间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于是才赋予与日相逐的夸父以巨大的力量。至于夸父逐日的具体原因,在《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可以窥视到夸父逐日的本质原因。在中国古文化里,后土乃幽冥之都,亡灵之在所。这样,便产生了“夸父的所在地都是古代中国人观念中的幽冥地狱,夸父是幽冥巨人”的合理推论。
夸父较一般人更容易感受到时间对生命的压迫,而其对死亡的恐惧感以及对生命永恒的渴求也自然要比常人强烈得多。
而“超越死亡的唯一建释便甚与太阳相随同行,脱离有限的死海,加入无限的宇审环。”
因此,这种来自时间的压迫,来自死亡的恐惧感以及对命永恒的渴求,就是夸父“不量力”而逐日的根本原因所在。其实,所谓的“夸父不量力”,一方面说明了客观上人类自然生命最终难以冲破时间即生命有限的束缚,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在夸父身上的体现。所以,夸父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在后人眼中,他依然是英雄,千百年后依然受到人们的推崇与爱戴。
夸父逐日的失败,表面上是由于饮不足而道渴而死,但其真正原因并非如此。须知时间固然有使生命饱尝死亡熬煎的痛苦的一面,却又是生命不可缺少和不可离弃的因素。这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海德格尔把人规定为“此在”,认为“此在的意义是时间性”。时间是人类的生存状态性,时间一旦被否弃,人类自身生命的存在也就被否弃。
夸父的失败,表明了人类不可能直接与时间抗衡。由于死亡的恐惧和永恒的诱惑过于强大,人们希望从别的渠道与时间和死亡作间接的抗争。于是,出现了“不死树”。
“夸父逐日”中的杖化邓林。关于“邓林”,毕沅云注曰:“邓林即桃林也,邓、桃音近。”《山海经·中山经》亦有记载云:“夸父之山,北有桃林。”《山海经·海外北经》说博(夸)父国,“邓林在其东,二树木。”
在中国文化里,“桃”具有特殊意义。陶渊明《桃花源记》使得“桃园”成为没有生命忧虑的人间乐园的象征,而果实——“桃”,象征着生命长度的延伸——长寿。夸父在延长生命的绝对长度上,因无法超越时间而失败了,但他的这一愿望,最后却又化为邓(桃) 林,以帮助人类通过享乐(对桃果的食用)来增加生命的密度,从而相对延长生命的长度。在这个意义上,夸父实现了他的愿望。
杖化邓林是夸父信念的持续存在, 邓林也是人类生命的长青树。这是夸父——悲剧英雄通过他虚死而实生的行动,传达给人类的永恒意象。通过杖化邓林,并以“尸膏”来将之养育,从而为后人提供增加生命密度的物质,夸父已获得了绵绵不绝的生。
夸父使人类在生命——时间——生命的关系中,获得了相对和谐与永恒。
在中国古籍中,有不少关于“不死山”、“不死树”、“不死草”、“不死泉”的神话传说记载。这本身就已表明了远古之时先民对生命的有限、死亡的恐惧以及对生命永恒的渴求和信仰。
对于夸父逐日,陶渊明有诗云:“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陶渊明不认为夸父逐日是“不量力”,而视之为与时间抗争的宏志,并且认为夸父逐日虽告失败,但由于“杖化邓林”即为后人提供物质资料而可以相对延长生命长度, 达到了与有限生命的抗争目的,因而是“功竟在身后”。
先民对太阳与时间的崇拜与恐惧,构成了先民的心理因素,从而影响到先民们对生命与生死的看法。综观人类逐日等太阳系列神话,可知有限的人类生命强烈地向往生命永恒。
远古先民,通过幻想、想象与逐日等神话来表现他们对生命——时间——生命的思考:有限的人类生命,强烈地向往永恒的时光。有限的个体生命,“饱尝”时光流逝带来的痛苦。人类为追求永恒的生命,不息作出卓绝奋斗
成语寓意
夸父逐日的故事向人们展现了夸父为了族人的幸福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充分地反映了古代先民勇敢地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事实。这个世界正是有了夸父和无数个与夸父一样勤劳、勇敢、坚定不移、不怕牺牲的人们,前仆后继和奋勇向前,才有了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
如果人类没有像夸父这样的先驱和开拓者,面对一个个困难与难题都害怕自己做不到而不敢去追求,去尝试,去探索,遇到困难就望而生畏,知难而退,那么今天的我们可能还依然在过着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夸父逐日的故事不仅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也给人以多方位的思考。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更快;而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知识;也只有获得更多的知识,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落后于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夸父逐日》教材理解】相关文章:
《泉水》教材理解03-18
《称象》教材理解03-18
《两只鸟蛋》教材理解03-18
《小狮子爱尔莎》教材理解03-19
夸父逐日原文及翻译03-20
对javascript的理解03-29
ACCA教材词汇03-09
英语阅读理解03-05
对网球规则的理解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