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三月三风俗习惯

时间:2023-06-27 18:00:20 满全 初中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畲族三月三风俗习惯

  过三月三的习俗在我国汉族大部分地方已不流行,但在南方的少数民族中,三月三却是一个火红而美妙的节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畲族三月三风俗习惯,欢迎大家参考!

畲族三月三风俗习惯

  畲族三月三风俗习惯

  如壮族称农历三月三为“歌圩日”或“歌仙节”,黎族的三月初三是“孚念孚”,即为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故又称“谈爱日”。而在永丰县龙冈畲族乡和其毗邻的潭头乡卧龙畲族村等畲乡村寨有别具一格的“三月三吃乌饭”习俗。在这天,畲族村民家家户户都吃传统的乌米饭,村前村后都飘荡着浓郁的乌米清香。

  关于畲族“三月三乌饭节”的由来,在畲乡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

  相传,很久以前,也许是由于年成不好或封建社会剥削过重,畲族群众没有吃的,连谷种都被山主抢走了。春播时,没有谷种的畲民急得团团转。这时,一个叫蓝天凤的青年带着几个小伙子乘黑夜盗出了山主粮仓中的谷子,分给群众连夜撒到田里。山主追查此事,为了不连累别人,蓝天凤挺身而出,被山主关进地牢。那天正是农历的三月三,天凤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还没有饭吃。乡亲们就把剩下的谷种做成饭团,探牢时带给天凤吃。但饭团却被看守给吃了。乡亲们于是想了个办法,就用乌稔叶煮米饭,黑乎乎的饭团吓住了看守,天凤这才得以活下来。到第二年三月三,蓝天凤被起义的乡亲救了出来,并推选他当义军领袖。之后,畲民们为了让后世子孙铭记这谷米来之不易,将“三月三”定为谷米的生日,成谷米节,亦称“乌饭节“。

  另外,在畲乡民间还有一个“三月三乌饭节”的故事。据传是在唐朝初期,山越(即畲族的祖先)首领雷万兴与同族人蓝奉高等起兵反抗封建统治者,斗争持续了四十余年。有一年冬天,他们被唐军围困在山上,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他们靠采食一种“乌稔草”充饥,熬过了饥饿与严寒。终于翌年三月三日冲出重围,杀退了朝廷军队,获得了胜利。后来,畲族群众为了不忘这些英雄和乌稔果之功,便把三月三日作为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采集乌稔叶或取其榨汁同糯米一起蒸煮成乌饭祭祀祖先,然后一同品尝,对歌欢乐,以示纪念。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畲族人民逐渐由过去的农历三月三吃乌米饭,演变成了以踏青赏花、唱山歌、喝山哈酒、品尝畲乡笋包等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习俗,并且在节日里还常常举办跳火把舞、竹竿舞、鱼灯舞或操石磉、赛龙舟、赶野兽等一系列热闹非凡的歌舞和竞技表演活动。

  畲族“三月三”民风民俗

  “三月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踏青节”,亦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原与清明的祭祖、扫墓相连。后经演变,各地内容不一。福建“三月三”民俗节,又称“乌饭节”和“对歌节”。

  每年的“三月三”,畲村的畲民就会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以他们独特的形式庆祝自己的节日。乌饭节上,畲族男女踏青归来都要采回一种叫做“粘米乌”(乌捻)的植物,捣烂之后熬成汤汁,用它浸泡糯米,蒸成“乌饭”食用。

  畲族关于“三月三”的来历有多种的传说:

  其一,“三月三”为米谷生日,畲民要给米谷穿上衣服,故涂上一层颜色,祈祝丰年。

  其二,三月三虫蚁大作,畲民吃了乌饭,上山下地不怕虫蚁。

  其三,古时畲民与敌兵交战时,敌人常来抢米饭,畲民故意将米饭染黑,敌人怕中毒,不敢问津,畲民便安稳吃饭,有了气力,打败敌兵。其四,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被关在牢房,他一顿能吃一斗米,母亲送来的饭却都被狱卒抢去,雷万兴想法让母亲将米饭染黑,从此,狱卒再也不动乌饭。以后,雷万兴越狱,于农历三月初三战死沙场,族人每年以乌饭悼念他。其五,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他们被围困在大山里,粮食断绝,以乌稔果充饥,为畲军度过春荒,并取得反围剿的胜利。雷万兴回军营吃尽鱼肉酒菜都感乏味,时值三月初三,他想吃乌稔果,就吩咐兵卒出营采撷。可是,这时乌稔尚未开花,那些兵卒只好采些乌稔叶子回来,有人出个主意,将乌稔叶和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饭呈现乌黑色,而且味道特佳,雷万兴吃了食欲大振,于是下令大量制作乌饭,以纪念抗敌胜利。从而衍成风俗,世代相袭。

  乌米饭是畲民从山地里采来野生乌稔树的嫩叶,置于石臼中捣烂后用布包好放入锅中浸熬,然后捞出布包将白花花的糯米倒入乌黑的汤汁里烧煮成了饭。乌米饭乌得名副其实,吃起来就连碗筷也被染粘成乌黑色。不过它的味道相当不错,吃一口清香糯柔,细腻惬意,别有情趣。倘若将乌饭贮藏在阴凉通风处,则数日不馊。食用时,以猪油热炒,更是香软可口,堪称畲家上等美食。如果加上山间野味、香菇、木耳等炒一炒,那味道就更美妙了。

  顺昌是福建省畲族人口分布的较多的地方,很多山里人平时忙于劳作,四季没有闲时,唯“三月三”是他们交友,购物,情人相见的日子。

  “三月三”最令来客兴奋的,还是人群中丰富多彩的服饰。这一天,山里人都穿上畲民族最漂亮的服装,在外人面前亮相。最引人注目的是畲家姑娘们的装扮,平时压在箱底的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银头簪、银梳子今天都穿戴出来,这些银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衣服也是绣有各式各样图案的精工绣品,有的特意穿上了她们的嫁衣。“三月三”俨然成为她们比银饰,比绣工的隆重节日。

  畲族姑娘小伙要表演古朴欢快的舞蹈。对歌时男女分别三五成群结队,双方选定后即开始对歌,歌词多为情歌,但由浅入深,所涉极其广泛,在“谈情说爱”的一问一答中歌唱现实生活、历史传说等等。其歌词旧时多为即兴编唱的,如今也有利用传承歌词的。曲调单一重复,却能婉转悠扬。这种对歌,传统上往往从傍晚开始,直到天亮,也有昼夜连续歌唱的。规模壮观,以人如海、歌如潮形容,真是一点不假。

  畲族介绍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畲族总人口为746385人,其中男性403516人,女性342869人, 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

  畲族祖地是广东潮州。畲族的发源地,各地畲族都传说祖籍是广东潮州凤凰山。他们自称“山哈”,即指居住在山里的客人 。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闽南、潮汕等地 ,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 至清代时,多数畲族族人已被汉化,成为潮汕人和客家人的构成成分之一。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畲语和汉语客家方言很接近, 但在广东海丰、增城、惠阳、博罗等极少数畲族使用接近瑶族“布努”语(属苗语支)。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在日常生活中,各地畲族皆通晓当地的汉语方言。 畲语和汉语潮州方言很接近 ,保留了一些与畲族发祥地粤方言相似的语音特点。随着畲族融入汉人社区,大多数畲族转说客、赣、闽、粤系的汉语。据统计,中国99%以上的畲民使用的是当地的汉语客家方言。其中,福建福安地区的畲语被认为是全体畲语标准语。

  1956年12月,国务院认定畲族为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并确定族称为畲族。景宁畲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人口占比约11.5%。据史料记载,畲民迁入景宁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历史渊源

  “三月三”是民间传统“踏青节”,亦是畲族的传统重要节日。原与清明的祭祖、扫墓相连。后经演变,各地内容不一。《辞海》云:“有的作为专祭死后不满三年的亡魂(又称新魂节),有的拜山神,有的祭五谷神或农神,有的纪念英雄等,有些地方同时有庙会和歌圩等活动”。这一天对广大畲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每年的“三月三”周边村寨的畲民就会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以他们独特的形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民俗内容

  畲族“三月三”节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三月三”盘歌会

  歌谣是畲族主要的文学样式。畲家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抒情,以歌表志。歌谣触及畲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平时劳作、日常社交、人生礼俗、宗教仪式、节日活动等。每逢“三月三”,畲民就三五成群相互对歌。有的在半路上就拦住对方唱起《拦路情歌》;家里来了客人,畲民就会唱起《迎客歌》。尤其是男女青年相互对歌十分精彩,演唱的曲目涉及广,有把这种对歌称作“比肚才”的《祖公歌》《盘驳歌》《十八帝》等;也有小说歌《钟景祺与雷万春》《蓝佃玉》《奶娘传》《钟良弼》等;还有许多由汉族戏曲故事改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平贵回朝》《西游记》《白蛇传》《孔明祭东风》《秦香莲》等;此外,还有内容广泛、由畲族人民随口编出的杂歌,有叙事的、有咏物的、有抒情的,如《十二生肖》《十二月歌》《五更想娘》《十贤歌》《鸟名歌》《花名歌》和畲民新编的《山哈不离共产党》《两个文明记在心》《迎新年唱新事》等歌曲。

  畲家善山歌,也善民间器乐。“三月三”是传统的喜庆日子,于是畲民就由四人或七八人组成畲族鼓吹班,吹吹打打,为节日增添热闹气氛。畲族鼓吹班最多八人,俗称“大吹”,除唢呐外,还有胡琴、笛子、月琴及打击乐锣、鼓、钹等。最少为四人,俗称“小吹”,一人可兼二种乐器。

  二、畲族乌饭节

  “三月三”民俗节,又称“乌饭节”或“对歌节”。民国年间刘锡蕃所著的《岭表纪蛮》记载:“三月三染乌饭祀祖先”。同时期王韧所著的《建德县志》记载:汉区“四月八(农历)造青精饭相饷,谓之‘乌饭’……畲客亦有乌饭,乃于三月三日(农历)取柴汁和米蒸之。”明万历《建宁府志》记载:汉区“乌饭,取南烛木茎叶,捣碎渍米为饭,成绀色以食,且各相馈遗,俗谓目连。是日作此供母,故效其然。”但畲族乌米饭的传说、制法均与上述记载相异。

  有关畲族乌米饭的传说较多。其一,每年的“三月三”为米谷生日,畲民要给米谷穿上衣服,故涂上一层颜色,祈祝丰年。其二,“三月三”时虫蚁大作,畲民吃了乌饭,上山下地不怕虫蚁。其三,古时畲民与敌兵交战时,敌人常来抢米饭,畲民故意将米饭染黑,敌人怕中毒不敢问津,畲民便可安稳吃饭,以养精蓄锐打败敌兵。其四,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被关在牢里,其母送的米饭常常被狱卒抢去。雷万兴让其母将米饭染黑,从此,狱卒再也不动乌饭。后雷万兴越狱,于农历三月初三战死沙场,族人每年以乌饭悼念他。其五,唐朝畲族英雄雷万兴率畲军抗击官兵,他们被围困在大山里,粮食断绝,以乌稔果充饥度过了春荒,并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此后,雷万兴回军营吃其他食品都感乏味,三月初三时他想吃乌稔果,就吩咐兵士出营采撷。可是,此时乌稔尚未开花,兵士只好采些乌稔的叶子回来,有人出主意将乌稔叶和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饭呈乌色,且味道俱佳。于是,雷万兴下令大量制作乌饭,以纪念抗击唐军的胜利。从此,此风俗衍成,并世代相传。

  现代的农历“三月三”也是畲族的乌饭节,畲族男女踏青归来都要采回一种叫做“粘米乌”(乌稔)的植物叶子,其捣烂之后熬成的汤汁用于浸泡糯米,蒸熟后即为“乌饭”。乌饭蓝黑油亮,香软可口,富含营养,是一种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保健美食。

  三、畲族巫舞

  巫舞是畲族从古保留至今的民族舞蹈。农历三月初三,畲寨会请畲族巫师为全村畲民祈神赐福。巫师吹着“龙角”上场,那激昂高亢的“哈鲁鲁,哈鲁鲁”,刚劲有力的旋转,模拟蹈海踏浪的舞步,神秘变幻的“手诀”,还有悠扬拖腔的低吟浅唱,都富有“畲味”。拂去巫师身上的神秘色彩,展现在人民面前的是古朴而不失优雅的民族舞蹈。

  四、金斗洋武术竞技

  福安市康厝乡的金斗洋村是畲族武术之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金斗洋畲拳形成“一疾二硬三力”的特色,具体特征如下:

  1、形威。常配合稳健的步法,气势雄壮的震脚,以威慑敌手,达到从心理上战胜对方的目的。

  2、力猛。除一整套传统的戴石帽、劈树桩、插竹把、抓石豆腐等训练功法外,也重视气与劲的配合。发劲时,借助积蓄的“气”将“力”猛烈催发,常伴有“咳”“嗨”的吼声,以助发力,爆发出拳的威势。

  3、马实。演练时步法稳健,固如磐石,很少有高踢和跳跃动作。除练徒手“坐桩”和“拖桩外”,还常肩顶石锁,身穿沙衣,脚系石磨等进行“坐桩”和“拖桩”的练习,以求表现出步如“落地生根”样的稳定。

  4、手狠。金斗洋畲拳以指法和掌法最为多见,且招招实用,攻击敌人要害。演练中有一指点穴、二指摸珠、二指锁喉、三指挑裆、四指插胁、五指抓拿手法。此外,“铁沙拳”“竹把功”等操指掌的硬功,也具有杀伤力。

  五、畲家宝塔茶

  喝宝塔茶原是畲族婚嫁过程中女家招待亲家伯的茶俗,诙谐生动,妙趣横生。闽东是中国茶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内涵丰富。喝畲家宝塔茶是流传于闽东畲族群众婚嫁礼仪中的一种饮茶习俗。新娘过门之前,家嫂们要向前来接新娘的亲家伯敬“宝塔茶”,她们像耍杂技一样,用红漆樟木八角茶盘将五大碗茶呈叠罗汉式叠成三层塔状:一碗做底,中间三碗,围成梅花形,顶上再压一碗。饮茶时,亲家伯要用牙咬住“宝塔”顶上的一碗茶,以双手挟住中间的三碗茶,连同底层的一碗分别递给四位轿夫,自己一口饮干咬着的那碗热茶,才算功夫到家。要是把茶水洒了或倒了,就会遭到亲家嫂们的奚落。

【畲族三月三风俗习惯】相关文章:

畲族三月三的传统习俗09-20

广西三月三的习俗06-13

广西三月三的来历04-19

黎族三月三的来历04-13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简介03-26

英国留学迷信风俗习惯介绍03-21

又是一年三月三作文06-13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06-13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