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要点
古典舞,舞蹈形式,定名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中国舞的代表分支,最初的基训结合芭蕾舞的训练体系,在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中国风格特点的古典舞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要点,欢迎大家分享。
训练要点:
一把扇子,一条绸带,舞出来的是不一样的韵律,这就是中国舞蹈的精彩之处。那么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是什么?下面跟yjbys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形:一切外在的,直观的动作,姿态,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姿态与姿态之间的过渡路线,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称之为“形”。
神: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
劲:指内在的节奏处理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
律:指舞者在完成动作时即能有顺水推舟,一气呵成的顺势,又能在动作中有起伏跌宕,相反相成的逆向效果,形成一种特定的节奏。
拧:即下肢固定,上身(包括腰,肋,肩,颈头)向左或有作水平的旋扭。
倾:指上肢向前或旁做“折”状。
含:以腰,肋,胸的收缩并往前倾。
仰:凡是上肢向后“折”状,即使“仰”。
平圆:无论是手的局部动作或是整个上肢动作,运动时要如“磨盘”状,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竖面的圆线运动。
立圆:它的运动轨迹如同“车轮”状,即展开在面前的是一个竖面的圆线运动。
八字圆:又称“风火轮”,指肩部或双臂同时进行相反方向的两个圆线运动,形成“前后”或“左右”两个车轮式的圆线运动。
点:从动作的外部而言,是指动作中的突出的强拍或瞬间的停顿。从神韵及内涵而言,是指呼吸中瞬间的闭气,“提沉”中起伏的强弱;眼神运用时动幻中的凝聚;身法变换中意念的闪动。
线:从动作的外部而言,现是指运动遵循的路线。从神韵及内涵而言,线是指运动全过程中内在意识的旋律感。
动律:指经过对一切动作分析,概括,提炼,使之成为不同于某一具体或完整动作的,具有概括性质的“元素”。
元素:指提,沉,冲,靠,含。腆,移,庞提,这些由心意带动呼吸,又由呼吸支配腰部而体现出来的基本势态。
坐:中国古典舞训练基本姿态,臀部全着地,双腿盘于身前,开胯,后背自然垂直,肩胸放松,眼平视,手腕搭于膝上,双肘放松,也可双手背于身后,肘尖下垂。
沉:中国古典舞训练基本姿态,在“坐”的姿态上通过呼气使气息下沉,感觉气没丹田,以沉气之力带动腰椎从自然垂直状一节一节下压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弯状,在此过程中眼皮随着沉气而徐徐放松。
提:中国古典舞训练基本姿态,在“沉”的基础上深吸气,感觉气由丹田提至胸腔,同时以胸之力带动腰椎由微弯状一节一节直立,感觉头部顶向虚空,提至胸腔之气不能静止憋住,随着“头顶虚空”的感觉向上延伸,同时眼皮也向微松状逐渐张开,瞳孔以气之力放神。
冲:中国古典舞训练基本姿态,在“沉”的过程中用肩的外侧和胸大肌向8点或2点水平移斜,肩与地面要保持平行线,切忌上身向前倾倒,头部的配合或与肩相反,或向右转成后看状。
靠:“靠”和“冲”相反的不可割裂的一对动律,首先“提”,然后在“沉”的过程中用后肩部及后肋侧带动上身向4点或6点“靠”出,感觉前肋往里收,后背侧肌拉长,肩与地面保持水平拉出,无向后躺倒感。身如向右靠头则向左转,眼平视放神,头及颈部略向下梗,无上仰状。
含:中国古典舞基本姿态。过程与“沉”一样,但加强胸腔的含收,双肩向里合挤,腰椎形成弓状,空腰低头。
腆:中国古典舞基本姿态。是与“含”相反的运动。是在提的过程中,双肩向后掰,胸尽量前探,头微仰,使上身的肩胸完全舒展开。
移:中国古典舞基本姿态。肩部在腰的发力下向左或右的正旁移动,与地面成横的水平运动。现经“提”,在“沉”的过程中,以腰发力,用肩带动向旁拉长肋肌,头与运动方向相反。
相关资料: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的组合训练是基本功训练的形式和手段,对培养舞蹈演员的基本技术、技巧以及古典舞风格、韵律十分重要,它囊括了中国古典舞舞蹈体系中的所有动作语汇和结构成分,是古典舞训练的基础内容。这套训练体系从人体美学出发,充分考虑到了舞蹈演员的身体素质、形体结构、肌肉线条等客观条件,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科学、有效的舞蹈技术训练方法,有效辅助了舞者的古典舞学习。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组合训练已经为各界同行所认同,帮助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古典舞舞蹈表演人才。下面笔者从控制、旋转、翻身、跳跃四个方面对古典舞基本功组合训练展开分析。
一、控制组合训练
控制组合训练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舞蹈演员的平衡能力和重心调整能力等控制能力。控制能力是古典舞舞姿转换、短句衔接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对于舞蹈动作的规范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组合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能力实现古典舞身法、技术、舞姿之问连接的一系列技巧、方式。针对中国古典舞的舞蹈动作特点,控制组合训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加强基本功中的后腿控制训练。在中国古典舞中向后抬腿一直是一个难点,对舞者的控制力要求极高。在训练时,舞蹈演员可将其中一条腿作为支撑腿,另一条腿缓缓向后抬,然后静数秒,再换腿重复上述动作,直至两腿都能先后打开90度为。2.加强跟腿部位的控制训练。演员跟腿部位控制能力弱会直接导致正步全蹲不稳,从而致使大部分古典舞动作不能顺利完成,针对这一问题舞蹈演员可采用撑拉后筋的方式来提高跟腿的控制力,即坐地进行双腿勾脚的动作来加强跟腿支撑的时长和力度。控制组合训练除了要加强身体各部分耐力和力量的训练外,还需要舞蹈演员能够合理转换动作技术,将古典舞形、神、劲、律的美学要求通过舒缓、流畅、连贯肢体动作传达出来。舞蹈演员要学会将动作的表现力同身体的功能性融为一体,从而恰当地运用控制力,使动作的转换更加真实、自然,切忌刻意切换短句舞姿,造成表演机械化。此外,为了实现控制组合训练效果的最大化,舞蹈演员要将表演同训练相结合,除了练习基本功动作外,还要对舞蹈片段进行反复练习,有针对性地安排控制力的作用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古典舞情感与气质的表现。
二、旋转组合训练
旋转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但具有很高的训练价值,还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中国古典舞中的旋转具体指舞者围绕某一支撑点以相对固定的动作进行重心轴连续转动的运动形式。旋转组合训练则是指以原地转、空中转、行进转三种转法为主的动作训练。随着中国古典舞的不断发展,旋转的种类在上述三种基础上有所发展,但我们仍可从技术上将其归纳为单一转和复合转两大类。无论何种类别的转法,重心轴都是旋转稳定的关键,动力都是旋转维持的源泉。具体来讲,古典舞旋转组合训练可从以下两点技巧入手:1.从直立旋转入手,树立重心概念。古典舞旋转的基础是重心,舞蹈演员只有把握好重心,才能进行复合转等难度较高的训练。直立旋转作为重心最稳定、最简单的旋转方式,能够快速让舞蹈演员掌握旋转要领,树立重心概念。直立旋转通常要求舞蹈演员收腹、立腰、挺胸、沉肩,将身体安排在一条垂直线上,然后发力旋转,这时演员重心感明显,能够自主调节和控制重心。2.重视起法儿训练,维持旋转动力。中国古典舞中旋转的预动俗称起法儿,起法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旋转的持续性。要想练就动力十足的起法儿也并非易事,舞蹈演员可先以半蹲姿势练习起法儿,这种形式的起法儿以腿部急速甩动而产生动力,对于初学者来说较为容易。除此之外,演员还可以用错步、上步等方式辅助预动,这些动作能够为旋转借力,从而增强旋转的动力性;再或者,演员还可借助上肢抡臂力量来带动全身旋转。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旋转组合都要配合具体的舞姿,这样才能使旋转之后亮相的动作更为完美。
三、翻身组合训练
翻身是中国古典舞中最讲求技术、技巧的动作,它充分融合了中国戏曲、武术的动作形态,需要舞蹈演员以腰为轴心,以双臂和腿部为动力,使身体在空中完成拧、倾、仰、俯、提等一系列动作转换,动作之复杂、难度之高使其具有了极高的欣赏价值。在中国古典舞的翻身动作中,挺身前空翻、分解腾空前软翻、完整腾空前软翻是最为常用的三种翻身方式,翻身组合训练也主要是针对这三种翻身方式来展开的。下面笔者就详细介绍一下翻身组合训练的动作要领。对于挺身前空翻而言,在起势时要迅速做一个下蹲的动作来积蓄力量,同时后双腿蹬地向前跃起,在空中停留时,演员要保证身体紧绷,以保证平稳落地;对于分解腾空前软翻而言,演员在起势时要将重心放在右脚上,同时左脚上提微微点地,两臂高举,然后翻转,腾空过程中,演员要及时做出撑手动作,以保证动作的连贯、自然;对于完整腾空前软翻而言,其准备动作同分解腾空前软翻一样,不同的是落地后演员要直接进行下一个翻转。这一方式的翻转对于动作连贯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都极高,演员在做好起势动作的同时,还需做好腿部蹬地和手臂动作,在翻转衔接撑手时,撑手动作越晚对下一个翻转的借力就越大,这就要求舞蹈演员在心中计算好撑手的时问点,从而使撑手力道既能延续到下一个翻转,又不会因撑手过晚而受伤。总而言之,舞蹈演员无论针对哪一项翻身来展开训练,都需要围绕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来进行,要真正做到腰滚位移、立圆不变形,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翻身动作的腾飞效果。
四、跳跃组合训练
跳跃是中国古典舞的基础动作,也是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中心环节。古典舞跳跃组合训练借鉴了体育项目中的弹跳原理一一利用腿部韧带和肌肉群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支撑身体重力,进而实现跳跃动作。人体反作用力越大,跳跃腾空时问越长,跳得也就越高。针对中国古典舞的特征,跳跃组合训练通常分为单脚起跳和双脚起跳两种方式,但无论起跳方式如何,完成一套完整的跳跃都需要舞蹈演员做好助跑(趋步)、下蹲、起跳、腾空、落地等一系列复杂的动作组,任何一个环节表现欠佳都会影响到整个跳跃动作的美观。下面笔者对跳跃的分解步骤训练做详细说明:跳跃中的助跑和趋步作用相同,都是跳跃前的一种借力方式,只是助跑相对于趋步而言速度稍快,也更利于展示大跳、飞跳等难度较高的跳跃动作,这一环节需要舞蹈演员步伐平稳、均等,始终保持腿肌肉紧绷;跳跃的第二个环节是蹲,演员可通过强化跟腿及腿部韧带、肌肉群的方式来增加蹲起动作的力量、扩大蹲起动作的幅度,从而使蹲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借力作用;跳跃第三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起跳,在起跳时,舞蹈演员要尽可能地将下肢幅度开大、伸展,这样才有助于延长空中停留的时问;第四环节的腾空主要是给舞蹈演员保持造型和准备落地动作而设置的,需要将膝盖稍稍弯曲,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落地;在最后的落地环节,演员要使用半脚撑着地,这样能有效缓解躁关节的压力,也使得动作更为轻盈。古典舞的跳跃动作最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就是高和轻,要想做到这两点除了需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反复训练外,舞蹈演员还应注重平时身体素质的训练,这是因为在中国古典舞中跳跃动作经常出现,需要演员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流畅地完成一系列连跳、飞脚等耗费体力的动作。
五、结语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组合训练是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舞蹈训练模式,它充分考虑到了中国古典舞的动作特征和审美要求,真正实现了身体技巧和身体素质的和谐统一。作为当代舞蹈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努力探索出更新、更好的训练模式,为培养优秀的中国古典舞舞蹈人才尽一份力。
【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要点】相关文章:
古典舞基本功:跳的训练04-12
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概要08-06
古典舞中的基本功古典舞腰部训练01-12
中国古典舞翻身训练要点12-07
古典舞中的基本功古典舞腰部训练方法03-30
古典舞基本功的地面训练方法05-24
中国古典舞翻身训练的步骤及要点01-23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08-08
如何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节奏训练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