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的练习技巧

时间:2023-02-26 07:28:09 古典舞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典舞的练习技巧

  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古典舞的练习技巧,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您喜欢!

  古典舞的练习技巧1

  (一)旋转的特点

  1、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而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修长,急带腾空中的延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如反掖腿仰胸转,后退侧身转。

  2、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的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般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3、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4、民族舞姿转的流动性与复合性比较强,空间变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转或由上往下的转,还有在转的过程中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动的特点。

  民族舞姿转的发展仅仅是个开始,还大有余地,还有很好的前景。

  (二)翻身的特点

  翻身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民族技巧。它的种类样式之多,变化之精彩,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所无可比拟的。

  翻身是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独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为轴,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状态下的翻转。动作自始至终贯穿着拧、仰、俯和旁提的形态。

  1、民族性强

  翻身这种技巧形式充分体现了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和动的特点,而且它和身法的结合也最紧密。因此,它的民族性很强。

  2、形象性强 翻身在空间运动中形象鲜明,如“探海翻身”、“蹁腿翻身”等大幅度的慢翻身,在空间的弧线运动连绵圆润,犹如波浪起伏;“点步翻身”敏捷快速,急如闪电;连续“串翻身”,像车轮滚滚,形象性很强。

  3、表现力强

  翻身用各种不同的速度和节奏,不同的连接,不同的性格,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官效果,从而可以表现各种不同的感情和情调,如慢的连绵不断的翻身,表现一种缠绵悱恻的感觉;快速的翻身,表现干净利索或轻快俏皮;急速有力则表现英武刚健。

  近年来,翻身有了新的发展,结构形式丰富了,加强了流动性和复合性,加强了对比性,除了性格刚柔、急缓、大小、快慢的对比,作为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技巧的训练内容和表现手段,它还可以有进一步的发展,更好地展现我们民族的民族特性。

  (三)弹跳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弹跳,在用力的方法上要求轻、漂,要求运动过程中松紧结合,发力要集中,过程的速度要快,讲究“发力在根,用力在梢”,讲究“寸劲”。

  在弹跳方面,我们民族的特性也越来越明显,难度越来越大。

  1、把原来的'民族技巧加以出新和加强难度。

  2、加强“身法”性:把地面的身法动作向空中发展。在跳的过程中呈现拧、倾、翻、闪、展、腾、挪。

  3、空中的横向转体有了新的发展,这显示了我们民族技巧的特点和技巧性的加强。

  4、高低对比,起伏跌宕,对比鲜明是中国古典舞弹跳的又一特点。

  5、由于弹跳技巧的爆发力量,为弹跳技巧复杂性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在弹跳的复合技巧上有了大幅度的发展。

  6、在空中变方位也是古典舞跳跃的特点。

  7、弹跳和武功技巧相结合。

  无数的身法和技术是古典舞所要吸收的重要方面。但其训练目的却不尽相同。武术的训练是以技击和攻防为目的的,舞蹈的训练则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刻划人物的性格为目的。

  8、与身法结合,形成和加强了古典舞跳跃进的流动性和语言性及风格特点。

  古典舞的练习技巧2

  中国古典舞是吸收了戏曲、武术、芭蕾的精华,并将三者加以结合发展,逐步形成的符合中华民族审美特征,具有强烈时代性的舞种体系。“旋转 ”是古典舞训练体系中技术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一个舞种能够脱离转的动作。当今,中国古典舞中的旋转能力,已经成为了评价舞者身体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古典舞特性和充满魅力的特质所在。因此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种类及特点

  (一)旋转的种类

  在舞蹈中,旋转是指人体围绕一个点或者一个轴进行的圆周运动。构成舞蹈旋转技巧的三大要素是舞姿、动力和重心轴;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大致可分为直立转、舞姿转、复合转三种类型。其中直立转为基础,舞姿转为核心重点,复合转为高难技巧。它们其内部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

  (二)旋转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旋转的主要特点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所呈现出的不同轴面或者说是身体在空间中发生扭转、交错的关系,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独具的风格特征。同时中国古典舞也是画圆的艺术,旋转连接转换多在三圆(平圆、立圆、8字圆)中完成。其一以“拧倾”为核心的曲线造型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基本体态,也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基本特点。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修长,急带腾空中的延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如反掖腿仰胸转,后退侧身转。其二民族舞姿的运用使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复合型与流动性加强,进一步增大了舞蹈的空间变化。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转或由上往下的转,还有在转的过程中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动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训练

  (一) 旋转能力基础训练

  1、培养舞者正确的“站”姿是旋转的坚实基础

  “站”是一切动作的基础,是舞蹈训练的开端。没有正确的站姿就不会有合理的身体重心及稳定性,也就不会有好的旋转,因此培养正确的站姿是舞蹈训练的基本要求。

  2、加强半脚尖的“立”是旋转中最主要的一点

  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同一质量的物体,只有接触面小了,摩擦力才会变小。摩擦力小了,才能够用很小的劲,转得更快,转的圈更多。练习旋转初学者应该先着手于人体直立基础上的旋转,从“一位”基础上的立到“二位”基础上的立;从双脚支撑的立到单脚支撑的立;从双手扶把基础上的立到单手扶把基础上的立,并贯穿不扶把时不同手位基础上的立;目的就是为了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以便于寻找准确的重心。此外我们所要求的“直立”强调身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对拉,即半脚掌抓地的牢固(我们俗称“往下踩”)与头顶的垂直向上延伸(我们俗称“往上长”),并要求身体的腹部和腰部收紧,肩下沉以达到“直立”的最佳状态。

  3、“蹲”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常说“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其实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好的蹲,也就不会有好的转”。只有我们把蹲做好,才能有更好的“立”。

  4、“开”也是“转”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也是芭蕾舞中要求的最重要的一点,在“转”中无论是起法儿,还是旋转过程中,都要求从下而上的脚踝、膝关节、胯关节的开度。如果都是“关”的,即使能“转”,舞姿也不会好看。

  (二) 旋转能力技巧训练

  1、旋转的重心训练

  完成任何一种旋转技巧都离不开重心的`掌握, 正确的旋转重心就是旋转时身体的重心必须落在主力腿的支撑面之内。如直立式掖腿转,可以作为原地旋转的基础动作最早练习。因为对于初学旋转的同学来说,容易正确地树立旋转重心的概念,便于身体各部位肌肉在旋转中的协调运动,从而正确掌握旋转技巧的要领。

  在多年教学总结中我认为,旋转的重心训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

  第一步 ,对于初学者我们以利用把上的立点练习,使舞者养成一种动作定型,让舞者了解到什么是旋转所要求的重心;

  第二步,在基本掌握了把上的立点练习之后,舞者们可以在把下练习立点 ,加强对重心的把握,养成科学使用重心的习惯;

  第三步,舞者可以开始旋转,并在旋转中感受重心的位置,运用自己的身体体现出对旋转重心的理解。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舞姿丰富,各种拧、倾、圆、曲的形态对舞者重心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旁提为主要舞姿的“射燕转”、以拧、倾、提为主要舞姿的 “大掖步转”、以提、仰、含、沉为主要韵律的“云手转”,这些动作幅度都几乎要求达到极限的旋转,掌握好重心对完成的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旋转的速度训练

  舞蹈中的速度能力是指舞者身体或身体某个部位快速运动与动作反应时间的总和。它不仅是一名舞者必不可少的能力 ,更是发展技术技巧的需要 。因此,舞者们一定要拥有良好的速度能力,才能掌握和完成技术技巧 ,而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中的旋转对于速度的要求也是如此。

  我认为,训练舞者旋转的速度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旋转中,舞者应时刻注意对速度的把握,用高标准的速度练习来加强自身的旋转能力,其次,想要达到旋转的速度要求,也需要使用一些其他的方法,例如,利用伴奏音乐来规范动作的节奏和速度,通过提高音乐的速度,迫使练习者加快完成动作的速度。

  3、旋转的全身性协调训练

  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舞者们想要完成旋转,全身性的协调配合就成为了舞者们需要把握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舞者们想要加强身体协调能力的训练,就应该时刻注意对它的培养,以及养成在舞蹈方方面面中运用它的习惯。协调能力的培养在旋转动作的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协调能力首先体现在旋转动作的“起法儿”当中。中国古典舞旋转的“起法儿”多种多样,可以说是身法的延续和夸张.例如在很多舞姿转中,它的“起法儿”是“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指”。它要求在准确的节奏里一瞬间完成动作,只有肌肉表现出高度的协调性,有了正确的发力的方法,重心才能顺利到位, 旋转才能顺利进行。没有预备性动作就没有下一个功能性动作, 而功能性动作的效果往往又取决于预备性动作的完成情况。不协调的“起法儿”,会给旋转造成阻力,使舞姿失去平衡,影响旋转的速度和质量.掌握动作之后,必须反复练习,不断强化。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运用

  舞蹈是一种表情艺术,是从舞者的内心之情外化为具体可见的现象,再通过技术技巧的运用,表达出更深层的情感,使大家在审美中引起情感的共鸣。高超的技巧对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很重要的欣赏部分,运用这些技巧是为了更加形象,更加生动的来表现舞蹈作品中人物性格和作品内容。 因此在舞蹈创作中把握好技与舞有机融合,达到舞中有技,技舞相融的境界,这将充分展示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性和魅力特质。

  古典舞男子独舞作品《风吟》就以格调清雅淡幽,把技巧无形的融合在“随心而舞、随风而动”的舞动中,舞蹈以写意的手法,去展现风中吟唱的心绪。动作设计看似“无意”,但却表露出编导深厚的功力。该作品在2001年获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2002年获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银奖。这个作品最早的雏形是编导张云峰还是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二年级学生时期创作的。《风吟》强调的是人体失重的那一瞬间身体做出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寻找动作的变化,而这样构成的动作就更加的流畅,也更容易表现人体美感的多样性。比如:斜体空转这个技巧动作,它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做空转的变形倾斜,是演员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所完成的一种高难度技巧。编导对整个舞蹈动作的设计于“倾——拧——旋”的元素中,对“点和线”交织与融会,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更加顺畅和严密,充分传递舞者内心的思想感情。《风吟》中有关动作力度的运用非常丰富,出现了没有用力或轻轻用力完成动作的时候,也有突然加速的时候,还有从放松到突然加速再到放松的时候,这样不同的发力给人一种虚实结合的变化,例如:在作品最后结束之前的一个变形舞姿转,演员给一个最大的发力,把转在一瞬间提到最快的速度,然后放松下来,再到最后没有转速为止,是一个由大到小、由强到弱、从实到虚、从有形到无形、逐渐弱化的过程。该作品为突出动作“轻盈”的质感,在动作的衔接与处理上都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轻风飞舞”的审美意象。在技术技巧的设计上,编导也为了追求一种轻飘感,例如兼备倒立、复合转等技巧都在时间上做了处理,在改变动作惯性基础的同时求得一种轻盈的感觉。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各异,总的来说是见仁见智的,古典舞中各种旋转技巧的运用在表达作品的内容以及增加作品的表现力方面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训练内容和方法也会不断的发展,尽管如此,每位舞蹈学习者在今后的实践中要不断的探索、总结各种训练经验,以使旋转技巧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形成更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古典舞的练习技巧3

  跳跃

  跳跃是难度较大的舞蹈技巧。它不仅要求演员有高跳的“弹跳力”,还要求跳跃富有表现力,即跳跃到空中后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固有的姿态上,仿佛将舞姿悬挂在空中一样。为此,演员必须有较好的舞蹈素质——体力、耐力和协调性。一般要经过有系统、有步骤的严格训练,才能锻炼出跳跃技巧。掌握跳跃技巧的过程同时也是有效的训练与提高演员的腰、腿基本功力以及协调性的过程。

  跳跃分为小跳、中跳和大跳三种。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训练目的,也有不同的训练作用。小跳:是较小的`低跳,动作比较简单,其中一些动作是训练跳跃能力的基础。另一部分动作则是舞台上的表演动作。中跳:比小跳要加大弹跳的力量和幅度,它的训练目的和表演作用与小跳相同。大跳:是高跳动作,技术很高。大跳的全部动作都是舞台的表演动作。大跳要有“助跑的动作”,如:上步(切步)和错步(追步)等。练大跳之前需先做小跳和中跳练习。

  大、中、小跳跃动作可分为双脚起双脚落;双脚起单脚落;单脚起双脚落;单脚起单脚落(换脚);单脚起单脚落(不换脚)。

  1、小跳

  (1)双起双落: 小八字步位的小跳 大八字步位的小跳 丁字步位的小跳 变位小跳 跳空中转(男)

  (2)双起单落: 前腿小跳 后腿小跳 小射雁跳 小端腿跳 小掖腿跳 小斜探海跳(带翻身的)

  (3)单起双落: 前腿小跳 旁腿小跳 后腿小跳

  (4)单起单落(换脚): 小射雁跳 后换后小跳 前换前小跳

  (5)单起单落(不换脚,1-6次): 45度前腿上的 45度后腿上的 小射雁上的 小斜探海上的

  2、中跳

  (1)双起双落: 小八字步位中跳 大八字步位中跳 变位中跳 劈腿中跳 燕式跳 端腿跳 射燕跳 盘腿跳(女) 前双飞燕(男,1-3次) 横双飞燕(男,1-3次) 后双飞燕(男,1-3次) 跳空中转(男,1-3圈)

  (2)双起单落: 后腿中跳 中射雁跳(原地,移动的) 中斜探海跳(带翻身)

  (3)单起单落(换脚): 后换后中跳

  (4)单起单落(不换脚,1-2次): 斜探海舞姿的中跳 抬后腿中跳

  3、大跳

  (1)双起单落: 紫金冠跳(女,1-4次)。

  (2)单起单落(换脚): 凌空越(1-3次) 大射雁(1-3次) 剪式变身跳(1-2次) 跳卧鱼(女) 大赞步(男,带拧身的,斜线或圆圈进行) 大蹦子(男,立身,躺身。斜线行进,1-8次) 飞脚(男,立身,躺身。斜线行进,1-4次) 跨掖空中转(男,斜线行进) 拉腿蹦子(男,斜线行进) 蹁腿飞脚(男)。

  (3)单起单落(不换脚): 吸腿跳 单腿变身落后腿 单腿变身落射雁(女) 单腿变身落卧鱼(女) 单腿变身燕式跳 旁腿斜探海跳 摆腿跳 摆腿紫金冠跳(女)。

  要求:

  1、跳跃属于快速表演动作,并非所有的快速音乐都可用来伴奏,需选择有跳跃性的、节奏鲜明的乐曲。

  2、首先,进行单一跳跃动作的反复练习。

  3、在单一练习的基础上,分别将小跳、中跳、大跳中两项以上的动作组合起来进行练习。另外小跳和中跳动作也可以适当的加入大跳组合中。

  4、常用的组合有:双起单落小射雁跳接单起双落旁腿小跳再接双起单落带翻身的小斜探海跳。中斜探海跳接踏步翻身(女)。紫金冠跳接单起双落前腿小跳再接中射雁跳(女)。吸腿跳接错步再接大赞步(男),......等。

  5、下列动作可以在跳跃组合中作为衔接动作或结束动作:圆场;各种姿态的腰的动作;基本舞姿;旋转和翻身

  古典舞的练习技巧4

  在古典舞教学中,必须要进行神韵教学课程,神韵就是身法和韵律,神韵课程中形、神、劲、律的学习,都对身体的柔韧性有较高的要求。舞者的身体柔韧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把古典舞完美的演绎出来。如果身体的柔韧度不够,极有可能把“舞蹈”演绎成“手舞足蹈”。进行柔韧训练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训练技巧,这样才能使训练起到更大的效果。

  1.古典舞教学中柔韧训练的重要性

  1.1 进行柔韧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古典舞动作要领

  古典舞动作要领主要有提、沉、冲、靠、含、腆、移这七个,古典舞首先注重舞者的动作与意念相互融合,再者强调所谓的“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意境,如果舞者没有进行过良好的柔韧训练,比如一些成年以后才开始学习古典舞的学生,对各项动作要领的领会也许足够深,但他们却很难把古典舞各项动作做到标准。在古典舞教学中,教师的要求一般是:干净利落的完成快速动作;圆滑贯通的完成慢板动作。学生只有进行良好的柔韧训练以后,才能更好地达到这一要求。

  1.2 进行柔韧训练可以为学习古典舞速度素质打下基础

  古典舞速度素质大体上和其他舞蹈速度素质要求一样,速度素质第一是指舞者的思维反应速度以及动作反应速度;第二是指舞者的动作速度,也就是舞者完成一个舞蹈动作的速度;第三是舞者的移动速度,也就是舞者在一定时间内快速移动的速度。进行古典舞学习,学生必须要掌握速度素质。在表演古典舞时,舞者的这一素质一般体现在对舞蹈音乐的反应上,速度素质好的舞者,他的动作反应有的时候甚至比其思维反应要快,这是因为他长期进行良好柔韧性训练的结果。由此可见,进行良好的柔韧训练可以为学习古典舞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柔韧训练可以提高古典舞教学的'质量

  古典舞教学中,纵观绝大部分优秀的学生,他们可能缺乏音乐天赋,也可能对音乐知识学习不够完善,但是他们的身体柔韧性都非常强。在古典舞教学中,声韵课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声韵课程中,学生的核心训练就是柔韧训练。因此,柔韧训练可以保障古典舞教学的教学质量。

  2.柔韧训练在古典舞教学中的训练技巧

  经过长期的古典舞教学经验总结,得出古典舞教学中柔韧训练的几点技巧:

  一、在进行柔韧训练前,要做相应的准备工作。一般指的是在深呼吸使腹部鼓起后,从头部开始,到脚掌结束,将全身的肌肉简单活动开,也避免训练中拉伤。训练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做,时间大约十分钟左右为宜,时间过短则身体肌肉没有完全苏醒,时间过长则会消耗过多的体力,不利于后面的柔韧训练。

  二、要注意训练量适当,循环训练。在柔韧训练时,不能让学生过分的追求爆发力,过度的消耗体力,在训练前期,进行少量的训练,再根据学生的训练进度,逐渐的加大训练量,当然也要根据学生个人的身体承受能力来分别对待。柔韧训练还要循环性的进行,避免某项训练一直不练,身体的柔韧性降低。

  三、在柔韧性训练时讲究动静结合的方式,但是动作静止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0秒左右最好,静止拉伸身体肌肉后,停顿几秒,再进行动态训练。

  四、进行全身柔韧性训练,切忌单单训练身体某一部位的柔韧度,这样就会使身体显得很不协调,跳出的古典舞也就会失去应有的美感。

  五、对于训练中,学生一旦发现自己身体出现问题,就要马上停止训练,向老师说明并找出原因,改变训练方式或训练量,直到身体能够适应。

  掌握正确的柔韧性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肌肉、韧带、肌腱等的伸展性大大增强,也能避免学生在训练时造成身体损伤。

  3.总结

  柔韧训练是古典舞教学的基石,提高学生柔韧训练的质量,可以有效地提高古典舞的教学质量。在进行柔韧训练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训练技巧,可以降低训练难度,避免训练时身体受到损伤。

【古典舞的练习技巧】相关文章:

古典舞的训练技巧08-13

古典舞腰部训练技巧详解09-14

古典舞身韵练习对舞蹈表演的作用01-08

攀岩技巧练习08-17

练习速写的技巧05-22

声乐练习中高音练习技巧08-30

醉拳练习的方法技巧11-24

芭蕾把杆练习技巧12-19

瑜伽体位练习技巧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