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典舞身韵练习对舞蹈表演的作用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一般来说,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巧。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古典舞身韵练习对舞蹈表演的作用,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一、什么是舞蹈表演
所谓舞蹈表演就是舞蹈演员对舞蹈编导艺术构思的创造性舞台表现。其主要任务是运用舞蹈动作、造型和技巧能力,结合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手段,将作品的思想内容转化为可视可感的舞蹈形象。
舞蹈表演的特征在于,演员是表演实践的主体。舞蹈演员既受作品的制约,但又不是编导构思的被动实现者,具有再创造的主观能动性。他应具备较全面的艺术素养、创造性和表现力。舞蹈形象通过空间展现并在时间中流动,因此,舞蹈表演的舞台体现,必然和舞蹈欣赏过程统一并同步进行。
二、古典舞身韵训练的内涵
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的“身”即身法,指中国古典舞的外部表现技法;“韵”即韵律,指中国古典舞的内在气韵。一个舞者在进行古典舞身韵训练时,所要训练的内容是多个方面的。如:形体训练、素质训练、技术技巧训练、艺术表现力训练,直到舞台上形象塑造训练等等。那么作为一名舞者怎样才能对上述内容进行科学的训练呢?答案很简单,就是把古典舞身韵中所特有的元素进行加工整理后以组合的形式来进行训练。
所谓元素,包括基本技法、身法、神韵、呼吸、形、态、点、线等诸多核心因素,当舞者在进行古典舞训练时,要基于”从元素出发,从韵律入手”。以“云肩转腰”、“风火轮”、“燕子穿林”为例,“云肩转腰”既是元素又是韵律,元素中有韵律,韵律又通过元素展现。“风火轮”在基本功训练上腰部是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环动,所有拧、倾、圆都在其中,有很强的生命力,再加以繁衍,既有训练价值,又有实用价值,足可以派生出其他动作。这正如唐满城教授所说:提炼元素、发展元素、运用元素,是解决身韵训练之有效办法。
所以说,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解决舞者的肌肉素质、软开度、耐力、爆发力、韧性、重心等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三、古典舞身韵训练对舞蹈表演的作用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是通过好的舞蹈演员来表现的,如果没有好的演员的话,那么再好编导他也只能把着这个作品停留在创作阶段,是无法搬上舞台的。所以说演员素质的好坏是决定一个舞蹈作品成功与否的关因素。那么怎样才能较好的去培养一个有具有高素质演员呢?中国古典舞身韵这一课程的确立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身韵的训练对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所起到的作用。
1、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弹跳的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对演员在进行舞蹈表演中做弹跳技巧时给予了极大的作用。它使演员的爆发力、柔韧性和肌肉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当演员做双飞燕跳时,上身保持平衡,跨打开向下蹲。反作用力起的时候要在瞬间把双腿横向在空中打开成180度在此同时身体还要在空中向前倾两手从身体两边下盖是整个人在空中形成一个有制空感的造型。如果在舞蹈表演中想要完成这样的动作,那么演员没有良好的柔韧性跟爆发性是不行的。人们常说“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
蹲本身是训练腿部肌肉的柔韧和力量的一种手段。在跳当中,蹲具有两种功能:
一是借力的功能。也就是说,当人体从空中落地时,利用蹲来减缓由于重力造成的对各个关节的冲撞力量,形成了保护的作用。在落下来的同时利用惯性去跳跃,这样能显现出借力和爆发力的存在,这是古典舞的规律欲上先下,加以借力瞬间蹬地起,这样跳的会更高。
二是爆发的功能,也就是说爆发力的体现,对于弹跳来说,爆发力决定着弹跳的速度、高度以及舞姿形成的准确性和观赏性,所以爆发力是在蹲的作用下形成了跳跃。古典舞身韵不但训练小腿的肌肉能力还训练了小腿的反应能力。在弹跳方面,它突出的特点是:在跳中呈现出拧、倾、翻、闪、展、腾、挪。使得空中的横向转体有了新的发展,这表示我国古典技巧的特点和技巧性的加强了。近年来在弹跳的复合技巧上也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在空中变方位和技巧与技巧的连接上也有了新的提高,正是由于在舞蹈表演时演员的跳跃技巧与古典舞身韵进行了巧妙的结合,所以才形成和加强了古典舞跳跃的流动性和语言性和风格特点。
2、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旋转的作用
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旋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旋转重心的作用
在舞蹈表演中旋转这一技巧已经被好多编导广为使用,那么演员如何能在舞蹈表演中准确把握旋转的要领是决定旋转好坏的重中之重。说道旋转的要领在这里我要先讲一下旋转的重心。人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有一个重心,所有重心的合力集中点叫做人体的总中心。当演员在做空转时必须要两腿五位加紧,使整个身体垂直地落在面之内,形成垂直重心线。当演员在做单腿重心的旋转时,人体重心必须落在支撑面很小的半脚尖上。就拿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的大舞姿旋转来说吧,古典舞身韵中的大舞姿转包括“扫堂探海转”“后鹤立转转”“大掖步”等等。它在旋转过程中大多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完成的,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所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古典舞身韵的训练,才保证了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做这种大舞姿旋转时自身重心的稳定,演员们才能把这些优美的舞姿融入到旋转中去使舞蹈作品更加具有艺术魅力。
(2)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旋转动力的作用
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做旋转技巧时除了重心这一的条件不可缺少之外,动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体有许多部位可以带动身体旋转,但脊椎是一个关键的部位。脊椎是人体躯干的中轴和支柱,通过它几乎可以把人体各个部位都联系在一起。向旋转方向用力甩头也能产生一定的旋转的动力。如做旁腿转时用动力腿脚尖带,瞬间登地起,顺向转是动力腿带主力腿,逆向转是主力腿带动力腿。演员之所以能把这些旋转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是跟古典舞身韵的训练不开的。古典舞身韵的训练保证了演员脊椎的直立感和动力同时又把演员内在的情感和自身的技术能力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就把整个旋转的过程增添了可观赏性。
3、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翻身的作用
翻身是古典舞身韵训练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技巧,它是以腰为轴,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状态下的翻、转,翻身的动作始终贯穿着拧、仰、俯和旁提的形态。其特点是:在舞蹈的表演中可以展示出古典舞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动”的特点,而且它和身韵的结合也最为紧密,在舞蹈的运动中形象及其鲜明,如“探海翻身”它是大幅度的慢翻身,在空间的弧线运动中犹如波浪起伏;“吸腿翻身”动作完成中需要敏捷快速,达到急如闪电的艺术效果,使它的形象性和表现性都很强,它们在表演中富有各种不同的速度和节奏、不同的连接、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感官效果,也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感情和情调。
除了这些在地面上完成的翻身以外,在古典舞身韵训练中也有许多在空中完成的翻身。如“云门大卷”等。它们在舞蹈表演中也同样有着很大的重要性,这些翻身主要是靠演员的腰部的力量来完成的。随着我们国家舞蹈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翻身技巧也有着不断得变化和发展,空中的造型更加优美,难度也显然增大,展现在舞蹈中显得舞蹈更加精彩。增强了流动性和复合性,加强了对比性,加上空中的翻腾和翻身的易难对比,使中国古典舞更加具有表现力。
四、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
1、沉
在坐的姿态上通过呼气,使气息下沉,感觉气沉丹田,以沉气带动腰椎从自然垂直状一节一节下压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弯状,眼皮随沉气慢慢放松。
2、提
在沉的基础上,感觉气由丹田提至胸腔,同时以胸之力带动腰椎从微弯状一节一节直立,感觉头顶虚空,提至胸腔之气不能憋住,随着头顶虚空而感觉向上延伸,同时眼皮逐渐张开,瞳孔放神。
3、冲
在“沉”的过程中,用肩的外侧和胸大肌向8点或2点水平冲出,肩与地面保持水平线,切记上身不要向前倾倒,感觉腰侧肌拉长,头与肩相反,肩向左冲,头略向又偏,眼和冲的方向一致。
首先“提”,然后在“沉”的过程中,用后肩部及后肋侧带动上身向4点或6点出,感觉前肋往里收,后背侧肌拉长,要求肩与地面保持水平拉出,决不能有躺倒之感,身如向右,头则微向左转,眼平视放神,头及颈部略向下梗。
4、含
做法:过程和“沉”一样,但加强胸腔的内收,双肩向里合挤,腰椎形成弓形,空胸低头。‘里含”不是旁腰,而是感觉双肩里合与胸腔收 缩,可用双手抱肩寻找感觉。
5、腆
做法:和“含”相反的动作,在“提”的过程中,双肩向后掰,胸尽量前探,头微仰,使上身的肩胸完全舒展开。
注意:“含腆”是里含外开形成的前后运动。
【古典舞身韵练习对舞蹈表演的作用】相关文章:
古典舞身韵的“颈”与“膝”12-09
古典舞身韵训练的内涵05-10
古典舞教学的身韵训练思考06-24
浅谈提沉在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作用及运用06-28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特点与规律04-19
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特征08-26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08-30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中的气息训练06-24
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神”的训练方法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