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古典舞舞姿造型的艺术内涵
中国古典舞的舞姿造型不仅仅是一个形态,它是具有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特征的一个文化形态,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中国古典舞舞姿造型的艺术内涵,欢迎阅读欣赏,希望您喜欢!
中国古典舞舞姿造型的艺术内涵1
一、舞姿造型中的“圆”
中国古典舞无论是在个体动作上还是整体表现上,它呈现出的最大特征就是一种回旋状态,亦即我们说的“圆”――“转”的状态。明代朱载用“转之一字为众妙之门”的命题对中国古典舞美学特征作了高度总结。
中国古典舞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以“圆”为主要审美特点的审美趋向,中国古典舞在舞姿造型,动势动态上始终遵循着“圆”和“终点回归起点”的走圆运动原则,充分体现了“圆”的运用在中国古典舞中的特殊意义,也表现出“圆”在中国古典舞蹈中的核心价值。
中国古典舞的“圆”作为人体对空间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延伸,派生出了循环、圆满、完整、和谐等多种含义,蕴藏了人体自身对时空认知的表现欲。再如,“走圆场”则更为鲜明地表现“圆”的特征。舞者在走圆场时身体微向圆心内倾,行走时后脚脚掌紧相跟随前脚脚眼,依靠圆形或8字形、蛇形构图线碾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舞舞姿造型就是在“圆”特征上进行发展的,“圆”特征贯穿了中国古典舞的所有舞姿和造型。我们的前辈将古典舞的形象定位为“圆”的艺术,它基本上离不开“平圆、立圆、八字圆”这三种最基本、最典型的运动路线和轨迹。所以,我们又称中国古典舞是“划圆的艺术”。
二、静态舞姿造型与动态舞姿流动
舞姿造型有静态和动态之分。不动的状态下就称为静态。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就是静止状态,一个不动的状态。所以,静态舞姿就是不动的舞姿也称为造型。而动态舞姿就是流动的、不静止的、一直在发展变化的舞姿。
1.静态舞姿造型。
(1)曲线美。中国古典舞静态舞姿造型是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要求的,也就是应该具有中国传统典型的曲线美。通过对传统艺术审美特征和各种典型舞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体态上的“拧、倾、圆、曲”和“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从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是由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的。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唐代的“三道湾”、戏曲舞蹈中的“子午相”“阴阳面”“拧麻花”,中国民间舞“胶州秧歌”的“辗、拧、转、韧”,“海洋秧歌”的“拦、探、拧、波浪”和“花鼓灯”的“斜塔”,武术中的“龙形猿步”、“八卦”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正是因为拧倾、弯曲、交叉、旋扭是舞姿造型的显著特点,这就是古典舞中曲线美的体现。
(2)舞姿造型。在中国古典舞中舞姿既是造型,造型既是一个舞姿。通过身体各部分的互相拧倾错位,形成不同角度配合后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的造型。比如动作“射燕”,它就是通过头、上身、下身的相互拧倾错位而形成的一个造型,正是这样的造型也就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要求。
(3)舞姿中的点――“亮相”
在中国古典舞舞姿造型中的点就是“亮相”。亮相包括猛收而突梗的“寸劲”、“身往下压的”反衬劲、“阳刚而凝重的”抻劲、灵巧而清脆的“帅劲”等。同时要强调眼神的重要性,各种劲头都必须和眼神相配合运用。这样才能凸显中国古典舞舞姿造型中的内涵美。
2.动态舞姿流动。
(1)“线”的体现。中国古典舞中要求流动的过程和路线,要求舞姿与舞姿之间要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这就是传统美学中“线”的体现。“线”指的是方位运动路线和身体的运动路线,所以动态舞姿中一直体现着“终点回归起点”的运动原则和“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在动势中无论是手、上身或下身都要包含“拧、倾、圆、曲”这四个基本的形态特征。
(2)“反律”式规则。中国古典舞动态舞姿一直遵循“反律”式规则。如“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放先收、欲快先慢、欲直先弯、欲开先合”等一切从反面做起的“反律”式规则,也就是要遵循动作从反面做起的法则。比如动作“燕子穿林”就是“反律”式规则最典型的舞姿体现。
(3)顺势与逆势。中国古典舞中最巧妙的一点莫过于舞姿中的顺势与逆势的相互交叉相互存在。顺水推舟的顺势和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都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精妙之处。在流动舞姿中,舞姿开始是向顺势方向走,而后又突然往逆势方向走,这样的顺势与逆势交叉进行和瞬间的变化,造就出了动态舞姿的美和舞姿变化的巧妙之处。比如,“双晃手”当臂向左晃时,身要有向右拉之势,动作开始时是走的一个方向,但突然可以变化成另外一个方向,就是这种方向的变化就形成了中国古典舞动态舞姿的顺势和逆势的特点。
(4)风格特征。中国古典舞动态舞姿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起伏跌宕、曲回萦绕”的语式结构和全身配合的规律,手、眼、身、步全身配合“一动百动”的运动方法,以及“以神领形、以形传神、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的风格特色和在节奏的变化上讲究“疏密有度、强弱对比、快慢相间”的特点等。这些都是古典舞动态舞姿的风格特征。同时也是体现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根据之一。
三、中国古典舞舞姿变化的美
单一的舞姿造型可以体现中国古典舞的美,但为了让中国古典舞舞姿造型更加丰富多彩,很多人都做了大量的尝试,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传统美学“点、线、面”上进行变化;二是将舞姿造型与技术技巧进行融合,这样更加体现了舞姿造型的美
1.“点、线、面”的变化。中国古典舞舞姿造型变化主要就是“点、线、面”的变化。(1)“点”,要求造型一拍到位,包括头、手、脚和眼神。所以“点”的变化是要求造型的变化,和顿点及节奏的变化。(2)“线”,要求舞姿与舞姿之间的路线要行云流水。所以“线”的变化是要求舞姿与舞姿之间的运动路线的变化和身体运动路线的变化。(3)“面”要求舞姿具有空间感和方位感。所以“面”的变化是要求舞姿要有空间感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2.舞姿与技术的融合。舞姿造型与技术技巧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技术技巧,但同时也使舞姿造型更加的丰富多彩,所以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1)舞姿造型与旋转。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旋转技巧,是以“拧、倾、圆、曲”为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舞姿造型融入旋转中使古典舞的旋转技巧锦上添花。最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比如上步转、跨腿转、旁腿转、四位转、这些好多与芭蕾的转一样,但区别就是在转的基础上加了按手、托手等各种形态舞姿,不仅使古典舞更加丰富多样,还不失古典舞独有的舞姿特色美感。再比如,“反掖腿仰胸转”和“后退侧身转”。其次是舞姿转的流动性与复合性较强,空间变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上往下或者是由下往上的转,还有在转的过程中各种舞姿造型的复合和流动的特点。
(2)舞姿造型与翻身。翻身是中国古典舞得天独厚的民族性技术技巧。它的种类样式之多,变化之精彩,是任何一个舞种无可比拟的。翻身体现了“立圆”的美感特征。翻身主要是以腰为轴,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的状态下进行翻转。动作始终贯穿着“拧、仰、俯和旁提”的形态特征。如“探海翻身”、“蹁腿翻身”等都是舞姿与翻身技巧的融合的结果。
(3)舞姿造型与弹跳。中国古典舞中的弹跳是把地面动作发展到空中的,要求在跳的过程中呈现“拧、倾、翻、闪、展、腾、挪”这七个特点。把舞姿造型发展到空中,无疑是丰富了舞姿造型的实用性,同时也具有空间性也体现了观赏性。比如“射燕跳”,它就是把地面动作“射燕”发展成为一种跳跃动作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已经形成我们民族自己的一个舞蹈体系,而这个体系已具有比较强的民族特性,有我们民族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范。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在舞姿造型和体态特征上确立了“拧、倾、圆、曲”和“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及“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通过“形、神、劲、律”四大特征将中国古典舞舞姿造型展现的淋漓尽致。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原则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
中国古典舞舞姿造型的艺术内涵2
1、身韵的元素
如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横拧等,好比是身韵语言的“语音”──基础符号;
2、身韵的主要动作
如:“云肩转腰”、“燕子穿林”等,好比是身韵语言的“辞汇”;
3、身韵的意象
身韵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意象,好比是身韵语言的“语义”;
4、身韵的运动规则
身韵遵循的“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开先合”等“从反面做起”的.运动规则,与“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三圆”路线规则,好比是身韵语言的“语法”。
这些方面构成了身韵语言的内部结构,加上身韵“形、神、劲、律”的表现方式,使中国舞具有了中国文化特色的舞蹈美学。
中国古典舞舞姿造型的艺术内涵3
01.古典舞的特点
古典舞的特点很有造型感、舞姿刚柔并济,文化艺术也很强烈,韵味十足。
“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
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
身韵,虽然风格源是明显的,但它已不能再冠以“戏曲舞蹈”之名,它的从戏至舞的蜕变已基本完成。
它已摆脱原戏曲舞蹈对角色行当的千变万化,然而不管怎样变,又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一”和这个“变”都是一种艺术难得的性格,也是一门艺术的美学的要义。
特别的气质,阳光里,他微微朝我微笑。
02.古典舞的基本要素
(1)形
形是指形体外部的动作。它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
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从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是由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的。
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唐代的“三道湾”、戏曲舞蹈中的“子午相”“阴阳面”“拧麻花”,中国民间舞“胶州秧歌”的“辗、拧、转、韧”。
“海洋秧歌”的“拦、探、拧、波浪”和“花鼓灯”的“斜塔”,武术中的“龙形猿步”、“八卦”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掌握体态及造型的曲线美还需要具有相应的素质能力。
的天气很好,走在阳光明媚的大路上,路边开满了花朵。一朵一朵的粉色的花朵真是太可爱了。
(2)神
这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中国文艺评论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无论谈诗、论画、品评音乐、书法都离不开神韵二字。
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
在心这一概念中,身韵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和意念。强调神韵,强调内心情感。
在形与神的关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这此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韵”。可以说,没了韵就没了中国古典舞。没了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所谓“心、意、气”,正是“神韵”之具体化。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
而恰恰是受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是说明神韵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的、准确的解释了形和神的联系及关系。
飘着淡淡的花香,一阵微风吹过,片片花瓣飞舞。这时对面走来一个高大的身影,一身格子衬衣配上黑色裤子。
(3)劲
“中国古典舞的运行节奏往往和有规则的2/4,3/4,4/4式的音乐节奏不大相同。它有更多的情况是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
“身韵”即要培养舞蹈者在动作时,力度的运用不是平均的,而是有着轻重、缓急、长短、顿挫、符点、切分、延伸等等的对比和区别。
这些节奏的符号是用人体动作表达出来的,这就是真正掌握并懂得了运用“劲”。“劲”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中,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更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戏曲、芭蕾舞、武术套路都是十分重视动作结束前的瞬间节奏处理,中国古典舞更不例外,它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寸劲”一一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
“反衬劲”——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的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造型。“神劲”——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除此之外,还有“刚中有柔”、“韧中有脆”、“急中有缓”等劲的区别。
的装扮,却给人特别的气质,阳光里,他微微朝我微笑。一张干净的脸,剪这最平常的男生发型。
【中国古典舞舞姿造型的艺术内涵】相关文章:
中国古典舞姿训练知识06-05
古典舞的基本步位与舞姿06-20
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09-01
中国舞的基本舞姿08-26
中国古典舞艺术品格的时代体现06-21
中国舞的基本舞姿大全09-27
服饰造型是美的艺术12-23
古典舞身韵训练的内涵05-10
了解中国古典舞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