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误区
有些时候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会有一些误区,如果没有避免这些误区的话,那么可能治疗的结果比不治疗的时候还差。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误区。欢迎阅读。
一、颈椎病、腰椎病不宜求速效
很多颈椎病、腰椎病,都是因为局部气血损耗或瘀滞,寒湿之邪留滞于局部,导致筋不柔而或纵或急,从而产生相应的病变;只有少数是真正因为骨错缝或者形体结构的自身改变(如椎间盘脱出等)而导致病变的,精通脉诊与摸诊的同道应该都会有同样的感受。《金匮要略》里,有“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的记载,就包括这一种情况。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宜缓不宜急,手法宜轻不宜重,很多人动不动就是小针刀、神经阻滞,甚至手术,这些都有点治过头啦,个人主张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内以调虚祛寒湿瘀,外以正骨柔筋,顺其气血。
二、产后病不可凭想象套用西医思维
对于产后病,现在中医临床都凭想象套用西医思维,见痛止痛,见呕止呕,喜用补药,想当然的认为应该活血化瘀,将中医的诊断抛在九霄云外!《景岳全书》说:“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有不虚者,有全实者,凡此三者,但当随证随人,辨其虚实,以常法治疗,不得执有诚心,概行大补,以致助邪。”对于产后病的研究,我查相关文献,报道少之又少,尤其是应用中医理论研究自然产、剖腹产后妇人体质差异的文章基本没有,能找到的文献也都是损伤经脉等等含糊解释,对于具体的症状体征差异都没有报道!剖腹产虽在中国早已有之,但是大规模的应用于临床,还是近几十年的事,古人不可能有具体的研究及治疗体会,而现在的中医,又没人会研究,总是想当然的套西医,失去了中医特色。
对于产后病的治疗,不仅仅只是补虚化瘀,还有很多非常有特点的治疗,比如产后病人中风发热,治疗上,单纯祛风就会进一步损耗气血,单纯补虚又会导致风邪留滞,怎么祛邪不伤正,这其实就是一个临床的窍门,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古人早就有深刻的探讨及治疗原则,生化汤、小柴胡汤都是典型的方剂!
三、慢性病治疗宜缓调不宜峻攻
慢性病,其表里、脏腑皆是虚实寒热夹杂,一味的治疗邪实,而不虑其正虚,或者一味的补虚而不虑其邪实,都是治疗慢性病不可取的,临床上,很多病人,症状稍一好转,就觉得万事大吉,不去看医生而松懈治疗,结果没过几天,又进医院!很多的大夫,也为求效果,喜用祛邪或者纯补之法,虽能取得短暂效果,但是长远治疗下去,病不但不会治愈,反而会加重病情,进一步加快疾病传变!慢性病的治疗,宜在虚实寒热中缓缓调理,不宜峻用攻邪之法,比如临床上常见的`肝脾不和证而出现胁胀、易怒、眼睛发胀甚至红肿、身体乏力、大便溏稀,如果单纯使用疏肝清肝之法或者单纯健脾,虽能迅速取效,但不可能完全治愈;如果能在疏肝与健脾中择其轻重而缓缓调和,往往能水到渠成,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习惯性便秘也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病种,包括我前面说到的颈椎病、腰椎病,这些都要引起重视。
四、发低烧宜尽早处理
现在西医一致认为,体温38.5摄氏度以下不需要特殊处理。其实,这不是说不处理,而是西医对这样体温以下的病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对于这样的疾病,中医有足够多的办法进行处理,除开汤药外,我临床常用的罐疗、汤熨,都有很好的效果。
五、胃痛不仅仅是止痛、腹满不仅仅是行气
一病之起,必有一病之因,不去运用自身理论体系进行诊断,而对症治疗,虽时而能取得一定疗效,但终不能治愈疾病,临床上,对于胃痛,有气滞、食积、虚寒等区别,不去分析,而只会止痛,用药能不打包围战吗?对于腹满也是,如果不去找到原因,治疗可能就没有方向。古人治病为什么就是简简单单几味药,如良附丸、金铃子散、失笑散、枳实芍药散等,都是很好的典范。
六、小儿反复感冒宜扶助中气
临床上,小儿感冒是非常常见的病种。很多小儿,一次感冒没好几天,又进医院输上盐水了。临床上中医治疗,对于感冒初起,也是祛邪为主,很多小儿,一退烧一止咳就不治疗了,结果越治越虚,感冒反复发生。我临床上,对于小儿感冒的病人,都嘱病人病愈后,间断服用少许补中益气丸。
今天就写这些吧,清明节,谨以此文写给自己的师父、写给逝去的亲人;病魔无情人有情,但愿自己在医者的路上能有更多的收获,能让更多的病人脱离苦海;黑夜漫漫,书海无边,医路艰辛,我还得继续努力,无知的医生才是真正可怕的病魔啊!!
【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误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