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理学知识点:胃液

时间:2024-10-17 01:31:55 临床执业医师助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理学知识点:胃液

  胃液是人体重要的液体,也是消化的重要动力。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胃液的知识。欢迎阅读。

2017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理学知识点:胃液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作用

  1. 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酸性液体,pH 在 0.9~1.5,正常成年人每日分泌 1.5~2.5 L,其主要成分有:

  (1)盐酸

  也称胃酸,由壁细胞分泌。

  作用:激活蛋白酶原,为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促使食物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蛋白质水解;杀灭细菌;促进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分泌,进而引起胰液和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钙铁的吸收。

  (2)胃蛋白酶原

  主要由主细胞合成与分泌,颈粘液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的粘液细胞也可以分泌。胃蛋白酶原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储存在细胞内。

  当其被盐酸激活后,变成胃蛋白酶,消化水解蛋白质,已被激活的胃蛋白酶可自我激活胃蛋白酶原,这是一种正反馈。

  (3)内因子

  壁细胞分泌。与 VitB12 结合,保护其不被肠内水解酶破坏。若内因子缺乏,会导致 VitB12 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黏液和碳酸氢盐

  黏液由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泌酸腺、贲门腺和幽门腺的粘液细胞共同分泌,主要成分是糖蛋白,HCO3- 由胃粘膜内的非泌酸细胞分泌。HCO3- 与黏液结合形成黏液-碳酸氢根屏障,能有效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损害。

  2. 消化期的胃液分泌

  (1)根据消化道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将消化期的胃液分泌分为头期、胃期、肠期三个时期。

  (2)头期

  头期的胃液分泌,也就是食物的色香味以及咀嚼、吞咽的动作,可以刺激眼、耳、鼻、口腔、咽等处的感受器,传入冲动反射性引起胃液分泌,成为头期分泌,也就是食物还没有进入胃。

  引起头期胃液分泌的机制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迷走神经是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共同传出神经,其末梢主要支配胃腺和胃窦部 G 细胞,既可以直接促进胃液分泌,也可以通过促胃液素间接促进胃液分泌。

  头期胃液分泌持续时间长(2~4 小时),分泌量大(约占消化期分泌总量 30%),酸度及胃蛋白酶原含量高。

  (2)胃期

  胃期的胃液分泌是食糜通过食道进入胃内,刺激胃壁上的机械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促进胃液大量分泌,冲动沿着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到中枢,在通过迷走神经中的传出纤维引起胃液分泌,食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肽和氨基酸,可直接作用于 G 细胞,引起促胃液素的分泌。

  胃期分泌的胃液量约占进食后总分泌量的 60%,酸度和胃蛋白酶的含量也很高。

  (3)肠期

  肠期胃液分泌是当食糜等进入十二指肠内后,食物虽然离开了胃,但是依然会继续刺激胃液分泌。机械扩张游离的肠袢也能增加胃液的分泌,切断支配胃的神经后,这种分泌依然存在,这说明在肠期,胃液分泌主要依靠体液调节。

  肠期分泌的胃液量少(约占总分泌量 10%),酸度不高,消化力不很强。

  二、胃、十二指肠黏膜的细胞保护作用

  1. 上消化道长期暴露在各种食物和药物,各种刺激,有毒物质等,但是粘膜层并未经常受损伤以至糜烂、溃疡、出血。这是因为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具有很强的细胞保护作用,即胃和十二指肠黏膜能合成和释放某些具有防止或减轻各种有害刺激对细胞损伤和致坏死的物质。

  2. 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和肌层内含有高浓度的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能够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元的分泌,刺激黏液和碳酸氢根的分泌,能有效抵抗强酸、强碱和胃蛋白酶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

  3. 某些胃肠激素,如铃蟾素,生长抑素等能够对胃黏膜有明显保护作用,称为直接细胞保护作用。胃内食物、胃酸、胃蛋白酶等等,可经常性地对胃黏膜构成弱刺激,使胃黏膜持续少量的释放前列腺素和生长抑素,也能有效减轻或防止胃黏膜的损伤,这种情况称为适应性细胞保护。

  三、调节胃液分泌的神经和体液因素

  1. 刺激胃酸分泌者:ACh、胃泌素、组胺、蛋白质水解产物、Ca2+、低血糖等。

  2. 抑制胃酸分泌者:胃酸(负反馈调节)、生长抑素(「全抑制」)、促胰液素(抑制胃)、前列腺素(可保护胃黏膜)、脂肪(脂肪酸是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的刺激物,因此可刺激两者释放,其中促胰液素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高渗溶液(会刺激小肠内的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

  四、胃运动和胃排空及其调节

  1. 胃的运动形式包括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其中容受性舒张是胃特有的形式。

  (1)胃的容受性舒张

  ① 主要刺激物:食物对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的刺激,反射引起胃头区肌肉的舒张。

  ② 反射机制:传出、传入神经都是迷走神经,故称为迷走-迷走反射。在该反射过程中,迷走传出纤维是抑制性的,其末梢释放的递质不是 ACh 而是血管活性肠肽(VIP)或 NO。

  (2)胃排空

  ① 胃排空是指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② 三类营养物质排空速度,糖类 > 蛋白质 > 脂肪。记忆:吃肉不容易饿,零食容易饿。

  ③ 胃排空直接动力是胃和十二指肠内的压力差,原动力是胃平滑肌的收缩。

  ④ 胃排空开始于食物入胃后 5 min 开始,混合食物 4~6 h 完全排空。

  ⑤ 促进胃排空:胃内食物对胃的扩张刺激,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壁内神经丛反射加强运动;促进胃液增多的大部分物质可促进胃排空(促胃液素除外)。

  ⑥ 抑制胃排空:凡是抑制胃液分泌的物质均可抑制胃排空。

  食物中酸,脂肪等可刺激十二指肠内感受器,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排空。

  食物中酸,脂肪等可刺激小肠黏膜感受器,释放促胰液素,抑胃肽等抑制胃运动。

  促胃液素(胃泌素)增强幽门括约肌收缩能力大于促进胃运动能力,故抑制胃排空。

  ⑦ 促进胃排空反射:迷走-迷走反射,壁内神经丛反射;抑制胃排空反射:肠-胃反射。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理学知识点:胃液】相关文章:

临床执业医师助理考试介绍08-22

2017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汇总06-01

临床执业医师助理考试题08-07

临床执业医师助理考试时间09-29

临床执业医师助理考试大纲介绍06-05

临床执业医师助理考试报名方式10-12

2017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运动系统08-10

2017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易混知识点07-26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试卷及答案08-22

2017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习题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