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龙头的导游词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老龙头导游词范文
老龙头是明长城在我国境内的东部起点,是世界上惟一的水上长城。小编下面为大家整理关于老龙头的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万里长城,宛如一条巨龙,奔驰腾跃在华夏大地。它从遥远的西部戈壁一路飞腾而来,穿越河川大漠,骄傲地把头在此伸进滔滔渤海之中,形成龙头入海之势,搅海翻浪,戏水浴日,这便是您将要游览的明代长城东部起点、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唯一入海处——老龙头。
毛主席曾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山海关还流传着这样一句:不游龙头更遗憾!今天,我衷心地祝愿各位的龙头之旅是“既当好汉,又补遗憾”的完美之旅!
<登城坡道>
老龙头坐落于山海关城南的临海高地,依山襟海,长城耸峙海岸,优越的地理形势,加上精心建造的军事防御工程,气势之大,海岳天开,被喻为“人类历史上的千古奇观”。我国最具权威的长城学界泰斗——罗哲文先生,用“天然的长城博物馆”来赞美、评价山海关长城,其中老龙头长城功不可没。这里的入海长城、滨海长城与天下第一关段的平原长城以及角山一带的山地长城、三道关的山谷长城、九门口的河道长城,一起组成了中国长城建筑史上的神来之笔、明代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山海关长城。
老龙头长城的修筑始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当时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抵御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由大将军徐达在此修建的山海关前卫哨城。明代中、后期,明代防务的重点由蒙古转向女真,由陆路转向海路。老龙头作为海上防御的前沿,经抗倭名将戚继光、兵部尚书孙承宗、巡抚杨嗣昌等数位重臣名将的督师经略和增修加固,成为拱卫京师的海防要塞。
老龙头历经明清两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担负着不同的历史责任。终明一代,它是严密的海陆军事要塞,清代顺治至嘉庆时期则是观海览胜的佳绝处,自1840年以后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老龙头重又担负起抵御帝国主义入侵的海防重任。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建筑,使老龙头具有万里长城任何地段也不能替代的军事功能。
现在对外开放的老龙头景区占地面积600亩,由宁海城、澄海楼、入海石城、南海口关、龙武营、海神庙等28处景观组成。这里有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入海石城、唯一的一座海上敌台、明代长城东部的第一个垛口、第一道关口、第一座观海楼阁以及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海防兵营。
沿着脚下的马道缓步登城,一幅绚丽的长城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让我们逐一欣赏,慢慢品味。
<澄海楼>
各位来宾请看,这是历代长城上唯一的一座临海楼阁,也是老龙头景区的标志性建筑——澄海楼。楼为九脊歇山顶,两滴水层楼,雕梁画栋,重檐翼舒,它耸峙于高昂的龙头之上,犹如点睛之作,衔领长城,面海背山,历来是瞻海观潮看日出的好地方,这里集自然、人文之精粹的雄伟气势,远胜于一般的湖山胜境。登上澄海楼,在回廊四望,处处美景。迎面,碧海波澄,海鸥翩翩,云帆点点。回顾,长城起伏,直走角山,倒挂云端。东望,海上姜坟,雁阵环绕,依依不去。西眺,潮涌港阔,鸽群回旋,万国梯航,好似置身人间仙境,顿感心旷神怡。清康熙九年,山海关管关通判陈天植曾盛赞澄海楼“面临巨壑,背负大山,高枕长城之上,波澄万里,峰叠千重”,就连彭蠡、洞庭、会嵇、山阴等诸胜都不足以与其相媲美!
据地方史志记载,澄海楼的前身叫“观海亭”,是明朝初年修筑的。此亭虽小,名气很大。每值海风呼啸,亭内游人丝毫不觉,此景被称为“海亭风静”,名列古“榆关八景”之一。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王致中将观海亭改建为二层的楼阁式建筑——澄海楼。
<澄海楼匾、楹联>
明清时期,澄海楼是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登临的佳所,仅清代就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11次登楼观海。其中,清高宗乾隆就4次登临,楼内现存的匾额楹联、诗词联句均出自他们之手。
一楼悬挂的“澄海楼”匾、楹联“日耀月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及横额“元气混茫”,均为清高宗御笔所题。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澄海楼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匾额中“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之意。“海不扬波”是3000多年前的一个典故,象征圣人治国,天下太平。
楹联为集句联,其中“天容海色本澄清”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六月二十夜渡海>>诗中的一句:“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上联“日曜月华从太始”:是说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原始的大自然界,暗喻清王朝的强大。下联“天容海色本澄清”:意思是长天大海的形体、颜色本来就是清澈的,暗喻清朝政治清明。
横额中“元气混茫”的“元气”是指传说中天地未分时的混一之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说大海就像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同时也记录下乾隆皇帝第一次登澄海楼时看到的景色。
二楼悬挂的匾额“雄襟万里”,为明末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两次临危受命督师蓟辽的孙承宗所题。“雄襟万里”不仅赞美了老龙头的雄伟风光,也抒发了他献身边疆的豪情壮志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现在山海关城内的“节制四镇坊”即为表彰他的功绩所建。
<澄海楼楼内>
澄海楼高居长城之上,临峙万里海崖,其气势绝非一般长城楼阁所比。清代自康熙至道光的五位皇帝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出关、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登澄海楼也是11次。究其原因有二:一来是观看大海,赏景吟诗,二是来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的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在这里抬抬头。
皇帝每次来这里,都和侍从诸大臣观海、饮宴、赋诗。在二楼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这澄海楼建筑奇巧,即使是刮风的天气,外面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内门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这“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菜阁的“避风亭”相媲美。
据不完全统计,清朝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八年皇帝首倡的。他登澄海楼,与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水”字或带三点水偏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还规定写52句的排律,严格使用平仄,除开头两句以外,各联一律使用对仗。后来,嘉庆、道光纷纷效仿,在澄海楼咏禁体诗联句,被传为佳话。由于皇帝们频频登临,澄海楼名声大噪。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争着来老龙头观光,即景抒怀,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盛极一时。
<御碑亭>
清代原建有一座“御诗亭”,亭内镶卧碑,镌刻了清代诸帝的部分《澄海楼》诗。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全部被外国兵砸毁,连澄海楼也被毁于一旦。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御碑亭为重檐四角亭,原是清代乾隆十九年山海关知县钟和梅所建。清代乾隆皇帝曾四次回盛京祭祖,往返经山海关每次必到老龙头,登澄海楼赋诗,御碑所刻的乾隆题诗是乾隆八年到十九年所题的三首长诗。
<“一勺之多”碑>
“一勺之多”碑是明天启五年(1625年)山石道刘永基题写,天启六年(1626年)海运同知王应豫勒石立。
“一勺之多”出自《中庸》之《博学》,“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意为:现在看到的水,它开始只有一小勺那么多,等到它聚积成深广难测的大水,鼋、鼍、蛟、鳖生活在里面,各种物产资财繁殖在里面。
<英军大炮>
这门大炮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老龙头后,英国军队放置在老龙头长城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军匆忙撤走,这门大炮遗留在这里,作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见证,教育中国人民时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清代诗人刘文临曾写了一首《哀澄海楼》,通过对“澄海楼”的凭吊,对老龙头凄凉景象的描写和对澄海楼昔日辉煌的追叙,控诉了八国联军践踏老龙头的强盗行为,揭露了清政府的腐坏,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1954年4月21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同志曾来到老龙头遗址上,站在这门大炮前,讲述旧中国任人宰割的惨痛历史,教育大家要为新中国而奋斗。
<南海口关>
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年,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15000余人,修永平、界岭等32关。在老龙头上修筑了明长城东部第一关——南海口关,位居山海关长城十大名关之首。此关内外不通大道,为利于防守,关口较小。明天启二年(1622年)为防女真西进,兵部尚书孙承宗在南海口设龙武营。明末,出于战略防守的需要,用土将城门堵塞。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在龙武营的基础上增设南海口营,隶属天津水师镇。南海口分防汛守,有老龙头、南海口、秦皇岛、白塔岭等4处。从老龙头起,向西30公里到北戴河金山嘴,均设土墩台,派员驻守。
此后,历经300多年海风扬沙成丘,沿城堆积的沙土有几丈高,人们找不到南海口关了。有的历史学家曾按图索骥误认为老龙头东北面的“铁门关”是南海口关。直到1987年重修澄海楼,清除滨海长城积沙时,才使南海口关重见天日。
<“天开海岳”碑>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竖有多通石碑,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了这块“天开海岳”碑。
“天开海岳”四个字把山海关的地理形势作了高度概括。此碑妙在“开”字一用。“开”可作“开创”解,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的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开”也可作“开拓”解,意为老龙头的海山美景在天地豁然展开。也有说将“开”字引申为“造”,意为:大自然之伟力造就了大海紧依大山的雄险地形,实在令人惊叹!
这块碑很古老,虽无落款,但当地群众口口相传叫它“薛礼碑”。 据史书记戴:唐太宗多次筹措东征高丽,因征途遥远,“馈运不济”,故在出兵之前,先运粮于临渝关和营州(今朝阳)。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率师亲自东征,从洛阳到渝关。在辽东督战不力,回营州,听说太子李治来迎,唐太宗就飞骑入渝关,与太子相见于临渝宫。唐太宗多次整兵东征,均末获胜,直到薛仁贵(即薛礼)东征,才取得胜利。山海关关于唐太宗东征的传说很多,其中以薛礼东征,在此立“天开海岳”碑的故事,传诵古今。
1984年9月,经专家鉴定为唐碑。碑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碑身无碑帽,碑顶为弧形,字体为正楷粗犷、浑重,背面无文字等。碑文是赞美景色的,这就足以证明老龙头作为游览名胜是从唐时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故事呢。相传1900年英国侵略军占领了老龙头以后,见“天开海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十人挖碑座,用几匹马拉碑身,折腾了一天,才把它拽倒。可从这以后,神异的事情出现了。每天晚上,夜空里伸下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无影无踪。如此几夜,英国营盘里人心惶惶,最后不得不按东方的礼节烧香磕头,恭恭敬敬地把“天开海岳”碑重新树立起来。后来,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军撤走前,又把这块碑拽倒在海滩上。直到1927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他树立起来。他说,我树立起来的不仅仅是一块“天开海岳”碑,而是中华民族不让外敌欺辱的堂堂尊严。至今这“天开海岳”碑历尽人间沧桑,巍然不动,成为老龙头历史的见证。
<靖卤台>
这是明万里长城唯一建在海中的敌台。又称“靖卤一号敌台”。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住兵、屯武器、观察敌情和防御。
“靖卤台”是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应元始建,初为实心敌台。万历初年(1567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坐镇蓟镇长城时,自居庸关至山海关的1200华里的蓟镇长城上修筑敌台1017座,把它改建为空心敌台。因这是明代长城东部的第一座敌台,称为“敌台之始”,戚继光亲自命名为“靖虏台”,后改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敌虏”的“虏”。顾名思义:一是指海水平静,二是指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意义。
<入海石城>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万里长城的龙头——入海石城上了。这是明万历七年(1579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派参将吴惟忠增筑的。据《山海关志》记载:嘉靖四十三年(1564)春正月,蒙古侵犯,关门戒严。“时海冰坚且阔,兵部分司主事商诰先期督凿,复冻如初。至是,敌果趋海口潜渡,忽冰解,惊退。又攻旱门关,甚急,诰督军力却之。”这种现象说明了海防的重要性,也是增筑入海长城的主要缘由。
入海石城的建筑结构独特,它巧妙地利用了山海关古陆中的老龙岗脉岩为基,以石块夹砌其间,找平后,上面叠筑起九层的花岗岩巨石。这种将自然山岩与人工砌体合二而一的作法,不仅省工、省料、省力,而且基础坚固。特别是把长城直插进海,截断了敌人从陆地或浅海绕过长城进犯的通道,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就是当年入海石城所用的基础石。每块条石边角整齐,最长的2.6米,最重的达3吨。为了使入海石城经得住海浪的冲击,在条石的四面凿有马蹄形凹糟,相邻两块石槽连接形成“燕尾槽”。槽内再浇铸白矾、松香、铁末制成的凝固剂,待溶液凝固后整片基石就牢牢的粘连在一起了。这种榫卯的建筑结构,是隋代就已经研创出来的水下建筑工艺——银锭铁榫法。正是这种集天工于本体的精湛、高超的建筑工艺,使入海石城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海上堡垒,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中海上长城的精品、长城建筑的绝品。令世人惊叹不已!
现在就请您站在入海石城的最前端,领略一下长城与大海握手的奇观吧!
<宁海城>
宁海城是万里长城军事防御建筑中唯一的一座海堡城。它自身就是一座防御功能齐全的军事建筑群。在宁海城中,既有军事指挥机构——守备署,又有驻扎军队的龙武菅,还有作为下级指挥官的把总署官邸,并附有依托神灵护佑的龙王庙,关帝庙等建筑。最早的宁海城范围较小,城墙为夯土结构,用来驻扎守关军队,屯聚粮草军械。后来,弘治十一年副都御使洪钟、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都加以重修,壁垒森严。天启年间,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在这里首建龙武营,操练水兵。管理潮河港的户部分司主事也驻在这个城中。
明崇祯六年(1633年),巡抚杨嗣昌扩建老龙头南海口关城,定名“宁海城”。即为现在宁海城的雏形。占地87亩,城高8米,厚4米,周长900米,平面形状为矩尺形,北面、西面各设一门,门上建有箭楼,东墙外侧与长城相连,并有二段向外突出的半弧形,设有马面,建有铺房,与靖虏一号敌台、王受二号敌台成犄角之势,凸显了滨海长城的防御作用。
但令人可惜的是,这些建于明代的军事建筑群,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老龙头的炮火中遭到毁坏,并由英军强行霸占,修建了驻扎军队的兵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撤走。全国解放后,—直由驻关部队驻防。
为恢复宁海城军事防御建筑原貌,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历史景观。1992年,秦皇岛市委做出复原其原貌的决定,在山海关区委、区政府的主持下,于3月正式动工,6月初竣工,建筑总面积3238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龙武营军官房、士兵房、伙房、碾房、粮仓、牢房、马厩、戚继光兵阵陈列室以及守备署、把总署、显功祠、龙王庙等。
<龙武营>
龙武营是明代驻防老龙头的水师营。
明代后期,后金政权向西方步步进逼,朱明王朝在辽东的战事节节失利,丢城失地。战略要地山海关已成明王朝的最后一道屏障,“国家将全部精神尽注山海。”老龙头的陆海防御尤为重要,朝廷海运辽东的军需物资全部由山海关老龙头马头港及附近港口转运,鉴于这种情况,明王朝于天启二年(1622)钦命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孙承宗亲临山海关督师。在老龙头设龙武营,训练水军三个营,编制900人,巡逻觉华岛(今兴城市菊花岛)以西至滦河口以东的海面,防范与打击敌船活动。更有捍卫军需转输港,并兼护航的使命。到明崇祯六年,巡抚杨嗣昌再设龙武营。
龙武营分前、后两院和生活区,是一组反映明代军营风貌的群体建筑,为仿明代小式硬山砖木结构的建筑。
<士兵房>
前院有正房18间,西9间为士兵住房,士兵房采用北方的建筑特点,砌对面大通炕。当年的龙武营士兵每人一个腰牌,上面写有所属部队的编号、年龄、住址、相貌特征等等。做为士兵进出营地的通行证,兼作供给军粮之用。
<军官宅院>
东9间为军官宅院。进深二间,每三间一处,分为百总带家眷住房、下级军官单身住房和健身房、练功房等。
<戚继光兵阵陈列室>
后院正房18间,分别是戚继光兵阵陈列室和丁口宅。
在戚继光兵阵陈列室门前的这副楹联可谓是对戚继光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肝胆存天地戚家军兴驱倭海曲,浩气贯古今纪效书传练兵蓟门。
这副对联讲的是戚继光及其他率领的戚家军,在东南沿海一带围剿倭匪的功绩与日月同辉、大地同在;在蓟镇戍守边关中,效力整肃,治军有方,不但使北部边关太平无事,而且将其主要的军事思想和治军方略辑录在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存,使之永垂不朽。
戚继光是我国古代十大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他在戎马一生中,积多年的实战经验,在任蓟镇总兵期间,创造了一套独到的营阵。室内陈列的戚继光四种兵阵就是按其所著《练兵实纪》中车、骑、步、辎营阵缩小复制的。
<丁口宅>
丁口宅,东西厢房各三间。“丁口”,顾名思义,“丁”即是兵,“口”就是家眷。现在恢复两个丁口之家,反映的是当年戍边兵丁的生活实况。明代的兵制打破了历代兵制的成规,在戍边的兵丁中,征调部分带家眷的服役,并采取终身为兵的世袭制度,并兼有屯田的使命,生活自给自足。
院内陈列的是入海石城的基石。是1987年春重新修复老龙头长城时,打捞出来的入海石城基础石原物。因在海中多年浸泡,石上满布贝壳。
两侧陈列的大铁锚,是复制的明代防守老龙头要塞的龙武营水师战船所用。
<生活区>
生活区在龙武营的后部,是明代海军军营生活的一个缩影。
水井、粮仓、伙房均是当年驻守在老龙头龙武营官兵生活的必须。打典是集合官兵,用饭的信号。马厩是当年龙武营、守备署饲养战马的地方。而牢房主要是用作囚禁违犯军纪或不法行为者。
在封建社会,习武者和军人都非常崇拜武圣人关羽,封建统治者也大肆宣扬关羽的忠义,在龙武营的生活区也建有一座关帝庙。
<守备署>
守备在明代是防守一城一堡的长官,在清代系正五品武官,署中陈设为明代形制。守备署建在龙武营的西侧,建筑仿明代大木硬山建筑,四进封闭式四合院,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依次是照壁、署门、仪门、正堂、议事厅、后宅。占地面积321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3平方米。
照壁是守备署中轴线上的最前端建筑物,长10米,高4米,正面砖刻“为国干城”四字,其中的“干”字指盾,“干城”就是既能安外又能卫内。背面所刻“壁垒森严”四字指的是老龙头的军事防御坚固,戒备严密。
署门门前的一对石狮象征府邸的威严。署门两侧各站立一手持兵刃的卫士,守卫守备署。仪门是守备署的第二道门,也称做垂花门,是当年守备以礼迎接贵客的场所。西厢房三间为军士房,是负责守卫守备署的军士居住的场所。
正堂是守备部署军事,调兵遣将的地方。正中坐的即守备。两侧各站立二名卫士,背后的绘画是按明清时武官品级所绘的图案。守备之名始于明代,正五品武官,辖官兵一千有余。明代前期,并无守备一职,那时中央军事力量主要有五军都督府、上直卫、京营三大部分;地方军事力量统于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各地皆立卫所,共设卫547,千户所2593,每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到明代中后期,才出现守备官职,有中军守备,掌印卫守备等。清代仍沿用明代兵制。
议事厅的建筑规格与正堂相同。所谓议事厅就是作为研究军情,决定军务的地方。正中座的为守备,两侧是其统领下的文武官员。书房是守备读书,写诗作画兼会客的场所。后宅是守备家眷的房间,分为寝室和外室。
<把总署>
把总署位于澄海楼北,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形式,五正六厢,附平房2间。署内陈设为明代形制。
把总官职始于明代,武职。明代把总是营以下部队的指挥官或教练官,清代把总为正七品,驻守一城一地,下辖兵士449人。
<显功祠>
显功祠位于把总署西侧。古建筑原在山海关城内,主要是表彰对山海关建城守城有功的重臣名将。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276年间,明王朝为巩固其封建统治,始终本着“高筑墙、广积粮”的策略,在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筑起了一道万里长城。中后期由于东北女真族的崛起,山海关成了民族冲突的咽喉要塞。因此,明王朝屡派重臣到此筑城戍边,构筑了中外驰名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
现显功祠内立有徐达、戚继光、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朱梅、杨嗣昌等7位明代戍将的塑像。
请看门前的楹联:
筑雄关与天齐貔貅飞镝开拓朱明帝业,
修障塞长万里披肝沥胆捍卫一统江山。
楹联的意思是:明代开国的文臣武将们,率领着英勇无比的军队南征北战,修关筑城,开创了朱明王朝的统治大业;呕心沥血,风餐露宿地构筑万里长城是为了巩固得来不易的统一国家政权和每一寸土地。
<将台>
大家请看,将台内的武将塑像是戚继光。他身后墙上的地图,就是明蓟镇长城关隘图。明代在蓟镇防务吃紧的情况下,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抗倭名将戚继光奉调北上。隆庆二年(1568)五月,升任蓟镇总兵,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宜,至万历11年(1583年)历时16年。他在蓟镇长城沿线(自昌平西,至山海关南海)增筑敌台1017座,修筑老龙头入海石城,在险要地方修筑长城复线,增筑烽墩,使一千二百里长的国防线面貌改观。起初,守边军队军纪差,战斗力不强。戚继光请求朝廷批准调浙江兵三千到这一带。浙江兵一到,在郊外接受训练,正值天降大雨,“自朝至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传说,山海关区的七星寨村原名“戚家寨”,曾驻浙江兵。石河两岸的将军台和操练营旧址就是当年戚继光练兵的地方。戚继光对边军进行了整顿,创立了东营、马营等编制,修整和装备了新的精锐器械,积储了钱粮,淘汰了一批不中用的将官,采用了各个兵种相互配合的新战术,大大振作了士气。
戚继光在任期间,经常巡视蓟镇长城防线。这座点将台周围的空地是当年的教军场,他在这里设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前面的八卦阵相传就是戚继光,为训练士兵和排兵布阵所建。戚继光治军严格,他对属下军官提出26条要求,强调为将者必须正心术,立志向,明生死,辩利害,做好人,坚操守,宽度量。他说:“古人所谓,武臣不惜死,文官不爱钱,天下太平矣。”蓟镇的总兵衙门虽在三屯营,可是戚继光却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他写诗说:“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这种清廉自律、为国家操劳的精神,令人敬仰。
【海神庙】
如果说长城带给了我们阳刚之美,那么老龙头西侧伸入大海之中,具有婉约之美的就是海神庙。
此庙的修建,与古代海运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明清两代,老龙头西面有个繁荣的潮河港,帆樯林立,岸上的水手熙熙攘攘。为了祈求海上平安,老百姓常把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寄希望于神灵的护佑,相继修建了海神庙、天后宫、龙神庙和北海神庙。这四座庙,1900年遭到八国联军以及后外国驻军的破坏,逐渐冷落萧条,解放后仅存遗址。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海神庙,是明清时期沿海四座庙宇的“集粹”。此庙坐南面北,由北依次为四柱三楼牌坊、三孔石桥、山门、正殿(海神殿)、诗碑游廊、天后宫、栈桥、观海亭等。由古建专家孙大章先生主持设计。
<牌坊>
牌坊位于庙宇最北面,高8米,宽11米,为汉白玉石砌基,上饰琉璃瓦顶。牌楼悬有木刻匾额两块,正面曰:“安澜”,出自清嘉庆皇帝的《北海神庙》诗,取“海不扬波”之意,象征天下太平。背面曰:“伏波”,意思是:安定。抑制大海波涛,确保海上安全。
<山门>
经过三孔石桥,我们来到了山门。这是一座古典式拱门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门前左右树立幡杆两根,高13米,上带吊斗,悬幡两面,是庙宇致远的一个标志。山门上书“海神庙”, 是现代著名中年书法家杨再春所写。两厢的塑像为门神,左为“天应”,脚踩蛤蜊精。右为“天佑”,脚踏海螺精。金刚怒目,狰狞而庄严。传说,他们是道教北海海神广泽王的守护神,任务是辟邪除恶。
<海神庙院内>
进入山门,左右有钟、鼓楼各一座。钟楼内悬八卦钟一口,高95厘米,直径80厘米,重400公斤。“八卦”相传为伏羲氏所画。鼓楼内悬皮鼓一面。庙内都有晨钟暮鼓之说。清晨敲钟,夜晚击鼓,钟鼓声伴着朝霞暮霭回荡于海面。
院内中间设香炉,两旁设“龙马”,“乘黄”石雕各一座。“龙马”的传说源于明朝陈仁锡所著《潜确类书》,“龙马者,神马也。河水之精。高八尺五寸,长颈,胳上有翼。旁有垂毛,鸣声九音。有明王则见。” “乘黄”在《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说:“白民之国有乘黄。其状如狐,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另外,在《汉书.礼乐志》应劭的注释说:“乘黄,龙翼而马身,黄帝乘之而仙”。这也是龙马之属。
<海神殿>
在海神庙内的第一重殿宇,便是海神殿。海神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歇山式砖木结构,有前廊后厦。殿门上方悬有乾隆御笔的“汇溟宁宴”匾,意为:众水汇合的大海安宁平静,象征国泰民安。
两旁的木制楹联是:翕受奠坤维澜安拱极;灵长资坎德派演朝宗。
此联也是出自乾隆御笔。意思是汇聚容纳大水奠定了陆地。海不扬波环卫着北极星;海神以他的资格名望掌管着北方,使江河百川都来朝拜。其内涵是用大海、海神来做比喻,要各方各地都来维护皇帝的统治,像百川入海那样都向皇帝朝拜进贡。
殿内供北海神广泽王坐像,侍者立于两旁。《北堂书钞》引《太公金匮》说:“四海之神,南海之神曰祝融,东海之神曰句芒,北海之神曰玄冥,西海之神曰蓐收”。唐代天宝十年,唐玄宗封四海龙王,即东海为广德王、南海为广利王、西海为广顺王、北海为广泽王。这里供奉的为北海之神广泽王玄冥。
两厢各有站班像四尊,左排为赶海夜叉、顺风耳、风婆、雨神;右排为巡海夜叉、千里眼、电公、雷母。
前殿后门上悬匾一块,额为“风平浪静”。两旁楹联为:“五湖四海皆是我;九江八河一家人。”这是原来北海神庙的联额,为近代人所作。
两侧有游廊可通向天后宫。
<游廊及两侧诗碑>
游廊两厢各镶卧碑五块,内容为历代皇帝和名人志士咏颂大海和谒庙的诗文。这里有现代极少见的魏武帝曹操写的《观沧海》;有北齐大臣祖珽写的《望海》;有隋炀帝驻跸临渝宫时写的《望海》;,有唐太宗亲征辽东路上写的《春日观海》;有明代书法家萧显写的《海》;还有明中叶大筑边墙的洪钟写的《南海口诗》;也有清代临榆县令萧德宣写的龙神庙求雨诗......
这些诗从不同角度歌颂大海,也反映了老龙头所在的碣石地域,历史文化的悠久。
<天后宫>
天后宫是海神庙的第二重殿宇,两层,为歇山重檐砖木结构建筑。
殿内一楼供天后娘娘塑像,两旁侍女侍立。两厢陈列龙仪蟠、蟠龙棍、金瓜、钺、斧、朝天镫、刀(抓印)、方天戟、月牙铲等“銮驾”18种,这些“銮驾”本是封建帝王出行的仪仗。皇帝用全副,后妃用半副。这里按后妃规格,陈设的是半幅“銮驾”。两侧的“回避”和“肃静”牌,更显示了“天后”的威严。
天后,是北宋兴起的女性海神。传说,她本是宋代福建莆田人林愿的小女儿,叫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卒于北宋雍熙四年(988年)。她天生不会说话,自幼神通广大。云游岛屿之间,在海上搭救遇难的船只,并能降服妖魔,消灾灭疫,为人治病,成为航海保护神。沿海渔民百姓感激她的恩德,便修庙供奉。民间叫她“妈祖”,南宋封她为“灵惠夫人”,元朝封她为“感应神妃”,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封她为“天后”。从此,供奉她的庙宇便称为“天后宫”,俗称她为“天后圣母”或“海神娘娘”。南方或海外多称为妈祖庙。
一楼正面上悬匾额“盛德在水”,配有楹联:“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万古流芳”。这里的“历数朝受封典”是指上述天后的称号是经过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逐渐形成。
在二楼内塑有吕洞宾、张果老、荷仙姑等八仙群像。传说“八仙过海”就是从这里启程的。关于“八仙”的传说,几乎传遍全国,特别是沿海各地,几乎家喻户晓。
传说,铁拐李(姓李名玄)得道,度钟离权,权度吕洞宾,二人又共度韩湘、曹友、张果、蓝采和、何仙姑,分别成道,成为八仙。一日,他们赴蟠桃大会。归途各踏自己宝物渡海。有龙子喜爱蓝采和所踩的玉板。想夺走,于是引起大战。八仙火烧东洋,龙王败溃。请天兵来助,后得观音和解,才各自离开。另一种传说是:八仙过海时,吕洞宾倡议,不得乘云而过,须各以物投水,乘所投之物而过。于是铁拐李投杖水中。自立其上,乘风逐浪而过,韩湘子以花兰投水而渡;吕洞宾以萧管投入水中而渡;蓝采和以拍版投水而渡。其余张果老、曹国舅、汉钟离、何仙姑等亦以纸驴。玉版、鼓、竹罩投水中而渡。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出天后宫南门,在南门檐下,刻有两首七言律诗。一块是出自乾隆皇帝御笔,原先立在北海神庙。另一块则是嘉庆十年,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写的北海神庙诗。
在天后宫南门上悬有两块巨匾,一楼的“珠宫涌现”,原匾是乾隆九年(1744年)御笔亲题。这里三面环水,八面来风,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当云雾缭绕或烟雨濛濛,海神庙若隐若现好似瀛洲仙境,因此乾隆皇帝比喻为“珠宫涌现”。二楼的“万里波澄”,原匾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御书,对海不扬波的景色作了高度概括。
旁边楹联: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出自北宋赵抃《次韻孔宪蓬莱阁》中的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大海的广阔和气魄。
<观海亭>
过栈桥便到达了海神庙最南面的建筑——观海亭。亭子八角外展,古朴端庄。亭名“观海”二字为古建专家孙大章书写。亭子里面这块“四海永清”匾为雍正皇帝御题,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良好祝愿。放在这里与前面的“汇溟宁晏”、“安澜”、伏波”遥相呼应,构成当年修建“海神庙”、“天后宫”的中心思想。意在乞求神灵保佑大海安宁,江山永固。
置身亭中,四面皆水,东望“姜女坟”,西眺秦皇岛,天水相连,浩浩荡荡,横无际涯,不知您是否有“飘然欲仙”之感。
<英国营盘遗址>
在观海亭向西望,海滩绿树中的几幢建筑就是1900年的英军营盘遗址。
1900年,英、法、美、德、意、日、俄、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八国联军10月1日,英军占领了海防军事重地老龙头。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第九条规定允许由北京黄村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十二处分兵驻扎联军军队。自1902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在山海关南部沿海相继建立了六国军营。萧庄南面“四炮台”是日本营盘;小湾村北有法国营盘;小湾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和意大利营盘;德国营盘东面至宁海城有印度兵营,当地群众叫它“英下邦”(附属国);英军军营建在宁海城内外,以后又合并了德军军营,成为各列强军营中,建筑最大的一处,占地二平方公里,常驻人员四、五百人。此处的几幢建筑就是当年的部分英国营盘遗址,他们占据达40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才撤走。
游客朋友们:
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岁月,这座昔日的海陆军事要塞,以其壮丽的风光、独特的历史地位,已成为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地。今年7月30日,奥运圣火的传递仪式在老龙头长城举行,古老的长城上飘扬着象征“和平、团结、友爱”的奥运旗帜,长城精神又增加了一段难忘的和平乐章。令所有炎黄子孙为之震撼、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老龙头导游词】相关文章:
桂林导游词06-13
颐和园导游词08-29
武侯祠导游词「精选」06-10
乌镇导游词06-10
导游词的写法及技巧06-07
云台山导游词「精选」06-10
孔庙导游词范文06-12
杭州西湖导游词08-29
颐和园导游词范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