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符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我们在与外籍留学生的接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外籍留学生的汉语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却在与中国人的实际交往中遇到障碍、彼此误解,最终导致交际失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有些国内学者认为,存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可以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大类。所谓知识文化,指的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可见,如果在交际文化的非语言文化因素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有两种交际方式:通过语言符号的交际和通过非语言符号的交际。人们在直接交际过程中,通过语言符号传达的信息只占30%,而多达70%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达的。这就表明如果交际双方只通过语言符号进行交际,而对彼此非语言符号的交际行为不理解、不接受,对对方行为背后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缺乏了解,就会使双方的跨文化交际出现阻碍、导致失败。
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虽被普遍认为是占支配地位的交际工具,却不是唯一的交际工具,还应该看到非语言符号的交际作用。那么,什么是非语言符号呢?
非语言符号是指语言文字符号以外的各种诉诸于人的视知觉或视觉意象的符号,也称做图画符号。有些中国学者将非语言符号交际粗略地分成四大类进行中外对比研究: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礼节动作、肢体动作等),副语言(包括音量、音质、语速等),客体语言(包括服装打扮、个人用品等),环境语言(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
其实,语言符号、图画符号都属于符号系统。索绪尔认为,符号有两个关系项:能指和所指。能指是一种带有任意性的、约定俗成的声音形象,而所指就是声音形象所表达的概念或意义。此外,还要加上意指方式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方式。语言文字原本是一些语音、字母或笔画等的缀和,图画原本是一些实物、动作或行为等的缀和,其自身本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一旦我们为其赋予了意义、建立了意指关系,把它们作为表达工具及交际手段,它们就成了符号。我们知道,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符号一般是不相同的,而图画符号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出来的,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事物有不尽相同的认知感受、思维方式,会依据自己的编码方式来赋予图画符号不同的意义,所以图画符号更是有差异的。通过图画符号的表层差异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国家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不同的深层意义内涵。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重视语言符号的输入及适当的汉语文化的渗透,却忽视潜在的图画符号的话,就容易培养出“外语呱呱叫,表情不对号”的交际失败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图画符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一、对外汉语教师如何协调语言符号与图画符号的关系
1、应树立语言符号与图画符号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并加强对后者的认识
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符号交际行为和图画符号交际行为。在交际中,如果脱离了图画符号的配合,孤立的语言符号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而图画符号也只能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表达明确的信息,它只有与语言符号相配合才能提供明确的交际信息。可见二者只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图画符号不仅可以对语言符号进行辅助、配合和补充,而且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它背后隐藏的国情差异,进而有利于我们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展开,所以理应加强对它的认识。对外汉语教师是中国文化与外籍文化的中介和桥梁,且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外籍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应是外籍留学生有效地把语言符号与图画符号相结合从而达到顺利交际的能力,那么则更应该树立既重视语言符号又重视图画符号的理念。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师都应该树立二者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并妥善地把图画符号的导入限制在语言符号教学的范围内来处理,这样才可以使二者很好地结合,让学生易于接受。
2、对本国母语文化背景下图画符号的掌握和教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师除了教授汉语汉文化之外,还要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图画符号的意义内涵十分了解,并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衣着打扮、举止言谈、礼节动作等等,因为自己往往是外籍学生了解中国图画符号的最初途径和主要桥梁。之后,再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传授汉文化背景下的图画符号的意义内涵。
3、对外籍学生母语文化背景下图画符号的了解
对外汉语教师最好还要对外籍留学生母语文化背景下的图画符号的交际规则有所了解,这样才可以避免交际失败和文化冲突。如果遇到交际失败,要能了解原因所在,并及时准确地对症下药。
4、对外汉语教师对图画符号教学方法的尝试
在课前,教师不妨就新课的内容与学生进行探讨,询问学生在新课里有哪些相关的图画符号的内容需要了解、掌握,这样才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等科学技术手段来进行授课,讲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符号知识,放映相关视频,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的认识。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举行专门的讲座或是情景演练,集中讲解图画符号内涵,并让学生通过练习、讨论及实践来加深对中国文化背景下图画符号的意义内涵的理解和掌握。
二、汉语教材如何协调语言符号与图画符号的关系
1、汉语口语教材中的不足
汉语口语教材往往是设定情景,列举会话内容,讲解生词语法再进行练习等,很注意学生语言符号交际技能的训练,这无疑是正确的。可若是忽略了讲解图画符号内容,也达不到跨文化交际目的。例如,口语课本中经常涉及到去中国人家里做客的内容,教材里也详细罗列了做客用语。但留学生去中国人家里做客还是会遇到障碍,因为他们往往对中国人的礼仪习惯不了解而感到无所适从。比如说,去中国人家里要不要主动换上拖鞋,应该按照什么顺序入座,主人做的饭菜客人要不要都吃完等等,这些礼俗在课本里很少涉及到。到目前为止,在对外汉语教学界还没有编制出学界认可的文化大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文化的相关因素,比如图画符号的有关内容正确介入,尚且无“纲”可依。所以说,如何在语言教学的范围、过程内介入图画符号的内容,如何让相关教材变得更加实用,是值得我们对外汉语教学人士重视的。
2、汉语教材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
⑴、增加图画符号内容,并以图画形式加以呈现
我们在编写口语教材的时候不妨在注重语言符号的同时适当加一些图画符号的内容,比如特定情景下中国人的礼俗习惯、动作举止等等,这样就可以使外籍学生在交际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并且在添加相关内容的时候,我们不妨用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一来可以充分表现出图画符号的性质特点,二来也可以使内容一目了然,让外籍留学生印象深刻。
⑵、阶段性地教授相关内容在教授学生图画符号内容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初级阶段,可将重点放在比较浅显、容易为学生接受的体态语言、客体语言的意义和表现等方面上,中级阶段可以讲授这些相关图画符号的文化内涵,而到了高级阶段就可以深入探讨图画符号背后的使用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等。
⑶、针对性地教授相关内容
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需求的学生对语言符号和图画符号相关知识的需求是有很大差异的。欧美学生的文化背景与中国文化差异较大,因此他们在图画符号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会更多。而汉字文化圈(日本、韩国等)的学生,他们国家的文化在历史上受中国影响较大,因此在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与中国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他们对中国图画符号的理解和掌握要比欧美学生容易一些,但仍然会与中国文化有些差异。所以我们在编写相关课本时,不妨尝试着针对不同国别的学生分别编写文化知识用书,针对国别有计划地讲授中国的图画符号与相关文化等。
我们应该看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图画符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如何使它更好地发挥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对外汉语教学更好地展开,才可以使跨文化交际真正实现“无障碍”。
参考文献:
[1]王铭玉、宋尧.符号语言学[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图画符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