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试卷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试卷,做试卷的意义在于,可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自己的差距,提高增强自信心。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4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 文
限时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气候的波动变化对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建古代气候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缺乏合适的温度代用指标,我国古温度重建结果分辨率较低,且多以定性记录为主,定量的古温度重建相对较少。全球历史温度变化曲线的重建主要借助冰芯、深海沉积物和树轮的记录,而我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社会,陆地上的沉积记录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历史气候变化。随着技术的革新,微生物分子化石的研究蓬勃发展,微生物分子化石中的一类化合物——brGDGTs(支链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酯)——被用于古气候研究。
brGDGTs是细菌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其分子结构中有4到6个甲基和0到2个环戊烷。如同人天冷需要加衣、天热需要减衣一样,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细菌倾向于合成更多的甲基,而温暖的环境下合成的甲基数量则减少。微生物活体死亡后,细胞膜中的brGDGTs等大分子能在地质体中长期保留下来,可以通过brGDGTs结构中的甲基个数推断当时的温度。
六盘山北联池靠近中华文明核心区,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选取这里的沉积物样品,借助brGDGTs,通过定量分析,重建了5000年以来我国北方更高分辨率的暖季(4月至10月)温度变化过程。结合山西某地沉积物的孢粉重建的降水记录,联合团队获得了我国北方地区5000年以来完整的气候演变历程。
从重建的温度与降水结果来看,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呈现出不断变冷、变干的大趋势。大约前3000年变化缓慢,之后的2000年变化加速。这主要与太阳辐射变化有关,太阳辐射能量在过去5000年间持续下降。另外,过去2000年以来的快速冷干现象还可能与太阳活动、局部火山活动等因素有关。而且这一时期内区域植被中木本植物逐渐减少,导致地表反射率上升,也可能加快了气候变冷变干的速度。
研究人员将气候重建的结果与中国历史朝代相对应,发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气候呈现出冷暖交替的特点。比如,隋朝末年气候偏于冷干,唐朝初期和中期温暖湿润,后期快速转冷,与之相伴的是干旱化。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经历了70余年寒冷干燥的气候,北宋气候开始好转。
之前有研究发现,古代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了我国古代农耕社会文明的发展,我国历史上百年尺度的冷暖变化与社会经济波动之间呈现同期性,总体上表现出“冷抑暖扬”的特点,即暖期气候是有利的。历史上经济发达、社会安定、国力强盛、人口增加的时期往往出现在暖期,相反的情况则发生在冷期。联合团队的研究也证实了“冷抑暖扬”这一特点,比如,温暖湿润的气候推动了唐朝初期和中期的农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繁荣,寒冷干燥的气候使唐朝后期农业发展受到极大不利影响,这是造成当时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取材于程雅楠、葛全胜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我国古代是农耕文明社会,加之古人应对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对气候变化有较强的依赖性,暖期的气候总体有利于农业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这是历史上“冷抑暖扬”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粮食生产,从全国粮食亩产量和北方麦作亩产量的相对变化指数看,除了明清,秦汉以后气候寒冷时期,我国粮食亩产量均有下降。
尽管历史上暖期的影响总体好于冷期,但我国地域广阔,不论在暖期还是冷期,气候都可能有区域性差异,给区域社会经济带来有利或不利影响。唐朝和宋朝两个时期中国平均温度均偏高,但在地域分布上有很大差异。唐朝初期增温主要出现在黄河流域、中原腹地,其原因是区域尺度上大气净能量的增加以及有利的热量输送。而北宋初期,全国普遍增温是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造成的,是全球或半球尺度上的暖事件在中国的体现。暖期中的北宋时期,我国华北及北方农牧交错带相对湿润,而江南地区则受到干旱的威胁。
暖期气候温暖湿润,会推动社会的繁荣和人口的较快增长。然而众多的人口也加大了社会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了环境的压力,导致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系统风险增加,这种在暖期尚能承受的压力,可能会因气候变冷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而凸显,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人类社会并未因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而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积累经验,从而取得更大的繁荣。为适应暖期干湿变化的地域格局,北宋朝廷在变湿的华北地区积极推广水稻种植,在变干的南方则积极推广占城稻和稻麦连种。这一举措使粮食生产受气候制约的影响渐趋减少,是中国粮食生产史上的一次革命。
(取材于葛全胜、申敏夏、刘嘉慧等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联合团队重建古代温度变化过程使用的是深海沉积记录。
B. 联合团队重建古代温度变化过程使用的是定量分析方法。
C. 联合团队的研究结果反映的是我国北方5000年来暖季的温度变化。
D. 联合团队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之前研究得出的“冷抑暖扬”的结论。
2. 根据材料一,brGDGTs被用于我国古温度重建,下列能说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 brGDGTs结构中的甲基个数越多,反映当时的温度越高。
B. brGDGTs结构中的甲基个数越多,反映当时的温度越低。
C. brGDGTs结构中的环戊烷个数越多,反映当时的温度越高。
D. brGDGTs结构中的环戊烷个数越多,反映当时的温度越低。
3. 根据材料一,关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总体变冷、变干的主要原因,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阳辐射能量持续下降。 B. 太阳活动、局部火山活动。
C. 木本植物减少导致地表反射率上升。 D. 我国古代北方农耕社会文明的发展。
4. 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比较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指出了“冷抑暖扬”这一特点,材料二分析了该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
B. 材料一指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冷暖交替,材料二分析了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
C. 材料一显示唐朝初期温暖湿润,材料二说明了增温的具体区域以及具体原因。
D. 材料一显示北宋气候开始好转,材料二说明了北宋初期增温的范围及其原因。
5.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气候影响我国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并说明影响的复杂性。
【答案】1. A 2. B
3. A 4. B
5. 规律:百年尺度的气候冷暖变化与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星观同期性,总体上表现出“冷抑暖扬”的特点,即暖期气候对其发展有利,冷期气候对其发展不利。
复杂性:①历史上暖期的影响总体好于冷期,但冷暖期气候又都存在区域性差异,不论在暖期还是冷期,其都有可能给区域经济带来有利或不利影响;②暖期气候推动社会繁荣、人口较快增长,但也可能因此增加社会系统风险,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 “使用的是深海沉积记录”错,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中的“而我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社会,陆地上的沉积记录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历史气候变化”和第四段中的“六盘山北联池……联合团队选取这里的沉积物样品”可知,联合团队选取的是陆地上的沉积记录,而非“深海沉积记录”。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材料一第三段中提到brGDGTs的分子结构中有甲基和环戊烷,但是只提到了甲基与温度的关系,并没有提到环戊烷与温度的关系,据此可排除C、D两项。
再根据本段中的“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细菌倾向于合成更多的甲基,而温暖的环境下合成的甲基数量则减少”可知,brGDGTs结构中的甲基个数越多,说明当时的温度越低;甲基个数越少,说明当时的温度越高,排除A。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根据材料一第五段中的“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呈现出不断变冷、变干的大趋势……这主要与太阳辐射变化有关,太阳辐射能量在过去5000年间持续下降”可知,我因北方地区气候总体变冷、变干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能量持续下降”,所以A 项正确。
B.根据材料一第五段中的“过去2000年以来的快速冷干现象还可能与太阳活动、局部火山活动等因素有关,可知此项只是我国北方地区过去2000年以来出现快速冷干现象的原因。
C.根据材料一第五段中的“而且这一时期内区域植被中木本植物逐渐减少……加快了气候变冷变上的速度”可知,可知此项只是我国北方地区过去2000年以来出现快速冷干现象的原因。
D.“我国古代北方农耕社会文明的发展”受到古代气候变化的影响,它不是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总体变冷,变干的原因,而是结果。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材料二分析的是我国历史上“冷抑暖扬”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关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冷暖交替”,文中只提到“我国地域广阔,不论在暖期还是冷期,气候都可能有区域性差异”,后面分析了唐朝初期和北宋初期增温的原因,并没有分析“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冷暖交替”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一问,有关气候对我国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主要的表述在材料一最后一段:
根据“我国历史上百年尺度的冷暖变化与社会经济波动之间呈现同期性,总体上表现出“冷抑暖扬”的特点,即暖期气候是有利的”“相反的情况则发生在冷期”可概括出:百年尺度的气候冷暖变化与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星观同期性,总体上表现出“冷抑暖扬”的特点,即暖期气候对其发展有利,冷期气候对其发展不利。
第二问,“复杂性”多体现在(形式、种类等)多样性、(整体和局部、优和劣等)多变性等方面。材料二第二、三段具体论述了气候对我国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的多变性:
第二段“尽管历史上暖期的影响总体好于冷期,但我国地域广阔,不论在暖期还是冷期,气候都可能有区域性差异,给区域社会经济带来有利或不利影响”,用了“尽管但”这一表转折的关联词,指出其影响总体稳定——历史上暖期的影响总体好于冷期,局部有变——无论是暖期还是冷期气候都存在区域性差异。
第三段“暖期气候温暖湿润,会推动社会的繁荣和人口的较快增长。然而众多的人口也加大了社会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了环境的压力,导致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系统风险增加,这种在暖期尚能承受的压力,可能会因气候变冷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而凸显,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指出暖期气候既有好处——推动社会的繁荣和人口的较快增长,但也可能因为人口增长带来坏处——增加社会系统风险,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也就是说暖期的益处有可能会变成冷期的害处。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是故何也?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以上说王公大人,下以阻百姓之从事,故执有命者不仁。故当执有命者之言,不可不明辨。”
然则明辩此说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必立仪,言而无仪,譬犹运钧①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辩,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②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为有。盖尝尚观于圣王之事,古者桀之所乱,汤受而治之;纣之所乱,武王受而治之。此世未易,民未渝,在于桀纣,则天下乱,在于汤武,则天下治,岂可谓有命哉!盖尝尚观于先王之书,所以出于国家、布 施百姓者,宪也;所以听狱制罪者,刑也。今用执有命者之言,是覆天下之义。此百姓之忧也。说百姓之忧者,是灭天下之人也。”
然则所谓欲义人在上者,何也?曰:“义人在上,天下必治,万民被其大利。”何以知之?子墨子言曰:“昔者文王封于岐周,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是以近者安其政,远者归其德。闻文王者,皆起而趋之。曰:‘奈何乎使文王之地及我,则吾岂不亦犹文王之民也哉!’吾用此知之。古之圣王发宪出令,设以为赏罚以劝贤沮暴,是以入则孝慈于亲戚,出则弟长于乡里。是故使治官府则不盗窃,守城则不崩叛。此上之所赏而百姓之所誉也。执有命者之言曰:‘上之所赏,命固且赏,非贤故赏也。上之所罚,命因且罚,不暴故罚也。’以此为君则不义,为臣则不忠,为父则不慈,为子则不孝,而强执此者,此特凶言之所自生,而暴人之道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执有命者之言,不可不非,此天下之大害也。”
(取材于《墨子·非命》)
注释:①钧: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②中:符合。
6. 下列对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当执有命者之言 当:面对
B. 此世未易,民未渝 渝:改变
C。说百姓之忧者 说:谈论
D. 设以为赏罚以劝贤沮暴 沮:阻止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下以阻百姓之从事 是灭天下之人也
B. 故执有命者不仁 而强执此者
C. 或以命为有 所以听狱制罪者,刑也
D. 此上之所赏而百姓之所誉也 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用执有命者之言,是覆天下之义
如果在上者采用执有命者之说,这就是颠覆天下大义
B. 奈何乎使文王之地及我
怎么才能使文王的领土扩展到我们这里呢
C. 古之圣王发宪出令
古代圣王发布律法颁布政令
D. 此特凶言之所自生
这样的话暴戾言论就自然发生了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信奉有命之说的人认为世事皆由命定,非人力可改变。
B. 墨子主张,肯定成否定某种学说必须遵从一定的准则。
C. 文章认为,桀纣等暴君亡天下的原因是信奉有命之说。
D. 君主如果信奉有命之说,会导致赏罚不当、社会混乱。
10. 墨子论述“非命”时,提出“言必有三表”,“三表”即本之、原之、用之。请分别谈谈你对三表的理解,并概括说明第三段和第四段是怎样体现三表的。
【答案】6. C 7. D
8. D 9. C
10. 理解:“本之”指追根溯源,考察古代圣王事迹;“原之”指推究缘由,考察百姓日常事实:“用之”指用于实践,观察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
体现:①第三段通过追溯圣王的事迹,考察先王的书籍,体现“三表”中的“本之”。②第四段通过文王与百姓兼相爱、交相利,受到百姓爱戴的例子,体现“三表”中的“原之”。第四段通过考察古之圣王所发宪令对百姓和国家的影响,体现“三表”中的“用之”。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因此面对主张有命论的人的言论。
B.句意:百姓也没有改变。
C.“说”同“悦”,意动用法,意为“以为乐”。句意:以百姓的忧虑为乐的人。
D.句意:以此制定赏罚的措施,用以鼓励贤明、阻止暴行。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译作“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句意:对下阻碍百姓做事。/是毁灭天下的人。
B.代词,译作“……的人”/语气词,表判断。意义和用法不同。句意:所以主张有命论的人是不仁的。/如果固执地主张有命之说,是……。
C.动词,译作“认为”/介词,译作“用来”。意义和用法不同。句意:有的认为命是存在的。/用来听理讼狱,判定罪行的,是刑法。
D.两个“而”均为连词,表并列。意义和用法相同。句意:这就是朝廷所奖赏而百姓所称赞的人。/希望天下太平而厌恶天下动乱的。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D.“自生”不是“自然发生”,而是指“产生的根源”。句意:这只不过是暴戾言论的根源。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桀纣等暴君亡天下的原因是信奉有命之说”曲解文意。原文虽有提到桀纣等暴君亡天下,但并未分析其原因,而是以其与汤武的对比来反驳有命之说,认为“此世未易,民未渝,在于桀纣,则天下乱,在于汤武,则天下治,岂可谓有命哉”。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观点态度,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第一问:
对“三表”的理解可从原文对其的解读入手,原文第二段说“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得出对“三表”的理解:本之”指追根溯源,考察古代圣王事迹;“原之”指推究缘由,考察百姓日常事实:“用之”指用于实践,观察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
第二问:
要概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是怎样体现“三表”的,首先要理解概括第三,四段的内容。第三段先考察圣王事迹,以桀纣和汤武的对比驳斥有命之说,然后考察先王之书,指出“今用执有命者之言,是覆天下之义”,由此来体现“三表”中的“本之”这一标准。
第四段先举周文王的事例,用百姓“近者安其政,远者归其德,闻文王者,皆起而趋之。曰:‘奈何乎使文王之地及我,则吾岂不亦犹文王之民也哉!’”的事实,来体现“三表”中的“原之”这一标准。
然后说古代圣王“发宪出令”,使“入则孝慈于亲戚,出则弟长于乡里”“使治官府则不盗窃,守城则不崩叛”,指出宪令要符合百姓和国家的利益,这体现了“三表”中的“用之”这一标准。
参考译文:
墨子说:“古代的王公大人治理国家,都希望国家富足,人民众多,政治清明。然而国家不得富反得贫,人民不增加反减少,政治不清明反混乱,这是什么缘故呢?主张有命论的人说:‘命里注定富就富,命里注定贫就贫,命里注定人多就人多,命里注定人少业人少,命里注定政治清明就政治清明,命里注定政治就政治混乱。’拿这些话向上游说王公大人,对下阻碍百姓做事,所以主张有命论的人是不仁的。因此面对主张有命论的人的言论,不能不加以明辩。”
那么怎么来明辩这些言论呢?墨子说:“必须设立一个标准,言论没有标准,就好比在转轮之上设立测日影的标杆未确定早晚时间(一样不可能)。对于是非利害的分辩,是不能明确了解的。所以言论必须遵循三个标准。”三个标准是什么呢?墨子说:“对事要追根溯源,要推究它的缘由,要用之于实践。向何处去追根溯源呢?就是向上去探究古代圣王的事情。向何处去推究它的缘由呢?就是向下详察百姓耳闻目睹的实情。在实践中怎么运用呢?就是把它应用到刑事与政务方面,看它是否符合国家和百姓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所说的言论必须遵循的三个标准。
“然而现在天下的上层统治者,有的认为命是存在的。让我们试着向上观察一下圣王的事迹,古时夏桀使国家混乱,商汤接过来将国家治理好了;商纣王使国家混乱,用武王接过来将国家治理好了。这个社会没有改换,百姓也没有改变,在夏桀、商纣王手中,天下就大乱,在商汤、周武王手中,天下就太平,这难道可以说是命吗?让我们试着向上观察一下先王的书,那些由国家颁布、用来布告施行于百姓的,是律法;用来听理讼狱,判定罪行的,是刑法。如果在上者采用执有命者之说,这就是颠覆天下大义。这是百姓所忧虑的,以百姓的忧虑为乐的人,是毁灭天下的人。”
既然这样,那么人们说希望有义之人居于上位,是为什么呢?回答说:“有义之人居于上位,天下一定安定清明,百姓将得到大利。”如何知道是这样的呢?墨子说:“从前周文王在岐周受封,和他的百姓相亲相爱、互相得利,所以近处的人因他的统治而安定,远方的人因他的仁德而归顺。凡是听说周文王的仁德的人,都起来投靠他,说:‘怎么才能使文王的领土扩展到我们这里呢?(那样的话,)我们不也是文王的臣民了吗?’我由此知道了这个道理。古代圣王发布律法颁布政令,以此制定赏罚的措施,用以鼓励贤明、阻止暴行,所以人们在家对父母兄弟孝敬慈爱,出外与乡里乡亲相互友爱。因此让他们去管理官府就不会偷盗私取,让他们去守城就不会溃散反叛。这就是朝廷所奖赏而百姓所称赞的人。主张有命论的人说:‘朝廷奖赏他,是他命中注定值得赏,不是因为他贤明而得赏。朝廷惩罚他,是他命中注定该受罚,不是因为他暴虐才受罚。’依照这个标准做君主就会不仁义,做臣子就会不忠诚,做父亲就会不慈爱,做孩子就会不孝顺,如果固执地主张有命之说,这只不过是暴戾言论的根源,凶恶之人的道理罢了。”
所以墨子说:“当今天下的上层统治者,心中确实是希望天下富足而厌恶天下贫穷的,希望天下太平而厌恶天下动乱的,那么对于主张有命论的人所说的话,我不能不加以反对,因为这些言论是天下的大祸害。”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马诗二十三首(选四)
李贺
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①,谁为铸金鞭。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十
催榜②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三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堆金③买骏骨,将送楚襄王④。
注释:①韂:披在马腹两侧用来逗挡泥土的一种马具。②榜:船桨。③堆金:《战国策》载郭隗谓燕昭王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④楚襄王:清人王琦曰:“夫襄王者,未闻有好马之癖。”
11. 下列对四首诗的依次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一言骏马脊上有钱形花纹,奔跑起来如踏烟云。
B. 其五描写壮丽的塞外风景,想象骏马驰骋的画面。
C. 其十写项羽自刎之后,乌骓马临风哭泣,怀念故主。
D. 其十三写侠客千金买马,拜谒明主,实现人生价值。
12. 下列对四首诗的整体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首诗借“金鞭”“金络脑”“宝玦”等多种马具,衬托马的形象。
B. 四首诗多处使用“谁”“何”等,加强了语气,增强了情感表达。
C. 四首诗都是五言绝句,句句对仗,典丽精工,将咏物、咏史熔于一炉。
D. 四首诗灵活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现“诗鬼”之才。
13. 清人王琦评论说:“《马诗二十三首》,俱是借题抒意,或美,或讥,或悲……”请结合以上诗中表达这三种情感的诗句,分别说明作者如何“借题抒意”。
【答案】11. D 12. B
13. 示例:
①“美”,《其一》前两句表面上赞美了马的外形及奔驰时的雄姿,实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满腹才华、抱负远大的感慨。
②“讥”,《其十三》中,写侠客重金购马,却赠给不好马的楚襄王。借此表达了对自己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的讽刺。
③“悲”,《其一》中的“无人”与“谁为”,《其十》中乌骓马失主后的临风哭泣,都露出诗人对骏马的怜惜,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叹”。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情感的能力。
D.“拜谒明主,实现人生价值”错误。由注释④可知,楚襄王并没有“好马之癖”,“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的意思是“花费重金买了骏马的尸骨,却要送给并不爱马的楚襄王”,寄寓的是空有满腹才华却无人识的感慨。由此可知,《其十三》写侠客千金买马,所送非人,其人生价值自然无法实现。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A.“‘宝玦’等多种马具,衬托马的形象”错误。“宝玦谁家子”的意思是“身佩玉玦的是谁家的好儿郎”,其中“宝玦”指人所佩戴的珍贵玉佩,并非“马具”,且衬托的是“侠客”的形象。而非“马的形象”。
C.“句句对仗”错误。如“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等句就不对仗。
D.“排比”错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等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等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但四首诗中均未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的内容情感及表现手法的能力。
“美”“讥”“悲”是诗人所表达出的三种情感:
“美”是赞美的意思,《其一》,描绘了一匹神采奕奕的良马形象;《其五》,描写壮阔的塞外风景,想象骏马驰骋沙场的画面。诗人赞美马的外形以及奔驰时的雄姿,实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满腹才华、抱负远大的感慨。
“讥”是“自嘲”,也是对朝廷的讽刺。《其一》中写良马“无人织锦韂”,更没人为之“铸金鞭”;《其十三》同样感慨佩戴宝玦的侠客声名远扬,而他抛出重金买下千里马的骨头,却将送给楚襄王这个不识好马的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己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的讽刺。
“悲”是“悲愤”“悲叹”的意思。《其一》中的“无人”与“谁为”是无人赏识的悲叹;《其十》中痛失主人、临风哭泣的乌骓马都是诗人的写照,诗人为骏马而悲,实则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叹”。
14.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字迹清晰。
(1)春光旖旎,佳客临门,杜甫诗兴盎然:“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优美的神话传说常成为诗人灵感的来源,如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重视从心理角度阐说君子人格。《论语》曰:“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认为,《离骚》兼具《国风》和《小雅》的情感特点,其中《国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花径不曾缘客扫 ②. 蓬门今始为君开 ③. 佳期如梦 ④. 忍顾鹊桥归路 ⑤. 仁者不忧 ⑥. 勇者不惧 ⑦. 好色而不淫 ⑧. 怨诽而不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蓬”“鹊”“诽”等。
15.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贾母听了,笑道:“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你做人。”说的大家笑了。凤姐也忙笑道:“这不相干。这个小东道我还孝敬的起。”便回头吩咐妇人,“说给厨房里,只管好生添补着做了,在我的帐上来领银子。”妇人答应着去了。
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贾母听说,便答道:“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
(1)贾母和薛宝钗用“乖”“巧”评价王熙凤。请结合书中其他情节,谈谈你对王熙凤“乖”“巧”的理解。
(2)薛宝钗的话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又反映了贾母怎样的人物特点?请结合书中其他情节,分别予以解说。
【答案】(1)王熙凤的“乖”“巧”指的是她能说会道,精明能干,八面玲珑,善于笼络人心。例如王熙凤初次见到林黛玉时,携着黛玉的手,上下打量了一圈,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然后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言语中既赞美了黛玉的美貌,又夸赞了在座的迎春姐妹,抬举了她们嫡亲的身份,还奉承了贾母,充分表现了王熙凤的伶牙俐齿、八面玲珑,善于笼络人心。
(2)①薛宝钗的话体现了她善于逢迎、圆滑世故的性格。例如,曹母要为薛宝钗作将笄之年的生日,问她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宝钗深知年老的贾母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向日素喜者说了出来。
②反映了贾母精明能干,在家族中拥有至高地位的人物特点。例如,书中写贾母在处理大观园婆子聚赌事件时,处理方法老练:一是烧毁骰子牌;二是所有钱入官分散与众人;三是为首者每人四十大板,从者每人二十大板;四是为首者提出,不许再入;五是革去从者三月月钱,并将其拨入圊厕行内。众人心里皆叹服。贾母的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她作为封建大家长的精明果决。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经典名著中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根据选文内容确定王熙凤“乖”“巧”的具体内涵,然后结合《红楼梦)》中的其他情节谈谈自己对王熙凤“乖”“巧”的理解。
结合“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可知,老太太口中的“乖”“巧”应是褒义词,是对王熙凤的肯定;而宝钗的“巧”也和老太太联系在了一起,“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所以宝钗口中的“巧”字也是对王熙凤的夸赞,意思都是“她能说会道,精明能干,八面玲珑,善于笼络人心”。
王熙凤为了巩固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察言观色,奉承迎合,处处讨取兄弟姐妹、妯娌长辈,特别是贾府最高统治者贾母的欢心。比如刚见到林黛玉时,她夸赞林黛玉“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一句话既恭维了贾母,又夸了黛玉,还顺带夸了在座的探春、惜春。再比如逛大观园的时候,贾母说她小时候摔了一跤,头上落下一个疤,有一个窝,凤姐马上说“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个窝儿,因为万寿万福盛满了,所以狠凸高出来了。”如此吉利喜庆的话,贾母听了自然高兴受用。贾母因为贾赦要强娶鸳鸯的时候,凤姐儿道:“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她的这种假贬真褒的奉承,自然让贾母心里美滋滋、热乎乎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经典名著中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材料中薛宝钗的话的深层含义是在管事上没有人能比得过贾母,而王熙凤仅次于贾母。据此可知,这反映了薛宝钗善于逢迎、圆滑世故的性格。
薛宝钗能够巧妙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对待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她在贾母面前表现得孝顺恭敬,对待贾宝玉既关心又保持适当的距离,对下人则宽容而有威严。比如薛宝钗在金钏跳井事件后,但极力劝慰王夫人,并提出用自己的新衣为金钏装殓。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她的慷慨,也显示了她善于逢迎、深谙人情世故的形象。
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贾母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薛宝钗这样讨好她,是因为她是贾府的最高权力人。
贾母确实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偌大的贾府在她的管理下,整整有条,繁华似锦,最后贾府的抄家并不是贾母造成的,在贾母的管治期间,贾府无疑是繁荣稳定的。贾母对王熙凤的态度,就体现了她做人精明的一面:王熙凤是邢夫人的儿媳妇,也是王夫人的亲侄女,让王熙凤代为管家,正好牵制了邢夫人和王夫人两人的关系,让她们必须友好相处。此外,对乡下老太太刘姥姥,贾母也没看不起她,这固然是她善心的一面,也是她精明的表现,贾母以自己的行动教育府里的人该如何做人做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做人也要懂得包容,对贫穷之人要有基本的爱心,以小见大,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个家族走得久远的根本。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谈买书①
①两个多月前的一个上午,所坐的帆船一靠了长堤,我就跑上岸找寻住宿的地方。走着走着,不觉到了文德路。那些四壁和当中堆积着各色各样书籍的旧书铺子,像老朋友一样拉住了我。尽管我没有余裕跟他们详谈细话,可是,草草打个照面,也就被包围在难以名状的快乐气氛中。因为七八年来,辗转在穷乡僻市,饥饿着的心眼,久矣没有这种吞咽的机会了!
②记得十二三岁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市镇里的小学生。在那僻远的地方,没有新旧书铺子,也没有公共图书馆。家里除了父亲看过的《笑林广记》之类,别无所有。但是,我非常渴望那些诗文集和史学的书籍。父亲每天给我的一点零钱,我私下把它积蓄起来,到了有相当数量的时候,就寄到汕头或上海的书店里去。买回来的,大都是一些寻常版本的国学书,却如同购入了至宝一般。
③长大后的许多日子,大抵住在一些大都市里。大都市的生活,在我总觉得是一种压迫,至少,它常常叫我感到“陌生”。要我说出在大都市生活中那仅有的欢乐的话,恐怕就是买书方便这一点了,如果没有它,我是宁愿一辈子做乡下人的。我住在杭州的年月比较长久些,现在一想到那个“天堂”,印象最鲜明的,就是那些旧书铺子了。哪间铺子里有些什么书,哪些书放在什么地方,哪间铺子里的书价钱便宜些,哪位老板有什么特别脾气……我的脑子里是清清楚楚的。现在我还常常记起那位上了年纪的书铺老板,他身材稍矮,头发灰白了,面颊却相当丰满往往还添上了酒红,一支短的旱烟管是很少离口的。因为本钱短少,周转不灵活的缘故罢,他的书往往卖得比较便宜,因此我也常到他那里去。后来我们仿佛像好朋友一样。他常常把一些杭州的掌故告诉我,有时候还把他们书业界的隐秘情事吐露了出来。这在我可算是一种从买书上得来的副收获罢。
④买书看来像一件简单不过的事情,实际上也有种种曲折的情趣。
⑤如果我们要的是容易买到的书,那么,你拿到手上虽然也会满意,可是却不怎样强烈。如果找的是一种绝版的或稀有的书,却能够顺利地得到它,那就使你特别高兴了。倘若有些书,既需要急用,又苦于找不到,对于它,你差不多绝望了,可是,忽然它却出现在面前,这种欢喜真是永远地留着“余味”的。我买到杜文澜编纂的《古谣谚》,就是这种经验的一个好例子。早就听到它的名字了,心中热想着它,可是,问来访去,都是徒然。失望使我暂时平静下来,我已经冷淡于追求了——像那些失恋者再鼓不起勇气来一样。不意偶然在一家旧书铺子里却遇到它,我做梦样地急促着呼吸去问店伙价钱,他一开口要24元(在战前,这不是一个便宜的价目),我生怕什么人在旁边抢买样的,马上就会钞了。可这时老板却走出来,说那书卖不得,因为北京一位学者在几年之前就托他寻找了。我用理由、感情去征服他,结果总算得到胜利。它就成了我买书历史上的一个夸耀。许久以后,有些要好的朋友到我的书房里,我还情不自禁地把这胜利品搬出来,硬要他们猜价钱,猜对了固然好,猜错了也一样高兴地谈笑,我的本意只在显示自己的高兴罢了。
⑥书籍是一种天才的语言,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市场的商品。在现在的社会里,你不付出代价,就没福分去享受那种美妙的语言。有许多书籍,我们出了相当代价并不觉得冤枉,因为它确实把精神的餐宴给予了我们。可是,有些时候,花了极小的代价却得到同样或更精美的盛宴,那就叫我们额外感到欢欣了。我用了一角钱买来的《雨果散文集》一类的书,它所给予我的启发和喜悦是多么深沉啊!
⑦爱买书的人,有时还要受到一些惩罚。你今天看上了某一部书,高兴地把它买了,晚上在灯光下披读一遍,原来是一种很平庸的著作,在金钱的损失外,你还要加上了对于自己鲁莽的嘲笑。有时候所买到的书,在版本上是不完善的,价钱也特别昂贵,你刚刚买过后就发现这些了。这时候,要去买那更好而又便宜的,自然有些不愿意,就此罢休呢,心里却又有些不畅快。
⑧书籍买得太多,就成了生活的一种累赘。在平时你得照顾它,整理、晒曝、去蠹虫、拂灰尘……在走动的时候,就更加麻烦了。要找许多箱囊去装盛,一路又担心着湿水或遗失,我从前很怕迁动,大半的原因就在这里。抗战以后,上海、杭州、兰溪、坪石等地先后失陷,我的全部文化财产也散失得一光二净——真成为一个“没有书的”读书人了。想起当年“坐拥书域”的情景,自然不免心绞鼻酸。可是,又一转念,却又觉得爽然——我苦笑地说:“无书一身轻!”记得陈简斋有句诗:“误矣载书三十乘!”我是要从自身所感到的另一种苦恼去同情他这个慨叹的。
⑨太爱买书是一种疾病,它给我们带来了好些妨害和痛苦。但那也是一种魔法,它给我们许多难以想象的快乐。它甚至于能够移心换骨,使我们超越卑俗,蓦进于高远神异的境界。
(取材于钟敬文的同名散文)
注释:①文章写于20世纪40年代。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余裕跟他们详谈细话 余裕:富余的时间
B. 饥饿着的心眼 饥饿:对书籍十分渴望
C. 一些杭州的掌故 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等
D. 在灯光下披读一遍 披读:聚精会神地批阅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像老朋友一样拉住了我”,将书铺人格化,表现了它对作者强烈的吸引力。
B. 第③段“宁愿一辈子做乡下人”表达作者在大都市的不适,突出买书对他的重要性。
C. 第⑤段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你”,便于引导读者进入情境,产生情感的共鸣。
D. 第⑥段用“天才的语言”和“市场的商品”作对比,凸显了书籍雅俗共赏的特点。
18. 有学者认为这篇散文有“以轻松之行文,写厚重之情味”的特点,请结合第⑧段的相关语句,谈谈你对这一特点的理解。
19.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最后一段中“魔法”的涵义。
【答案】16. D 17. D
18. ①以朴素平实的笔调写买书太多是累赘,实则写作者对书籍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表达了对书籍的无比珍惜、喜爱。
②语言轻松诙谐,在“‘没有书的’读书人”“无书一身轻”的故作爽然和调侃中,寄托了作者对藏书散失殆尽的沉重心情,同时表现了抗战时期社会的动荡、百姓生活的艰辛。
19. ①“魔法”指买书能带来许多难以想象的快乐。甚至能使我们移心换骨,超越卑俗,蓦进于高远神异的境界。
②买书能缓解在大都市中生活的压迫感,让“我”收获友谊,增长见闻。
③买书颇有曲折的情趣,无论是顺利买到绝版的成稀有的书,还是经过一番曲折后买到久寻难遇的书,都令人欢喜。
④低价买到好书令人收获意外之喜,书籍给予了我们精神的盛宴,其中美妙的语言能给我们带来深沉的启发,让思想得到升华。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D.“聚精会神地批阅”错误。“披”指的是“打开”,“披读”的意思是“打开书本来读”,而不是“聚精会神地批阅”。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的语言及人称的能力。
D.“用‘天才的语言’和‘市场的商品’书对比,凸显了书籍雅俗共赏的特点”错误。“雅俗共赏”指的是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文章第⑥段中说“书籍是一种天才的语言,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市场的商品”,并非将“‘天才的语言’和‘市场的商品’作对比”。“天才的语言”是用来描述书籍的精神价值的,而“市场的商品”则强调了书籍作为商品的一面。作者是在强调书籍的双重属性,即既是精神的食粮,也是市场的商品,而不是用来凸显书籍“雅俗共赏”的特点。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的行文特点及思想的能力。
“轻松之行文”指语言的朴素平实、笔调的轻松幽默等,“厚重之情味”指沉重深刻的情思。
“书籍买得太多,就成了生活的一种累赘。在平时你得照顾它,整理、晒曝、去蠹虫、拂灰尘……在走动的时候,就更加麻烦了。要找许多箱囊去装盛,一路又担心着湿水或遗失”,作者选取照顾书籍的日常琐事,写买书太多是生活的一种累赘,语言朴素平实,表面抱怨,实则珍爱,体现了作者对书籍无微不至的照顾表达对书籍的无比珍惜、喜爱;
“我的全部文化财产也散失得一光二净——真成为一个‘没有书的’读书人了。想起当年‘坐拥书城’的情景,自然不免心绞鼻酸,可是……又觉得突然我苦笑地说:‘无书一 身轻!’……我是要从自身所感到的另一种苦恼去同情他这个慨叹的”,以轻松诙谐的笔调调侃当年的自己“坐拥书城”,而现在的自己是“一个‘没有书的读书人”,苦笑说“无书一身轻”,看似轻松和淡然,实则因藏书的散失而痛惜不已表达对藏书散失殆尽的沉重心情。同时表现抗战时期社会的动荡,暗示百姓生活的艰辛。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词语的涵义的能力。
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的“它给我们许多难以想象的快乐。它甚至于能够移心换骨,使我们超越卑俗,蓦进于高远神异的境界”可知,“魔法”的内涵主要指向买书带来的难以想象的快乐或精神上的满足,即“买书能带来许多难以想象的快乐。甚至能使我们移心换骨,超越卑俗,蓦进于高远神异的境界”。据此回到文中筛选相关信息并进行概括分析即可。
根据第③段中的“大都市的生活,在我总觉得是一种压迫……要我说出在大都市生活中那仅有的欢乐的话,恐怕就是买书方便这一点了”“现在我还常常记起那位上了年纪的书铺老板……后来我们仿佛像好朋友一样,他常常把一些杭州的掌故告诉我……这在我可算是一种从买书上得来的副收获罢”可知,买书能缓解在大都市中生活的压迫感,也可以在买书过程中收获友谊,增长见闻。
根据第④段“买书看来像一件简单不过的事情,实际上也有种种曲折的情趣”和第⑤段中的“如果找的是一种绝版的或稀有的书……这种欢喜真是永远地留着‘余味’的”,以及作者买杜文澜编纂的《古谣谚》的曲折经历可知,无论是顺利买到绝版的或稀有的书,还是经过一番曲折后买到久寻难遇的书,都令人欢喜,买书时的曲折也颇有情趣。
根据第⑥段中的“花了极小的代价却得到同样或更精美的盛宴,那就叫我们额外感到欢欣了……所给予我的启发和喜悦是多么深沉啊”可知,能低价买到好书的经历让“我”收获了额外的欢欣,而且从所买的书中可以享受美妙的语言和精神盛宴,在阅读中获得启发和喜悦。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
语言基础运用(共6分)
2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振奋人心的音乐能产生千军万马的力量。②《黄河大合唱》就是这样一部庄严有力而不失热情和诗意的不朽之作,它诞生于1939年的延安。③本作品一经问世,便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唱遍大江南北。④《黄河大合唱》表现了炎黄子孙保卫黄河的英雄气概,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⑤在战争年代里,《黄河大合唱》_________;在和平的今天,《黄河大合唱》协奏着民族复兴的乐章。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的“千军万马”前可以加上“堪比”。
B. 第②句的“不失”可以换为“不失为”。
C. 第③句的“本”使用无误。
D. 第④句画波浪线的两处可以互换位置。
(2)请在第⑤句横线处将句子补充完整。要求:使上下文语意连贯,与下文画横线部分结构一致,运用修辞手法,不超过15字。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1)A (2)示例一:谱写着民族抗战的壮歌
示例二:激扬着志士救亡旋律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
A.正确。第①句将“振奋人心的音乐”的力量与“千军万马”的力量等同,而“堪比”的意思是“能够比得上”,也含有“等同”的意味,故“千军万马”前可以加上“堪比”。
B.错误。第②句中“不失”的意思是“不丧失、不缺乏”,与“热情和得意”搭配,作定语修饰“不朽之作”搭配,因此“不失”不能换为“不失为”。
C.错误。第③句中,“本”是指示代词,指自己方面的,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处用于指代《黄河大合唱》这部上文已经提到过的作品,应用指示代词“该”或“此”。
D.错误。第④句中,“表现了炎黄子孙保卫黄河的英雄气概”是就《黄河大合唱》本身内容而言的,“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是就《黄河大合唱》的影响和意义而言的,两者之间是递进关系,不可互换位置。
故选A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仿写句子及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内容上,根据前文“《黄河大合唱》表现了炎黄子孙保卫黄河的英雄气概,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和后文“在和平的今天,《黄河大合唱》协奏着民族复兴的乐章”可知,横线处要填的是《黄河大合唱》在战争年代对中华民族抗战(抗日救亡)的精神意义。
结构上,“协奏着民族复兴的乐章”的句式特点是“动词+着+主谓结构短语(作定语)+的+名词”,横线处所填的语句也应按照这一句式特点来仿写。
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可以仿照“乐章”所运用的比喻手法,联想到“壮歌”“旋律”“音符”等词语;也可以运用其他修辞手法,如拟人手法,写《黄河大合唱》“高举着民族抗战的旗帜”等,只要能表现《黄河大合唱》对民族抗战救亡的意义即可。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21. 按要求完成下题。
微信朋友圈有“点赞”功能。有人关注“点赞”数量,有人热衷于给人“点赞”……对“点赞”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答案】示例:我认为“点赞”现象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需要警惕的一面。积极方面,点赞可以表达对他人内容的认可和支持,增强社交联系。然而,过度关注点赞数量可能滋长虚荣心和焦虑,甚至影响自我价值判断。我们应理性看待点赞,不应将其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更应注重内容的真实和内在价值。这样,才能在社交媒体中保持健康的心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类型:议论类微写作。
审题:材料由微信“点赞”功能引出话题,如何看待“点赞”现象。对于“点赞”,有人关注数量,有人喜欢给他人点赞,省略号表示可以有其它观点。考生要紧紧围绕题目中的这一核心信息进行思考。对于“点赞”,我们可以持肯定观点,因为点赞,让我们融入网络,沟通他人,维系真情,传播真善美,既便捷又完美充当了“桥梁”,还传播着真善美,在生活中实在不可或缺。也可以持否定态度,如自己的随手一赞,习惯性一赞,是习惯成自然,是为了刷脸、刷存在感。“点赞”早已经超越了维系情感、交流沟通的范畴,打上了商业化的烙印,让人不堪其扰,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考生可以选择一个方面的观点进行表达,也可以辩证考量,综合分析。
写作思路:议论语段常用的结构有总分、分总或总分总,可以从多个方面或角度来对“点赞”现象进行论述。写作时,可以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点赞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需要警惕的一面”,然后阐述具体的理由,分别从积极和消极的方面进行论述,“积极方面,点赞可以增强社交联系,促进感情交流”,“消极方面,缺少真情流露,能滋长虚荣心和焦虑”等,最后总结观点,重申立场,“理性看待点赞,注重其内容和情感”。同时,可以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让论述更有说服力。
【点睛】
22. 年级准备开展“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计划在目的地研学两天,现征询同学们对目的地的建议。你建议去哪里?请说说理由。要求:明确写出名人及其故乡,重点陈述理由,理由合理。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答案】
我建议去绍兴,探访鲁迅的故乡。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绍兴,我们可以参观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和百草园,感受他成长的环境和创作的灵感来源。通过实地研学,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作品,还能感受到他对社会的关怀和对真理的追求,这对我们的学习和人生都有重要启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议论类微写作试题。
审题:
试题给出“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这一现实情境,要求考生写出自己最想去的名人故乡,并陈述理由。在这里,考生首先应当注意区别“故乡”与“故居”这两者,避免审题失误。一般来说,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文人墨客、政治家等人物曾经居住的地方,叫做名人故居。它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存,往往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意义,是我们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家庭关系、师承关系等的最直接资料。所以介绍名人故乡,这部分内容也可以纳入分析。但除此之外,故乡还有更丰富的意义,比如一个地方的地貌气候、风土文化、人情关系等等,相比故居,能够给人刻下更深的地理与人文印痕。因此,对我们来说,寻访名人当年在故乡的活动踪迹,探索他怎样在故乡起步,走向人生,走向世界的轨迹,无疑有助于今人(尤其是青少年)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名人精神。
思路:
写作时,首先应当明确地给出名人及其故乡的具体名称,然后从名人及其故乡两个角度分别论述原因,并适当论述两者之间的联系。从名人这一点来说,可以阐述故乡留有名人的成长印痕。比如,若要选鲁迅的故乡绍兴,可以说我们能在绍兴这片土地上,看到三味书屋、咸亨酒店、水乡小河等,找到鲁迅的成长痕迹,从而在课本之外进一步理解鲁迅为何走上了文字救国之路。除此之外,还可适当结合这篇土地上的古今变化,说明这次的名人故乡之旅还是一次告慰历史、告慰先辈的旅程。
【点睛】
23. 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答案】示例:
月的独白
我,夜空的守望者,在黑暗中洒下银辉。每当你仰望,我便与你对视,无言的交流,心灵的契约。
我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也曾为你照亮孤独长夜。在静谧时光里,我是你的陪伴;在繁星点点的夜晚,我是你的安慰。
无论你身在何处,我的光芒总会找到你。愿你在我的怀抱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温暖。
我是月亮, 你永远的朋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类型:抒情类微写作。
审题:首先题目必须是“月的独白”,“月的独白”是指月亮的自述,需要用月亮的视角来表达。“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用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因此,试题带有广阔的写作空间。
月的形象,我们从古至今都在塑造;独白又增添了一丝个性的内容,充满浪漫情趣。独白赋予了“月”人的形象、思维和情感。由于是“独白”,须使用第一人称“我”来表达。
这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写作任务,题目限定为小诗或是抒情文字,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形式。注意“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的要求,构思月亮可能的情感和表达,以及如何通过语言和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语言应简洁而富有诗意,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现力。若选择写诗,应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使作品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写作指导:“月的独白”,即月亮的自述或内心感受。月亮在文学中常被赋予多种情感,如思念、寂寞、温柔等。确定月亮的情感基调是写作的第一步,通过深入挖掘月亮的情感层面,深刻感受到月亮的“独白”不仅仅是自然现象,也是对人生、情感的深刻反思。
注意采用第一人称,以月亮的视角来叙述,使读者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月亮的情感和思想。可描述月亮在夜空中的景象,如星辰的陪伴、云层的遮掩等。可将月亮作为夜晚的守护者,可以表达对地球的默默守护、对人类的温柔关怀。
【点睛】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24. 根据要求作文。
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指出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有古老的经典、杰出的思想,伟大的精神等。它们或常读常新,或常用常新,或亘古常新。第二句总结升华,古老的经典、杰出的思想,伟大的精神以及其它事物,在时间的长河的淘洗中,在新时代,愈发显出新的活力和价值。
任务导引部分要求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历久弥新,即经历了很长时间,不但没有衰败、陈旧,反而更有生机。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也指事物很有生命力。材料中提到三种事物“古老的经典”“杰出的思想”“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古老的经典让人在阅读中不断获得新的见解,杰出的思想让人在汲取中不断得到新的启迪,伟大的精神让人们在传承中不断得到鼓舞。考生也可以联想到其它中华民族文明长河中熠熠闪光的古老事物、思想、精神,如特色的美食、悠久的诗词、传统的技艺、珍贵的文物、古老的节日等。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精髓传承不衰,它们虽然古老,但更能在新时代焕发新意,展现新活力,体现新价值,这是我们的力量之源,是我们的自信之基。
写作时,考生应重在由“久”到“新”的阐述,借古老的事物阐述其带给我们在新时代的新认识,如带给我们新的收获、新的启示、新的力量、新的价值、新的智慧、新的动力等。写作时,在文章开头,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华文化绵延传承五千年,之能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便在于其历久弥新的无穷魅力。在论证部分,需要思路清晰,需要运用丰富的论据来支持和证明论点,论据要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主体部分分别论述古老的经典历久弥新,给个人带来精神滋养;杰出的思想历久弥新,让世界感受中国智慧;伟大的精神历久弥新,给时代注入磅礴力量。结论部分总结升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传承传统文化,绽放时代新“花”。
立意:
1.赓续中国精神,汲取新的力量。
2.捧读古老经典,感受新的智慧。
3.传承杰出思想,发现新的价值。
4.让古老文化和精神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点睛】
25. 根据要求作文。
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1.打开
我是一只燕子,现在正飞行在秋风中,矫健如箭,轻快而自由。看着下面错落低矮的屋顶、贴地蠕行的猪羊、蹒跚而行的鸭鹅,我庆幸:我勇敢地打开了稚嫩的翅膀。
谁曾经还不是个“宝宝”?
我也曾在爸爸妈妈的羽翼的庇护下,没心没肺地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在别人的屋檐下,筑了巢,让我一出生就处在温暖、安全、封闭的保护之下。
每天,我们只需在那唯一的通向外面世界的洞口,张开乳黄的嘴巴,享受爸妈的投喂。
每当外出觅食时,妈妈总要告诫我们:一定不要走出家门,外边,有猫,有鹰,有悬崖,有狂风、闪电、暴雨,有各种看不到的危险,随时都会让你断命。
我和几个兄弟姐妹,都被吓得瑟瑟发抖,对外边的世界充满恐惧。除非爸妈觅食归来,听到他们的召唤,我们才敢探出头来,在叽叽喳喳争地抢食物的间隙,一瞥外边的世界。
但是,燕,总会长大。慢慢地,我们身上的绒毛,变成了羽毛,散发出悠悠的蓝紫的光泽。慢慢地,我们发现,我们的翅膀也在变长变强,像爸妈的那样,伸展开来,羽片修长有力、排列整齐、富有弹性。
渐渐地,我感觉到,我们的巢穴有点狭小拥挤了。在如此逼仄的空间里,兄弟姐妹挤在一起,充满了各种争吵、冲突。
这个温暖、安全的襁褓,现在,似乎成了一种束缚。
有一天,爸妈又一次扇动着翅膀,飞离了家门。我在门口看着它们远去的背影,感受着被他们的翅膀掀起的气流,不由自主地说:“为什么我们不飞出去看一看呢?”
家里瞬间安静了。
过了一会儿,二哥轻轻地附和了一声:“是啊,我们也有翅膀,为什么不打开它们,飞出去呢?”
随即,又有几个声音响起。
大姐嗫嚅着说:“可是,妈妈说外边的世界很危险,我们不要走到外边去……”
我马上高声反驳:“可是,我们为什么要长翅膀呢?难道翅膀不是用来飞翔的吗?爸爸妈妈能飞,我们肯定也能!”
七妹轻声问道:“我还没有飞过,能行吗?会不会被摔死?”
“我先来!”我脱口而出。
当走到洞口时,看到离地那么远,我心里开始打鼓。但是,转念一想:难道不应该试着打开一次翅膀吗?
于是闭上眼睛,纵身跳出,同时奋力地拍击双翅。随即,我听到身后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等张开双眼时,我看到,鸡窝、牛舍、绿树、民房,都在我的下面,矮小如斯。
那是我第一次飞翔。虽然飞行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却让我知道,打开翅膀,打开通向外界的大门,对一只燕子的成长多么重要。
而今,到了深秋。我要拍击着翅膀,跟爸妈,跟兄弟姐妹,一起穿过万里长空,去往南方,去经历风雨的洗礼,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我感谢自己,感谢自己曾经勇敢地打开了翅膀。
2.打开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关键的时刻,这些时刻如同一扇扇门,打开它们,我们便能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的故事,便是从一次“打开”开始的。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刚刚升入高三,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压力和繁重的学业,我感到无所适从。每天放学后,我总是独自一人回家,心中充满了孤独和迷茫,不愿打开心扉,也无法打开心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的公告栏上看到了一则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内容是为社区的孤寡老人提供帮助。我心中一动,决定报名参加。第一次去社区服务时,我的心情既紧张又期待。社区负责人安排我去看望一位姓李的老人。
推开她家的门,我看到她坐在轮椅上,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韧和温暖。“孩子,你来了啊。”李奶奶微笑着对我说。我点点头,开始帮她打扫房间,整理物品。李奶奶看着我忙碌的身影,开始和我聊起了她的过去。
她年轻时是一名教师,毕业于名牌大学,原以为会被分配到大城市工作,可没想到却被分配到山区支教。她想不通,内心充满痛苦,几次想要逃跑回家。然而一天早晨,她收拾行李准备启程时,推开屋门,她看到外面站满了来送她的乡亲,他们有的拿着一篮子鸡蛋,有的拿着一兜苹果,还有的拿着一把新鲜的韭菜……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但她的心却慢慢打开,充溢着温暖。她一下子豁然开朗,决定留下来,她觉得生命从此找到了归宿。
听着她的故事,我的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感动。
高三这一年,我坚持每周去看望李奶奶,陪她聊天,帮她做家务。她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成了我心灵的导师。她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珍惜当下,如何用爱和希望去点亮自己的生活。
每当我遇到挫折和困惑时,李奶奶的笑容和她的话语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给我力量和勇气。那一次“打开”,不仅让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每一次“打开”,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它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结识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故事。正是这些“打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坚韧和宽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
作文题目为“打开”,考生写作时应该确定:“谁”打开?打开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打开?所供材料就此给考生提供了启发。
材料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等语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考生围绕“打开”这个词,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营造情景,从而构思文章。第二个层次,则指出了“打开”所带来的作用:通过打开,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让自我有了新认知、新思想、新提升;通过打开,也让人生焕发新气象,让人生有了新境界、新格局、新局面。当然,我们也可以由个人生发开去,想象一类人、一群人的“打开”,让整个社会呈现出的新气象。第三个层次,则为后面题干中的“写一篇记叙文”做铺垫,告诉考生,写作时,要从讲“故事”的角度,通过一段具体的故事,有声有色地来表现每一次“打开”给个体或群体带来的新变化,引发的新感悟,带来的新气象。
写作时,要先确定“谁”在打开“什么”,故事的中心环节要围绕着“打开”而展开,要让打开之前与打开之后的情节形成波澜。叙写过程中,要重视对细节的捕捉和刻画,可重点写打开之际的感受,打开前后的心理的变化、思想的震动。在文章最后要指出这一次“打开”给个人或者社会带来的影响。另外,要挖掘“打开”这一活动所承载的情感、思想意义,或者赋予其象征意味,处理好具体动作之“实”与承载意义之“虚”之间的关系。
立意:
1.打开心门,让爱延续。(打开妈妈留下的信封,让我认识到母爱的厚重。)
2.打开经典,传承传统文化。(打开《古文观止》,我进入瑰丽的传统美文的花园。)
3.打开心扉,让友情进来。(打开“心结”,与挚友共赴似锦前程。)
4.打开需要勇气,破除才有新世界。(打开信息茧房,接纳世界的多姿多彩。)
【高考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2024试卷10-23
高考语文试卷真题10-23
2024年高考语文试卷10-23
2024语文高考试卷10-23
高考英语试卷10-23
2024高考英语试卷10-23
2024高考试卷10-23
2017年云南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参考答案02-24
小升初语文试卷2018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