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儿科健康教育知识大全
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加之幼儿由于年龄较小,极易被传染。然而宝爸宝妈们都想趁着春暖花开的季节带宝宝多出去踏踏青,旅旅游。又想让万恶的传染病离宝宝远一点,真是让人左右为难。
春季常见传染病都有哪些?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潜伏期短,在起病3日内传染性最强,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以飞沫直接传染为主,也可通过飞沫污染手、用具、衣服、玩具等发生间接传染。
流感的发病特点:起病急剧,多伴有高热和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头痛、背痛、肢痛、全身乏力等。以 后呼吸道症状逐渐明显,儿童还有腹痛、腹泻、腹胀、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病例可并发肺炎、中毒性 脑病、心肌炎等。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俗称脑膜炎,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 男女老幼都可得病,其中儿童为多。在流脑好发的季节里,要注意积极预防。一旦发现突然高热、头痛、喷射状呕吐、惊厥和皮肤粘膜有出血点的病人,应加以注意尽早就医。早期发热,随后头疼,继而呕吐,这三大症状被医学界称为“流脑信号”。如不及时治疗,危险性很大。因此,要注意保护易感儿童,早发现早时隔离治疗。
“流脑”是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型脑膜炎。“流脑”一般表现为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春季由于天气冷暖不定,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为高发人群。
根据病情,“流脑”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后者尤其值得重视。暴发型流脑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往往在24个小时甚至6个小时内就可出现严重的休克和呼吸衰竭,病死率极高。因此,在“流脑”高发季节,若病人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有突发高热、身上发现出血点、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情况,要立即到正规医院 抢救治疗,不得延误病情。 通过对传染源的隔离来预防“流脑”比较困难,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我国已对儿童预防接种多年,保护率可达90%以上。专家提醒人们特别是家长们,不要忘记给自己和孩子接种“流脑”疫苗。
3麻疹
麻疹俗称“疹子”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与病人的直接接触也容易感染。多发于六个月至五岁的儿童。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发生状况,潜伏期为6—18天。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防治对策 按免疫系统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 的主要措施。患儿从发病至出疹5天左右。但家长要警惕麻疹并发喉炎,肺炎,脑炎,营养障碍等并发症,一旦发现,立即联系医生。
4水痘
水痘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感染年龄是3~5岁,水痘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与直接接触传播,隔离期是21天。水痘起病急,幼儿前驱期症状常不明显,开始即见皮疹。大龄儿童儿常有发热,可达39-40℃,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在起病当日或第2日出现,初起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后很快变为水疱疹,直径0.3-0.8mm水滴状小水疱,其周围有红晕。24小时内水疱液体变混浊,易于破损,疱疹持续3-4日而后结痂,痂盖于5-10日脱落,水痘皮疹 一般在起病的3-5日内分批出现,每批皮疹的发展均有以上的过程,因此,同时可见到斑丘疹,水疱疹与结痂。皮疹有瘙痒感。皮疹主要见于驱干与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为水痘发疹的特征之一。皮疹数量不一,少为数十个,多可达数百个。
家庭护理方法: 1、发热时应让患儿卧床休息、多喝水、加强营养,给予患儿易消化的食物。 2、帮患儿剪短指甲,以避免孩子忍不住痒而抓破疱疹,否则很容易引起继发细菌性感染。 3、如果发现患儿感觉瘙痒难耐,而疱疹又没有被抓破,可用炉甘石擦拭伤口并口服扑尔敏。 4、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内衣要常换洗。
5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以春季为发病高峰,3-15岁的儿童易发此病。
在流行季节可进行药物预防,如板 兰根煎水口服。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种腺体的炎症性疾病,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侵入健康人体的口腔、鼻腔黏膜后大量繁殖,然后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到达腮腺使腮腺产生病变;吸入含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气飞沫 或接触了患者近期使用过的食物、餐具、玩具等均可染病。
腮腺炎患者的突出表现就是发热和耳下肿痛。该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多见,但对腮腺炎病毒缺乏抵抗力的成人也可染病。由于腮腺炎病毒能够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如防护不当可造成局部流行,尤其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如幼儿园、学校等。此病发病时除发热外,还伴有局部腺体的肿胀与疼痛,小儿还可合并脑膜炎。
6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又称菌痢)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特征有全身中毒症状、发热、腹痛、腹泻、排脓血样便、急性期病人多有发热、腹痛、腹泻、排脓血便等症状。中毒型患者可有高热、昏厥、等症,且常在腹痛腹泻之前出现。在急性期患者血白细胞总数增加。
预防措施:
1. 在急性发作时要及时隔离和治疗。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
2. 急性发作期,禁食多渣、油腻、油炸的食物及辛辣刺激等食物,忌食生冷食物。高热期间,宜清淡素净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腹泻较甚,宜大量补充水分,腹泻止后,可给予清淡而易于消化的少渣软食。
7EV71肠道传染病
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这些疾病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该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及脑脊髓 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该病常见于4~9月份。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 的手、毛巾、、口杯、玩具、食具、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感染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 家庭应使用肥皂、84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进行消毒,对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84消毒液消毒;将衣被在阳光下曝晒,室内保持通风。
春夏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让幼儿养成“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的卫生习惯,家里也 要有“勤通风、晒衣被”的卫生习惯。
防控措施
定时开窗通自然风
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用食醋喷洒或熏蒸 进行室内空气消毒,个人用品毛巾、牙刷、餐具应定期消毒或更换。
接种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 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家庭卫生
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打喷 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要给幼儿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 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要和孩子分开,不能混用。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经常带孩子参 加体育运动,经常锻炼,增强抵抗力。
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保证孩子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 多变,冷暖不定,适时增减衣服;合理膳食重要。多吃清淡、高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新鲜蔬 菜、水果等。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的食物,要多饮水。
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
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不带孩子到病人家串门。
【儿科健康教育知识】相关文章:
中国癫痫日健康教育知识02-25
预防登革热健康教育知识201708-18
脑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知识02-26
手足口病预防及健康教育宣传知识05-12
手足口病预防及健康教育宣传知识大全02-26
头皮健康管理小知识08-15
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儿科知识点07-19
幼儿教育知识02-26
《教育基础知识》知识点串讲:学前教育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