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点:包虫病诊断标准附录A

时间:2024-10-30 17:25:51 公卫执业医师 我要投稿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包虫病诊断标准附录A

  A.1流行病学

  包虫病(棘球病)呈全球性分布。重要流行国家有东亚的中国、蒙古;中亚的土耳其、土库曼斯坦;西亚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南美的阿根廷、巴西、智利;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北部、东部和南部的一些国家。

  在我国以囊型包虫病为主,主要流行于西北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家犬是主要的传染源和终宿主(棘球绦虫病)。我国是世界上包虫病高发的国家之一,其中以新疆、西藏、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四川等7省(区)最严重。泡型包虫病又被称为“虫癌”,是高度致死的疾病,分布范围稍小,多见于青海、西藏、甘肃、四川、新疆、宁夏的部分地区。

  包虫病可分为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两种类型,分别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作为终宿主的家犬的排出成熟节片及大量虫卵时,污染草地、水源、家居环境或附着在其皮毛上,食草动物和人因食入虫卵而被感染。

  A.2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任何表现,多在体检时发现。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棘球囊占位所致压迫、刺激、或破裂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囊型包虫病可发生在全身多个脏器,以肝、肺多见。泡型包虫病原发病灶几乎都位于肝脏。

  A.2.1肝囊型包虫病

  A.2.1.1棘球囊占位性表现。病人出现肝大、右上腹部包块、可有肝区隐痛、上腹饱胀感、消化不良、消瘦、贫血和门静脉高压等表现。肝区持续钝痛及叩痛。肝顶部棘球囊合并感染后炎症累及膈肌及胸膜会产生粘连、炎症浸润及右胸腔积液。

  A.2.1.2棘球囊破裂的表现。破入腹腔最为常见,并引起腹腔继发性包虫病。多数病人可产生过敏反应,表现出皮肤红斑、搔痒、荨麻疹、恶心、胸闷等现象,少数会有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病人可突然地出现上腹部疼痛,可累及全腹,类似消化道穿孔的表现,但数十分钟后可自行缓解甚至消失。体检时病人仅上腹部有压痛,其它部位无明显肌紧张,但如果是合并感染或胆的棘球囊破裂,则腹膜刺激征比较明显。过敏性休克常为棘球囊破裂的严重后果,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A.2.2肝泡型包虫病:主要为上腹部隐痛,有时伴有腹绞痛和寒战高热等感染症状;肝大或在肝区有明显肿块,肝脏质地坚硬有时可触及硬结节;有不同程度的胆汁淤积性黄疸,门静脉高压征。泡球具有“类肝癌”样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可发生转移并出现转移病灶所在脏器的症状。主要的并发症是因胆道系统阻塞、感染而致的败血症或中毒性休克,肝功能损害,直至肝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A.2.3肺囊型包虫病:可出现胸部隐痛、胀痛或刺激性咳嗽,巨大囊型包虫病可引起压迫性肺不张,重者胸闷气促,甚至呼吸困难。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肺脓肿症状,发烧,胸痛、咳嗽咯脓痰,伴有支气管者,脓痰中带有囊碎屑,重者咯血。合并破裂者若穿入支气管,则引起剧烈咳嗽,咯出大量水样囊液,其内带有内囊碎片,重者窒息死亡。个别病人偶而咳出全部棘球囊内容物,外囊塌陷闭合,而获痊愈。但大多难以完全咳出,囊腔继发感染,周围肺实质发生慢性炎症,宜手术治疗。若穿入胸膜腔,发生液(脓)气胸,随后继发多发性胸膜囊型包虫病。

  A.2.4其他部位包虫病:囊型包虫病可发生在腹腔和盆腔、脾、肾、脑、骨、纵隔、心脏、肌肉和皮肤、膀胱、卵巢、睾丸、眼等部位,泡型包虫病可发生肺、脑等部位的转移,并出现相应部位的占位性局部压迫、刺激或过敏反应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少数病人可同时存在2种棘球混合感染。个别泡型包虫病病人可出现寄生虫性栓塞。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包虫病诊断标准附录A】相关文章: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包虫病诊断标准附录C09-29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附录A08-18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附录C09-04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08-11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血吸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附录A08-17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血吸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附录C05-10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血吸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附录D08-18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08-22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职业病诊断条例07-23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化妆品痤疮诊断标准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