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3-02-26 23:51:13 公卫执业医师 我要投稿

2016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正在备考中,为此,yjbys小编为大家分享最新的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考试有帮助!

2016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1.杂环胺致癌的主要靶器官为

  A.食道

  B.口腔

  C.胃

  D.肝

  E.肾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资料表明,杂环胺可能与胃癌、乳腺癌、直肠癌和胰腺癌有显著关系,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杂环胺和结肠癌、前列腺癌有关,而在本题的五个选项中,C最为合适。

  2.适宜于用气管注射染毒的空气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

  B.可吸人颗粒物

  C.二氧化氮

  D.苯

  E.氯气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毒理学常用的染毒方式有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注射方式。在经呼吸道染毒中,一般有吸人染毒(静式、动式)和气管注入的方式,对于气态物质,一般采用吸人染毒的方式,而对于固体或者液体,由于吸人无法完成且不易确定暴露量,因此采用气管注人。上述答案中,A、C、E均为气体,D虽为液体,但是挥发度高,可等同于气体,只有B为固体,所以答案为B。

  3.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

  A.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

  B.引起DNA损伤的最低剂量

  C.引起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低剂量

  D.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

  E.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低剂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指能引起所观察的指标出现异常的最低剂量。答案中的A、B、D、E都给出了具体的损伤指标,所以答案具有等同性,一个正确,全部正确。只有C没有具体说明是哪种类型的损伤,具有概括性,所以答案为C。

  4.LD50与急性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A.LD50值与急性毒性大小成正比

  B.1/LD50值与急性毒性大小成正比

  C.LD50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

  D.LD50值与急性毒性大小成反比

  E.LD50值与染毒性剂量成正比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LD50是半数致死剂量,也就是引起动物群体中一半动物死亡的剂量。LD50数值越小,表明需要较少的该物质就可引起一半动物死亡,则表示这种物质的急性毒性较大。因此选项中A与事实相反;B:一般急性毒性评价不采用1/LD50;C:LD50值与阈剂量无关,这两个指标都是由化学物本身的特性决定的;E:LD50值与染毒剂量无关,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所以D为正确答案。

  5.使外来化学物易于经生物膜简单扩散的因素为

  A.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高,非解离状态

  B.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解离状态

  C.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小

  D.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大

  E.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非解离状态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影响化学物经生物膜简单扩散的主要因素有:①化学物浓度差:生物膜两侧浓度差越大,化学物越容易经过生物膜简单扩散;②解离度:一般来说离子型化合物脂溶性低,且可能与细胞膜的蛋白质、脂质、糖之间发生离子反应,因此不容易穿过生物膜,而未解离的化合物易于通过简单扩散穿过生物膜;③脂水分配系数:化学物质只有具备脂溶性(即脂水分配系数较大),才易于穿过生物膜,不过脂溶性过强也会阻碍简单扩散,使化学物停留在生物膜中。

  6.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

  A.一相反应可以降低毒性,二相反应可以增加毒性

  B.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毒物代谢可经过一相反应和二相反应

  E.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外来化学物经过代谢转化,有的可以达到降解、减低毒性,但是也有些物质却可使毒性增强,甚或产生致癌、致畸效应。是为代谢过程对外来化学物作用的两重性。

  7.外来化学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除了

  A.诱导作用

  B.相加作用

  C.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

  E.拮抗作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分为:相加、协同、拮抗抗和独立作用。分别表明了多种化学物同时暴露后对生物体毒效应方面的相互作用。而诱导的概念往往是指化学物作用以后,引起细胞内的酶、蛋白质合成或者一些细胞因子产生的变化,是化学物与生物体的交互作用,而不是化学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答案为A。

  8.在皮肤刺激试验中最好使用

  A.小鼠和大鼠

  B.大鼠和家兔

  C.家兔和小鼠

  D.豚鼠和家兔

  E.地鼠和豚鼠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毒理学研究的受试动物选择时,需要选择最敏感的受试动物,对于大鼠、小鼠、地鼠、豚鼠和家兔而言,豚鼠和家兔的皮肤较为敏感,对刺激物的反应性较强,因此在皮肤刺激试验中常采用豚鼠和家兔作为研究对象。

  9.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如下述,但不包括

  A.研究受试物亚慢性毒性的特点及靶器官

  B.研究受试物的亚慢性毒性的剂量一反应关系

  C.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

  D.确定受试物的致死剂量

  E.为制定其安全限量标准提供初步参考依据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亚慢性毒性研究主要是观察在较低的暴露剂量下,长期接触受试物对生物体机能的影响。而答案A、B、C、E都是亚慢性毒性研究可以提供的信息,只有D选项所提及的致死剂量是急性毒性效应,在亚慢性毒性研究中无法观察到。因此正确答案为D。

  10.下列I勇附类型不属于以DNA为靶的诱变

  A.烷化剂作用

  B.碱基类似物取代作用

  C.嵌入剂作用

  D.非整倍体剂作用

  E.对碱基结构破坏作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化学物引起的遗传损伤的终点有: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DNA损伤、非整倍体(染色体组损伤)。在答案中烷化剂(A)和嵌入剂(C)的作用都是与DNA直接结合,引起一系列变化;而碱基类似物取代(B)和碱基结构破坏(E)也直接对DNA造成损伤,只有非整倍体损伤不是直接作用于DNA,因此答案为D。

  11.体细胞突变可能的后果如下,除了

  A.致癌

  B.致畸

  C.遗传性疾病

  D.衰老

  E.动脉粥样硬化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体细胞发生突变可以带来一系列后果,如成年个体的体细胞突变可能会导致肿瘤发生,此外体细胞内衰老相关基因发生突变,或者与内皮细胞损伤、脂代谢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就可能引起早衰、动脉粥样硬化等。而发育中的胚胎如果在器官形成的过程中相应细胞发生了突变,影响了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过程,则可能会导致畸形。而对于遗传性疾病则必须是生殖细胞出现了问题,这种损害才会是可遗传的,因此C为正确答案。

  12.关于引发剂(启动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引发剂本身具有致癌性

  B.引发剂可与DNA发生反应

  C.有可检测的阈剂量

  D.大多数是致突变物

  E.引发作用是不可逆的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化学致癌的阶段性过程包括引发、促长和进展三个阶段。在引发阶段,引发剂引起细胞遗传特性发生改变,引起基因或者DNA的损伤,因此引发剂一般都是致突变物,同时具有致癌性,而这种效应一旦发生,都是不可逆的。或者引发细胞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肿瘤;或者引发细胞死亡。因此A、B、D、E都是正确说法,在毒理学领域中化学物致突变和致癌效应都是没有阈值的,因此C是不正确的说法。

  13.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将环境因子和类别、混合物及暴露环境与人类癌症的关系分为4组,错误的是

  A.是人类的致癌物

  B.是人类的间接致癌物

  C.是人类的很可能或可能致癌物

  D.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的致癌性进行分类

  E.对人类可能是非致癌物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IARC的致癌物分类中,B类是指可疑致癌物。在选项B中提及的间接致癌物本身也是致癌物,只是因为其化学物本身(原形)不具有致癌性,而是进入机体,经过生物转化以后,形成的代谢物具有致癌活性,因此成为间接致癌物。所以B项说法错误。

  14.关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具有DNA反应活性

  B.在大多数遗传毒理学试验中为非致突变物

  C.经代谢活化可形成亲电子剂

  D.一般具有可检测的阈剂量

  E.作用一般是可逆的,需长期染毒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是指化学物在肿瘤形成过程的某个环节发生作用,促进肿瘤形成,但是其本身不是通过影响遗传物质发挥作用,因此这些物质不会与DNA发生作用,也不引起突变和DNA损伤,这样的效应一般是具有阈剂量的,而且在作用早期,这种效应是可逆的,往往这些物质作用于肿瘤的促长阶段,而选项C“可形成亲电子剂”,一般亲电子剂都会与核酸(DNA)发生反应。因此C的说法是错误的。

  15.外来化学物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的主要影响是

  A.生长迟缓和功能不全

  B.畸形

  C.胚胎死亡

  D.着床减少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胚胎发育过程分为:植入期、胚期、胎期和新生儿期。着床减少或者胚胎死亡主要发生于植入期和胚期;畸形主要发生于胚期(该阶段为器官形成期);胎期的主要变化为组织发生和功能成熟;新生儿期的变化主要是功能成熟。因此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主要出现的问题是生长迟缓和功能不全。

  16.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

  A.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B.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C.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D.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E.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不明显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致畸作用是指在生物体器官形成期接触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生物体结构畸形,因此,器官形成期就是致畸敏感期,选项A、D为错误答案。另外在一定剂量下,化学物可以引起畸形,但是随着剂量的升高,可能引起胚胎死亡或者母体死亡,此时便无法观察进一步的畸形,反而可能畸形率下降,因此剂量一反应关系陡峭,C、E错误。另外由于物种不同化学物的代谢环节会有差异,致畸作用的种系差异也很明显。

  17.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进行免疫毒性检测的

  A.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B.体液免疫功能检测

  C.宿主抵抗力试验

  D.巨噬细胞功能试验

  E.细胞恶性转化试验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细胞恶性转化试验是一种预测化学物质对哺乳动物致癌性的短期体外试验,通过该试验来判断化学物是否具有致唐陛,而不是判断免疫毒性。

  18.一般对致癌物制定的实际安全剂量在人群中引起的肿瘤超额发生率不超过

  A.10-2

  B.10-3

  C.10-4

  D.10-5

  E.10-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一般的风险研究中,普遍认为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在百万分之一的水平时,人们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日常生活发生意外的几率。因此致癌物如果在一定剂量下,引起人群中肿瘤超额发生率不超过10一,与日常生活遇到的其他风险相似或者更低,则是可以接受的。

  19.在危险度评价中,进行危险度特征分析的目的是

  A.确定化学毒物能否产生损害效应

  B.确定人体接触化学毒物的总量和特征

  C.测算化学毒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的估计值及其不确定度

  D.阐明化学毒物剂量与接触群体(实验动物或人)反应之间的定量关系

  E.阐明待评化学毒物所致毒效应的性质和特点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危险度评价中,所进行的步骤包括:危害鉴定,即化学毒物能否产生损害效应,产生的损害效应的性质和将电;暴露评估,确定人体接触的化学毒物的总量和特征;剂量一反应关系研究,阐明化学物剂量与接触群体反应之间的定量关系;危险度分析,定量评价化学毒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的危害水平及不确定性。前面三个环节为基础,最后一个环节是危险度评定最终结果,也就是目的。

  20.LD50的概念是

  A.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杀虫剂杀死一半有害昆虫的剂量

  D.能引起一组实验动物50%死亡的剂量

  E.实验动物致死剂量的一半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LD50是半数致死剂量,即化学物引起试验动物群体50%死亡的剂量。该数值是一个经过统计学计算得到的统计量,因此还有95%可信区间。这样对于A、B而言都只是考虑了某一点值的极端情况,所以是不正确的;对于C而言,LD50往往是针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而言,而杀虫剂杀死有害昆虫是它的药效,是不同的概念;而E答案则是完全没有理解概念,所以D为正确答案。

  21.诊断冠心病心绞痛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是

  A.休息时心电图

  B.24小时动态心电图

  C.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D.超声心动图

  E.心脏CT检查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最常用的是运动负荷试验,运动可增加心脏负担以激发心肌缺血。

  22.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胃炎

  B.慢性肝炎

  C.慢性溶血

  D.慢性感染

  E.慢性失血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慢性持续少量出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男性常见为痔出血及消化道出血,女性常见为月经过多。

  23.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肾上腺皮质对垂体反馈性抑制减弱的主要表现是

  A.疲乏无力、喜静少动、较淡漠

  B.食欲减退、恶心、喜咸食、体重减轻

  C.常感头晕、血压偏低、易有体位性低血压

  D.不耐饥饿、容易发生空腹低血糖

  E.皮肤、口腔颊黏膜和齿龈色素沉着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反馈陛抑制减弱使ACTH分泌增加致色素沉着。

  24.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

  A.注射处红肿、疼痛

  B.注射处脂肪萎缩

  C.发生低血糖

  D.荨麻疹样皮疹

  E.过敏性休克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低血糖是注射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25.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提示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二尖瓣狭窄

  C.室间隔缺损

  D.动脉导管未闭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二尖瓣狭窄时,血流在心脏舒张期时流经狭窄的瓣膜口产生涡旋,由此产生的振动。

  26.下列体征属于脉压增大性疾病引起的周围血管体征,除了

  A.枪击音

  B.水冲脉

  C.毛细血管搏动征

  D.奇脉

  E.颈动脉搏动明显增强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奇脉产生机制是左心室排血量减少,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时,心室舒张受限,吸气时肺循环容纳血量虽增多,但体循环回流受限,右室排人肺循环血量减少,肺静脉回流亦减少,左心室搏出量锐减,脉搏减弱。

  27.不属于生命征的是

  A.呼吸

  B.血压

  C.意识

  D.体温

  E.脉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评价生命活动的质量的重要征象是生命征,除意识外其他均是。

  28.下列现象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表现,除了

  A.腹水

  B.黄疸

  C.腹壁静脉曲张

  D.脾肿大

  E.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门静脉高压的主要表现包括腹水、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及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29.呼吸呈蒜味的毒物是

  A.阿托品

  B.地西泮

  C.酒糟

  D.有机磷农药

  E.亚硝酸盐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有机磷农药多数有大蒜味,患者呼吸排出的气体中有该气味。

  30.临床上长期大量使用可的松治疗某些疾病时,可出现

  A.甲状腺组织高度增生

  B.肾上腺皮质逐渐萎缩

  C.肾上腺髓质高度增生

  D.性腺组织逐渐萎缩

  E.ACTH和CRH分泌增多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可的松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大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反馈性地抑制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使ACTH分泌减少,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及内源性皮质激素释放减少。多数患者常无临床表现,一旦外源性激素减得太快或突然停药,可呈现类皮质功能不全症的表现,易发生低血压休克等,需及时抢救。

  31.临床上癫痫发作与假性癫痫发作的主要鉴别为发作时有

  A.全身抽搐

  B.突然跌倒

  C.呼吸急促,喉中发出叫声

  D.双手紧握,下肢僵直

  E.伴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假性癫痫发作一般有感情色彩,抽搐为全身性,瞳孔不散大,对光反应灵敏。真性癫痫的全面性发作因累及双侧大脑半球而影响意识状态,瞳孔散大。

  32.胸部触诊时语音震颤增强最常见于

  A.大叶性肺炎

  B.胸壁皮下气肿

  C.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D.支气管肺炎

  E.慢性支气管炎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触觉语颤增强主要见于肺泡内有炎症浸润,因肺实变使语音传导增强,如大叶性肺炎和肺梗死等。

  33.肺实变时触诊可出现

  A.气管居中,语音震颤增强

  B.气管偏向健侧,语音震颤增强

  C.气管偏向患侧,语音震颤减弱

  D.气管偏向健侧,语音震颤减弱

  E.气管居中,语音震颤减弱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肺实变时气管不移位,语音震颤增强。

  34.磺酰脲类药物可用于治疗

  A.糖尿病合并高热

  B.胰岛功能尚存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C.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D.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E.重症糖尿病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磺酰脲类药物降糖作用与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有关,因而主要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35.能增强抗凝血酶Ⅲ(ATⅢ)对凝血因子灭活作用的药物是

  A.维生素B12

  B.香豆素类

  C.阿司匹林

  D.维生素K

  E.肝素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肝素的抗凝作用机制与增强抗凝血酶Ⅲ(ATⅢ)对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有关。在体内、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

  36.皮质激素可

  A.减少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

  B.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导致骨质疏松

  D.导致血管收缩

  E.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多,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增加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引起欣快、激动,尚可抑制骨基质蛋白质合成,增加钙、磷排泄,抑制肠道钙吸收,可导致骨质疏松。

  37.阿托品的不良反应为

  A.瞳孔轻度扩大、视近物清楚

  B.肠蠕动增加、腹泻

  C.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D.汗液、唾液分泌增加

  E.中枢兴奋、呼吸加快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阿托品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口干、视近物模糊、瞳孔扩大、便秘等。过量中毒时可出现中枢兴奋、呼吸加深加快、惊厥等。

  38.一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为

  A.药物的半衰期不是恒定值

  B.为一种少数药物的消除方式

  C.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

  D.为一种恒速消除动力学

  E.其消除速度与初始血药浓度高低有关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为恒比消除,血浆中药物消除速率与血浆中药物浓度成正比,血药浓度越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越多,血药浓度降低,药物消除速率按比例下降。药物消除的半衰期是恒定的,不因血药浓度的高低而变化,是临床应用的大多数药物的消除方式。

  39.主要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是

  A.丁卡因

  B.普鲁卡因

  C.苯妥英钠

  D.利多卡因

  E.奎尼丁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表面麻醉是将穿透性较强的局麻药应用到局部黏膜表面,使黏膜下神经末梢麻醉。丁卡因穿透性较强,使黏膜下神经末梢麻醉。主要用于表面麻醉,也可用于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40.不属于苯二氮革类药物作用特点的是

  A.具有抗焦虑作用

  B.具有外周性肌松作用

  C.具有镇静作用

  D.具有催眠作用

  E.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苯二氮革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和抗焦虑作用,并具有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其抗惊厥、抗癫痫作用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癫痫,静脉注射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41.对脑血管具有较强扩张作用的钙拮抗药是

  A.维拉帕米

  B.硝苯地平

  C.尼莫地平

  D.地尔硫革

  E.戈洛帕米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尼莫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拈抗药,为强效脑血管扩张药,尼莫地平阻滞Ca2+内流,对脑血管有较强选择性扩张作用,增加脑血流量,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

  42.ACEl的作用机制不包括

  A.减少血液缓激肽水平

  B.减少血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C.减少血液儿茶酚胺水平

  D.减少血液加压素水平

  E.增加细胞内cAMP水平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降压作用机制:一方面抑制局部组织和血液循环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另一方面减少缓激肽的降解,即增加了缓激肽的水平而发挥扩血管作用,从而使血压下降。

  43.不属于硝酸甘油作用机制的是

  A.降低室壁肌张力

  B.降低心肌氧耗量

  C.扩张心外膜血管

  D.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

  E.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硝酸甘油可松弛平滑肌,降低心脏前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心室壁张力,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使心内膜血管阻力减小,利于血液由心外膜流向心内膜缺血区。

  44.治疗脑水肿的首选药是

  A.甘露醇

  B.螺内酯

  C.呋塞米

  D.氯噻嗪

  E.氢氯噻嗪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甘露醇为渗透性利尿药,静脉注射后可提高血浆渗透压,产生组织脱水作用。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安全而有效的首选药。

  45.主要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是

  A.氨茶碱

  B.肾上腺素

  C.特布他林

  D.色甘酸钠

  E.异丙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色甘酸钠能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可用于各种类型哮喘的预防性治疗。

  46.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所产生的反跳现象是由于病人

  A.对糖皮质激素产生耐药性

  B.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了依赖或病情未能完全控制

  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D.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E.ACTH分泌减少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多,因此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易发生反跳现象,其发生原因可能是病人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减药过快或突然停药可使原病复发或恶化。

  47.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巨噬细胞

  A.产生抗体

  B.表达TCR

  C.产生细胞因子

  D.表达CD8分子

  E.发生基因重排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巨噬细胞是一种执行固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具有吞噬和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同时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和炎症的过程。产生抗体是B细胞的功能,表达TCR的细胞为T细胞,表达CD8分子的为CTL,只有B细胞和T细胞这些具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的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才能发生基因重排,这些都不是巨噬细胞的功能。因此,本题选择C。

  48.THl细胞分泌

  A.IFN-γ

  B.IL-4

  C.IL-5

  D.IL-6

  E.IL-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THl细胞是一种辅助细胞免疫的辅助性T细胞,因此主要分泌IL-12和IFN-γ等促进细胞免疫的细胞因子,IL-4、IL-5、IL-6和IL-10均为TH2细胞分泌的具有促进体液免疫和调节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所以,本题选择A。

  49.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的细胞是

  A.B淋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NK细胞

  E.单核细胞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目前认为,在免疫系统中,只有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主要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才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信号的能力,即具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NK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均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因此没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浆细胞为B淋巴细胞发育而成的终末阶段,其表面已经失去了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因此,本题选A。

  50.能杀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TNF-α

  C.干扰素

  D.IL-4

  E.IL-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细胞因子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主要是通过其受体发挥生物学功能的,TNF受体中具有能导致细胞凋亡的“死亡决定区”,所以TNF-α可以通过与TNF受体结合,引起细胞死亡。而IL-2主要是促进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干扰素主要是抑制病毒的复制,IL_4则是促进B细胞的分化与发育,IL-1能促进免疫系统的活化,这些细胞因子都不具备杀伤细胞的作用。

  50.能杀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TNF-α

  C.干扰素

  D.IL-4

  E.IL-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细胞因子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主要是通过其受体发挥生物学功能的,TNF受体中具有能导致细胞凋亡的“死亡决定区”,所以TNF-α可以通过与TNF受体结合,引起细胞死亡。而IL-2主要是促进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干扰素主要是抑制病毒的复制,IL_4则是促进B细胞的分化与发育,IL-1能促进免疫系统的活化,这些细胞因子都不具备杀伤细胞的作用。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2017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08-12

2017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精选考试试题及答案08-14

2017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精选考试题及答案08-14

2017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08-12

2017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08-12

2017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全真试题及答案08-12

2017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08-12

2017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精选考试题(附答案)08-14

2017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