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年公卫助理医师考试《生理学》备考题及答案
2017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报名时间还没有公布。但是为了方便考生更好的备考生理学科目的考试。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生理学的备考题,欢迎阅读。
1.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一般是
A.树突 B.胞体 C.轴突始段 D.轴突末梢
2.下列哪项不属于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
A.完整性 B.绝缘性 C.相对不疲劳性 D.单向性
3.下列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直径粗的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快于直径细的纤维
B.有髓鞘的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慢于无髓鞘的纤维
C.神经纤维局部受麻醉的药作用而功能完整性下降时,将发生传导阻滞
D.温度低于体温后,随温度降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将减慢
4.下列对神经纤维轴浆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轴突内的轴浆是经常流动的
B.轴浆运输为双向性
C.轴浆运输的速度有快有慢
D.顺向运输都为快速运输,逆向运输都为慢速运输
5.下列关于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元末梢经常释放某些物质,持续地调整被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
B.神经的营养性作用与神经冲动有密切关系
C.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丧失功能时,其所支配的肌肉将逐渐萎缩
D.神经与其所支配组织之间的影响是双向性的
6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必需有下列哪种离子进入末梢来触发递质的释放
A.Na+ B.Ca2+ C.Mg2+ D.K+
7.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导致突触前膜的膜电位和通透性的变化为
A.突触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式钙通道开放
B.突触前膜超极化,电压门控式钙通道开放
C.突触前膜去极化,化学门控式钙通道开放
D.突触前膜超极化,化学门控式钙通道开放
8.EPSP发生时,突触后膜上电位的特征是
A.超极化 B.去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9.下列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突触后膜对Na+、K+、Ca2+ ,特别是对K+通透性增大
C.Ca2+进入轴突末梢促进递质的释放
D.突触小泡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10.E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些离子通透性提高?
A.Na+和K+,尤其是K+ B.Ca2+和K+,尤其是Ca2+
C.Na+和K+,尤其是Na+ D.K+和Cl—,尤其是Cl—
11.IPSP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些离子通透性提高?
A.Na+和K+,尤其是K+ B.Ca2+
C.Na+和K+ D.Cl—
12.IPSP能产生抑制效应的原因是
A..使突触后膜兴奋性下降 B.使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
C..破坏神经纤维的完整性 D.阻断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13.突触后抑制是由于
A.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B.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绝缘性被破坏
C.突触后膜上受体被阻断 D.突触前膜释放递质量减少
14.传入冲动在引起某一中枢兴奋的同时,通过神经联系使另一功能相反的中枢抑制的现象属于
A.负反馈控制 B.回返性抑制
C.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 D.突触前抑制
15.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轴突末梢兴奋性递质的释放量减少
C.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D.突触后膜超极化导致兴奋性下降
16.下列关于突触前抑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结构基础为轴突-轴突式的突触联系
B.为去极化抑制
C.潜伏期较长,持续时间也较长
D.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所致
17.下列哪项不属于突触传递的特征
A.单向传布 B.存在突触延搁 C.可以总和 D.绝缘性
18.在整个反射弧中,最易发生疲劳的部位是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纤维
C.反射中枢中的突触部位 D.传出神经纤维
19.下列关于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
B.一个曲张体仅能支配一个效应器细胞,即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
C.递质扩散的距离较远(一般>20nm)
D.传递所费的时间较长(可>1s)
20.下列关于电突触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单向性传递 B.传递速度快
C.不需释放化学递质 D.可促进不同神经元产生同步性放电
21.在神经系统中,由神经元产生的通过作用于特定受体而发挥调节信息传递效率的化学物质称为
A.神经递质 B.神经调质 C.神经激素 D.神经生长因子
22.胆碱能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ACh之消除主要是依靠
A.突触间隙中的单胺氧化酶水解 B.轴突末梢的重摄取
C.运输到肝脏内被酶降解 D.突触间隙中的胆碱酯酶水解
23.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NA之消除方式主要为
A.突触间隙中的单胺氧化酶水解 B.轴突末梢的重摄取
C.运输到肝脏内被酶降解 D.突触间隙中的胆碱酯酶水解
24.突触前受体的作用是
A.使突触后膜兴奋 B.传递信息
C.营养性作用 D.调控突触前递质的释放
25.在人体内,下列哪种神经纤维不完全属于胆碱能纤维
A.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B.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C.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D.支配骨骼肌的神经纤维
26.引起汗腺分泌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所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肾上腺素
27.支配心肌的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所释放的递质是
A.ACh B.NE C.DA D.5-HT
28.胆碱能毒蕈碱受体(M受体)
A.位于骨骼肌细胞的终板膜上
B.位于植物神经节细胞膜上
C.可被简箭毒碱阻断
D.位于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29.下列哪项不是ACh作用于M受体时产生的效应
A.心脏活动抑制 B.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C.消化腺分泌增加 D.骨骼肌血管舒张
30.下列哪一种物质是M受体的阻断剂
A.阿托品 B.筒箭毒碱 C.六烃季铵 D.十烃季胺
31.自主神经节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为
A.M受体 B.N1受体 C.N2受体 D.α受体
32.肾上腺素能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 D.多巴胺
33.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肾上腺素
34.下列哪种效应器上的α受体作用表现为抑制性的
A.瞳孔虹膜辐射状肌 B.皮肤血管的平滑肌
C.胃肠括约肌 D.小肠平滑肌
35.下列哪种效应器上的β受体作用表现为兴奋性的
A.心肌 B.支气管平滑肌 C.膀胱逼尿肌 D.小肠平滑肌
36.下列哪一种细胞上分布有肾上腺素能β1受体
A.心肌细胞 B.支气管平滑肌细胞
C.皮肤粘膜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D.胃平滑肌细胞
37.关于儿茶酚胺与α1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皮肤粘膜血管收缩 B.瞳孔虹膜环行肌收缩
C.皮肤竖毛肌收缩 D.胃肠括约肌收缩
38.关于儿茶酚胺与β2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冠状血管、脑血管收缩 B.膀胱逼尿肌舒张
C.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D.胃肠平滑肌舒张
39.下列哪项是关于反射的正确叙述
A.都具有固定的反射弧
B.都是先天遗传下来的
C.为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D.为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40.下列哪项不是非条件反射的特点
A.有固定的反射弧. B.必须经训练才能建立
C.对个体和种系生存有重要意义 D.数量有限
41.下列哪种神经元联系方式是反馈调节的结构基础?
A.辐散式联系 B.环状联系 C.聚合式联系 D.单线式联系
42.右侧脊髓半离断,离断面以下可出现
A.仅左侧痛温觉障碍 B.仅右侧痛温觉障碍
C..左侧痛温觉和右侧深压觉障碍 D.右侧痛温觉和左侧深压觉障碍
43.下列关于丘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为感觉投射传向大脑的换元接替站
B.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参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
C.第三类细胞群(髓板内核群)为感觉非特异投射系统的换元接替站
D.所有的丘脑细胞核对大脑皮层都具有点对点的投射
44.感觉特异投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不应包括
A.可引起特定的感觉 B.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特定皮层
C.主要终止于大脑皮层第四细胞层. D.可维持大脑皮层的清醒状态
45.感觉的非特异投射系统
A.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层 B.可引起特定的感觉
C.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D.受破坏时,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
46.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起始细胞群是
A.感觉接替核 B.联络核 C.髓板内核群 D.内侧膝状体
47.下列关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系统主要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发挥作用
B.如该系统受损,动物或人将出现类似睡眠的状态
C.该系统为一单突触联系
D.该系统易受药物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
48.下列关于大脑皮层“感觉柱”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感觉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
B.细胞以纵向的柱状排列垂直走向脑表面
C.同一感觉柱内神经元都对同一感受野的各类感觉刺激起反应
D.一个感觉柱是一个传入-传出信息整合处理单位
49.下列关于体表感觉传入信息向中央后回投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左下肢的体表感觉信息只投射到右侧中央后回的顶部
B.右上肢的体表感觉信息只投射到左侧中央后回的中间部
C.左侧头面部的体表感觉信息只投射到右侧中央后回的底部
D.手部的投射区大于腰部的投射区
50.一侧枕叶皮层接受视网膜的哪些传入纤维的投射
A.同侧眼颞侧和对侧眼鼻侧 B.同侧眼
C.同侧眼鼻侧和对侧眼颞侧 D.对侧眼
51.人体听觉传入信息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哪一部位
A.顶叶中央后回3-1-2区 B.顶叶中央前回的4、6区
C.颞横回和颞上回(41、42区) D.枕叶皮层的17、18区
52.下列关于躯体触-压觉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A.感受器呈点状分布
B.感受器在皮肤上分布不均匀
C.躯干的触-压觉比四肢皮肤敏感
D.传入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两条通路中上行,因此不易被完全阻断
53.下列关于慢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一种定位明确的“刺痛” B.痛感强烈而难以忍受
C.常伴有情绪反应及内脏活动改变 D.由C类纤维传导
54.内脏痛的特征不包括
A.主要表现为快痛 B.特别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C.定位不明确 D.对扩张性刺激和牵拉性刺激敏感
55.阑尾炎发生牵涉痛的部位常为
A.左上腹、肩胛间 B.右肩胛部
C.上腹部或脐区 D.腹股沟区
56.脑电图中α波的频率范围为
A.0.5-3次/秒 B.4-7次/秒
C.8-13次/秒 D.14-30次/秒
57.人体脑电波的α波通常出现在
A.清醒、安静、闭眼时 B.熟睡时
C.情绪紧张时 D.困倦时
58.大脑皮层处于紧张活动时脑电活动的主要表现为
A.α波 B.β波 C.θ波 D.δ波
59.快波睡眠(异相睡眠)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A.促进生长 B.促进体力的恢复
C..促进食欲和消化 D.促进记忆和幼儿神经系统成熟
60.慢波睡眠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A.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 B.恢复精力
C.促进幼儿神经系统的成熟 D.促进记忆
61.当脊髓前角的α运动神经元兴奋时,可使
A.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B.梭内肌收缩
C.梭外肌收缩. . D.血管平滑肌收缩
62.躯体骨骼肌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是
A.皮层脊髓束 B.网状脊髓束
C.脊髓前角的α运动神经元. D.脊髓前角的γ运动神经元
63下列关于脊髓前角的γ运动神经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其活动调节肌梭对牵张刺激的敏感性
B.其轴突支配梭内肌纤维
C.其轴突支配梭外肌纤维
D.兴奋性较高,常以较高的频率持续放电
64.下列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牵张反射将永远消失
B.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C.牵张反射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D.牵张反射的反射中枢在脊髓
65.下列关于腱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单突触反射
B.感受器为肌肉内的腱器官
C.表现为受牵张肌肉的一次同步性收缩
D.效应器主要是肌肉中的快肌纤维成分
66.下列关于肌紧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B.感受器为肌梭
C.为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
D.表现出肢体明显的动作
67.下列哪一种情况下,骨骼肌牵张反射不会消失
A.脊髓α运动神经元被破坏 B.脊髓γ运动神经元被破坏
C.切断脊神经背根 D.骨骼肌用筒箭毒碱处理后
68.下列关于肌梭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肌梭与梭外肌呈并联关系
B.梭外肌进行等长收缩时,肌梭发放的传入冲动增多
C.梭外肌进行等张收缩时,肌梭发放的传入冲动减少
D.肌肉被牵拉而伸长时,肌梭发放的传入冲动增多
69.下列关于腱器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腱器官与梭外肌呈串联关系
B.梭外肌进行等长收缩时,腱器官发放的传入冲动增多
C.梭外肌进行等张收缩时,腱器官发放的传入冲动不变
D.肌肉被牵拉而伸长时,腱器官发放的传入冲动减少
70.下列对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特征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全身都为左右交叉支配
B.定位分布是上下倒置的
C.运动愈精细和复杂的肌肉,其在大脑皮层的代表区就愈大
D.下肢代表区在中央前回顶部,头面部代表区在中央前回底部
71.关于脊休克的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脊髓突然被横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活动即暂时丧失
B.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知觉和随意动作的能力可逐渐恢复
C.反射恢复后,第二次横切脊髓,不再导致脊休克
D.动物进化程度越高,脊休克后恢复的速度越慢
72.脊休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B.失去了意识的控制
C.脊髓中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D.突然失去了高级中枢的调节作用
73.下列关于屈肌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感受器为肌梭 B.受刺激侧肢体的屈肌收缩
C.对机体具有保护意义 D.较强刺激时可出现对侧肢体伸肌收缩
74.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的直接作用为使
A.肌梭传入冲动减少 B.肌梭的梭内肌收缩
C.梭外肌收缩加强 D.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
75.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是
A.发动牵张反射 B.直接控制α运动神经元
C.调控肌梭的敏感性 D.直接支配梭外肌使其收缩
76.下列哪项实验能较好说明去大脑僵直是一种增强的牵张反射
A.高位横断脊髓后,僵直消失 B.切断α传出纤维后,僵直消失
C.使用肌松剂后,僵直消失 D.切断相应的脊髓背根后,僵直消失
77.下列关于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和抑制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上述两区的活动来实现
B.易化区的活动增强,将加强肌紧张
C.正常时,易化区的活动较强,抑制区的活动较弱
D.它们的活动与中枢其它部位都无关
78.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的脑干,将会出现
A.假怒现象 B.腱反射减弱
C.肌紧张消失 D.去大脑僵直
79.下列关于基底神经节病变后躯体运动症状改变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肌紧张增强或减弱 B.随意运动增多或减少
C.可出现震颤 D.躯体不能维持平衡
80.下列哪项不是震颤麻痹的主要症状
A.全身肌紧张增高 B.静止性震颤
C.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 D.舞蹈样动作
81.震颤麻痹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哪一结构的病变引起的?
A.中脑黑质 B.纹状体 C.尾状核 D.红核
82.震颤麻痹是由于下列哪一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受损所致?
A.纹状体中的乙酰胆碱递质系统 B.黑质的多巴胺递质系统
C.纹状体内的γ-氨基丁酸递质系统 D.延髓的肾上腺素递质系统
83.舞蹈病的主要症状有
A.肌张力增加 B.静止性震颤
C.动作缓慢.表情呆板 D.不自主的肢体及头部的动作
84.人类小脑受损伤后可出现的症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症状?
A.运动共济失调 B.静止性震颤
C.平衡失调 D.意向性震颤
85.下列对小脑调节运动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前庭小脑主要参与维持身体平衡
B.脊髓小脑主要参与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
C.皮层小脑参与运动计划的形成和运动程序的编制
D.小脑损伤后,肢体将瘫痪
86.小脑哪一结构与前庭器官关系密切并参与维持身体平衡
A.绒球小结叶 B.前叶
C.后叶.. D.小脑半球
87.下列神经中,哪种神经从中枢发出后不需换元便直接支配效应器官
A.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 B.支配胃的迷走神经
C.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 D.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神经
88.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可引起
A.瞳孔缩小 B.消化道平滑肌收缩
C.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D.心率减慢
89.下列哪一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A.瞳孔扩大 B.心跳加强
C.皮肤血管舒张 D.膀胱逼尿肌收缩
90.下丘脑的主要功能为
A.感觉传入信息的总换元接替站 B.调节肌紧张
C.把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 D.协调随意运动
91.下列关于与摄食行为调节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
B.在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存在饱中枢
C.摄食中枢与饱中枢的神经元活动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
D.血糖水平的高低调节摄食中枢和饱中枢的活动,腹内侧核的神经元对葡萄
糖敏感,当周围葡萄糖浓度增加时,其放电频率增加
92.下列哪项为条件反射
A.瞳孔对光反射 B.肌紧张
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D.谈论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
93.下列哪项不是条件反射的正确描述
A.为后天通过训练获得
B.有固定的反射弧
C.建立要求在时间上把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多次
D.使机体能更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94.人类与动物在条件反射方面的主要区别为
A.条件反射建立的快慢 B.条件反射消退的快慢
C.建立过程中是否必需强化 D.有否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95.病人可以听懂别人说话,自己也会讲话,能看懂文字,手的功能正常,但不
会书写,其语言中枢的损伤部位主要为
A.中央前回底部前方的Broca三角区 B.额中回后部
C.角回. D.颞上回后部
96.下列关于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侧大脑皮层的功能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是各有优势
B.一侧大脑半球在语言功能上占优势,称为优势半球(主要半球)
C.非优势半球为次要半球,因此没有任何重要功能
D.运用右手劳动的人中,语言中枢多在左侧大脑半球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B 6.B 7.A 8.B 9.B 10.C
11.D 12.A 13.A 14.C 15.B 16.D 17.D 18.C 19.B 20.A
21.B 22.D 23.B 24.D 25.B 26.A 27.A 28.D 29.B 30.A
31.B 32.B 33.B 34.D 35.A 36.A 37.B 38.A 39.D 40.B
41.B 42.C 43.D 54.D 45.C 46.C 47.C 48.C 49.C 50.A
51.C 52.C 53.A 54.A 55.C 56.C 57.A 58.B 59.D 60.A
61.C 62.C 63.C 64.A 65.B 66.D 67.B 68.B 69.D 70.A
71.B 72.D 73.A 74.B 75.C 76.D 77.D 78.D 79.D 80.D
81.A 82.B 83.D 84.B 85.D 86.A 87.C 88.C 89.D 90.C
91.C 92.D 93.D 94.D 95.B 96.C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生理学》备考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2017年公卫助理医师考试《生理学》备考题(附答案)03-08
2017年公卫助理医师考试备考题及答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