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治基本知识

时间:2024-05-14 07:21:49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登革热防治基本知识2017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其中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国家较为严重。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登革热的防治知识,欢迎阅读。

登革热防治基本知识2017

  【了解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少数重型病人可死亡。

  根据症状,登革热又被称为关节热、骨折热、公子热。“登革”一词源于西班牙语,意思是装腔作势。用来描述本病起病时因关节肌肉疼痛而致步态不稳,有如公子哥儿走路时那种装腔作势的姿态。

  根据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轻型、典型、重型。

  【登革热的流行地区及特点】登革热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在蚊子繁殖的高峰季节高发。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其中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国家较为严重。

  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浙江、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随着气候的变暖和交通的便利,有向北方扩展的趋势。

  我国5-11月为高发期。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登革热只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不会由人直接传染给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播。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蚊子叮咬带病毒者后,再通过叮咬其他人而将病毒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5天。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眼痛、肌肉骨关节痛,皮疹,出血等。

  轻型登革热病人症状轻,主要表现为低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疼痛轻,一般无皮疹及出血;病程一般为1-4天;因症状轻微,常被忽视。

  典型登革热的症状包括高热,可达39-40℃;发热时伴有头痛、眼痛、肌肉骨关节疼痛;可能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人还会出现皮疹及不同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便血、血尿、皮下出血等。多数病人还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重型登革热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等,有些病例可以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和中枢性呼吸衰竭,重型患者少见,但病死率高。

  【登革热的治疗及预后】大部分登革热病人经过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只有极少数重型病人会出现死亡。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般给予支持和对症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蚊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病人,不能采用酒精擦浴。解热镇痛类药物对本病退热效果不好,并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应谨慎使用。

  大汗或腹泻病人应多喝水,适当进流质食物,对频繁呕吐、进食困难或血压低的病人,应及时静脉输液。

  【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预防登革热重点在于灭蚊和防蚊,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

  开展环境整治,清除杂草,消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

  对蚊子较多的竹林、树林、垃圾站等场所喷洒杀虫剂,室内灭蚊应喷洒对人无毒的杀虫剂。

  家中使用加盖垃圾桶;室内尽量避免养殖水生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应清洗换水一次,花盆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室外活动时应尽量穿着长袖衣服和长裤,可在暴露的皮肤处喷洒驱虫剂。最好在衣服上也喷上驱虫剂。

  避免在蚊子出没频繁的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装置蚊帐防蚊。

  【小贴士】小心白天咬人的蚊子。

  登革热主要由伊蚊传播,伊蚊喜欢白天活动,所以,预防登革热尤其要提防白天咬人的蚊子。

  雨季是伊蚊大量孳生繁殖的季节,这种蚊子喜欢将卵产在不清洁的缸罐、花瓶、废弃轮胎、竹节、石洞等小积水中,居室内外2.5厘米以上深的积水都是伊蚊理想的产卵、孵化场所,因此倾倒积水是一个很好的防蚊措施。

【登革热防治基本知识】相关文章:

怎样预防登革热-登革热主要症状和体征07-09

登革热预防措施办法-怎样预防登革热病08-04

登革热预防知识及措施06-01

登革热形成、症状与预防方法10-11

预防登革热的防控措施07-29

预防登革热牢记五要点11-03

预防登革热知识大全201709-04

登革热防控知识201708-15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基本知识08-14

登革热早期症状及预防措施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