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法律常识

时间:2020-08-13 11:31:35 管理咨询师 我要投稿

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法律常识

  通常对经营和管理可以这样理解,企业运营都会包括经营和管理这两个主要环节,经营是指企业进行市场活动的行为,而管理是指企业理顺工作流程、发现问题的行为。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法律常识,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法律常识

  一、企业老板要管好自己的笔和印鉴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企业的经营责任者,一定不要轻易签字、用印。签字、用印一定要有确定的程序规定,实行严格的登记备案制度,道理很简单,你的签字用印代表企业,是法律行为,必须负相应的法律责任,任何个人、亲信也代替不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只有按照制度化、法律化的方式来管理,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失误。

  二、加强事前控制,选择资信良好的客户

  客户选择对债权清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选择客户一定要进行资信调查与评估。首先应弄清对方的法律地位。根据我国现行的法规,经济活动的主体大致可分为法人(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非法人经济组织(领取《营业执照》)和自然人(包括个人独资、个人合伙、领取《营业执照》)。只有弄清对方的法律地位,才能弄清到底是谁承担责任,是承担有限责任,还是无限责任,能承担多大责任。要注意法人的责任与法定代表人个人的责任,投资主体的责任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责任的不同;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的不同;不同法人因注册资本大小、财产多少而能承担责任大小的不同。对对方主体法律地位调查主要通过查验对方的执照,查阅工商登记档案来进行。

  对客户还应考察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负债比例)、信用状况等。根据调查与判断结果,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及赊帐限额。对赊销业务的批准,应明确各级人员的`权限。对一次或累计赊销数额较大的客户,应作为重点,对对方进行充分的、足够的调查,对方应具有相适应的、足够的资信状况。对资信状况不佳的客户,如能提供担保,也可与其交易。

  三、签好合同对企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同的作用主要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起草、审查合同应注意合同条款的完备、含义的明确。可以使用或参考国家工商局制定的各种合同的示范文本。要注意防范对方在合同中故意设置陷阱。对按照规(如《担保法》)规定需经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按规定程序进行登记。

  合同的另一重要意义是将来要根据它的内容来确定与合同有关的纠纷属何地法院管辖。不能简单地认为,在哪里签订合同,就由哪里的法院管辖。为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及节省诉讼支出,签订合同时,应尽可能使本地法院有管辖权。

  四、设立、收集、保存好有关证据的重要意义

  债权的存在,要靠证据来证明,提供不出证据时,只要对方否认,就很难认定债权的存在。债权要合法主张,有充分的证据至关重要。证据主要靠当事人提供。所以一定要设立、收集、保存好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的证据。有关证据大致包括:

  (1)能够证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证据,主要是合同,合同的变更也应有相关的证据。

  (2)能够证明我方按照约定全面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不存在违约行为的证据,如对方提货手续。

  (3)对方未履行义务的证据,如对方出具或认可的欠条、还款计划、对账单等。

  (4)对方未按约定履行义务,即违约的证据,如因对方提供产品的技术问题,我方已在合理期间内通知对方的证据,标的物的检验报告,对方承认质量问题的证据。

  (5)债权债务关系未超过诉讼时效的证据。从形式上讲,书证与其他形式的证据相比,在民事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原始书证证明力较强。所以经济交往中,为避免空口无凭,应立字为据。必要时还可请公证机关公证等。

  五、注意并解决好诉讼时效问题

  一般情况下,债权逾期时间愈长,风险也在增大,清收难度也在增大。无论是从减少被别人占用资金以提高自身资金运行效益的角度,还是从能够有效清收债权,避免坏账损失的角度,债权都应及时清收。不能及时清收的债权,在法律上还存在一个诉讼时效问题。

  《民法通则》规定: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根据法律规定,有法定事由时诉讼时效还可“中断”,即重新计算,期间长短仍为2年。法律对中断的次数没有加以限制。诉讼时效的具体计算比较复杂,不同法院及法官对具体问题的理解也不尽一致,作为当事人更难把握。在企业经营实践中,最稳妥的办法是每年进行一次对账,由债务人签字盖章并注明对账日期。具体形式有:

  (1)债务人在还款协议或计划上签字盖章。

  (2)债务人在对账单签字盖章。

  (3)债务人在催收通知单上签字盖章。

  (4)债务人重新出具欠条、欠据。如债务人不配合,即说明对债权债务关系双方之间存在争议或债务人有赖账的主观恶意,就应引起我方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或考虑提起诉讼。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中断”的其它措施。

  六、防范员工侵犯企业商业秘密或离职后利用企业经营、技术信息进行不正当竞争的办法

  技术信息、客户名单、行销计划、定价策略、进货渠道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利用修订劳动合同、签订竞业限制、保密条款、制订规章制度、进行员工法律培训等措施预防,及对违法员工要求经济赔偿、赔礼道歉或追究刑事责任进行惩戒,在企业创建一个知法守法的内部环境。

  七、有效保护本企业知识产权,合法、合理使用他人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由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及商业秘密等组成,并逐渐涵盖到计算机软件、网络域名、网络著作权等领域。知识产权又与企业字号、商业秘密保护、反不正当竞争结合在一起,处理好知识产权问题对发展具有深远并至关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