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注释
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注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伶官传序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传序译文: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只有乐工(是所溺的成分)吗?于是作《伶官传》。
伶官传序注释: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
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者
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纳:放回。
仇雠:仇敌。
《书》曰:语出《尚书·大禹谟》。
及:等到。
所溺:沉溺迷爱的人或事物。
赏析:
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具体写法上,采用先扬后抑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笔带感慨,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成为历来传诵的佳作。
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以叙史为主。作者于开篇之首即开宗明义,用一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道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可谓立论鲜明,催人警醒,又具有论战性,一反当时流行的宿命论的历史观。前人曾评此句是“起势横空而来,神气甚远”。文章接着写道:“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表明作者将列举庄宗得失天下的史例作为论据,对上述论点加以论证。这一过渡句的运用,使论点与论据间衔接紧密自然,论点有总领全篇之功,而下面文字的出现又不致突兀。
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并未赘述庄宗身世或伶官轶事,也未过多地列举史例,而是从纷繁的史料中,仅选取了传奇色彩较浓,颇具典型意义的庄宗得失天下的史事,以洗练的文字,沉挚充沛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纵横捭阖的气势加以叙述。据说,晋王李克用与梁王朱温结仇极深。燕王刘守光之父刘仁恭,曾被李克用保荐为卢龙节度使。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辽太祖)曾与李克用把臂定盟,结为兄弟,商定共同举兵讨梁。但刘仁恭与阿保机后皆叛晋归梁,与晋成仇。李克用临终时以三枝箭作为遗命,要其子李存勖为其复仇。李存勖兵精将勇,东征西讨,于公元913年攻破幽州,生俘刘氏父子,用绳捆索绑,解送太原,献于晋王太庙。公元923年,李存勖攻梁,梁兵败,朱温之子梁末帝朱友贞命部将杀死自己,李存勖攻入汴京,把朱友贞及其部将的头装入木匣,收藏在太庙里。李存勖还曾三次击败契丹,为父报了大仇。但他灭梁以后,骄傲自满,宠信伶官,纵情声色,使民怨沸腾,众叛亲离,在位仅三年就死于兵变之中。在叙述这段史事的过程中,作者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通过一盛一衰的对比,一褒一贬的抒情,给人以强烈的碰撞感、落差感,引起读者心灵的震颤,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正如前人说:“叙唐庄宗处,倏而英俊,倏而衰飒。凭吊欷歔,虽尺幅短章,有萦回无尽之意。”作者于叙事之后,又以两个反诘句回扣主题——“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至此,对比论证初步告一段落。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中,作者由叙事转入论理,论证步步深入,立意层层递进。从“《书》曰:‘满招损,谦得益’”自然引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的论点。为增强这一论点的说服力,作者又将庄宗得失天下之事浓缩为一段简洁对偶的文字,反证此论,再次通过一盛一衰的强烈对比,与篇首的立论形成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之势,使此文的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文章写至此处,作者胸臆仍未尽抒,又进一步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样一个论点,令读者的认识随着作者的笔触进一步深化,以历史的教训中受到更加深刻的启迪。“忧劳”、“逸豫”、“忽微”、“所溺”皆为人事,因此,上述两个论点,既是中心论点的深化,又是其具体化。作者于全文论证的高潮处蓦然收笔,可谓言已尽而意未绝,令读者有余音绕梁之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此处以点睛之笔,阐明了作者写作《伶官传》,“善善恶恶”的目的并非就史论史,而是具有广泛而现实的醒世意义。
《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在语言特色上,具有“语言委婉,气势旺盛”、“文笔酣畅,波澜起伏”和“平易自然,简约凝练”三个特点:
1.语言委婉,气势旺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叹咏之中显现委婉的韵致。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用对称语句,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采用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旺盛。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五代史伶官传序》:“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后来做史论的人往往学这种抑扬顿挫的笔法。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上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中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词藻,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枝不蔓,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通观全篇,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叙事生动晓畅,论证层层深入,感情深沉浓烈,实为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历代的文学家多视此篇为范文,倍加赞赏,如明代茅坤称此文为“千古绝调”,清代沈德潜誉此文为“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欧阳公之文风、政见与为人,于此文可略见一斑。
作者介绍及时代背景:
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五代(907-960年),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徘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
伶官传序读后感:
读过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深有感慨: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呀!
庄宗继承晋王遗志,为了报仇雪恨,发奋图强治国,终于消灭了仇敌,平定了天下。之后,庄宗没有了奋斗目标,无所事事,整天只跟宠爱的伶官、伶人在一起,纵情声色,朝政日非。一个武夫兵变,四方响应,连父亲养子的矛头也指向自己,庄宗岂不身亡国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成了欧阳修的警世之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就是最好的例子。越王被吴王打败,献出美女西施才保住性命,他忍辱负重替吴王做了几年的奴隶,才获得回国的权利,且要年年向吴王进贡。几年中他和他的大臣极讨好吴王,使吴王不再警惕,而且摸清吴国的种子全是从越国进贡的种子中挑选的。次年他们就进贡了熟的种子;吴王用了,颗粒无收,国内大乱。越王趁机讨伐吴王,大获全胜。
顽强的斗志和勤勉都曾使庄宗、吴王成功过,但当他们丧失斗志和勤勉后,毁灭就接踵而来。你不前进,别人就在前进,这是必然。
机会永远属于敢作敢为的人。在上天赐予的机会面前,有的人看不见,有的人看不起,有的人想要又不敢为,有的人抓住就尽力而为。所以,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小有作为,有的人却大有作为。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你所不能的,不一定他不能。卖茶盐蛋的就造不了原子弹。玩魔术的纵可隔墙易物,但终究比不了科学家的宇宙飞船载人载物穿越太空。有许多,你想不到的,人类却做到了。以前的肺结核是绝症,现在却是小毛病,药到病除。癌症、艾滋病也不再是“谈虎色变”,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正一天天不断得到突破。
俗话一句“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我们先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作用于客观事物。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良好意愿,才能促使我们不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人类每天都在进步。先是不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再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断改进,最终解决问题。
动画片《爱迪-奥特曼》中,冰雕艺术的迷人被心魔利用,它把人迷住并唆使人们自相殴打,连护卫队队员也忘记消灭心魔的任务。只有奥特曼克服心魔对他的心理召唤,最终战胜心魔。其实“心魔”在我们生活中无时不在,有时是来自外部的,有时是源自我们自己,它就是我们的弱点,它就是其他阻碍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因素。所以,希望我们都象奥特曼,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顽强的毅力,不懈地努力,事事有成。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以下问题
1,908年、912年、923年、926年主人公李存勖分别多少岁?
提示:课下注释生卒年(24、28、39、42岁)
2,在这几年,在李存勖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尽量用原句回答。
24岁:接受三矢,继父遗志“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一个胸怀大志,雄姿英发的少年统帅。
28岁: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39岁:亡梁“函梁君臣之首”,后建立的后唐。
但,庄宗宠信伶人,使朝廷上下离心。42岁时“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朗读:“及仇雠已灭……何其衰也”
3,静思想象:君臣凄然相向、泪下如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生生死死、盛盛衰衰中的哲理
问:李存勖从灭敌到立国用了15年,由盛到衰只有三年,一盛一衰的关键是什么?
“盛衰之事,岂非人事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庄宗盛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100多年后的宋代中叶重提旧事,他要人们记取什么教训呢?
“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于所溺,岂独伶人哉?”
板书设计:
时间事件结论
(得)908年接受三矢,继父遗志
912年系燕父子以组忧劳可以兴国
923年函梁君臣之首
身死国灭
衰(失)926年(一夫夜呼……逸豫可以亡身
泣下沾襟,数十伶人困之)
历史教训:“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于所溺,岂独伶人哉?”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三朝言行录》)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辞海》1989年版)
课文第二段"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文中提到晋王、庄宗、梁、燕王、契丹、有的是王名(指人),有的是国名(也暗指人)
三.时代背景简介:
五代(907-960年),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徘优(páiyōu,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
四,重点
1,欲抑先扬
课文先讲得天下的过程,李存勖得天下时的态度。
找出体现忧劳的词,突出人事的作用。
2,失天下以叙代议其失,后转入议论,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
伶官传序教学反思:
本周二下午第二节课,我在高二二班完成了《伶官传序》的课堂教学。作为本次全过程评优活动的“同课异构”,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件的确是费了一些心思的,自己感觉收获不少。
首先,这次选了一篇文言文来上公开课,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因为文言文难以出彩,容易陷入到对文言知识的梳理,对文意的讲解中,使课堂沦为一言堂。老师细细讲,学生快快记。课堂会很传统,甚至死板。所以,我想将教学重点放在写作方法上,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领悟主旨。但是,若直接引到分析层面,又显得像是空中楼阁。学生没有对文意的理解,如何赏鉴写作手法呢?思考了好几天,也查阅了大量资料(包括十几种教案和近十种课件资料),最后我决定采取“课前预习+学生自学+课堂检测”的方式来处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还是有效果的。既保证了课堂环节的严密,有使得时间分配更合理、教学重点更突出。
其次,汲取了去年的教训。去年的公开课,我的时间把握上出现了问题,导致课堂前松后紧,效果不佳。当时我认为是因为只带一个班的课,没机会先试一遍的原因。后来才想明白,无论哪个班的学生都不是给你用来试验的,只能说我的教学设计不够严密。所以,这次的教学设计我自己事先默练了几遍,并将各环节时间标注上。实际上课过程中时间的把握也基本到位。
第三,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相信学生。一开始,我对于在理科班上这样一节文言文的公开课心里是有点忐忑的。但由于预习要求的明确、自学方式的指导,学生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我个人很满意。我也感觉到,其实教学氛围的好坏,教学效果的好坏,都与教师备课中的细致深入与否密切相关。真的是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教师进教室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学生不负责任。
第四,这次的课件制作花了些心思。首先是画面的选择力求与本课内容切合,不花哨也不死板;再者是各环节都用一句诗文名句点缀,凸显语文学科特点;第三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整体设计思路清晰,结构较为严密。
同时,我自己也对这次课感到两点不足:一是教师讲解仍然显得偏多,学生参与的程度仍显不足,未能完全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改理念;二是各环节的衔接语言存在不够精细的地方,可能给人以较为随意的感觉,同时各环节的时间分配上还可以再作调整,“练”的环节应给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
总之,教无定法,教无止境。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愿意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思考。有心——用心——精心,才能把课上得自己都觉得顺心。我相信,只要自己常怀对教学的满腔热忱,我的教学水平也会不断得到提升。
伶官传序课堂实录:
[板书:伶官传序 欧阳修]
《伶官传序》,“伶”是什么意思,懂吧?
生:(纷纷说)演戏的,唱戏的。
师:就是戏曲演员嘛!这个伶官就是后唐伶人出身的官员(指黑板板书)我特地写个朝代顺序,大概文科班都比较熟悉。唐朝后就是五代,梁、唐、晋、汉、周。因为历史上有过唐、晋、汉、周这些朝代,这里就加个“后”字。(8:46)后梁朱温,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嚣,后周郭威。伶官,就是后唐的李存勖任命的伶人出身的官员。他宠幸伶人,让许多伶人当了官,因此引起了一场祸乱.他自己也身死国灭。欧阳修编的《新五代史》就是这个五代的历史。它记载了梁唐晋汉周这五代的史实,其中写了《伶官传》,专门记载了后唐的伶人们怎么做官,怎么祸国的情况,而且给《伶官传》写了个序。这个序表达了欧阳修对这段史实的一些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的一些见解,这就是《伶官传序》这个题目的来历。因此这篇序言是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开,我来把它读一遍。(8:47)
[老师通读全文约3分钟]
[示范朗读,这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要读出文理、文情、文气、文趣,谈何容易?听洪老师朗读,常常是一种享受:]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伶官传序》,预备起。
生:[齐读全文约3分钟]
师:好,现在,第1段,请一个同学读一读。那个同学举手了。
生:[读第1段]
师:好,读得挺清楚。开头这一段既交代了中心论点,又概括地交代了论据,谁能说一说论点、论据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8:541
生:论点是“盛衰之理,在于人命”。论据是……
师:莫慌,“盛衰之理,在于人命”对吗?
生:嗯!
师:莫慌,“在于人命”吗?
生:“在于人事。”
师:对、对、对。
生:论据是“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师:好、好,他回答得不错。请坐下。我刚才说,不完全照书上念。是这个意思,用自己的话稍微变通一下,概括一下,好不好,谁能用自己的话说?(8:55)
生:它的论点是: “国家的兴亡,虽然国家的兴亡在于政治上的——”
师:话不要哕嗦,要简洁,稍微变一变。
生:国家兴衰在于——
师:对,国家兴衰。
生:国家兴衰在于政治上的功过。
师:在于政治上的功过……
生:得失。
师:噢,功过得失。好!论据呢?
生:论据是用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来证明这个观点。(8:56)
师:对,用这个史实来证明。这样说就顺一些,那就是“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好了,这一句我们还不能轻易放过。“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我想改一下,改为:“盛衰之理,并非天命,实乃人事也。”行不行啊?噢!有同学在摆头了。
[这一“改”体现了教师的良苦匠心。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弄清了“文理”,而且把行文的气势、语言的力度都“改”出来了。如果只是串讲文句,能有这样的效果吗?]
生:我认为经过老师改了以后,意思就变了。
师:怎么变了?(8:57)
生:原句意思应该是:盛衰之理虽然是靠天赋予的,难道没有人事作为其中的因素吗?老师改了以后,就成为盛衰之理,全在于人事,而没有天这个因素了。
师:同不同意这个意见?
生:(齐)同意!
师:噢!对!我改得不好,我说“并非天命”,作者并没有否认天命。好,那我再改一下:“盛衰之理,虽日天命,然亦乃人事也。”我纠正了刚才的缺点,两方面都照顾到了,可不可以呀!(8:58)
生:老师改了以后,虽然说意思没有变,但是我认为,如果按作者说:“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以一种反问语气,可以引起读者对国家“盛衰之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如果按老师改后的说法,就有点牵强附会,直接给人以“虽日天命又是人事”的这种印象。(8:59)
师:噢!你说我牵强附会,我不同意。
生:(齐笑)
师:你前头说得不错,肯定了我这样改,意思没有变。对!意思没有变!但是,变在哪里呢?她刚才说得好啊,语言的力度变了!语气变了!是不是?
生:(齐)是。
师:原文用的“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这样一个夏问句。我现在改为:“盛衰之理,虽日天命,然亦乃人事也。”口气不同,意思一样,语言的力度不同,是不是?
生:(齐)是!(9:00)
师:原文很有力量,我改后的力量减弱了。很有见解。请坐下。
这一段就是一句话,还有这么多讲究。大家再看,开头有个。呜呼”。“呜呼”这个词,我认为给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这个感情基调是什么?你们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呜呼!”(师有声有色地读)( 9:01)
[抓“呜呼”一词真有点出人意外。让学生体悟全文的感情基凋,确有烛照全篇的作用,文章的“神韵”一下子被点化出来了。]
生:我认为定下了悲凉的基调。
师:悲凉?啊!好悲啊!悲凉,确不确切?还有没有更确切的词?
生:叹惜。
师:啊,可惜!对,有点可惜,惋惜的味道。
生:是一种“哀叹”的基调。
师:好!
生:是一种“概叹”的语气。
师:慨叹,好!用两个字,“叹惋”(板书),好不好?
生:好。
师:有“慨叹”,又有“惋惜”。我们学这一篇要掌握这个感情基调就是“叹惋”。(9:02)好,各人自己把这一段读一遍。
生:[大声有感情地读]
师:味儿要读出来!——谁能背?我看他读得挺好,你就背吧。一句话。
生:[背,背得较慢,背错一字]
师:基本不错,哪个再背一遍,而且把刚才说的“叹惋”的语气背出来。(9:03)
生:[背,声情并茂]
师:哎呀!我听着这简直像欧阳修在那里慷概地演说一样!挺有感情!——你看看,第一段有一个字,是哪一个字引出了下面的叙事和议论,哪个字呀?
生:(齐)“原”!
[文章文章,文章是有“章法”的,所以既要说“文”,又要讲“章”。一个“啄”字管到哪里?正是从“章法”上理清作者的思路,训练学生的思路。]
师:原.对。“原”是什么意思?
生:(齐)推究。
师:推究,对。这个字管到哪里为止啊?
生:(寻思片刻)何其衰也!
师:就是说第3自段的末尾,是不是啊?
生:(齐)是!
师:我同意这个意见。(9:04)到第3段的末尾,已经把这个论据说充分了,已经充分证明了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好,下面我们就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样来论证这个论点的。既然第一段已概括地提出了论据,下面就具体地展开论据来证明论点。现在各人放声地把第2段读一遍,不要求齐读。
生:[放声自由读](9:05)
师:好,读完了。你看第2段,它围绕着什么东西来写的?
生:矢。
师:矢,射的箭。好!现在请同学们迅速地用笔在书上找出:晋王与庄宗与“矢”有联系的动词。快!做记号。(9:06)(板书:晋三、庄宗)(观察学生)谁能说说?对,那个戴眼镜的。
生:“赐”;还有“与尔三矢”的“与”;“庄宗受”的“受”;‘藏之于庙”的“藏”。
师:“受而藏”。
生:“请其矢”的“请”;“盛以锦囊”的“盛”;“负而前驱”的“负”;“乃凯旋而纳之”的“纳”。
师:好,挺全面的。晋王把三矢——好,别慌,晋王是不是后晋这个晋王?
生:不是。
师:晋王实际就是后唐李存勖的父亲,后唐是李存勖建的。(9:08)晋王“赐……而告”,庄宗“受而藏”,等到用兵时,他牢记遗训,就“请其矢”,还要“盛以锦囊”,非常慎重,再“负而前驱”,等胜利了“凯旋而纳之”(板书)。好,这里还有一句话“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这里的“乃”字怎么讲?
生:你的。
师:谁能再举个例子,说说这个“乃”字当“你的”讲。
生:“家祭毋忘告乃翁”。
师:她马上就出口了,挺熟的。“家祭毋忘告乃翁”,谁的诗啊?
生:陆游。
师:诗名呢?
生:《示儿》。
师:挺好,(师背诵)“死去原知万事空……”
生:(跟师齐背诵)“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师:回家不要忘记告诉你的老头子啊!
生:(笑)(9:09)
师:第2段变换点儿花样,分角色读,怎么分呢?全体女生作叙述人,全体男生就当晋王,第2段就这样读。“世言晋王之将终也”,预备起。
女生:[齐读]
男生:[齐读]
女生:[齐读](9:10)
[引导学生读书,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义。阅读阅读,是又“阅”又“读”的意思。当然要有目的去读,找动词,找那些用得精当的动词,正是抓住了这一段文字的特点。]
师:好!我这里给你们帮个忙,现在请同学们借助黑板上的板书(指板书),两分钟背会。各人背,开始!大声背!
生:[背,约1.5分钟]
师:没有声音了,都会背了吗?会背的举手!噢,很有几个会背。那个男同学,他的手举得最高,就让他背。
生:[熟练地背](9:12)
师:背得挺熟的,大家齐背一遍。
生:[齐背]
师:好!第2段写的是庄宗不忘父亲的遗志,第3段写了庄宗的成功与失败,分析了他成功失败的原因。(9:13)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第3段读一遍,同时拿笔找出互为反义的词,要出声读。
生:[读]
师:再读一遍!要读得基本能背了!
生:[再读](9:15)
师:好!互为反义的词看哪个找得最多,又对。
生:“意气之盛”的“盛”和“何其衰也”的“衰”。
师:还有,谁能说,像刚才这个同学,找到几个说几个。
生:“仓皇东出”,“不知所归”。
师:“出”和“归”,好的!互为反义的词,还有好多组!
生:“呼”和“应”(9:16)
师:“呼”、“应”。好,特别是后面特多。
生:“天下已定”和“乱者四应”这两组。
师:我说的是词,词。
生:还有“君臣相顾”,“君”和“臣”。
[找反义词,居然有那么多同学找错了。但老师不急不躁,而是引而不发,于是出现了全班“跃如也”的局面。]
师:“君”和“臣”相对,我说的是相反。后面特多。
生:还有“离散”和“相顾”也是反义词。(9:17)
师:“离散”和“相顾”没完全对着。多吧?不是一句对一句,我说的是词,特别是双音节词,多不多啊!
生:“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见”和“离”。
师:“见”和“离”,有一点儿相反的意思,但还不是反义词,“合”和“离”是反义词。(9:18)噢,找了不少,还多吧!有没有“难”和“易”呀?
生:(议论纷纷,问)是说第3段吗?
师:噢!是说第3段。(看学生课本)
生:(议论纷纷,说)“难”、“易”在第4段。
师:噢,它(实验课本)将这几句分在第4段。这就有误会了,怪不得!我这本书上,就是统编课本上,将这几句分在第3段,你们的实验课本分在第4段,哟,发生这么个误会!怪不得!
生:(恍然大悟,大笑)
师:我说同学们的水平蛮高的,怎么找不到。(9:19)那就多了:“得”“失”呀、“成”“败”呀、“兴”“亡”啊、“满”“谦”啊,“忧劳”“逸豫”,“损”“益”,这些反义词最重要的是哪一对反义词呢!
生:“盛”、“衰”!
师:有理。“盛”、“衰”(板书)。这一段写了后唐庄宗盛衰两方面的情况。写盛的时候,用了哪些动词?写衰的时候,用了哪些动词?请找出来,快速地!(9:20)
生:写盛的,有“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的“系” (j1),还有“函梁臣之首”。(9:22)
师:对,系()(1),不读(j1),因为古代汉语里没有这个音。现代汉语“系(ji)鞋带子”,古代汉语不读j1。好!
生:还有“函”。
师:“函”,好!
生:“告以成功”的“告”。
师:“告”,好!
生:还有“莫能与之争”的“争”。
师:嗯嗯!
生:这是写盛的。写衰的是“及仇雠已灭”的“灭”。
师:“灭”!
生:“定”、“呼”。
师:“定”、“呼”。
生:“仓皇东出”,“出”,“离散”。
师:“散”!
生:“断发”。
师:“断发”,“断”。
生:“泣下”,还有“困”字。
师:还有哪一个有补充,有纠正?有没有?好,那位同学。
生:写盛的时候还有一个“入”字?(9:23)
师:“入”。
生:写衰的时候,还有一个“应”。
师:“应”。
生:“顾”、“归”。
师:“顾”、“归”。好!说得差不多了,主要的就是这些(板书动词)。(9:24)现在考虑一下,你认为第3段,就是你们课本上的第4段,它是在叙事啊,还是在议论?
[这一段“实录”十分精采。第4段文字是在叙事,还是议论,这是文章的一个难点,大多数同学都答错了。请看老师的妙招:“读”,语气出来了,学生改变了结论。“问”:主要内容是叙事,又怎么理解?这是反挑性地问,学生多数又回答错了,教师否定、再否定.最后才引导学生去“发现”,写出这一特殊句式的结构。学生恍然太悟,一切迎刃而解。“逼”着学生去思考,去探求,去发现,真是高明之至。]
生:(声齐而大)叙事。
师:叙事,都同意这个意见是吧。我们读一读看,(9:25)(师读)“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孝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生:议论。(声齐而大)
师:噢!一下子就改变主意了。噢!我一读,你们就改变主意了,听出来读的语气不像叙述,是不是?但是里面有没有叙事啊?
生:有。
师:噢,有,就是我写的“动词”都是叙事,对不对?
生:对。
师:主要内容是叙事,嗳,为什么又觉得是议论呢?发现了奥妙没有?作者用个什么办法呢?
生:(齐)夹叙夹议。(9:26)
师:这是个套话!这不是夹叙夹议喽!不是又叙又议喽!这个套舌不适用!发现没有?这个办法,其实非常简单。
生:(小声说)先抑后扬。
师:那不是先抑后扬的问题。
生:先叙后议。
师:也不像。
生:先扬后抑。
师:好,大家把学过的词语都拿来用了,这些都不适用。(9:27)其实呢,作者是把庄宗的盛与衰的不同情况的叙述,分别置于一个带有强烈议论语气的一个感叹句之内,发现没有?
生:发现了!(恍然大悟)
师:“方其(红粉笔板书)……可谓(红粉笔板书)壮哉!”;这边呢,“及(红粉笔板书)……何其(红粉笔板书)衰也!”就是把这样一个叙述的事实放在一个带着强烈议论语气的感叹句子之中.所以,这两个句子就是一种议论语气,实际上是议论句。这就把叙事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叙事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成了叙事的目的,目的在于议论。所以你们先说的“先叙后议”、 “先议后叙”、“夹叙夹议”都不适用。看来套话还不行,还要具体来分析。那么在读这一句的时候要注意朗读了。在朗读时,既要把事实叙述清楚,又要使全句显得连贯、紧凑,给人以整体感,更要突出一种议论的语气。(9:29)你们觉得读这两句的时候要强调什么字啊?强调哪几个字啊?
生:“壮”!
师:“壮”,对。还有呢?
生:“衰”。
师:对!你们就照这样各人读一遍,感情读出来,语气读出来。
生:[读。有声有色,男生摇头晃脑地读]
师:好,哪个同学读一遍?
生:[女,带着叹惋的语气读](9:30)
师:好!
生:(鼓掌,热烈地)
师:读得不错!要是挑点儿毛病呢,叙事读得过于仓促,叙事不要太仓促。(范读)“方其……可谓壮哉”,刚才那个“壮哉”,读得挺好。“及……何其衰也”(加点字加重语气)。(9:31)一个“壮哉”,一个“衰也”。现在,请同学们——也可以借助黑板上的板书——把它背会,两分钟,开始。
生:[背](9:32)
师:没有声音,就是说会背了,谁会背?
生:(站起)
师:可以看黑板。
生:[背,熟练而带感情](9:33)
师:“何其衰也”,还带着感情,这位同学背得很好!“叹惋”啊!“慨叹,惋惜”呀?背得挺好!请坐下。一起来“叹惋”一下。9:34)
[“叹惋一下”,语言幽默、诙谐,富有情趣。]
生:(齐笑)
师:“方其……”预备起。
生:[整齐而有节奏地背]
师:这一段,你们书上的这一段,主要是摆了庄宗盛衰两方面的情况,鲜明的对比。那么,你们书上第4段的前半部分(至自然之理也),我倒觉得这样分段是有道理的,原来分在第3段。这样分开是对的。有的争论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究竟是哪个呢?好像后面的才是中心文论点,是不是?
[“中心论点”究竟是哪个呢?问题提得真好。学生容易混淆的,似是实非的、有分歧的地分,正是问题提出的地方。可惜限于教学时司,没有充分展开,让老师“包办”了。]
生:(有的)是,(有的)不是。
师:我认为,中心论点还是前面那一句。但是,后面这些话,它是什么呢?“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9:35)我觉得后面这些话是对中心论点的阐述,是这么个关系。好!文章写到你们书上第4段的前半部分(至自然之理也),可以说就差不多了,那个“原”字就解决了,都“推究”完了,那么,为什么作者又要写最后几句话呢?
生:(沉思)
师:我提示一下,考虑课题,好答了吧,写最后几句话的目的跟课题有关。(9:36)
生:(立即举手站起)因为本篇课文主要是《伶官传》的序,所以它虽然作了那么多的叙述,但是不能跑了题。
师:对,文章不能跑题,高考要跑了题就麻烦了。主要是最后一段还是要照应,它毕竟是给《伶官传》写序,所以,必须把上面说的与伶官联系起来,前面没提到伶官。一个“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后唐的庄宗,后来居然被几十个伶人围困,而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就再次警告人们“祸患……”怎么样?
生:(齐)常积于忽微。
师:而……
生:(齐)智勇多困于所溺。
师:你发现没有,这一段仍然用一个什么句式?(9:37)
生:(齐)“方其……”
师:“方其……及……”还是议论句式。最后那一句,谁能翻译一下?
生:祸患常常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而智勇通常都因为溺爱的事物而受到困扰。(9:38)
师:“智勇被溺爱的事物困扰”,好,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智勇”这个词,在这里是形容词啊,还是名词?
生:名词。
师:谁说是名词?举手,你说。
生:(站起)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名词。
生:如果是形容词的话,它不应该作主语。形容词“智勇”不应“被困”。
师:因为这里放到主语的位置上了,是吗?(9:39)
生:嗯。
师:这有点儿道理,还有道理没有?是名词,我同意,这里应该是“智勇之士”、“智勇的人”。那你怎么知道它是个名词呢?说摆在主语的地位上,还有根据是……
生:(恍然大悟)因为它和上句是对应的,“祸患”是名词,“智勇”也应该是名词。
师:说得非常正确!找到了文言文的一个规律没有?文言文有一个规律:它对应呀!跟前面对应。所以,以后你们学文言文,凡是碰到这种对应的句子,那么它一定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祸患”来推断“智勇”是个名词。学到文言文的一个规律了吧!好,有收获了。(9:40)下面呢,我想我们能不能把全篇文章都背一遍!现在各人背一遍,然后我们分角色来背诵全文,好!背书!
生:[紧张而快速地背,书声朗朗约两分半钟]
师:好!我们一起来背,还是这个办法。第1段,男生;第2段按刚才那个办法;第3段男生;第4段全体。好吧!可以看黑板,黑板上有提示。“呜呼……”预备起。
生:[合上书,大声、整齐、有节奏、有感情地背](9:45)
[一篇460多字的文言文,学完了,背熟了。如果都像这样学习语文,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可以计日程功的。]
师:好,我们这一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生:(热烈地长时间鼓掌)
伶官传序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伶官传序》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注:①仇雠:仇人。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C、泣下沾襟泣:哭泣
D、抑本其成败之迹本:追究根本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以膏斯民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既得其尸于井
D、及凯旋而纳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2、下列四句加点的词,与“函梁君臣之首”的“函”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复道行空,不霁何虹?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C、择善而从之D、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4、文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少牢: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B、序: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伶官传序》是为《伶官传》写的一篇短序。
C、《书》:即《尚书》,又称《书经》,是儒家五经之一。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15、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
B、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C、“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
D、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答案:
10、C
11、A
12、A
13、D
14、D
15、C
16、(1)士大夫们又大多把不关心国家大事、以附和世俗之见讨好众人为美德。
(2)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3)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大多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
【分析】
10、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C项,“泣下沾襟”是说“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泣:眼泪。
故选C。
11、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与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再逐项对比。
A项,“世言晋王之将终也”是说“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是说“盘庚迁都,表示怨恨的都是老百姓啊”。两句中的“之”的作用都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
B项,“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是说“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以”:介词,把,拿。“以膏斯民”是说“来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以”:目的连词,来。
C项,“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是说“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其”:表示祈使语气的副词,“一定”。“既得其尸于井”是说“从井中打捞上他的尸体以后”,“其”:代词,他的。
D项,“及凯旋而纳之”是说“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是说“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为鉴戒”,“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故选A。
12、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函梁君臣之首”是说“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函”是名词动用,用木匣装。
A项,“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是说“复道飞跨天空中,不是雨后刚晴,怎么出现了彩虹”,“虹”是名词动用,出现彩虹。
B项,“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是说“畏惧说坏话的人,就要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正”是使动用法,使……端正。
C项,“择善而从之”是说“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善”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
D项,“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是说“国内虚弱对外与各国诸侯结仇”,“外”是名词作状语,对外。
故选A。
13、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误。
“故方其盛也”,是说“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是后面句子“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状语,可以排除A项;
“举天下豪杰”是说“普天下的豪杰”,“举天下”修饰“豪杰”,构成偏正短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B和C项。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
故选D。
14、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说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错误,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韩愈。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项,“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错误,“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句子采用反问句的形式,应该表示否定,所以“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一说不准确,应为“否定”了“得天下难失天下易”的说法。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以……为……”应理解为“把……作为”;“阴恤”应理解为“关心”;“同俗”应理解为“附和世俗之见”;“自媚于众”应理解为“讨好众人”。
第二句中,“原”是名词动用,应理解为“推究”;“所以”应理解为“……的原因”。
第三句中,“祸患常积于忽微”是状语后置句;“忽微”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应理解为“微小的事情”;“困于所溺”是被动句;“智勇”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应理解为“聪明勇敢的人”。
知识点归纳: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
2、与、其、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给;应当;你的)
3、从事:则遣从事以一少近牢告庙(一般属官)
4、负、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背;等到)
5、相:君臣相顾(相对)
6、至于:至于誓天断发(以至于)
7、抑: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
8、损:满招损,谦得益(损失)
9、逸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乐)
10、于: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从)
11、举:举天下之豪杰(所有的)
二、一词多义
1、与:
①与尔三矢(给)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吗)
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替)
④玉斗一双,欲与亚父(给)
⑤原庄宗这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得之者,可以知之矣(和)
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辅助,结交)
2、归:
①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秦以归梁(投靠,归顺)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也(投靠,返回)
③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
④若水之归下也(会聚)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回家)
3、易: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
③以乱易整,不武(代替)
④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
4、告:
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祭告)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禀告,报告)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祭告)
三、词类活用
1、函:函梁君臣之首(名作动,用木匣子装)
2、夜:一夫夜呼(名作状,在夜里)
3、东:仓皇东出(名作状,向东)
4、兴、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动词使动,使……兴盛;使……灭亡)
四、句式
1、盛以锦囊(介宾结构后置)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宾结构后置)
3、而告(之)以成功(省略句)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
5、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
五、难句翻译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译:国家兴与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译:推究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这种道理了。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译:庄宗后来用兵,就派一个一般属官用羊、猪各一头祭告祖庙,领取他父亲留下的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它向前奔跑,等到胜利归来,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4、满招损,谦得益。
译:自满招来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译: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国家灭亡。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译:祸患常从微小的事积累起来,而才智勇气多被所溺爱的事物所困扰。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注释】相关文章: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03-04
高中课文伶官传序原文翻译03-22
欧阳修伶官传序原文翻译11-24
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注释10-13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注释02-28
劝学原文及翻译注释08-22
师说原文及翻译注释03-19
《公输》原文及翻译注释11-22
赤壁原文及翻译注释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