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国学与书法之关系
很多书法家把书法当成国学,书法与国学有诸多联系,但不能直接画等号。书法是艺术,国学是学问。把书法当成国学,与把传统文化当成国学如出一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学与书法之关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与书法之关系
什么是国学?目前学术界说法尚不统一,范围窄一些的,认为国学即经学。有些甚至认为只有儒学、六艺才是国学。而广泛的国学定义,则认为国学即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以及由此繁衍的文化体系,经、史、子、集皆在其中。从《光明日报》开僻的“国学”专栏可以看出,《光明日报》是赞成宽泛的国学定义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皆应视为国学。
我们知道,在上个世纪初,国学曾经热过一段,在西学东渐、西方学术广泛引入中国的背景下,以章太炎等为首的博学硕儒认为华夏文明不应泯灭,必须维护国学在国人中的宗统地位,因而振臂高呼,倡导国学。但国势日衰,国家处在危亡边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尚且不保,国学何以兴焉?所以,包括鲁迅先生在内,都对当时章氏之举颇有非议。
建国后,国学这个词被冷却了半个世纪,随着30年来的文化热和儒学热,国学被重新关注,尤其是国家提出弘扬传统文化,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使国学的地位日渐提高。因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必须有三根柱子支撑,那就是经济、军事和文化。所以,国学之兴,国势使然。
不论广义或狭义,书学都应包括在国学之中。从周开始,孩子八岁入小学,习六艺。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书”即基础课之一,此时的“书”即包括“认字”和“书写”两个方面。而隋唐以后,小学则主要是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主要内容是文字的产生、构成、音读以及不同情况下所表达的不同意义。这就是书学诞生的土壤。就书学本身而言,不仅包涵了文字学、音韵学的内容,而其中更张扬着儒、释、道的精神内涵。蔡邑用阴阳学释读书法,孙过庭用“和而不同”求之义理,黄庭坚论“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等,都是用经学理解书法的。完全可以说,书法是国学开放的奇葩,它的根在国学,它的营养靠的是国学的液汁,它的花朵,则辉耀着国学的神采。没有国学,书法则成无根之木。
更重要的是,书学在国学中处于源头的位置。文字的诞生是文明的觉醒。文明借助文字得以发展,而文明的发展又促使文字逐渐成为一门学问:文字学和书学。所以,国学的发展,要借助书学得以支撑。书法之于国学,则又处于基础之地位。由此观之,称书法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似无大错。
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了书法热,九十年代,兴起了儒学热,本世纪初,出现了国学热,可否这样理解,书法热是儒学热和国学热的先导呢?抑或国学热是书法热的必然呢?
弄清书法与国学的关系,意义十分深远。两点最基本的启迪是:
一、书法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不论何“流”何“派”,脱离传统文化的书法终将凋谢;
二、要想把字写好,就要懂点国学,要用文化来涵养书法。
这两点,是当今书坛应特别铭记的。
国学书法,是以国学经典为内容,以书法艺术作形式,二者密切结合,有机融汇,相得益彰的文化艺术形式和文化产业。中华国学汗牛充栋,包括蒙学、经学、史学、诸子百家、集篇等各门各类。国学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积淀。国学堪称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是全面增加文化素养的学问。国学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比俗,蕴含着国脉、国魂、国本。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基础,国学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千百年来,它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老子到庄子,从孔子到孟子,从韩愈到曾国藩,中国古代的圣贤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言行被记录成经典,传之于后世,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国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能从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良好的国学修养。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一种表达最高意境和情操的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的一个伟大贡献。书法属于表现型艺术,它是在之具有先天丽质的形体结构的基础上,凭借最少的物质材料,以抽象的线条和相对简单的技术和形式来其实一定的生命意义,抒发一定的情感因素,而最终实现其特殊的审美价值。由于书法并非世间某些具体物象的写照、摹拟或象征,而是一种纯粹的形而上表现,是形式美与情感因素的直接结合,因此不仅深受国人的尊崇和喜爱,同时也赢得了世界性的艺术认同。书法是一种高度自觉、高度自由和高度发展的特殊艺术。因此它不是也不可能使随汉字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汉字的产生不等于书法的产生。书法必然是在汉字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特定的人文环境下,适应某种特定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书法是脱离汉字的日常实用性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而这种升华是以日常书写字体(楷书、行书、草书)所引发的。纸的普及和最终取代简牍作为书写材料以及书写工具定型于毛笔及其书写技巧臻于成熟,也是书法产生所不可忽视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当代,书法根本不受电脑普及的影响和限制而独立存在的纯艺术形式。
书法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必定需要一定的内容来充实,那么国学经典是其最佳组合体。以国学经典为主要书写内容,以书法艺术为特殊的表现形式,二者的结合便产生了“国学书法”。国学书法可以成为一种文化艺术产业来进行创作和开发。这种组合会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即在让人们学习国学当中练习了书法,欣赏了艺术;又在书法创作中研究了国学,学习了经典,学会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国学借助于书法这种特殊艺术载体,可以更加深入广泛地得到传播;书法可以依附于国学的传播得到更加深刻的传承和弘扬。
书法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必然包含着客观的社会生活和书法家本身的思想感情。儒学思想影响我国社会两千多年,书法家,特别是旧时代的书法家,哪个不是饱读诗书的儒学传人,书法的创作、欣赏与批评,能不受到儒学的影响吗?
书法要求结构均衡、平正,端庄秀丽,而儒学则倡导中和为美,居中守正,形端表正。书法的结体,笔画间要相互穿插、避让,各部间要相呼应、协调,儒学则要求“以和为贵、中庸和谐”,以仁、礼为做人的准则。书法的创作,要强调个性,而不失共性,儒学则要求“君子和而不同,致中和,和而不流。”自古书画同源。书为心画。创作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形容书法之美,评价书法高低,往往以自然界里的某些现象或状态作比喻,如:奔雷坠石、鸿飞兽骇,似初月之出天崖,犹众星之列河汉,等等。都达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与交融,这与儒学天人合一的观点是完全吻合的。诚信,是儒学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在书法的创作中,是必须要讲诚信的,第一,字的书写,必须规范,尤其是草书。规范,就是诚信的一种具体表现,如果有人不按照规定好的字体结构来写字,那谁还认得。再就是书法作品要落款、钤印,这不仅仅是为了章法布局的需要和色彩对比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的责任感和诚信。签名、盖章,具有法律效应。在书法作品中,虽然没有如此严重,但作者对诚信的表达,也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了。
儒学讲德、才并重,对于一个人的才与德,对德的要求特别重视。认为道德是才华的根本,注重人品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提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历代书家,都遵循着“学书法,先学做人”的原则。书法评论家更是人书俱评。一旦认为某个书法家品德上有问题,则不会再认同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了。如蔡京、赵孟頫都曾有这过这种不同的遭遇。书法家往往告诫自己的学生:学书先学做人是根本,岂不知这根本的根本应该是儒学思想。儒学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及德、才并重的道德主张,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历代的书法家走向辉煌,成为后世的典范,颜真卿就是典型的一位大家。
由于对儒学的了解甚少,提不出更多有力的例证,但少加分析,书法与儒学的内在关系是非常明显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书法始终是以儒学的人文道德为底蕴,逐步完善,达到鼎盛时期。字体的创造、演变,书体的形成,无不蕴涵着儒学的精华。从字的形体结构状态和不同时代对书法所崇尚的精气、神韵,都能感受到儒学的风范,特别是汉代碑刻,尤其突出、显明。
国学与书法的联系
一、 国学与当代书法创作的哲学观
在国学中,关于哲学的论述当属子部最多,经部亦有极少部分。其以《易》为源,儒、释、道为宗,滋养并成就了中国的书法艺术。
“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层次,也是中国书法的旨归与审美的最高境界。这种以生命圆满的哲学超越了书法色相的层面得以精神的大自在。中国的“道”经历了“天道”与“人道”的分野与合一的发展过程而赋予了其丰富的内涵并逐渐上升为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哲学与美学概念。“道”的境界其实就是“天”的境界,也是“人”的境界。因此,中国书法美的根源与实质在于“天”,在于“人”,在于“天人合一”,实现着中国书法的理想。一阴一阳谓之道。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以阴阳为本,通过阴阳的展示和调和来契道、证道的。中国书法运笔的藏与露、方笔与圆笔、中锋与侧锋、提和按、疾与涩、快与慢;结字的松与紧、擒与纵;章法的疏与密;墨法的浓与淡等无不彰显着阴阳的互依互生的辩证关系。
儒家、道家与释家作为国学的三大构成部分,其哲学观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儒家修德;道家修艺,释家修心,其于书法各尽妙用。儒家注重伦理道德与人格完善,使得书法艺术内化道德并使书法具有了社会教育与普世的意义;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中国艺术精神,使书法艺术通化天地万物,契道并从自然汲取丰厚的养料;佛家的价值体现在对万物的慈悲和人类灵魂的安放,使书法艺术回到了当下与本真,让灵魂得到切实的慰藉与安顿。因此,当代书家国学的修为于儒释道可有侧重,然三者皆修且融通为上。
在当代书法创作的实践中,西方的哲学观能否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的哲学观呢?我们无妨对中西哲学做一比较来给出判定。显然,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两个不同的哲学体系。其起点、源头、侧重点、思考方式、思维方式与语言表达各不相同。中国哲学立足于社会科学,西方哲学立足自然科学,其各有所长。中国书法彰显着中国人对自然、人与社会的哲思,创造了历代的书法经典,自然而然地则把国学中的哲学观作为书法创作的哲学基础。
二、国学与当代书法创作的文化观
“文化”一词无论是西方“耕耘”的本意,还是在我国“以文教化”的内涵,其明显的具有实践性、原有存在性与集体性的特征。哲学是文化中的制高点,哲学塑造着文化的精神,而文化又凝结着哲学思维的因子。国学中关于文化精神理念层主要集中在经部和子部,典章制度层和器物层主要在史部,而文学主要在集部。书法既是文化的构成,也是文化的产物。中国书法的精神与审美追求、技法表达和物化作品主要来自于国学的经、史、子、集的涵咏。中国书法文化精神的主体的心斋之心,中国书法文化精神精髓与根本的“道”,中国书法文化精神最高追求的天人合一,中国书法文化精神表现空间的空灵、自然、虚静和玄妙等无一不彰显着传统文化的辉光。在这里,中国书法不过是国学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书法中的个性则是国学涵养下的书者品格的显现而已。
在当代的书法创作中,西方文化能否成为中国书法创作的文化观也是困惑当代且多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我们也无妨对中西文化艺术做一比较分析再做判定,见图2。中西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尤其在中国宋代以后,这种文化的差异性愈发明显。中国文化极力将人生艺术化、审美化,而西方文化极力将人生科学化、逻辑化;中国文化重视道德实践,讲究身体力行,而西方文化重视物质实践,讲究实惠;中西方都有向上追求,中国通过艺术来实现,西方通过宗教来实现。中西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两极,其具有互补性。我们不能因为科学技术的落后而摧毁我们的民族文化,使其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世界的四大古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足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与力量。艺术的多样性根植于文化的多样性。中国书法艺术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生长出来的。西方文化只能产生与滋养西方的艺术。中国历代书法之所以异彩纷呈,也就是缘于其依托文化的差异化。儒、释、道文化成就了各自文化观下的书法经典,魏晋三教合流产生了玄学,才有了魏晋风骨与书法的风流。
中国文化是一个开放与包容的文化系统,汲取世界文化精华,融合并发展之。佛教文化从东汉的传入与汉文化的融合在唐代形成禅宗就是一个明证,也由此产生了辉煌灿烂的佛教书法艺术。不可否认,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当代,西学的艺术理性分析、逻辑思维与科学思维对于建立与发展中国书法学科具有一定的作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也为当代书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提供了新的介质与发展空间。但是无论如何,中国书法的文化根性注定了当代书法创作的文化立场必定是国学中的中国文化观而不是西方文化观。古代的书法创作观是根植于国学与个人修为及证道基础上的“无为而为”的“神遇”或“有为而为”的自觉,人、书、道、德、美合一而不悖,更多的是为人生而艺术。而当代书法创作因国学的修养的缺乏而产生了一种可怕的思潮,就是借鉴西方艺术把书法从文化与道德中解放出来,追求所谓的唯美而使书法丧失了宝贵的文化依托。由于他们忽略了西方艺术是以科学文化为根基而又不能把科学文化作为书法的文化基础,故其创作的书法作品只能是无生命力的空洞的视觉冲击与快感,缺失道德涵养与制约的个性张扬与扭捏作态,或者缺乏内涵的炫技与简单的复古。此皆与当代书法创作的国学修为的孱弱有关。只有把中国书法回归到国学的沃土上,才能切中消除制约当代中国书法传承与发展的瓶颈,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书法复兴的希望。
三、国学与当代书法创作的审美观
书法的国学文化根性使得书法的审美观不仅打上了文化的烙印,而且使得中国书法在不同文化支撑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审美观。儒释道作为国学文化的三大构成,在审美理想、审美方式、审美心态和审美特征上则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境界其实就是其依托文化追求的境界。如果对儒、释、道的审美观进行分析与归纳,无论是道家崇尚无为的自然,儒家崇尚天命的自然,佛学崇尚本心的自然;还是道家的人与自然和谐,儒家的人与人及社会和谐,释家的心灵和谐,“自然”与“和谐”则是其相对统一的审美观。中国书法所追求的“自然”与“和谐”正来自于国学智慧的辉光。其当然也就成为书法审美的一个共同的重要标准。
中西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中西艺术的不同的审美观。我们可清楚的看到中西在审美主体、客体、时空观、审美意象、审美意识和审美方式上的差异。当代中国书法创作的审美观是建立在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之上的,其审美观自然是中国美学的审美观。中西在审美意象上亦有某些相同之处:如都强调形象与意蕴之间天然地存在某种关系;情与景、意与象之间的天然合一性;审美意象具有虚幻性;对审美意象的特征亦具有相同的看法:中国意象强调“情”“景”交融产生审美意象;西方意象强调“情感”与“形式”化合为一。此为中西文化的会通与艺术的相互借鉴提供了基础。
中西哲学、文化与审美的差异造就了中西艺术的辉煌,才使得世界艺术避免了同化而绚烂多彩。中国书法根植于国学并承载着国学中哲学、文化与审美的智慧之光才使得其根深叶茂而源远流长。因此,加强国学修为,续接国学道统,这是我们这一代书法人肩负的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也是复兴中国书法的正确的必由之路。
【扩展】
书法与国学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书法历来都不仅是笔墨功夫,不仅是线条、结体、章法、布局,书法更应该是书法家的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学识修养、胸襟境界、人格力量、个性特征等的综合体现。中国书法艺术历来重视人品操守和道德修为。”
书法到底写什么,一直以来都是书法界的重要问题。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总称,包括经、史、子、集等各个方面。而书法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那么书法与国学有什么关系?它的文化内涵包括哪些方面呢?
书法与经学
书法与经学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一些重要的儒家经典上。比如,《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书法的论述,如“书如其人”、“笔谏”等,这些理论对于后世的书法家和学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尚书》、《礼记》等经典中也有许多关于书法和其他文化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书法和国学的人士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料。
书法与史学
书法与史学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上。比如,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许多关于书法家和其作品的记载,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书法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此外,一些古代的书法作品本身也是历史的重要见证,如《兰亭序》等。
书法与诸子百家
书法与诸子百家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各个学派的思想对于书法的影响上。比如,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对于书法艺术的影响非常大,使得书法作品更加注重自然、随性、流畅的表现。而儒家的“中庸之道”则强调书法作品的和谐、平衡和美感。此外,墨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也对于书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书法与文学
书法与文学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文字和书法的结合上。中国文字作为象形文字的代表,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而古代的文人雅士往往也是书法家,他们将文字和情感相结合,通过书法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一些古代的文学作品也是通过书法作品流传至今的,如《滕王阁序》等。
总的来说,书法与国学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对于国学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书法作品;而通过对于书法的学习和欣赏,我们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国学的博大精深。
【相关知识】
国学与书法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的精髓,涵盖了历史、思想、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其深厚的基础和广泛的影响为书法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文字的书写艺术,更是文化和精神的体现。国学与书法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文化根基与精神体现:国学为书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撑。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深受国学中儒家思想、哲学、文学等的影响,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书法的美学基础和精神内核。例如,书法中的笔法、字法、章法等技巧,都与国学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审美意识与精神境界: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影响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人的审美意识。这与国学的教育目的不谋而合,都是通过文化熏陶和艺术实践来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国学中的诗词、哲学思想等,为书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使得书法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深厚的文化意义。
教育与实践:国学与书法的结合,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书法,人们不仅能够学习到中国字、写好中国字,还能够尊重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人格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局限于技巧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书法实践来体悟国学中的智慧和道德观念,从而达到心灵的美育和文化的传承。
历史传承与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书法与国学具有天然的“基因”关联。国学通过书法这一艺术形式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书法也在浸润于国学的宏约与宽博中,生发成为涵有传统民族文化基因的艺术形式。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书法成为国学开出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为国学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国学与书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国学为书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而书法则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和发扬了国学文化。两者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学与书法之关系】相关文章:
汉字与书法的关系03-09
国学经典礼仪之丧服03-08
国学经典之做人做事的标准12-05
国学经典之《中庸》全文及译文05-07
国学形式之知及其现实12-31
国学经典之四大名记03-07
国学智慧:梁启超之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03-18
中药师考点:官窍之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03-24
新标日语初级第8课之授受关系动词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