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认知

时间:2024-10-11 08:13:50 国学智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国学的认知

  国学,仅仅是三字经、弟子规、穿汉服、吟古诗吗?其实,我们的身边,国学无处不在。今天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帮助大家,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国学的认知

  探讨关于国学的认知:

  中国人,有名字。这个名与字,就有讲究了。我师父茗公上人,不仅是一位讲经说法的高僧,而且也是一位诗词、楹联、书法兼擅的大家。他一见我,说:“我知道你会来,我已替你把名字取好了。你法名乘幻,字觉真。”一句话,说清楚了:名是名,字是字。名是字派,是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传承。我们的字派:“大乘觐妙法”。我师父大鑫,大字辈。我是乘,名乘幻。我的徒弟,就是觐字辈?在中国,生下了儿子,名是父亲给的,当然也是由该姓该宗的字派来命名的。字,也称表字,或冠字。男子二十而冠,二十冠后,再取一个别名,称字,也称别字。名是父母叫的,朋友之间都以字相称呼。字,又可以叫“号”。自己取的,叫“自号”。另取一个,也叫“别号”,或“外号”。孔子,名丘,字仲尼。他自称“丘”,别人尊称“仲尼”。诸葛亮,名亮,字孔明。他自称亮,别人都称他孔明。这个“名、字、号”,是中国人独有的,也很有讲究,是真正的国学吧。

  佛教仪规中,坐在正中的主法大和尚,双手捧着一柄如意。这个如意,又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古代达官贵人,都会手捧如意的。它的来源,是搔痒。到了天气炎热的时候,背上很痒,这柄如意就解决问题了。年幼晚辈,来拜见长者,长者为了表示亲热,就用如意在后辈的头上或额前轻轻敲叩,以示祝福,于是,如意又成了吉祥物。这柄如意就有了四个内涵:①尊贵,只有尊者才用;②背上痒了,不求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不是如意吗?③可以祝福晚辈,祝福他人;④成了吉祥物,又叫吉祥如意。这是不是国学呀?

  佛教对民族团结、安抚蒙藏起了很大作用,所以清帝崇佛,佛教的挂珠传统也到了朝廷,大臣胸前也都垂挂朝珠108颗。戴珠上殿时,右手拇指和食指轻捏朝珠最下端的隔珠,既示庄重,亦表诚敬,这与大和尚上殿时挂珠一样。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已很难分隔了。

  古代臣子面君,要跪拜如仪,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三呼,显然是错了,应是“山呼”。人生百年,谁能万岁?于事于理皆不符。皇帝想的是天下,是他的“江山永保”,要对得起列祖列宗,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所以“山呼万岁”的山,是江山,是山河大地,这不是个人生命的长命万岁,而是江山巩固,永保千年万年。这个“山”的含义,才是真正的国学。

  古时候,男人的美称是“子”。这个“子”,有三解:一指地位,公、侯、伯、子、男,这是爵位,是社会领导人,是诸侯,是贵族;二指德,在历史上,他们以德立言,以德荣宗,所以冠上了姓,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孙子,后来的程子、朱子,等等;三指老师,是弟子对老师的尊称,也称“夫子”。许广平称鲁迅夫子,那是学生许广平对老师鲁迅的称谓。《论语》中称孔子为子,多是学生在老师面前的尊称,而学生之间互相在背后称呼老师则多称“夫子”。《论语》中有400多个“子曰”。子曰,即我的老师说。这是弟子亲闻目睹老师对学生所讲的实录,所以叫语录体记言。讲国学,能不知晓这些吗?

【国学的认知】相关文章:

何为国学?03-28

对国学经典的感悟12-08

关于国学的12个精髓-国学知识03-29

色彩的基础认知04-28

有关国学的思考12-29

国学经典的孝道文化12-27

国学《大学》原文04-14

国学经典名句及解释03-10

国学经典名句500句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