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探讨

时间:2024-09-18 18:35:33 核心竞争力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探讨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企业通过培育自身资源和能力,获取外部可寻址资源,并综合加以利用,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建筑企业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探讨

  一、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特点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的竞争力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二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部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三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就是要培育大企业、开拓大市场,打造品牌、做大做强,在企业规模、工程质量、企业信誉、企业文化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二、建筑施工企业常见危机类型

  1、工程环境危机。自然环境危机。由于建筑业自身露天作业、高空作业等特点,建筑施工与地质地形、气象水文、温度温差、光照节气等自然条件的关联紧密,作为建设施工生产的建筑产品更容易受火灾、雷击、洪涝、冰雪等自然灾害的侵袭,造成建筑施工企业的财产损失或者施工生产过程的中断。经济政治环境危机。经济危机主要指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因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市场上建筑施工所用的材料设备、用工人员等生产要素价格带来的危机影响。社会环境危机。建筑生产牵涉与水电、环保、劳动等社会管理部门以及供应与运输等专业化企业的沟通协调,如果出现沟通协调不畅,则将出现公共关系危机,影响施工顺利进行。同时,建筑施工过程大多处于露天环境内,施工现场内的设备、材料难以避免遭到社会不法分子的偷盗等,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

  2、工程管理危机。投标管理危机。投标是建筑施工企业承揽工程的主要手段,企业在投标过程中需在价格、技术、质量和工期方面对业主的做出承诺,存在不中标危机和中标危机。不中标,施工单位损失购买标书的费用,中标则要准备承担施工过程中的一切风险。合同管理危机。主要体现在合同签订和合同实施两个环节。在合同签订环节,建筑施工企业需与劳务提供方以及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等签订分包合同,分包方的资质不合格和合同细则不明等将给施工带来危机。在合同实施环节,在这一阶段,签订方不履约、政府管理等意外行为将为施工企业带来危机。项目管理危机。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的作用很大,如果项目管理经理的成本、质量、工期、应收账款回收率、业绩等项目管理能力较差,将直接造成施工成本、施工质量、施工工期、资金流转等一系列危机的产生,影响施工的进度和总体质量。

  3、人员管理危机。建筑施工行业的高危机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身危机较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础、模板工程、吊装工程等搞危险性工程环节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增大人员管理的危机。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企业重要人员的变动等情况,也会给施工带来相应的影响,形成危机。

  三、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1、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体现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内在规律的先进制度。不断强化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已成为提高我国大中型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克服大企业通病, 缩短管理链条, 减少或弱化中间管理层次, 而形成一种扁平化结构; 不一定有严格的层级概念, 或者摒弃繁琐的层级制。企业的战略重点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即强化核心业务能力, 保留核心竞争力的主体职能, 而将部分或全部非核心业务、辅助生产和生活后勤服务部门逐步放弃, 转为利用各种各样的合作形式。

  2、加大企业文化宣传。从某种意义上讲,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在员工层体现的是企业士气, 在管理层体现的是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家精神, 是企业的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系统认识企业文化理论,深刻理解企业文化本质,然后正确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工具方法。而系统认识企业文化至少要清楚企业文化与几个要素,比如战略、业务、制度等的关系。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3、建立科学的危机控制体系。企业危机应对策略包括规避、减少、分担和接受危机等。建筑企业要树立科学的危机应对策略观, 即要从整体层面来分析风险影响效果,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原则来选择应对策略,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评估成本效益比。对于不能承受的危机, 企业要主动回避; 对于可以采取措施降低、分担的危机, 企业要综合运用管理措施和保险方法管理; 对于危机不大的低概率业务, 选择危机承受也是一种积极的危机管理方式。建筑企业业务循环的过程是以项目工程成本为核心, 合理配置人力、机械、原材料等构筑工程实体, 通过合同结算换回资金。按照此过程, 借鉴和吸收建筑行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成熟经验。针对各个危机控制点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 通过预警、识别、评估、控制、报告对各种危机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应当强调的是, 危机管理制度虽然重要, 但它抵抗不了危机, 真正的执行才是最重要的。

  4、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一是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面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 二是建立一套以质量责任制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度; 三是建立起综合质量管理机构和灵敏、高效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四是建立有效的质量检验机构,并组织好外协单位的质量保证活动,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实现管理业务标准化和管理程序流程化;五是广泛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使职工群众参与现场质量管理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增强全面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要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化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教育工作和建立质量责任制等。企业的质量管理基础工作是顺利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对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和实现管理目标有重要的作用。以全体成员互相合作为重点,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活动。在质量管理中一切为业主服务、一切以预防为主、一切用数据说话。

  5、 培养和引进人才。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 企业必须有一批精通技术、熟悉市场、善于管理的人才, 构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合理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形成企业自身的知识积累体系, 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针对我国人才贫乏以及跨国公司对人才的竞争, 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引进人才尤为重要。作为企业, 要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重视和使用人才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同时, 对企业人才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探讨】相关文章: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探讨08-30

情报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08-25

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10-25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方法07-16

道德力与企业竞争力浅析08-17

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探究08-19

基于产品再造的企业竞争力09-27

中国茶叶企业竞争力探究06-14

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08-15

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小妙招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