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专业

时间:2024-07-06 00:55:47 中外合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是秉承学校60年传媒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成果,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重要战略部署和创新规划。为了方便考生了解中国传媒大学的合办项目,小编整理了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专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看看吧!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自2009年成立 “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依托遍及23个国家的65所全球知名的传媒高校的优质国际资源,于2014年9月正式成立教育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是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本科专业的教学管理机构,与外方合作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相关学部院共建联合学科专业委员会,使学生得以享受中西融合、引进创新的国际化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本科专业目前招生规模为75人/年(每专业25人/年),自2015年起开始招生,由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New York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YIT)共同开设专业3项,采取国际联合培养,学生修业合格将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和美国纽约理工学院两个学位。

  专业学制四年,学生将进行中国传媒大学和纽约理工学院双学籍注册,全程执行中外双方共同制定的国际联合培养方案,学习期间有外籍专业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和留学培养。

  学生第一至三学年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课程学习,以中英文方式授课。中美双方资深教师共同承担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教学,建立全面的理论体系和培养基础技能,学生还可在假期选择赴日本、韩国、欧洲、澳洲、中国国际传媒影视基地或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基地等进行CAS(Creative Action Service)短期国际项目调研,参与业界国际实训,促进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达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目的。

  第四学年,学生可选择赴纽约理工学院进行学习,以纽约理工学院的核心实践教学模块及毕业创作为主。学生在美国学习期间能加入并参与纽约理工学院先进的计算机图形实验室、动作捕捉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视觉艺术实验室等各项工程中,使用其行业领先的技术设备,并邀请美日先进动画影视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业界精英进行理念培养和实训指导。学生还有机会获得美国当地知名媒介机构的实习机会。

  (一)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简介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直属学院,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在中国传媒大学设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批准书编号:MOE11USA02DNR20141596N),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1+N”办学模式的传媒综合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以“汇聚全球精英、传播中国智慧”为理念,集纳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多学科交融优势,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美国纽约理工学院、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等分别开展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的国际联合学位培养,形成1对多合作办学的现代国际传媒综合学科体系。学院同时依托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覆盖23个国家和地区的65所一流国际传媒高校的教育资源,采取由中国传媒大学分别与联盟盟校共建国际大师工作室、国际实验室和国际创新实践基地,联通高等教育与传媒业界,致力于创建“以国际化推动高教改革的创新实验示范基地”。

  【已开设本硕专业】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目前已开设的本科专业有:

  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本科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联合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Computer Graphics/Animation、戏剧影视导演Digital Film and TV Production、视觉传达设计Graphic Design本科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本科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开设的传播学专业(美方学位为BA in Journalism);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开设的广告学(Bachelor of Fine Arts (BFA) in Advertising, Public Relations and Technology)、文化产业管理(Bachelor of Science (B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ncluding a Marketing option)、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目前已开设的硕士专业有:

  中国传媒大学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开设的传播学(媒介与全球化)(MA in Media and Globalization)、新闻与传播(国际广播电视)MA in Broadcast Journalism

  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开设的传媒艺术学MA in Communication Arts、广播电视Master of Fine Arts(MFA) in Fine Arts and Technology、动画与影视特效Master of Fine Arts(MFA) in Computer Graphics and Animation、设计艺术学Master of Fine Arts(MFA) in Graphic Design等;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目前已开设的博士专业有:

  外国博士学位教育: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Doctor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Programme in Journalism,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的三大办学特色】

  国际人才培养特色——“GMC传媒全球公民”培养计划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一批“熟知全球传播规则、能够参与全球传播事务竞争与合作,运用先进的、国际通行的传媒信息手段,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参与或领导国际团队为中国的国际化发展贡献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的传媒全球公民(Global Media Citizen)。

  MEDIA对于传媒全球公民的要求促使ICUC创立了艺术 技术 管理融合的现代复合型传媒人才计划,通过一业为专、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识博雅课程体系、代表作课程体系、业界导师工作室课程体系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艺术创作与文化思考的结合,个人独立意识与团队合作的结合。

  GLOBAL对于传媒全球公民的要求促使ICUC创立了中西文化融合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大使培养计划。Global不是全盘西化,与传统的国际交流、国际留学、3+1或2+2的交流模式不同的是,ICUC按照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的要求,以中国传媒大学为办学主导,以国际传媒高等教育联盟为平台,通过国际教授工作室、国际影像丝绸之路实践教学计划、国际英语学习模式,形成系统引进国际课程、国际教学、国际管理、国际导师、国际教育评估体系为一体的国际传媒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国际教育的中国化落地、中西融合的教育模式。

  CITIZEN对于传媒全球公民的要求促使ICUC创立了有责任心、有行动力、有担当的现代国际公民培养计划。国际公民不是一个法定概念,而是一个行动概念。通过建立ICUC“传媒全球公民”项目制、创业辅导机制和国际奖学金制,帮助学生参与环保支教、团队拓展、领导力建设、学生社团组织、乡村中国调研、创业创新平台,通过项目参与锻炼公民责任、抗压性、项目执行力和在国际行走中培养竞争与合作能力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介绍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介绍。

  国际教学资源特色

  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ICUC教师团队由中方合作学院专业教师、外方合作学校专任教师、国际盟校外籍客座教授、业界特聘专业导师组成,体现了中国传媒大学传统的教学优势和国际化优质教学资源的中西融合、精英配备;

  国际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研究

  充分彰显了ICUC创新和高精尖的配备,按照国际理念,采用小班教学,学院目前拥有PC工作站实验室、苹果工作站实验室、NYIT 360度环绕视频教室、3D打印国际联合实验、CNC新华网络电视融媒体实验室,SAGE国际学术资源中心,实验教学空间设计采用环绕式摆放,打破传统“讲台-课桌”的单向灌输式教学,突出浸入式、参与式效果。在全国艺术教育领域率先倡导把国际传媒一线的产业级设备配备给教学,学院还正在与国际一线传媒公司共建未来媒体实验室、未来智慧教室、I CAVE 数字媒体影像谷、智能网络实验室、佳能数字影像中心。ICUC国际演播技术半岛,更是集最新的虚拟演播、新媒体互动、后期制作等全方位一站式高端技术制作基地。专业的技术和设施为教学和产业项目制结合提供了技术保障。

  国际传媒职业发展与创新实践

  学院突出国际传媒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每位学生均有国际实践教育导师指导系统开展国际实践、国际学习、国际创作和国际项目执行。学院设立全球学习中心和国际职业发展顾问,全面引进外方合作学校的国际留学及国际传媒职业发展计划,通过国际传媒咨询委员会、国际校友会,全程指导学生赴美和英国学习交流及国际实习计划,并赴第三大洲开展春季和秋季小学期国际实践。学生可根据能力和兴趣,选择到全球知名传媒、艺术和科技公司,以及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国际影视创作中心,国际会展中心进行实习,或者参加享受国家留学创业的孵化政策。

  学院常设国际传媒艺术馆、国际数字融媒体基地、国际传媒创业孵化平台、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支持下建设“国际传媒留学创业园”。学生职业规划以“GMC传媒全球公民”为定位,面向走向国际的中国传媒行业、中国文化的国际化领域、国际组织、国际企业的中国部或全球发展品牌公关和策划,新媒体行业的全球拓展等提供国际精英人才培养计划。

  (二)合作方简介

  美国纽约理工学院(以下简称“纽理工”)创建于1955年,主校区地处美国纽约传媒核心区域,是一所传媒技术与艺术结合,办学特色鲜明的理工类院校,也是中国教育部认可的首批美国高校之一。纽理工致力于创新、创意和企业精神,培养新一代领袖。作为大学的全球化战略,纽理工还在温哥华、阿布扎比建立了国际校区,今年整体在籍学生已达到13000人,覆盖了90余个不同的学位方向。目前,遍布全球的毕业生已超过10万,许多校友成为活跃的商业领袖、数字艺术家、工程师、建筑师、科学家和医学专家。

  纽理工以其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多元的文化、杰出的校友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而获誉,连续6年被《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评为优秀理工学院之一。作为高科技行业的重要创新基地,纽理工是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的诞生地,著名计算机动画公司皮克斯公司总裁Ed Catmull,迪斯尼动画首席科学家Lance Williams,梦工厂科学家Hank Grebe,网景创始人Jim Clark都毕业于或曾工作于纽理工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室。

  纽理工的传媒类学科集中体现了“传媒艺术、技术与管理”办学特色,具有鲜明的实践教学优势。学校践行“艺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坐拥百老汇、林肯中心和曼哈顿传媒大道的地缘优势,与传媒业界联系紧密,具有行业领先的数字媒体特效、动画实验室和3D打印实验室等,并为学生提供了赴美国主流电视台、数字媒体、影视制作、创意文化领域的大量实习机会。

  纽理工在影视艺术与技术的教学方面经验丰富,积淀深厚。专业结构合理,师资丰厚,传媒业国际高管执教,引入精尖技术和实践经验;教学环境优越,拥有美国先进的3D动态捕捉实验室。学院强调扎实全面的理论教育和熟练的媒体专业技能的交融,传媒艺术与技术相关专业集电视电影编辑制作、影音录制剪辑、数字媒体、动画等专业教学与管理、国际交流、公共关系等综合知识为一体。同时以大量的实践项目课程全面夯实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学生在商业、艺术、建筑、工程、医学等多元产业的数字技术、艺术和管理相关领域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纽理工2011年成为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的盟校,基于和中国传媒大学共建的多层次深度国际产学研协作,自2013年起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准进行中外合作办学实践。

  (三)专业介绍

  H1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

  Computer Graphics/Animation

  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秉承“艺术、技术与管理”融合的国际办学理念,通过系统专业的理论学习和大量国际化创新创作实践,培养掌握前沿媒体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数字影视艺术与技术的领军人才,专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空间。本专业根据学生意愿和考试情况设立艺术特色和技术特色两个方向,鼓励学生发挥优势,在数字视觉艺术创作和计算机图形、动画制作(数字媒体特效)两个方向合作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不仅是一项艺术,也因其强大的成像能力和技术性,成为一个广泛运用于全世界各个可视化领域的技术手段。本专业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数字媒体设计和技术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多地从三维技术和新媒体的角度理解动画,鼓励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将创意和创作有机的结合,使作品更为有效地融入全球文化市场。富有魅力的作品将丰富受众的体验,带来愉悦,启发思想。本专业将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优势专业与纽约理工学院的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和创新培养模式相结合,以创新思维、国际化竞争与文化融通为核心价值,培养艺术、技术结合的复合型国际化动画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该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分为通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实践课程、选修课程五个模块。设置的主要课程有:视听语言、互动艺术创新思维、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用户体验分析与互动设计、2D动画(2D Animation)、3D动画(3D Animation)、角色设计(Character Development)、数字建模(Digital Sculpture)、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定格动画(Stop Motion)、游戏设计(Game Design)、故事板(Storyboard)等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介绍中外合作办学。

  H2戏剧影视导演(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

  Digital Film and TV Production

  戏剧影视导演(中外合作办学)依托纽约理工的数字影视制作(Digital Film and TV Producation)的国际专业优势和中国传媒大学导演专业的悠久历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语言和数字技术,能够胜任国际影视制片环境和推动中国影视国际化发展的国际复合精英人才。专业将结合两国教师团队的实践型、开放型教学方法,通过在故事建构、影像造型、音频处理、视频剪辑及互动多媒体等方面的教学和国际实训,培养通晓视听及多媒体语言,具备想象力、创造力和执行力的国际影视制作人才。

  课程体系:该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分为通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实践课程、选修课程五个模块。通过故事建构、影象造型、声音处理、表演把控记忆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训练,培养能独立从事电影、电视剧、纪录片、戏剧编导工作的复合型国际影视人才

  淘宝精品

  专业课程除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剧作课程系列、表演课程系列、导演课程系列外,还包括外方引进的:数字多媒体(Multimedia Fundamentals)、媒体内容制作(Media Production Workshop)、剪辑(Editing)、导演(Directing)、音频录制(Audio Recording)、调查基础(Foundation Of Inquiry)、传媒与社会理论(Media and Society)、行为科学基础(Behavioral Science Choice)、文学基础(Literature Choice)、电影史(Film History)、传媒史(Media History)等。

  H3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

  Graphic Design

  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位于全国领先的学科优势和美方领先的视觉及互动媒体技术与艺术国际资源建立,融合传播学、广告学、艺术学和互动媒体设计技术的技术理论,帮助学生建立对交互式媒体艺术与技术、互动广告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系统认识。

  该专业以创新思维、国际化竞争与文化融通为核心价值,培养学生的平面及综合媒体形象表现、创作、发布的全方位能力及设计管理能力,进入国际艺术设计领域的全球竞争。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的毕业生在中外文化融合、互联网+企业创新和中国国际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广泛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发展空间,既能满足各类传媒机构如电视台、新媒体、数字出版以及广告公司和设计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形象宣传、信息传播与管理部门、艺术教育机构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又能满足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组织机构、文化创业产业和艺术咨询服务机构对展览策划和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本专业的国际面向为中国文化和企业的走出去和国际机构的中国市场拓展培养竞争型人才,对国际联合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平面设计模块、综合媒体设计模块、展览策划与艺术管理设计模块、国际视觉艺术市场模块、国际艺术设计模块等。主干课程分别包括:广告摄影、广告设计、信息与指示设计、媒体设计、互动媒体广告、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影视广告、声音设计研究、会展设计、设计管理、商业空间设计、艺术品投资与鉴赏、设计策略与规划、博物馆与展览策划专题,外方引进课程还包括数字编辑(Digital Editing)、当代设计(Currency Design)、动作图形(Motion Graphics)、品牌推广(Logo/Branding)、设计思维与训练(Design Thinking)等

  拓展:关于艺术学专业的中国传媒大学专业

  1.艺术美学方向

  艺术美学属于艺术学研究领域中的基础部分。它主要是从美学的高度对各种艺术文化现象、对艺术学的概念范畴进行系统研究和学术反思,包括对于艺术的本体特征、艺术活动(艺术创作、艺术传播与鉴赏接受)的审美属性、艺术作品、艺术形态以及艺术文化的美学意义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校艺术美学专业方向包括艺术本体美学、艺术形态美学、艺术创造与发生美学、艺术传播与符号美学、艺术批评与接受美学等相关一体的领域;而且,随着艺术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大,艺术美学还必将开拓出它的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所以,艺术美学在学科体系上是开放的,其研究方法也是多元的。

  本专业方向要求研究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得到相应的艺术素养培育与艺术创造与评论能力的训练,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艺术学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或批评实践;同时具有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方向集中了本校从事艺术美学研究的优秀教师;主要学位课程包括:中外艺术史、美学专题、艺术美学、审美文化研究、艺术批评等。

  2.艺术传播学方向

  艺术传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使艺术的信息得到复制、保存、扩展,通过优化的处理和组织,积极影响广大的接受者。作为人类传播行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艺术传播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艺术传播学注重研究艺术传播的立场的选择、过程的组织、价值的实现以及艺术传播中传者和受众的关系等。艺术传播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展现代艺术学的学科领域,而且对于推动艺术的交流、促进艺术发展、扩大艺术的影响,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本研究方向着重研究艺术传播的特殊性;要求把握中西艺术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人类艺术传播的思想观念及实践经验,特别应该注重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传播的大众化、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等。

  本研究方向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艺术学与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人类艺术传播的历史进程,理解人类艺术传播行为的属性、类型、途径,理解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艺术传播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市场法则,理解艺术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艺术接受与消费等各个环节以及艺术传播的社会心理和审美样态等。要求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艺术传播学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或从事艺术传播业务;同时具有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方向结合本校特色,凝聚了相关学科的师资;主要课程包括:中外艺术史、艺术传播学、公共艺术、艺术批评、现当代艺术思潮、审美文化研究等;特别是关注与广播电视等当代大众传媒相关的艺术传播实践诸领域的研究。

  3、艺术人类学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研究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学科。这一专业的特色是:1)关注普通民众的艺术生活;2)关注活生生的艺术传承与表演;3)研究与表演并重。通过深入考察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表演,试图在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来理解民间艺术的地位与作用,进而理解民间文化与民众生活。

  艺术人类学重点研究的是表演艺术与口头传统,包括民间仪式、游戏、歌舞、小戏、说唱、手工艺等重要类型,考察民间艺术形式之起源、传播、结构、意义、功能、表演等问题,尤其关注在大众传媒时代民族民间艺术传统的传承与传播问题。艺术人类学要求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方法,并且能够恰当地使用文献资料从事研究工作。研究的重点是对于民间艺术的“表演研究”,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表演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真正理解“表演”作为一种研究方式的潜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艺术人类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田野作业并且能够撰写高水平的田野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之上,学会撰写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性论文,为传承、传播、创作、批评民族民间艺术活动做好准备。

  课程:“艺术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表演研究”、“艺术与社会”、“民间文艺学”“艺术人类学专题讲座”。

  4、广播电视艺术美学

  广播电视艺术美学学科定位:艺术学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其理论建设的具体方法是以广播电视艺术美学理性的方式来研究广播电视艺术感性的实践作品,并通过具体的作品辨析来检验、丰富广播电视艺术美学理论。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学习,使学生既能掌握较为扎实的广播电视艺术美学理论,又具有对广播电视艺术现实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引领广播电视艺术具体实践的能力。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的标准”为评价标准,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方法论基础,以史论合参、创评结合、中外比较为研究路径,以电视艺术生产各领域为研究对象,以标志性艺术成果为研究重点。

  本研究方向教学重点:西方美学理论与历史、中国美学理论与历史、广播电视艺术美学理论及方法、中外广播电视艺术热点现象分析、广播电视艺术作品鉴赏、广播电视艺术批评写作等。

  5、传媒艺术与文化

  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是着力于中外传媒艺术与文化理论前沿与实践热点的综合性研究、交叉性研究,具有传媒、艺术、文化三位一体的特色与优势。该研究方向以“大艺术”为研究框架,既注重艺术学科范畴内理论研究的交叉融通,也着重凸现传媒艺术这一新兴艺术形态的独有属性;以“全媒体”为研究视野,既保有广播电视的核心地位,又充分适应新媒体时代传媒融合的发展态势;以“大文化”为研究领域,在引入文化研究普遍性原则的基础上,重点彰显传媒艺术研究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追求,对于适应国家文化战略发展需要,突出传媒文化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与引领效应。

  本方向遵循本土化、国际化、社会化的培养原则,对接政府、业界、学界需求,致力于战略型、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为政府培养具有一定传媒文化发展宏观视野的战略型人才,为传媒机构培养全媒体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研究机构培养能够胜任传媒艺术与文化教学与科研的综合型人才。

  本方向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传媒艺术与文化理论与实务》、《传媒艺术理论》、《传媒文化批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公共艺术研究》等。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专业】相关文章:

如何选择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03-09

艺术类中外合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办项目介绍03-07

中外合作办学01-12

有的大学里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什么意思?01-12

中外合作办学意义06-13

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03-19

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03-30

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02-09

中外合作办学的热点问答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