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的是什么

时间:2024-02-23 12:19:07 志升 中外合作 我要投稿

中外合作办学的是什么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中外合作办学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外合作办学的是什么

  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

  1、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经验,一方面能够在国内培养出高水平的国际人才,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中国的整体教育水平。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引发我们对现有教育形式甚至制度和机制上的反思,改变我们现有的不适应入世后新形势的旧观念和老做法,促进我国教育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教育市场化。

  2、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提高国内教师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合作办学,国内教师可以获得出国考察、学习、培训的机会。使中方的教师与外方的教师结成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而且在外方教授上课期间,主动为中青年教授开放听课席位,这为国内教师深造自己的专业,开拓视野、掌握双语教学技能、现场了解国外的教学模式等,提供了优越而便利的条件。

  3、中外合作办学填补了国内高校许多专业上甚至学科上的空缺。比如一些合作办学项目引进的“物联网专业”、“领导力专业”、“体育经纪专业”、“电子商务法律”等专业,不仅培养了相应行业国内急需的高级专业人才,提高了行业的整体素质,也成为我国在这些专业、学科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起点。

  4、此外,这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多实行自主招生、自主考试,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准入和教师引入等方面,结合用人部门和学员的需求上有较大的灵活度;引进外文原版教材和外方师资配比的比重较大;教学中更注重案例教学方式的应用和及时更新教学参考材料;并采用互联网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引进市场手段进行项目推广。

  同时,为了更好地对这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规范和管理,配套的法律法规正在陆续出台,2003年的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条例》明确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方向:“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

  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鼓励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依法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国家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引进国内急需、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性的课程和教材。”《条例》还将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招收学生纳入国家高等学校招生计划。

  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教育形式,旨在提供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

  具体来说,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分为两大类: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这是指中外双方合作设立的独立法人教育机构,它们拥有自己的校舍、师资和教学资源,能够颁发相应的学历和学位证书。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种形式不涉及独立机构的建立,而是在某个已有的中国大学内,针对某一学科或专业开展合作。学生在这种项目中学习,可能会获得中方和外方两个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

  此外,在选择中外合作办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合法性:确认所选项目是否得到了中国教育部的批准,并能够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认证。

  考察质量:了解历届学生的反馈、生源质量、院校排名以及师资情况等,这些都是评价一个项目好坏的重要指标。

  注意费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费通常较高,因此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来选择合适的项目。

  总的来说,中外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了在国内外教育资源结合的教育环境中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同时,它也促进了中国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和国际化进程。

【中外合作办学的是什么】相关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是什么意思02-03

中外合作办学06-04

中外合作办学意义04-09

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02-09

中外合作办学知多少06-16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06-15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介绍05-16

中外合作办学热点问答06-20

如何理解中外合作办学06-20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解析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