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国环评市场现状
2015年年底,环保部直属8家环评机构率先完成了脱钩,到2016年底所有地方环保部门350家环评机构分两批已经全部完成脱钩任务。其中176家取消或者注销了资质,174家由原环评机构职工自然人出资设立环评公司,或者整体划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环评市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1.环评机构数量的变化
目前,全国现有环评机构906家,其中甲级机构181家,乙级机构722家。
随着环评脱钩完成和环保部对于资质审查更加严格,环评机构的数量比前几年相比明显减少。市场正处于剧烈的变动时期,内部竞争更加激烈,外部资金和企业的介入也更加明显。根据环保机构的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出当前整个环评市场的整合正逐渐加剧。
2.环评工程师的变化
目前,我国现有环评工程师1.97万人,其中已注册环评工程师1.099万人。在每年一次的环评工程师考试中,预计通过人数约为1000-1500人,也就是说每年约新增注册环评工程师约1000-1500人。
环评工程师一直属于卖方市场,拥有环评工程师证书的人员向来供不应求。尽管环保部门三令五申严禁挂靠,但挂证现象一直存在,证书挂靠行情还成为相关从业人员衡量身价的重要指标。环评工程师挂靠费用从前些年的1-2万元/年上涨到如今的约6万元/年。这即反映出市场对于技术的尊重,也显示出环评行业人才的稀缺程度。
一方面,市场上的环评机构数量在减少,另一方面,国内环评工程师总数却每年增加。因而长期来讲,随着每年通过环评工程师考试的人越来越多,环评工程师的紧俏程度一定会慢慢缓解,相应地挂证费用自然也会逐年降低。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2015年9月,环保部颁布了新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大幅提高甲级和乙级环评机构所需的环评工程师必备人数要求。甲级环评机构配备的环评工程师人数由10人增加到15人,且每一甲级类别需要的环评工程师人数由原来的3人上升至6人。乙级环评机构配备的环评工程师人数由6人增加到9人,且每一乙级类别需要的环评工程师人数由原来的2人上升至4人,相当于现有环评机构对于环评工程师人数需求至少增加50%。资质壁垒的提升显现出甲级资质的价值,且随着资质标准的提升,新进入市场的机构所需成本也将大幅提高,同时也会逐渐淘汰一部分不能满足资质条件的小型机构,最终市场集中度将逐步上升。
新《办法》即提升了环评行业的准入门槛,同时客观上稳定了市场上环评工程师挂证行情,避免了环评工程师证书像当年的注册会计师(CPA)一样随时间发展而逐步贬值的噩运。
从长期来看,环评工程师饱和是迟早的事情。根据我们的调查,即使以新办法中的标准来衡量,市场上排名靠前的大部分环评公司的环评工程师数量基本都能满足其资质要求,它们对于环评工程师的需求并不迫切。而急需环评工程师的多是新进入市场的乙级机构或者极少数新晋甲级的公司,它们希望用高价在短时间内招募到足够数量的环评工程师满足晋级条件。一旦满足条件之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仍会转向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单纯只有证书而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前途不甚乐观。随着乙级资质公司的增加,本来含金量不高的乙级资质会更加贬值,最终会导致环评工程师证书行情的下跌。
我们预计未来若干年内环保部都不会再次提高环评资质要求必备的环评工程师人数,因此市场对环评工程师的需求会逐步趋向于饱和,环评公司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最终会回归正常化。工作经验和能力将成为环评公司招聘人才主要的考核指标,是否拥有环评工程师证书仍会是一项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在市场排名靠前的环评公司内,基本可以减少甚至完全杜绝挂靠现象的存在。未来,一个没有证书但经验丰富的环评从业人员的收入完全可能超过有证书但没有经验的人员。
3.环评市场的变化
3.1环评市场概况
据业内人士估算,环评收入约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 0.02%左右,全国环评市场规模约200-300亿元。在环评市场内部进一步细分,可根据项目合同金额大小将环评市场进一步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高端市场单一项目合同金额在40万元以上,利润率相对较高;低端市场单一项目合同额在 20 万元以下,利润率相对较低;中端市场单一项目合同金额在 20-40万元,盈利水平也处于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中间。在整个环评市场中,高端市场几乎完全被拥有甲级环评资质的环评机构垄断,许多利润较高的大型环评项目都由有环保背景(即“红顶中介”)的环评机构或背靠大型国企的环评机构(如交通、铁路、煤炭、化工等领域)完成。环评中端市场和低端市场尤其是低端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由于利润率低,大部分甲级资质的环评机构几乎退出了这一领域。在这一领域争夺市场的主要是众多具备乙级资质的环评机构,竞争手段主要依靠低价。
近年来,上述情况也在发生变化。随着脱钩改制,市场进一步放开,一些民企和非环保系统背景的环评机构也进入到高端市场中来,分食高利润率市场的蛋糕。而原本一些只在中低端市场厮杀的乙级资质环评机构,也努力挤入高端市场,让这个本来就不大的市场更加拥挤。入侵者往往以低价作为敲门砖,争夺人才、抢夺市场份额,在原本就不平静的环评市场中搅得天翻地覆。而在中低端市场,竞争则更加激烈,各甲级、乙级资质的环评机构纷纷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公司,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份额。
尽管环评市场整体呈萎缩态势,竞争激烈,但是由于环评在项目建设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吸引了众多资本和企业对这一领域的垂涎。环评处于项目投产前端,环评机构可以在项目初期就合理介入项目相关环保配套设施的规划,对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有效推动环境治理类订单的拓展。通过历史数据可以看出,申报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环保投资通常维持在环评收入总额的440倍左右,上游地位高杠杆效应明显。如果将环评优势利用得好,操作得当,环保企业完全可以获得环评后端数十甚至上百倍金额的订单。对于一个年产值数千万元的环评机构而言,其价值远不只是这数千万元产值所产生的利润,而是其后端拉动的数亿元甚至更多的环保投资,这也正是诸多上市企业疯狂进入这一领域的原因。
以目前环评领域的行业集中度来看,环评市场仍处于分散竞争型(CR8<20%,即排名行业前八的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小于20%)。除行业领头羊中咨华宇的业绩较为突出以外,其余规模相对较大的环评公司年营收大多在5000万元-1亿元之间。随着市场内不断出现的并购,预计一两年内行业集中度会快速上升,市场达到低集中竞争型(20% ≤ CR8<40%)。
3.2总体市场缩小和地方化
随着环评审批权逐年下放,以及新环评导则总纲对于环评报告内容要求的减少,整个环评市场规模也在相应缩小。
在全国全部的环评机构中,由于北京的位置特殊,其大学、科研机构、央企众多,因此北京甲级资质环评机构数量一直居全国各地区之首。另一方面,在审批权下放之前,由环保部参与审批的项目较多,北京的环评机构在送审报告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北京的环评机构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也远高于其它地区。
在全国现有的906家环评机构中,北京的环评机构为77家,占比约8.5%;而在全国182家甲级环评机构中,北京为43家,占比近24%。
随着原本应环保部审批的环评报告审批权逐步下放至各省市,在京环评机构的优势正在缩小。市场份额方面也将由原来的北京一家独大逐渐过渡至各地群雄并起,这也给了各地环评机构平等的竞争机会。
原本由“红顶”环评机构所占据的70%的市场份额,随着脱钩改制正逐渐释放出来。具体到市场参与者,以中咨华宇为代表的原民营环评公司利用脱钩改制带来的机遇,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利用自身优势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而脱钩改制变身为民企(或国企)的原红顶环评公司也正摩拳擦掌,希望利用体制转变带来的契机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3.3资本市场的介入
一向以逐利为目的的资本市场如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早早嗅到了环评市场的商机,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多家环评公司的股东名单中出现了上市公司的魅影。像中金环境(300145)收购了中咨华宇,博世科(300422)收购了博环环境,永清环保(300187)则将原本的乙级资质升至甲级。甚至一些新三板公司也加入到争夺战中,河南鑫安利(831209)间接控股了原8家部属红顶中介之一的中环联新等。
在目前的全部环评公司中,拥有甲级环评资质的上市公司4家,其中沪市主板1家、创业板2家,港股1家。拥有乙级环评资质的新三板上市公司12家。这些还没有包括上述由上市公司控股和参股的环评机构。
除了等待资本市场的垂青,有些环评公司谋求新三板上市或者其它的融资机会,通过引进新股东和资金提高自身实力,谋求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由于新三板要求上市公司存续期为两年以上,而本次环评脱钩改制的公司大部分都新注册于2016年,因此预计2018年会有若干家环评公司在新三板上市。
4.环评公司
4.1环评公司的经营策略
环评公司的核心价值是其资质,这也是行业的护城河,因此维护好资质是环评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资质背后要有专业的技术水平作为支撑,环评公司的产品——环评报告书的好坏就是一家环评公司实力的体现。随着国内刮起环保风暴,环保部对于环评报告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2017年3月28日,在由环保部发布的《关于2016年度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技术复核发现环评文件质量问题处理意见的通报》中,就对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环评机构予以限期整改6个月的处罚,要求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半年内不得受理上述机构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申请。这也就相当于中咨华宇被判半年的禁闭,意味着在此期间它们将无法完成任何项目的审批。正准备大展宏图的中咨华宇来说,这次处罚无异于当头一棒,恐怕给它完成对母公司中金环境的业绩承诺会带来不小的困难。
其实这次处罚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中咨华宇以及其它民营环评公司受罚在业内早已不是新闻。如果以“中咨华宇+通报”为关键词在百度进行搜索,可以找到上海、江西、泉州、河南等多地在不同时期对其的通报批评,这并不算是什么新鲜事。而在这一现象的背后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环评公司的业务要想做大,必然要将市场扩散至全国。而环评业务并不具备标准产品的可复制性,每一地的环评市场都要有足够的当地人脉进行支持,环评公司要想在各地同时开展业务必须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因此,在各地寻找合作伙伴开设分公司成为一家环评公司迅速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行业内排名靠前的环评公司概莫能外,像中咨华宇就在全国各地开设有三十余家分公司。但是,各地分公司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导致被通报的悲剧,轻则在当地通报,重则在全国通报,最终受影响的还是环评公司自己,这恐怕称得上是跑得太快的副作用。
To be,or not to be?这个问题对于环评公司演变成为:追求数量还是质量?追求业绩的数量可以迅速占领市场得到更高估值,但是有步子太大难免有扯着蛋的风险。相反,追求质量有助于品牌建立和提升软实力,但是可能因为速度太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掉队。过去,民营环评公司的赚钱策略是多开分公司靠证吃饭,红顶中介的策略则是靠自身在环保系统内的资源生存,双方鱼有鱼路虾有虾路,互不干扰相安无事。如今,红顶中介开始下海抢占各地方公司的市场,民营公司也开始蚕食原红顶中介独占的份额,原本属于双方各自的领地都已不再安全,唯有不断前进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噩运,也只有在数量与质量之间实现平衡的企业才会是最终的赢家。
除环评业务以外,环评公司无一例外地寻求向邻近业务发展,环保咨询、第三方监测以及污染设施运营、土壤修复等行业是最常见的突破口。不过,客观地说,环保行业上市公司林立,竞争激烈,环评公司想在主业以外的市场抢得一杯羹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4.2 环评公司的价值
多年以前,由于环评市场的封闭,我们几乎看不到业内的并购,也无法准确判断环评公司的价值。但是伴随着环评机构的脱钩改制,业内出现了几起公开并购,可以给我们判断环评公司的价值进行参考。
4.2.1中金环境(深市代码300145)收购中咨华宇(甲级资质)
中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南方泵业)已于2015年11月分两步(30%+70%)收购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总价10亿2163万元(21600万元+80563万元),约定市盈率小于13.54倍。中咨华宇承诺2015、2016、2017年利润分别不少于6000、8500、11050万元。根据中金环境三季报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中咨华宇实现营业收入25,057万元,净利润7,550万元。中咨华宇是环评行业的领头羊,中金环境对其的收购无疑对于对环评公司定价具有指标性意义。
4.2.2 博世科(深市代码300422)收购博环环境(甲级资质)
2016年5月,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3024万代价通过接收广西环科院环保有限公司环评业务(即广西博环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获得环评甲级资质,进入轻资产高利润率的环评市场。根据公开报道,广西博环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290万元,净利润-364万元。也就是说,博世科以约3000万元的代价获得了一个具有甲级资质的壳公司,博环环境具有5项甲级资质和2项乙级资质。
4.2.3 鑫安利(新三板代码831209 )收购中环联新
2015年由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制人王耀党出资3640万元收购中环联新(北京)环境保护有限公司70%的股权(中环联新整体估值约5200万元)。根据公开资料,2016年上半年中环联新营业收入为611万元,利润36万元。中环联新具有5项甲级资质。
4.2.4某中部地区拥有甲级资质的环评机构开价3000万元转让公司。据称其营业收入稳定在每年4000-5000万元之间,拥有4项甲级和2项乙级资质。
通过以上几起案例,我们可以对环评公司的价值有大概的评估,拥有4到5个甲级资质的壳公司其价值大约在3000万元左右,如果拥有稳定的营业收入,那么价值还会增加。
【我国环评市场现状】相关文章:
我国监理工作的现状05-19
我国景观住宅发展现状08-14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及现状04-11
浅谈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04-26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10-17
项目环评手续办理流程(附图)05-16
我国几大钢铁企业物流发展现状08-29
欧美环评制度改革经验借鉴08-14
2017年OA办公系统市场现状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