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促进交往的居住区环境设计
目前我国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设计以追求视觉景观和工程技术质量为单一目标,对于促进邻里交往的环境设计研究多停留于理念及对国外研究的借鉴。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相信更多设计人员与地产商会越来越重视社区邻里交往问题,使如何优化空间环境质量以促进交往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与居住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住宅内部的结构、光照以及外部环境等物质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这些却没能给人们的社区精神生活带来更好的发展空间。当人们的感应空间随着交通和网络迅速扩大时,占有空间却蜷缩到了一室四壁。究其原因,一方面,城市的扩展、福利的增加、家庭作用的调整以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让人们可以从工作、学习以及其他社会环境中获得所需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居住区社会交往的意识日趋淡化。另一方面,居住区环境空间存在的种种弊端也是促成邻里交往冷漠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加强居住区交往空间的环境建设,提高人们社会生活的质量,成为居住区建设的新焦点。
交往行为与环境空间的关系
户外活动的基本行为特征
丹麦建筑师扬·盖尔在其著作《交往与空间》中,将人的户外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其中,必要性活动包括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事物,如上班、购物。这些活动几乎不受物质构成的影响,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参与者没有选择的余地。自发性活动指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人们自愿参与的活动,如散步、晒太阳。这些活动往往受天气和环境的吸引力影响,要求有好的物质规划。人们在公共场所中的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有可能引发各种交谈、游戏等社会性活动,即我们所说的交往行为。
居住区空环境基本特性及其对交往的影响
尽管物质环境的构成对社会交往的质量、内容和强度没有直接影响,但却能影响人们相遇以及观察和倾听他人的机遇。这意味着,只要改善公共空间的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条件,延长人们在户外逗留的时间,就能间接地促成社会性活动。
环境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
对于住区来说,空间公共性与私密性的相互平衡是交往的丰富性与选择性的重要来源。一个私密性和公共性平衡很好的空间环境,不仅是舒适的,更能够促进人们不同层次的交往活动发生。成组团的居住区模式中,建筑群体将空间划分为公共性、半公共性、半私密性和私密性四个层次,有序组合的空间具有不同的领域性,能形成更强的从属感与安全感(图1)。
公共空间:供小区居民共同使用的空间。通常位于主要道路交通或者入口处,方便小区居民到达。这一空间结合公共绿地、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商业服务于一体,是小区居民聚会、休憩以及和外界交流的理想场所。
半公共空间:属于小区部分居民所共有的空间。一般由住宅建筑组团围合,半封闭的空间使组团内部居民对之产生了比较明确的领域感。这里集合了儿童娱乐设施、健身设施,是组团居民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
半私密空间:属于几栋建筑居民共同拥有的空间,是半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过度领域,大多位于宅前,因而也是最能促进邻里交往的场所。
私密空间:住户的私人空间,包括庭院、住宅阳台等。空间的领域性最强,不容他人侵犯。
环境空间的领域性
“每个人都为一个看不见的个人空间气泡所包围,当我们的气泡与他人的气泡相遇重叠时,就会尽量避免由于重叠所产生的不适”。爱德华·T·霍尔在《隐藏的尺度》的“气泡”说形象生动地解释了人类的空间领域性。当个体或团体暂时或永久地控制一个空间,他们会对这个空间产生从属的认同感,在空间领域受到侵犯时,领域拥有者常会感到局促不安,并且采取措施保护自己所拥有的这个空间。过度开放、没有边界限定的空间往往给人以不稳定感或不安定的感觉,让人产生失落感,而非认同感。与开放的外向性空间相比,在封闭性较强的空间里,居住者有较强的领域感和安全感,有助于交往行为发生。
我国居住区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空间模式与空间尺度过大
据心理研究资料表明,当住户在8~12户时,彼此了解甚深;当户数达到50~100户时,住户仅能知道彼此的容貌和姓名。里弄和四合院的传统居住模式空间具有相宜的尺度和合适的形态规模,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与私密空间有条不紊的结合,使人们乐于接近与使用。而现代居住区组团规模往往在300~700户之间,人口的聚集使得住宅建筑不可避免地由低层向高层发展,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过渡严重缺乏,为居民之间的交往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墙。
园林景观片面追求商业化效益,缺乏对人活动的引导
面对时下风靡的各种欧洲风、西亚风住宅景观,植根于中国本土的胡同和里弄的生活与文化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住区园林景观缺乏归属感,设计往往只注视觉上的满足,功能单一,对人的活动引导性不强。
不注重空间和细节处理,缺乏人文关怀
有些小区片面追求景观的气势,应用大尺度绿化和铺地,楼间空地领域感不强,景观空间单一。住区街道完全以车行尺度设计,或是道路与景观隔离,景观单调,大大降低了街道空间的亲切感和吸引力。许多住宅小区对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需求涉足不深,人文关怀上偏差严重。
领域感与归属感的建设
适宜的空间规模与完整的空间层次适宜的空间规模与形态能够建立环境的领域性和亲切感,居住的整体空间结构应该由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到半私密空间再到私密空间逐步过渡,分明层次,有序组织。对于中高层集合住宅,利用楼顶置街道平台、楼层间的花园(图2)以及不同楼间的通道形成立体的里弄与四合院,能够填补住宅区中半私密空间的空白,为居民提供一个亲切的交往空间。
注重大小景观空间的界定与组合
为了能让居民很好地使用空间,户外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将大空间和小空间相互结合,注重边界空间以及细节的设计,构建适宜的空间尺度。
不同元素界定的空间对于领域性的形成及其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在设计中认真考虑。建筑以及围墙的实体界定的空间具有明确的边界,有利于较强的空间领域性的形成,多用于形成半私密性和私密性的空间:实体建筑与较高的墙在一定的空间比例之下围合而成的空间能够具有最强的封闭感与领域性;亭廊等建筑与较矮的墙则可以加强空间之间的联系。植物是一种软质材料,它界定的空间边界比较模糊,但也可以通过植物的梳密、高低来形成封闭感不同的.空间:单颗植物可利用树冠界定树下空间;列植的植物则是竖向界定空间;树墙与树篱还可以形成同墙体类似的空间效果。地面的高差和铺装形式的不同是另外一种封闭性较弱的空间界定方式,它与植物界定出空间的私密性不如建筑与墙体所界定的空间私密性强,是广场和开放绿地等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的主要空间界定方式是广场和开放绿地等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的主要空间界定方式(图3)。
丰富道路景观与街道生活
街道除了具有交通的功能外,同时也是居民重要的生活空间之一,街道生活是居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设计应该在满足交通的基础上,尽量以人行尺度考虑,减小宽度,适当增加弯曲度,并结合各种景观节点,使街道成为集通行、观景、休闲散步和邻里交往等生活内容于一体的空间。
本土文化与景观的融合
与本地文化相结合的环境景观设计,能给人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增强“家”的感觉。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且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对于植物景观也应该融入不同植物的文化特色具体设计。深圳万科第五园就以江南水乡为主题的环境与古典造园手法的应用,增强了人们的归属感(图4)。
加强景观对人活动的引导
景观与人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不仅仅是用来观看的。园林景观应该具有多种用途、多目的性,引导人们进行各种活动,从而实现交往活动的多样化聚集。笔者在第八届中日韩大学生论坛暨“世博家园”杯风景园林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中,由曲水流觞的景观得到启发,通过对不同使用人群心理行为特征的分析,围绕“琴、棋、书、画、茶”五种人文活动主题,建设不同的活动场地,强调了园林景观作为文化载体对人活动的引导,促成了景观与人的互动(图5)。
强调设计的人文关怀
居住区的环境应该根据不同人群具有的行为特征与心理需求具体设计,在满足不同使用者对空间的需求的基础上,注重空间细节处理,并对老人、儿童以及残疾人做重点考虑。
儿童。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在一时期,游戏是人学习和发育的主要载体。儿童们通过跑、跳、攀爬等大量的活动逐渐了解自己的身体,通过对客观物体的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他们喜欢与同龄的孩子游戏,在交往过程中学习成长。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儿童的活动范围也受到了比较严格的控制。因此,儿童的游戏场地应该建立在离家不远的地点,根据儿童的尺度结合自然环境设计安全性高的游戏设施,同时还应该在周遍设立家长的看护场所,促使家长在对孩子的看护中相互接触和了解,建立起良好的邻里。
老年人。老年人的生活没有了工作的限制,重新回到了家庭与社区。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多,他们容易感到孤独寂寞,因此,老年人通常都保持相互间频繁的交往,喜欢聚集在一起进行各种各样的健身和娱乐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加强身体的锻炼,一方面也保持了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在环境设计中,为老年人提供的活动场所应该设置环境优良的适合聚集的环境空间供他们健身、下棋、交谈。例如落叶树林广场,夏季可以遮挡烈日,冬季又能够接受阳光,通透的空间还方便了不同聚集团体的相互交流。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老年人划分出私人的园艺领地,也能够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
残疾人。残疾人是居民中所占比例少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的情感比普通人更为敏感,是最需要社会关心,同时又强烈希望能够独立生活的群体。良好的物质环境基础不但可以方便他们的出行等必要性活动,同时也能促进他们与社会的交流。因此,在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除了建立无障碍通道以外,还应该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提供和强调各种特有的感官体验,如聆听、触摸等接触外界环境的主题空间,吸引他们走出户外进行各种活动。
【浅谈促进交往的居住区环境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