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城市广场发展史
中国城市的发展与欧洲截然不同。中国的传统公共空间是街市,广场只是一种外来的空间形式。因此,中国广场的大规模兴起几乎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受到了欧洲文化的影响才开始的。虽然中国城市广场发展史没有欧洲那样渊源和复杂,但是中国城市开放空间也随着复杂的社会转型而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演变。探索其背后的社会动因,发掘广场与公民和社会的关系,有助于对广场这个概念内涵的更深刻的理解。
在中国,国家自产生起就凌驾于社会之上,兼并和同化了市民社会。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过程中,强大的皇权、严格的政治等级制度、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统治,使得中国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未曾有西方国家那种曲折多变的发展经历,而是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浑然一体,社会群体和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湮没于皇权之中,形成马克思所称“普遍奴隶制”。中国城市的空间布局主要基于体现封建等级制度、为皇权服务和对市民的统治要求,进一步导致了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的封闭、内向的特点,像西方那样作为市民社会交往和活动的开放的公共空间几乎是不存在的。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传统文化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比强大的国家行政力量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仍居于支配地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令社会结构简单化、一致化,导致城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仅仅是一种空间存在,而真正的开放式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受到了束缚和限制。我国城市规划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建成的城市广场也多是为政治集会服务的,如典型的天安门广场,以其宏大和壮阔向世人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面貌。但是这种广场不具有服务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能容纳多种功能和社会生活的市民广场。它们也缺乏“公民”、“城市市民”的概念。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和结构体制中,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几乎从来没有把广大公民作为主体。我国的城市广场功能多为政治生活服务,往往追求表面,追求形象,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的市民广场。茶馆、会馆这种传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空间形式,最初的功能和意义也都不复存在,而更多的倾向于私密空间,服务于特定人群。从这个角度来讲,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总的说来是在减少、萎缩和退化,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是畸形的,不健全的。随着中国日益走向民主政治和平民化时代,城市广场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场所,应该更多的面向广大民众,广场的人性和公民性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体现。
对于中国和欧洲城市广场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看出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走向是息息相关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广场的形式与功能是当时社会价值主体和价值观的缩影。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广场这种公共开放空间形式的定位值得我们重新思考。了解广场的发展历史,掌握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与公共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城市空间演变和发展的深层社会动因,发掘城市广场的本质,认清当今景观设计师面临的重要任务和使命,那就是如何把普通市民作为主体,尊重人性,尊重场地,寻回广场的本性。
【城市广场发展史】相关文章:
城市广场水景设计原则分析03-18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03-06
浅谈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03-03
城市广场灯光环境设计的方案01-22
美国CPA的发展史03-22
中国服装发展史06-18
CAD与CAM的发展史09-19
国内CAD的发展史03-30
纹绣的发展史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