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马上就要进行结业考试!!算算也没几个月了,大家一定要提前复习起来,准备着!今天yjbys小编为大家分享高中地理结业考复习资料,希望对孩子的考试有帮助。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
太阳 |
地轴 |
|
方向 |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
|
周期 |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
|
角速度 |
平均1º/日 |
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快 |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
线速度 |
平均30千米/小时 |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第二单元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 |
温度 |
大气运动 |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
高层大气 |
2000-3000千米 |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
||
平流层 |
50-55千米 |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
平流运动 |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
对流层 |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
对流运动 |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三: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四: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
(3)季风环流(图2.18)
地区 |
东亚 |
南亚,东南亚 |
||
气候类型 |
温带季风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热带季风气候 |
|
成因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
||
风向 |
冬季 |
西北风(亚洲大陆) |
东北风(亚洲大陆) |
|
夏季 |
东南风(太平洋) |
西南风(印度洋) |
||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图2.19,2.20)
冷锋 |
暖锋 |
||
概念 |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
|
天气特征 |
过境前 |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
过境时 |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
连续性降水 |
|
过境后 |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
|
降水的分布 |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
|
大气举例 |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
气旋 |
反气旋 |
|
气压 |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
水平运动 |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
垂直运动 |
上升 |
下沉 |
天气 |
多阴雨天气 |
多晴朗、干燥天气 |
举例 |
台风 |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
六、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l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l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l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型 |
气温日较差 |
气温年较差 |
最高气温月 |
最低气温月 |
大陆性 |
大 |
大 |
7月 |
1月 |
海洋性 |
小 |
小 |
8月 |
2月 |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l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l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l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l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l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l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2)气候的类型(课本47页的图2.26)
3)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48页图2.27)
步骤 |
依据 |
因素变化 |
结论 |
|
判断南北半球 |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
北半球 |
|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
南半球 |
|||
判断所属温度带
|
最冷月均温
|
最冷月均温>15℃ |
热带气候 |
|
最冷月气温在0℃~15℃ |
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
|||
最冷月气温在-15℃~0℃ |
温带气候 |
|||
最热月<>5℃ |
寒带气候 |
|||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
年雨型 |
热带 |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
温带 |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
|||
夏雨型 |
热带 |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 1500~2000mm) |
||
亚热带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
温带 |
温带大陆型气候 |
|||
冬雨型 |
亚热带 |
地中海气候 |
||
少雨型 |
热带 |
热带沙漠气候 |
||
寒带 |
极地气候 |
七、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高中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06-19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06-05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01-12
2017高中会考政治复习资料大全02-23
有关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资料01-12
小学英语总复习资料汇总08-05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资料201709-11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整理01-12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大全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