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检验技师/士考点:浆膜腔穿刺液细胞计数
人体的浆膜腔如胸腔、腹腔、心包腔等在正常情况下仅有少量液体,据估计正常成人胸腔液在20毫升以下,腹腔液小于50毫升,心包腔液约为10-30毫升,它们在腔内主要起润滑作用,一般不易采集到。在病理情况下则可能有多量液体贮留而形成浆膜腔液这些积液随部位不同而分为胸腔积液腕水、腹腔积液心包腔积液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检验技师/士考点:浆膜腔穿刺液细胞计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浆膜腔穿刺液细胞计数
一、概述
浆膜腔穿刺液细胞计数是临床检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诊断浆膜腔疾病、评估病情和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浆膜腔包括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其穿刺液中的细胞成分和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出多种病理生理状态。
二、检测原理
细胞计数通常采用显微镜计数法,包括手工计数和仪器计数两种方法。
手工计数:将穿刺液充分混匀后,用微量吸管吸取一定量的液体,充入计数板的计数池内。在显微镜下,依据计数池的刻度和细胞分布情况,计算一定体积内的细胞数量。
仪器计数:使用自动化的血液细胞分析仪,通过电学、光学等原理对穿刺液中的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
三、标本采集与处理
1、采集方法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由专业医生进行穿刺采集。
采集的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 5 - 10 ml。
2、标本处理
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检,避免细胞变性和破坏。
若不能及时检测,可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如肝素),并置于 4℃冰箱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四、正常参考值
胸腔穿刺液:细胞总数小于 100×10/L,白细胞计数小于 500×10/L,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
腹腔穿刺液:细胞总数小于 300×10/L,白细胞计数小于 500×10/L,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
心包腔穿刺液:细胞总数小于 100×10/L,白细胞计数小于 100×10/L,以淋巴细胞为主。
五、临床意义
1、细胞总数增多
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化脓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时,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常超过 1000×10/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恶性肿瘤:肿瘤侵犯浆膜腔时,细胞总数增多,可找到肿瘤细胞。
外伤性:穿刺损伤血管导致血液混入穿刺液,细胞总数也会增多。
2、细胞总数减少
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导致的漏出液,细胞总数通常较少。
3、白细胞计数增多
急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慢性炎症: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
寄生虫感染: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4、红细胞计数增多
穿刺损伤:可见大量红细胞,但形态正常。
恶性肿瘤、结核等:红细胞数量增多,且可见形态异常的红细胞。
六、质量控制
1、计数误差控制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计数,避免重复计数或漏计数。
计数时应注意细胞的分布均匀性,如不均匀,应重新混匀后再计数。
2、标本因素
标本中有凝块或杂质时,应先处理后再计数。
对于血性穿刺液,应进行校正计算,以排除血液的干扰。
七、案例分析
1、病例一
患者,男性,55 岁,因发热、胸痛就诊。胸腔穿刺液检查显示细胞总数 2000×10/L,中性粒细胞占 85%。
分析:细胞总数显著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提示为化脓性胸膜炎,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
2、病例二
患者,女性,48 岁,腹胀、腹水。腹腔穿刺液检查细胞总数 800×10/L,可见肿瘤细胞。
分析:细胞总数增多,发现肿瘤细胞,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导致的腹腔转移。
八、总结
浆膜腔穿刺液细胞计数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检验技师/士应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和质量控制要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同时,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检验技师/士考点:浆膜腔穿刺液细胞计数】相关文章:
检验技师/士考点:浆膜腔穿刺液白细胞分类01-17
检验技师/士考点:关节腔穿刺01-17
检验技师/士考点:脑脊液细胞计数01-17
检验技师/士考点:痰液检查01-17
检验技师/士考点:细胞酶的释放影响因素01-17
检验技师/士考点: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采取01-17
检验技师/士考点:痰液非染色标本镜检01-17
检验技师/士考点:黄疸发生的机制01-17
检验技师/士考点:抗血清的检定01-17
检验技师/士考点:唾液化学检查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