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答案

时间:2024-10-26 15:14:57 维泽 教师资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为主办方提供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信息。还在为找参考试题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答案

  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答案 1

  一、选择题

  1.【答案】B。解析:泼水节是我国傣族最重要的节日。本题选B。

  2.【答案】D。解析:“处”为“结束”的意思,“处”即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意为夏天即将结束。因此本题选D。

  3.【答案】A。解析: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两河”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因此本题选A。

  4.【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因此本题选B。

  5.【答案】D。解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雅尔塔体系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此本题选D。

  6.【答案】A

  7.【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具有三个特征:强制性;免费性;普遍性。因此本题选D。

  8.【答案】D。解析:北宋建立后,与辽征战多年。澶渊之盟订立之前,北宋军队先是射杀了辽元帅,后又有宋真宗、寇准一行人抵达前线亲自督战,宋军士气大涨,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宋朝接受了辽的议和提议,双方于1004年签订了”澶渊之盟”。盟约规定北宋给辽割地赔款。这个盟约对北宋来说是带有屈辱性质的。因此本题选D。

  9.【答案】B。解析: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学习的对象都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所谓”润物细无声”。这体现了教师的示范者角色。因此本题选B。

  10.【答案】C。解析:六十岁为花甲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八 九十岁为耄耋之年;百岁为期颐之年。因此本题选C。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苏老师的教育行为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充分践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爱岗敬业。这一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苏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立志帮助这名学生使其有所改变,并为此而努力。正是遵循爱岗敬业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体现。

  2.关爱学生。苏老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最终帮助该学生变得积极、活泼起来。正是体现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教书育人。材料中苏老师通过和学生讨论小树的成长入手,和他探讨人生问题,最终使学生变得积极、活泼起来,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书的同时更好的做到了育人。

  综上,材料中苏老师的教育行为是非常值得推崇的,充分践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2.【参考答案】这位数学实习教师的行为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

  (1)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的老师将男生的头往黑板上撞,没有做到关爱学生。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应当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材料中的老师当同学上黑板做不出题时,用非常粗俗的话骂学生,语言不文明规范,没有做到为人师表。

  (2)从教育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材料中教师的行为主要存在的以下问题:

  我国的《教师法》第八条第4项“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第1项“规定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材料中的老师用非常粗俗的话骂学生,最终造成了学生厌学甚至弃学的严重结果;其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师德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综上所述,材料中数学实习老师的行为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法律法规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严格规范约束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写作题

  【参考答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同样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说:“我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我只剩半杯水了”。正如塞尔玛女士一样,同样一片地方,却产生了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教师看待学生,也应如此,要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关心、热爱全体学生。

  斯宾塞曾说过:“仔细观察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因素。”通过观察了解学生也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塞尔玛之所以能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了一本《快乐的城堡》,正是因为她的仔细观察和主动乐观地探究周围一切的精神。作为教师也要善于观察,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鲁迅曾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关爱学生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塞尔玛女士开始研究千姿百态的仙人掌,欣赏曼妙的落日和海市蜃楼,正是她开始热爱这片天地的过程。关爱学生,要爱全体学生,在整个班集体中,教师不仅要爱成绩好的学生,更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关爱学生,要使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充分发扬民主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学还应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每个学生身上都既有积极的因素,又有消极的因素,正如塞尔玛母亲的`回信上:“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一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作为教师,要充分放大学生身上的优点,并运用赏识教育,帮助、引导其通过利用积极因素去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完全的性格特征。

  总之,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希望老师重视他。他们都很在乎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每个学生身上都汇集着不同色彩的光芒,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管他学习好与不好,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能力和潜力,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教师要热爱学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用心去面对每一位学生,把自己最真诚的爱奉献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爱,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好学生。

  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

  1.泼水节是我国哪一个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

  A.彝族

  B.傣族

  C.瑶族

  D.珞巴族

  【答案】B

  【专家解析】泼水节是我国傣族最重要的节日。本题选B。

  2.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法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B

  【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因此本题选B。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义务教育的特征?( )

  A.强制性

  B.免费性

  C.普遍性

  D.基础性

  【答案】D

  【专家解析】义务教育具有三个特征:强制性;免费性;普遍性。因此本题选D。

  4.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以营造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境。这一理念体现在教育中,要求教师( )。

  A.把任何道理都对学生说透、说尽

  B.对学生放之任之

  C.留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

  D.抓紧课堂,放松课外

  【答案】C

  【专家解析】留白,即故意留有一定空白,留有一定余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千叮咛、万嘱咐,把学生逼得太紧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相反,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晾一晾”,留一个缓冲的余地,也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5.下列选项中( )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维果斯基

  D.奥苏伯尔

  【答案】A

  【专家解析】教师观是指教师对自己教育者身份的认识和基本的态度。“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作用,认为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的学习围绕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来进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

  6.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体现了教师的( )角色。

  A.授业、解惑者

  B.示范者

  C.管理者

  D.心理医生

  【答案】B

  【专家解析】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学习的对象都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所谓”润物细无声”。这体现了教师的示范者角色。因此本题选B。

  7.澶渊之盟是指( )。

  A.北宋与金订立的一个对于宋朝而言有屈辱性质的盟约

  B.北宋与西夏订立的一个双方约定和平共处的盟约

  C.北宋与大理订立的一个双方约定和平共处的盟约

  D.北宋与辽订立的一个对于宋朝而言有屈辱性质的`盟约

  【答案】D

  【专家解析】北宋建立后,与辽征战多年。澶渊之盟订立之前,北宋军队先是射杀了辽元帅,后又有宋真宗、寇准一行人抵达前线亲自督战,宋军士气大涨,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宋朝接受了辽的议和提议,双方于1004年签订了”澶渊之盟”。盟约规定北宋给辽割地赔款。这个盟约对北宋来说是带有屈辱性质的。因此本题选D。

  8.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 )开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

  B.2006年9月1日

  C.1995年9月1日

  D.2007年6月1日

  【答案】B

  【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因此本题选B。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

  B.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C.教育部门

  D.学校

  【答案】A

  【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因此本题选A。

  10.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年义务教育制度。

  A.九

  B.十

  C.十一

  D.十二

  【答案】A

  【专家解析】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因此本题选A。

  11.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任何费用

  【答案】C

  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答案 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记录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学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的著作是()。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

  2.在教育多样化发展阶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是()。

  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

  3.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表明教育具有()。

  A.独立性B.历史性C.阶段性D.永恒性

  4.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十个月会喊爸爸”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能动性

  5.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着力施以相应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反映了教育应该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A.顺序性B.稳定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6.教育制度虽然反映着人民的主观愿望和价值需求,但是教育制度的制定不是随心所欲的,每种教育制度都有他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规律,这表明教育制度具有()。

  A.客观性B.规范性C.历史性D.强制性

  7.“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得到发展,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这种观点属于()。

  A.实质教育论B.形式教育论C.传统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

  8.某中学地处“杂技之乡”在专家指导下开设了初级杂技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潜在课程

  9.赵老师在新学期开始,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测验,弄清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情况,据此对已有的学期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赵老师的这种摸底测验属于()。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

  10.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方法指的是()。

  A.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使用的工作方法B.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法

  C.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总和D.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总和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B.个人修养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评价法

  1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冲突和矛盾主要出现在哪个年龄阶段()。

  A.3-6岁B.7-11岁C.12-18岁D.19-25岁

  13.根据奥尔波特人格理论,中国人所具有的勤劳、善良、朴实等特征属于()。

  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

  14.吴北即将高中毕业,他既想读国外大学,又想读国内高校迟迟不能做出选择,他的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A.双避型B.趋避型C.双趋型D.多重趋避型

  15.张老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带有“口”的字,李锋不仅写出了与口的活动有关的字,如“吃”“喊”“吐”还写出其他类别的字,如“邑”“照”“言”“高”等这主要反映李锋的哪一种思维能力?()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直觉思维D.动作思维

  16.王琳不知不觉就会唱许多流行歌曲。她的这种学习属于()。

  A.发现学习。

  B.替代学习。

  C.内隐学习。

  D.外显学习

  17.张明近期变得不敢出门、不敢见人,尤其是一看到老师和同学就冒冷汗、手脚冰凉,甚至有些呼吸困难。他的这些表现属于哪种心理问题?()

  A.抑郁

  B.癔症

  C.强迫观念

  D.社交恐惧

  18.王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非常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取得突出的教学成果。这主要反映了王老师的哪种职业心理素质?()

  A.角色自主感

  B.角色期待感

  C.教学效能感

  D.教学责任感

  19.鉴于何雷这学期各方面都有明显进步,学校撤销了对他原有的警告处分。学校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20.孙琳认为自己应该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帮助同学,尊师爱幼。这反映了品德心理结构哪一方面?()

  A.道德情感

  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1.王老师讲课时发现有些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于是提问:“我刚才讲的问题大家怎么理解的?”以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王老师采用的这种课堂管理方法属于()。

  A.个人问责B.团体警觉C.转换管理D.全体责任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全面发展就是学生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平均发展。

  2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唯一途径。

  24.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25.所有行为的变化都是学习的结果。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

  27.简述中学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

  28.简述中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

  29.简述人格的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材料:初中生王力擅长绘画,也是个要求上进的学生,但他行为散漫且无纪律,常画些小动物,写上同学的名字来取笑。当班主任李老师评他时。他低着头,声音颤颤地说:“老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李老师温和地说:“喜欢画画没错啊,可画家是用画笔来表现思想情感的,应歌颂美的事物。”说到这儿,王力的头又低了下去。李老师接着说:“咱班想请你负责板报,你要把特长充分发挥出来。”他一听,高兴地说:“老师,我保证把板报办好!”此后,王力发生了不小变化,对板报也很认真负责。

  有一天,宣传委员找到李老师,气呼呼地说:“李老师,王力把板报全擦了,还说我们是笨蛋,我们的字配不上他的画,他画的再好,我们也得不了奖。”李老师一进教室,便看见王力也在生气,他说他担心班级的板报取不上名次。李老师肯定了他热爱集体,精心设计的工作态度,接着又帮他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育他尊重别人的劳动,树立正确的荣誉观。他频频点头,虚心承认了错误,并保证重新设计,完善板报,结果获得了二等奖。

  王力的进步是可喜的,但有时还比较散漫,认为只要笔下有功夫,其他无关紧要。在学校举办的“新风画展”评比中,他认为夺魁稳操胜券,结果只得了第四,便非常失望。李老师问他对评选结果有何感想,他振振有词:“李老师,我认为被评为第四的原因有两条,一是我画的位置摆得不好;二是同学们不会欣赏水墨画。”李老师严肃地说:“你的画立意不不够深,境界不够高,从你画上的题诗来看,语言比较贫乏,文学也不很通顺。如果你想当画家,应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学好各门功课,打好文化基础。”听完李老师的话,王力脸红了,额头渗出了汗珠。后来,王力像变了一个人,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问题:

  (1)班主任李老师的做法主要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请结合案例分析。(18分)

  31.材料:某中学班主任张老师收到家长的一封来信,信中说:“...我的孩子晓奇在小学阶段喜欢学习,各科学习成绩优异,进入初中以后,第一次数学考试考了80分,属于班级中下水平,他感到很失望、很沮丧,开始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晓奇小学时特别感兴趣的,也是他的强项英语,现在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晓奇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不自信了,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近期他的学习劲头明显下降,作业拖拉,只要家长一离开,就放下作业。我很着急也很纳闷,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请老师帮我出主意。”

  问题:

  (1)请根据动机归因理论分析案例中晓奇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2)张老师应该向家长提出哪些教育建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A

  解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收录的,它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2.D

  解析: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他提倡“从做中学”,强调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并提出了儿童中心论。

  3.B

  解析:教育的历史性是指教育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4.A

  解析:结合题干信息,表明了有机体发展的生理成熟受个体遗传素质的制约,体现了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个体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

  5.C

  解析:结合题干关键词,“关键期”,可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6.A

  解析:教育制度的制定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其中客观因素包括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教育制度的制度除去人民的主观愿望和价值需求外,还要受到客观发展规律的制约。而强制性是指教育制度作为教育系统的制度,对个体行为具有强制作用。教育制度的规范性主要是指在对受教育者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培养目标上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历史性是指教育制度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7.B

  解析:结合题干关键信息,“官能得到发展”,可见题干强调了教育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属于形式教育论。

  8.C

  解析:结合题干关键词,“某中学”,根据课程开发的主体不同,本题体现了校本课程。

  9.B

  解析:结合题干关键信息,“在新学期开始”“摸底测试”,测试的目标是了解学生化学学科学习准备情况,体现的是诊断性教学评价。故选B。

  10.D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的定义。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11.C

  解析:结合题干信息,该名言体现了为人师表的示范性,属于榜样示范法。

  12.C

  解析: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主要的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对应的年龄阶段为12~18岁。

  13.A

  解析: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属于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人格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结合题干信息,“中国人所具有的勤劳、善良、朴实”属于同一文化形态下中国人民的共同特征,属于共同特质。

  14.C

  解析:结合题干关键词,“既想......又想......”可见吴北面对的是两个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时,而形成了强度相同的两个动机,属于双趋型冲突。

  15.A

  解析:结合题干信息,李锋既写出了“与口的活动有关的字”,又写出了其他类别的字,足见李锋的发散思维很强。

  16.C

  解析:内隐学习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有机体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知识,学习了某种规则。结合题干关键词,“不知不觉",体现了内隐学习。

  17.D

  解析:社交恐惧症是中学生常见的恐惧症,题干信息描述的就是社交恐惧的表现。

  18.C

  解析:教学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结合题干信息,王老师非常相信自己的教学能力,足见王老师有较高的教学效能感。

  19.B

  解析: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结合题干关键词,“撤销处分”属于负强化。

  20.B

  解析:结合题干关键信息,“认为自己应该”,这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表明孙琳认可“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帮助同学,尊师爱幼”,属于道德认识。

  21.B

  解析:团体警觉是维持团体注意的方法之一,团体警觉是指在讲授和讨论的期间,教师用来维持所有学生注意力的提问策略。结合题干信息,王老师通过面向全班同学提问的方式,以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采用了团体警觉的课堂管理方式。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该观点错误。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全面发展不代表是平均发展,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个性发展,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

  23.该观点错误。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或根本途径,而不是唯一途径。因为在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学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全面深刻、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最大,因此教学是学校全面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除去教学之外,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实践活动,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以及校会、班会等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教学是学校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而不是唯一,题干表述过于狭隘,所以本观点错误。

  24.该观点正确。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无好坏之分。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由于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与行为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由此可见,无论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都有自身的优点,都可以促进个体正向发展,故本观点正确。

  25.表述错误。所有的行为改变不一定都是学习引起的结果。因为学习是有机体由练习或经验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但是并非人们从事的任何活动都产生学习,只有那些对人的能力或行为倾向带来变化的活动才是学习。同时因适应或服药引起的暂时性变化也会引起行为变化,但是它们却不是学习的结果。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故表述错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学科课程的特点为:

  (1)从知识体系、社会需要出发设计的课程,是知识本位、社会本位的课程;

  (2)以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为核心编制的课程;

  (3)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强调把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

  27.中学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如下:

  (1)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28.中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如下:

  (1)情绪、情感更加强烈,具有冲动性和爆发性

  中学生的情绪是强烈的,有人形容此时期是“暴风骤雨”时期,他们的情绪经常具有不可遏制性。

  (2)情绪、情感不够稳定,具有两极性

  中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都十分敏感,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有一种优越感,有时又常常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担心。

  (3)外露性和内隐性

  外露性是指中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喜怒哀乐喜形于色;内隐性(掩饰性)表现为逐渐掩饰、压抑自己的情绪,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4)心境化和持久性

  一方面,青少年会因为成功而形成积极良好的心境;另一个方面,因挫折使不愉快的消极情绪延长为不良的心境。

  (5)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

  中学生由于自身成熟而产生的独立或自重的要求与对长辈的不满、反抗情绪相矛盾的心理。

  29.人格的特征为:

  (1)独特性。正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格也是千差万别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

  (2)稳定性。正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

  (3)统合性。人格受意识的支配,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统一体,具有内在一致性,常常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4)功能性。正如“性格决定命运”,人格决定个体的生活方式和身心状态,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5)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班主任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下德育原则:

  ①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该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本案例中初中生王力擅长绘画,但是一开始他利用这个优点总是戏弄同学,李老师发现王力该特长后,请他负责班级板报,把王力的绘画特长充分地发挥了积极正向作用,这也有利于王力在班级事务中培养了自身认真负责的品质,促使其行为习惯的改变。

  ②疏导原则。该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坚持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从而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案例中面对宣传委员的告状,面对王力也非常生气的表现,李老师先是倾听王力做法的初衷,了解事情的原委,并肯定了他热爱集体,精心设计的工作态度。接着李老师又循循善诱,帮助王力分析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育他尊重别人的劳动,树立正确的荣誉观,从而使王力认识到错误,并完善板报,最终获奖,充分体现了李老师循循善诱的功效。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该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本案例中王力针对在“新风画展”评比获得的名次拥有错误的认识,李老师帮助王力正确认识其画得奖不高的原因,并鼓励他将来成为画家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学习好各门功课”,这既体现了老师学生的尊重与信赖,又表现了李老师对王力的严格要求。

  ④因材施教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育。本案例中李老师从初中生王力一开始的“恶作剧”中发掘其绘画特长,采用师生平等、循循善诱的方式,在板报管理、与同学关系相处、“新风画展”评比活动中,都表现出对王力的充分尊重,认真倾听,从而使王力受到了鼓舞,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1.(1)韦纳把人经历过的事情的成败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其他。材料中的晓奇出现的问题是学习上出现了习得性无助感,即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是他总是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即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因素。材料中由于第一次数学考试考了80分,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后来自己的强项英语也开始出现了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他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不自信,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从而出现了习得性无助感。这些都表明晓奇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不强,是错误的归因方式。

  (2)张老师应向家长提出以下教育建议:

  ①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应建议晓奇的爸妈多鼓励他,激发他学习的积极性。

  ②正确指导结果归因。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所以张老师应建议晓奇爸爸当孩子取得不好成绩时,可与他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减少因错误归因带来的习得性无助感。

  ③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过高或过低的动机水平都不利于孩子取得良好的成绩。所以当考试时,晓奇爸妈应疏导孩子心理,促使其保持适当的动机水平,减轻心理负担。

  ④培养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因而,晓奇父母要与张老师和加强沟通,在校内校外都重视提升晓奇的自我效能感。

  ⑤提高学习策略水平。学习策略水平高低会影响学生的成绩,所以张老师可建议晓奇父母在能力范围内,可与晓奇一起探寻数学、英语学习的策略,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答案】相关文章:

2016下半年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03-18

2017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精选试题答案03-21

2017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题及答案03-02

2017翻译资格考试中级口译仿真试题答案03-07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题03-07

2017中级翻译资格考试口译仿真试题答案03-07

2016陕西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试题答案03-17

2016陕西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仿真题03-07

有关陕西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仿真题答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