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

时间:2024-10-26 15:15:02 志彬 教师资格 我要投稿

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主办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你所了解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欢迎大家分享。

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

  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 1

  一、选择题

  1.泼水节是我国哪一个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

  A.彝族

  B.傣族

  C.瑶族

  D.珞巴族

  2.为了方便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编有二十四节气歌,其第三句为“秋处露秋寒霜降”,其中“处”的意思为(  )。

  A.秋季结束

  B.正当秋季

  C.霜降之际

  D.夏季结束

  3.两河流域是古代巴比伦王国的发源地,其中两河是指(  )。

  A.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B.印度河和恒河

  C.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

  D.长江和黄河

  4.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法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相比,相同点是(  )。

  A.都是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体系

  B.都以欧洲为中心

  C.都严惩了德国和日本

  D.都是世界大战后产生的

  6.下列选项中(  )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维果斯基

  D.奥苏伯尔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义务教育的特征?(  )

  A.强制性

  B.免费性

  C.普遍性

  D.基础性

  8.澶渊之盟是指(  )。

  A.北宋与金订立的一个对于宋朝而言有屈辱性质的.盟约

  B.北宋与西夏订立的一个双方约定和平共处的盟约

  C.北宋与大理订立的一个双方约定和平共处的盟约

  D.北宋与辽订立的一个对于宋朝而言有屈辱性质的盟约

  9.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体现了教师的(  )角色。

  A.授业、解惑者

  B.示范者

  C.管理者

  D.心理医生

  10.人们常说的“耄耋之年”是指(  )。

  A.六十岁

  B.七十岁

  C.八九十岁

  D.百岁

  二、材料分析题

  1.班里新转来一位贫困生,由于遭遇了种种生活的变故而悲伤消极,不认真学习,不愿意和同学交往,不信任老师。一天早上,李老师发现学校新栽下的小树需要护理,就请这位同学跟他一起去照顾小树。在劳动过程中,苏老师很自然地从讨论小树的成长入手,和他探讨人生问题,他的眼睛里第一次充满了兴奋的神采。后来这位同学慢慢变得积极、活泼起来。

  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苏老师的教育行为。

  2、某中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不肯再读书了,连高中都没上。

  问题:

  (1)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

  (2)从教育法律法规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

  三、写作题

  请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 2

  单选题:

  1.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 年龄差异

  B. 性格特点

  C. 个体差异

  D. 家庭背景

  答案:C。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并根据这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2.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 《左传》

  B. 《史记》

  C. 《汉书》

  D. 《后汉书》

  答案:B。《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 )。

  A. 王勃的《滕王阁序》

  B.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C.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D. 苏轼的《赤壁赋》

  答案:A。这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描写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4. 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

  A. 受教育权

  B. 生命健康权

  C. 人格尊严权

  D. 人身自由权

  答案:A。受教育权是学生在学校中最核心的权利,是学生接受教育、发展自身的基础。

  5. 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A. 杜威

  B. 陶行知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答案:A。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上述教育观点。

  6.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航海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答案:D。指南针在航海中可以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对航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7.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 热爱学生

  B. 为人师表

  C. 爱岗敬业

  D. 教书育人

  答案:A。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只有真正热爱学生,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8.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

  A. 《学记》

  B. 《论语》

  C. 《理想国》

  D. 《大教学论》

  答案:A。《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9.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

  A. 学校物质文化

  B. 学校制度文化

  C. 学校精神文化

  D. 学校行为文化

  答案:C。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等。

  10.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

  A. 王羲之的《兰亭序》

  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C. 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D. 赵孟頫的《胆巴碑》

  答案:A。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多选题:

  1.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 )。

  A. 专业知识

  B. 专业技能

  C. 专业态度

  D. 专业方法

  答案:ABC。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方面。

  2. 以下属于素质教育内涵的是( )。

  A. 面向全体学生

  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答案:ABCD。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包括( )。

  A. 尊师爱生

  B. 民主平等

  C. 教学相长

  D. 心理相容

  答案:ABCD。新型师生关系具有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等特点。

  4. 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包括( )。

  A. 指引作用

  B. 评价作用

  C. 教育作用

  D. 保障作用

  答案:ABCD。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引、评价、教育和保障等作用。

  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包括( )。

  A. 《大学》

  B. 《中庸》

  C. 《论语》

  D. 《孟子》

  答案:ABCD。“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填空题:

  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

  3.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4.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5.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相关文章:

2016下半年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试题答案03-18

2017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题及答案03-02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仿真题03-07

2017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精选试题答案03-21

2017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03-10

2017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巩固试题及答案03-02

2017翻译资格考试中级口译仿真试题03-07

2017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案03-10

2016陕西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仿真题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