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2024-10-09 14:51:02 教师资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8套)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检查参考者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8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8套)

  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免疫时间较短,可多次感染的传染病是( )。

  A.流感B.水痘C.麻疹D.腮腺炎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传染病及预防。不同的传染病产生的免疫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病毒传染病(如麻疹、甲肝等)感染后,免疫力常可保持终身;但也有例外,如流感的免疫时间很短,可多次感染。细菌、原虫感染后免疫时间一般较短,只有数月或数年(如菌痢);但也有例外,如伤寒的免疫时间较长。因此,A项正确。

  B项: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免疫时间较长。

  C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染,多流行于冬春两季,麻疹治愈后可终身免疫。

  D项: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腮腺肿大期间,唾液中的病毒可经飞沫传播,病后获终身免疫。

  2.幼儿园语言教育培养幼儿最主要的能力是( )。

  C.幼儿鼻内进了小珠子,豆粒等圆滑异物,用镊子去取

  D.幼儿被蜜蜂轻度蜇伤后,在伤口涂淡碱水或肥皂水等弱碱性液体

  3.为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发育,教师要求幼儿有正确的站姿和坐姿,这是因为幼儿()。

  A.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强,易变形

  B.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小,易变形

  C.骨骼弹性小,可塑性小,易变形

  D.骨骼弹性小,可塑性强,易变形

  【答案】A【解析】儿童骨骼中有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所以骨骼柔软、弹性大、硬度小,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可塑性强,故选A。

  4.小军打打针对自己说:“我不怕,我不怕,我是男了汉”这表现出他初步具备()。

  A.情绪理解能力

  B.情感表达能力

  C.情绪识别能力

  D.情绪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D

  5.《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定》1-3岁儿童每年健康检查的次数是()。

  A.1次B.2次

  C.3次D.4次

  【答案】B【解析】1~3岁儿童每年健康检查2次,每次间隔6个月;3岁以儿童每年健康检查1次。

  6.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特点不包括()。

  A.言语发展迟缓B.对人缺乏兴趣

  C.胆小怕生D.重复性的刻板行为

  【答案】C【解析】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典型的自闭症的主要表现有:(1)言语发育障碍;(2)社会交往障碍;(3)行为异常,兴趣奇特;(4)还可能伴有感知障碍、癫痫发作等现象。要为儿童创造正常的生活环境,最好让患儿上普通幼儿园,有利于孩子交往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和家长应密切配合,共同制订康复计划。

  7.十个月大的贝贝看见妈妈把玩具塞进了盒子,他会打开盒子把玩具找出来。这说明贝贝的认知具备了()。

  A.守恒性B.间接性

  C.可逆性D.客体永久性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思维特点一客体永久性。D项客体永久性它是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它们仍然是存在的。题干中被塞进盒子里的玩具消失在幼儿眼前,幼儿仍然能找出来是客体永久性的表现,因此D项符合题意。

  8.婴儿说:妈妈抱要牛奶外面玩等句式,一般被称为()。

  A.单词句B.双词句

  C.简单句D.复合句

  【答案】B【解析】B项双词句又称电报句,由2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由3个词组成,一般出现在1岁半至2岁半左右。题干中婴儿的语言均是以两个词的形式出现,如“妈妈抱“要牛奶”“外面玩”属于典型的双词电报句,故选B。

  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应当以()。

  A.幼儿评价为主B.家长评价为主

  C.教师自评为主D.专家评价为主

  【答案】C【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

  10.张雪门“行为课程”的理论基础是()。

  A.杜威实用主义哲学B.建构主义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

  【答案】D【解析】张雪门是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行为课程理论的代表人,早期的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复杂行为都决定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后期的新行为主义还通过强调操作""这一互动行为把人的心理与意识也纳入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张雪门将这些观点运用到他的行为课程之中提出活动是实施幼稚园行为课程的主要手段,幼稚园应创设积极的环境以引起儿童的主动活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根据下图写一下幼儿记忆的发展规律。(右图横坐标是年龄:小班,中班,大班,小学竖坐标识记量各种数值)

  

  【解析】(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2)以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3)以机械记忆为主导,意义记忆逐渐发展;

  (4)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5)记忆的意识性与记忆策略的形成。

  12.教师“以幼儿为本的内涵。

  12.【参考答案】

  幼儿为本的核心内涵是指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本”可解释为:基础、主体、根本、本原、本质、出发点、目的等。“幼儿为本”,即“幼儿本位”之意,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幼儿教育上的具体体现,是幼儿教育本质的重要内涵,也是幼儿园教师应秉持的核心理念。珍惜幼儿的生命,尊重幼儿的价值,满足幼儿的需要,维护幼儿的权利,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等,乃为""幼儿为本""的核心内涵。 倡导""幼儿为本""但不能将之孤立化。

  三、论述题(共1道题,20分)

  13.发展纲要里面提出了五大领域,有人说是五大学科,这个说法错在哪里。

  【参考答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学科是对具有一定关联学科的归类,是授予学位的学科类别,其设置应符合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兼顾教育统计分类的惯例。

  四、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14.有个小班的小孩,他角色游戏的时候,把小娃娃拿着脚丫吊起来,然后说不听话就打你,哭就打你。

  (1)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

  (2)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该怎么做?

  (1)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

  ①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的影响一父母的惩罚。

  ②成人用使用这样的话语和幼儿说话,使他模仿这种语调。

  (2)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该怎么做?

  教师做法:

  (1)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

  (2)善于发现本次游戏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面对孩子类似的情况,教师应在充分观察的前提下,引导幼儿正确对待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3)关注该幼儿的特殊需要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必要的情况下可采取家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家庭教养方式,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方式,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4)关注该名幼儿在活动中的其他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帮助其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

  15.小明4岁多,他妈妈发现,他不接受批评,妈妈一批评他,他就说:“老师夸我爱帮助人,我画画好,我这个好那个好的。”

  根据这个材料,说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这则材料体现了幼儿自我意识中自我评价方面的'发展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依从性评价为主。幼儿早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材料中小明不接受妈妈的批评,但他反驳的理由来自于教师对他的评价,体现了小明还处于依从性评价为主的阶段。

  (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幼儿的自我评价基本上表现为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逐步深入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材料中,小明在复述教师评价时,更倾向于复述具体的行为,如喜欢帮助小朋友,喜欢画画等,体现了这一发展特点。

  (3)幼儿早期的自我评价具有强烈情绪色彩。幼儿初期的孩子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由于较好的评价会引起幼儿的愉悦的情绪,因此,在幼儿往往更能接受好的评价,对自己的评价也往往过高。材料中小明更倾向于接受老师的表扬而拒绝妈妈的批评,体现这一特点。

  (4)幼儿的评价倾向于个别方面的评价。儿童进行自我评价时,主要是从单--角度或个别方面评价自己。材料中,小明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来自于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却忽视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表现,体现了这一特点。

  总之,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相对较差。因此,成人要善于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评价引导,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30分)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16中班科学教育活动:

  让幼儿感知和发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条件。

  针对幼儿这一问题,设计教育活动。要求写出设计思路,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一、设计思路: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动手尝试,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但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物质生活优越,网络、电视等虚拟的世界使他们渐渐失去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在家庭生活中,很多幼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认为孩子只需要安心长大即可,缺少自己动手尝试参加劳动的机会。

  故设计此活动,幼儿能够通过动手种植,在观察、实践操作、交流分享中,掌握种植的要领及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在此过程中,既可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激发起幼儿的责任感,并在此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名称:探索植物的生长

  三、活动目标:

  1.参观幼儿园的种植园,了解-些植物的名称及特征。了解种植的过程与种子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2.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尝试自己参与种植,体验种植的乐趣。

  3.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习惯和体会成功的喜悦,激起下一次探索的欲望。

  四、活动准备:

  1幼儿园种植园的蔬菜:水萝卜,生菜,大葱油麦菜;还有幼儿园种植区的树:山楂树。

  2.活动前准备观看种子发芽的录像。

  3.活动前请家长一同引导幼儿了解种植的方法。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种子发芽的录像,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小朋友种子是怎么长大的?你觉得神奇吗?你们想不想参观一下我们的种植园的植物,看看种子它们长大没有?(教师积极,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并及时的给予表扬)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种植园,并提问:前几天这里是什么样的呢?现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参观幼儿园的各类植物请幼儿观察,并了解其名称以及特征。

  A.你知道这些植物的名称吗?

  B.教师为幼儿介绍各类植物的名称以及特征。

  3.分组讨论:了解种子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教师提问:种子放在什么地方最有助于它的成长?为什么?(明确:这些地方空气流通好,阳光充足,浇水方便)

  教师总结:种子生长的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土壤,空气。

  4.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幼儿一起讨论种植的方法。

  (1)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讲述种子的种植过程。

  教师提问:谁知道怎样把种子种到士壤里?种子种好以后,需要做哪些事情?

  5、教师和幼儿共同梳理经验,明确种植方法。

  种植过程: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种子不能放得太多),再用细土将种子完全覆盖,最后给种子浇适量的水(水要将容器内的土壤全部润透)

  6、幼儿分组到盟洗室或适宜的场所进行种植活动,教师进行重点指导。

  (1)教师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种植。

  (2)教师引导幼儿在种植的过程当中思考:种子种在土壤的什么位置最合适?为什么?”(种子不能太深,太深发不了芽;也不能太浅,太浅会干死。)

  7、分享交流。

  亲亲我们种植园的宝贝,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参观后的感受。

  8、教育幼儿要爱护植物,知道植物来之不易,懂得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种植活动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此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延伸:

  1绘画《咱们一起来种植》

  2.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记录。

  活动反思:

  1.此教育活动符合中班幼儿乐于探索、乐于参加劳动、乐于亲近大自然的现实需要,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2.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提前以组织幼儿观看植物生长过程的录像。使其感受种子生长的神奇,为本次活动作准备。本次活动教师带领幼儿亲子去参观这些种植园的植物,让幼儿更感兴趣,中以师幼讨论的形式,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幼儿共同总结出种植的方法以及种子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让幼儿在活动中轻松的掌握知识。大部分幼儿较感兴趣,目标也完成的不错。

  3.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从理论到实践,既了解了种子种植的方法和发芽的条件。又体验到劳动的快乐,这个活动在后期的植物生长过程中,还蕴含着许多的教育价值,随着种子不断地成长,幼儿在此过程中,也就了解了植物生长的过程,并从中体验到生命的神奇。

  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幼儿获得直接经验的方式是( )

  A.听老师讲课

  B.阅读图书

  C.实际操作

  D.看他人如何做

  1.【答案】C

  2.下列对儿童的看法,正确的是( )。

  A.儿童是无知无能的

  B.儿童不是微缩的成人

  C.儿童可以按成人的意愿随意塑造

  D.儿童是家庭的私有财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儿童观。儿童观即人们对儿童的看法,题干中儿童不是微缩的成人是指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或者缩小版,他是独立的个体,这是正确的儿童观。A、C和D选项是不科学的儿童观,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3.幼儿园创设物质环境时首先应考虑的要求是( )

  A.经济性

  B.安全卫生性

  C.功能性

  D.美观性

  【答案】B。安全卫生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幼儿园创设物质环境时首先应考虑的要求是安全卫生性,在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时要兼顾幼儿的身心两方面的安全,所采用的材料应该是卫生健康的。故正确答案为B。

  4.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顺序,正确的表述是( )。

  A.言语理解先于言语表达

  B.言语表达先于言语理解

  C.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平行发展

  D.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独立发展

  【答案】A。言语理解先于言语表达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言语的发生发展趋势。幼儿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音知觉发生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生发展在后;另一方面是,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结合幼儿言语的发生发展趋势的理解,A项正确,B、C和D项均为错误选项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5.幼儿对自己消极情绪的掩饰,说明其情绪的发展已经开始( )

  A.深刻化

  B.丰富化

  C.内隐化

  D.精细化

  【答案】C。内隐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题干中幼儿对自己消极情绪的掩饰,说明幼儿的情绪从外显道内隐的发展特点,幼儿逐渐隐藏自己的情绪不在表现在外,即内隐化,故C项正确。A项和B项属于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故排除A项和B项。D项为混淆选项。故正确答案为C。

  6.关于自发性游戏的正确观点是( )。

  A.幼儿园游戏不包括自发性游戏

  B.自发性游戏不需要教师指导

  C.教师组织的游戏比自发性游戏有价值

  D.自发性游戏具有多种教育价值

  【答案】D。自发性游戏具有多种教育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发性游戏的特点。幼儿的自发游戏,是指在幼儿园自由活动时间,幼儿以玩为目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一种自发性游戏。自发性游戏的教育价值是多种多样的,如自发性游戏能够使幼儿更好地表达和发展自我,能够让外界更好地获取幼儿的生命与发展信息,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与外部环境的有机融合。故D项正确。

  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蒙特梭利教育观念的是( )

  A.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

  B.教育应让儿童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

  C.幼儿教师是揭示儿童内心世界的观察者

  D.自由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

  【答案】D。自由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念。蒙台梭利提出幼儿的发展依靠生命力的冲动,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其次提出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认为教育应让儿童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蒙台梭利还提出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和指导者,同时也是揭示儿童内心世界的观察者。故正确答案为D。

  8.导致“狼孩”心理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是( )。

  A.遗传有缺陷

  B.生理成熟迟滞

  C.自然环境恶劣

  D.社会环境缺乏

  【答案】D社会环境缺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题干中“狼孩”心理发展滞后主要是由于狼孩从小和狼群一起生活,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错过了语言和智力发的关键期,故正确答案为D。

  题干中“狼孩”心理发展滞后的原因与遗传、生理成熟、自然环境句无关,故排除A、B和C项。故正确答案为D。

  9.婴儿动作发展的正确顺序是( )。

  A.翻身→坐→抬头→站→走

  B.抬头→翻身→坐→站→走

  C.翻身→抬头→坐→站→走

  D.抬头→坐→翻身→站→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中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顺序为∶婴幼儿动作发展是先抬头,然后逐渐学会翻身、坐爬、站立及行走。故正确答案为B。

  10.4岁的瑞瑞不小心把小碗里的葡萄干撒在桌子上后,很惊奇地说:“哦,我的葡萄干变多了!”这说明他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题干中瑞瑞认为撒在桌子上的葡萄干比小碗里的多,说明他没有具备守恒的观念。不守恒对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前运算阶段。故正确答案为B。课程的开发者是创生的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简述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积木游戏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常见的游戏。积木游戏的形式松散,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为幼儿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幼儿愿意主动参与其中。

  (1)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

  (2)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3)积极促进幼儿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发展,且语言交流能得到提高,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幼儿能够体会到搭建积木的乐趣,促进幼儿积极情绪的发展。

  (5)锻炼幼儿专注力,增强其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个性发展。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13.试述幼儿园教育应“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的理由(12分),并举例说明。(8分)

  【参考答案】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2)幼儿园教育应充分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内容与幼儿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把教育活动同幼儿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起点,让儿童通过直接生活进行学习。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儿童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主张把教育和学习的内容扩大到整个社会和大自然中去。

  (3)幼儿的学习不同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是同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联系的。一日生活是幼儿学习的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因此,除了集体教学活动以外,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的其它环节,如饮食、盥洗、游戏、散步、卫生等都是幼儿的学习活动,也是幼儿的学习内容。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设计、组织、实施幼儿教育时,要把幼儿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的感性经验联系起来,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和谐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40分)

  14.材料:某大班几个小朋友在讨论有关动物的问题。老师问:“你们刚才说了很多动物,我想问问,到底什么是动物?”丁丁说:“我们刚才说的大象、猴子、孔雀、斑马都是动物!”

  鹏鹏说:“动物有的有腿,有的有翅膀,有的会跑,有的会飞,有的会在水里游……蓝蓝马上接着说:“有的吃草,有的吃米,有的喜欢吃肉……”睿睿说:“我觉得会自己动的,会吃东西的,都是动物。”

  问题:请分析上述儿童概念发展的水平。

  【参考答案】

  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就是从掌握概念开始的。从心理学看,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起来并用词来标志的。

  (1)幼儿最初掌握的概念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所掌握的实物概念主要是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给物体下定义多属直指型。材料中,丁丁说“我们刚才说的大象、猴子、孔雀、斑马都是动物!”列举的是自己熟悉的动物角色,体现了这一特点。

  (2)幼儿对于概念掌握,先掌握事物某些比较突出的特征,给物体下定义多属列举型。材料中,鹏鹏说“动物有的有腿,有的有翅膀,有的会跑,有的会飞,有的会在水里游……即是根据动物的突出特征进行的定义。

  (3)幼儿虽然能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但概括的水平不高,概念的内涵不精准。材料中,鹏鹏蓝蓝虽对于动物概念进行阐述概括,但是概括内涵不精准,概括片面,水平较低,概括能力仍需发展。

  (4)幼儿概念水平逐渐发展,能够根据物体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以形成实物概念。睿睿说:“我觉得会自己动的,会吃东西的,都是动物。”是根据事物本质进行概括。

  15.材料∶

  幼儿园大班开展了记录天气的活动,A班的老师给同学们发了天气记录表,让幼儿记录天气的阴晴雨雪。B班的老师直接给幼儿发了一张白纸,让幼儿自主的记录天气。两班记录情况如下图。

  

  (1)请分析天气记录活动有什么教育价值?

  (2)请分开分析上述两种记录方式对幼儿的发展意义。

  【参考答案】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注重为幼儿提供自由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开展天气记录活动是科学开展幼儿教育的需要。幼儿观察记录作为幼儿展示自己思维、想象、情绪情感的平台,它对教师与家长探测幼儿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日常活动和教学中充分发掘它的价值,有助于促进幼儿教育科学健康地开展。

  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观察记录的教育手段可以激发幼儿乐学和向学的情绪;可以帮助幼儿回忆探索操作的活动过程;可以促进幼儿间的分享和交流活动的开展,进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激起幼儿再实验、再验证、再发现的兴趣∶可以促使幼儿将零散的知识经验不断地整合、系统化。最重要的是幼儿观察记录能够使儿童成为自己行为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有利于儿童从潜在的自发、自在的探索者走向自主自为的研究者,有利于儿童个体的主体性实践和教育活动的良性互动。

  教师角色转变的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幼儿不应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应为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帮助,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的""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有意识的记录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客观的科学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对幼儿形成科学态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A教师的做法直接给幼儿呈现记录表格,能够更清晰的让幼儿知道记录的时间和周期,方便幼儿对于周期内天气变化做到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增强记录意识。

  B教师直接呈现表格直接发给幼儿白纸,没有对于幼儿进行限制,能够使记录的方式更加多元。随着幼儿记录时间的增长,可以使记录的内容日趋细致、深入。

  五、活动设计题(共30分)

  大班的江老师出差两天,回来以后,孩子们都过来告亮亮的状,说亮亮总是搞破坏。亮亮说我不是在搞破坏,我是孙悟空,我在打妖怪。晶晶说,我不是妖怪,我是唐僧,其他孩子也说我不是妖怪,我是玉皇大帝。还有的说我也是孙悟空,我要扮演孙悟空。孩子七嘴八舌,早就忘记了告状这件事。都在讨论自己要扮演什么问题:

  请设计谈话活动,从孙悟空的行为目的和意义开始,将幼儿的破坏性扮演行为引导成为表演性游戏行为。要求写出名字、目的和活动过程。

  一、活动名称

  大班语言领域《我是小主角》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看西游记的相关视频,初步了解西游记中主要角色,大致情节内容,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目的和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扮演角色进行角色表演,进一步掌握角色特点和标志动作。

  3.情感目标∶愿意主动参与活动,乐于与其他幼儿进行活动交流,大胆进行角色表演。

  三、活动准备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猪八戒、玉皇大帝。。。等角色头饰,扮演装饰衣物;西游记相关视频片段、孙悟空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带领小朋友们做《咕噜咕噜锤》手指谣,设置悬念,引出孙悟空的图片进行活动主题引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请大家看下这是谁?是哪部动画片的角色?

  2.教师引导幼儿对于孙悟空角色进行讨论,说出孙悟空的标志性动作,语言。请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大家知道孙悟空的标志性动作是什么吗?孙悟空标志性的语言是什么呢?

  教师小结∶教师总结幼儿的发言并进行夸奖,进行环节过渡,过渡到正式活动环节。

  (二)活动展开

  1.教师播放准备好的《西游记》视频片段,幼儿通过观看初步了解具体内容情节及主要角色特点

  2.教师通过由浅入深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视频片段内容,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目的和意义,让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于主题内容的理解。

  (1)教师提出问题,请幼儿进一步深入了解师∶视频中出现了什么角色?他们都在干什么?师∶视频中的孙悟空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怎么做?师∶你觉得孙悟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幼儿自由表达,教师对于幼儿的回答进行总体总结。

  师∶孙悟空打妖怪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保护自己的师傅和朋友,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身边的人和坏人作斗争,不可以欺负、打其他的小朋友哟!如果欺负别的小朋友,我们就像小妖怪一样,会被孙悟空和玉皇大帝惩罚。

  3.教师请幼儿扮演视频中《西游记》角色进行自由进行角色表演。

  (1)教师请幼儿离开小板凳,组织幼儿排队走到活动室,进行角色表演。

  (2)教师展示角色头饰孙悟空、玉皇大帝、妖怪、唐僧、猪八戒…,请幼儿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头饰进行扮演。

  (3)教师宣布角色游戏开始,在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对于幼儿进行指导。

  (4)游戏结束,对于幼儿进行简单点评和夸奖,并让幼儿互相点评表演表现,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教师小结∶每位小朋友都做出了自己扮演角色的标志性的动作说出了视频中角色的主要语言,表演的活灵活现,大家都很棒!都是厉害的小演员

  (三)活动结束

  1.教师整体夸奖幼儿活动表现,并进行主题的升华。

  2.教师播放结束音乐,小朋友们边唱边跳,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活动的乐趣。

  五、活动延伸

  教师请幼儿到旁边的美工区域进行西游记故事情境的绘画,促进幼儿创意作画能力发展。

  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3

  一、单项选挥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佛洛依德

  B.马斯洛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答案】D。解析: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2.幼儿期注意发展的特点是( )。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智力游戏

  D.表演游戏

  2.D

  3.在科学活动《奇妙的气味》中,教师准备了分别装有水、食醋、酱油等液体的瓶子,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幼儿在活动中使用了什么方法( )

  A.实验

  B.参观

  C.观察

  D.讲述

  3.C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课程四要素的是( )

  A.课程设计

  B.课程目标

  C.课程组织与实施

  D.课程内容

  4.A

  5.妈妈带了3岁的岳岳在外度假。阿姨打来电话问:“你们在哪里玩?”岳岳说:“我们在这里玩。”这反映了岳岳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

  A.具体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刻板性

  5.C

  6.“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一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是( )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宗麟

  6.C

  7.保护幼儿听觉器官的正确做法是()

  A.引导幼儿遇到噪音时捂耳、张嘴

  B.经常帮助幼儿掏耳、去耳屎

  C.要求幼儿捏住鼻翼两侧擤鼻涕

  D.经常让幼儿用耳机听音乐、故事

  7.A

  8.小明搭房子时缺一块长条积木,他发现苗苗手里有一块,就直接过去抢。小明的这种行为属于()

  A.工具性攻击

  B.言语性攻击

  C.生理性攻击

  D.敌意性攻击

  8.A

  9.毛毛第一次看到骆驼时惊呼道:“快看,大马背上长东西了!”按皮亚杰的理论,毛毛的反应可以用下列哪个概念解释?( )

  A平衡 B同化 C顺应 D守恒

  9.B

  10.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有权威的人决定的,不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改变,这说明儿童道德认知处于( )

  A习俗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前道德阶段

  D自律道德阶段

  10.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教师应当如何对待不同气质的幼儿?请举例说明。

  11.参考答案:

  幼儿的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有其优劣势,教师要因势利导,恰当地运用教育策略,引导幼儿。

  1.对胆汁质幼儿的教育:

  着重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时,也要防止任性和粗暴性格的产生。,教学中,教师应培养此类幼儿安静静等待、守纪律、遇事能自制等好习惯。

  2.对多血质幼儿的教育:

  培养孩子热情开朗、朝气蓬勃的良好性格时,也要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的不良特点产生。要注意培养此类幼儿做事时应认真细致、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3)粘液质幼儿的教育粘液质幼儿的典型特点是""慢"",因此,对此类幼儿进行教育时,要多给予他们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及时表扬他们的成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机敏地完成活动,防止拖拉、过分谨慎等。当幼儿完成某项活动后, 及时鼓励、赞赏,同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以后再快一-点就更好了”。教师对幼儿的要求应适宜,以幼儿经过努力能达到为标准,以后逐渐提高要求。(4)抑郁质幼儿的教育对抑郁质的幼儿进行教育时,首先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帮助, 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指责。抑郁质的幼儿往往性情脆弱、动作迟缓, 回答别人问话总是含糊其辞,显得拘谨不安。教师应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打开耐心地启发诱导,多给予鼓励和夸奖,使之有信心。要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和其他人交往,以培养合群的习惯。同时, 教会他们各种动作技能和方法,培养自信心,防止怯懦、孤独等消极品质。

  12.体育活动中与活动后,教师分别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幼儿的活动量是否适切?

  12.参考答案:

  体育活动的活动量取决于体育活动的强度、密度和时间三个因素的综合情况。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时, 一般要求低强度、高密度,时间不要太长。判断学前儿童体育活动量是否适当, 还可以通过在活动中和活动后观察儿童的面色、汗量、呼吸、动作、注意力、食欲及情绪等情况的方法。如果学前儿童在体育活动中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活动后睡眠良好、食欲增加,没有出现面色苍白、出大量的汗、恶心呕吐等现象,一般认为体育活动的活动量是适当的。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13.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能力?

  13.参考答案:

  ( 1 )观察力

  ( 2)沟通的能力

  ( 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

  ( 4)教育研究的能力批注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4.材料:

  教师为幼儿制作了一个玩具灶(见右图),投放了羽毛、棉花、小木棒、乒乓球等不同材质的物品和扇子,让幼儿猜测哪些物品能被风吹起来并进行验证。

  小牛猜想羽毛和棉花能飞起来,就开始扇风,结果发现他们确实能飞起来。他使的劲大了,发现乒乓球也飞起来了。一直旁观的小雷惊讶地说:“原来用劲儿扇乒乓球也能飞起来呀!”

  问题:

  游戏中小牛和小雷都在学习吗?(4分)请分别说明理由。(16分)

  14.参考答案

  (1)都在学习。

  (2)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学习, 这种学习与其他形式的学习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学习的目标是隐含的;

  ②学习方式是潜移默化的;

  ③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

  15.材料:

  在某幼儿国大班的家长座谈会上,家长们纷纷提出:孩子快上小学了,幼儿园应减少游戏时间,增加算术、识字等教学内容,以便于孩子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问题:

  (1)请根据上述说法,分析家长观点中存在的问题(10分)

  (2)请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10分)

  15.参考答案

  (1)存在小学化的问题,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违反了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指导思想,没有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违背了发展适宜性原则。

  (2)①加强儿童入小学适应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

  a.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培养主动性就是要在幼儿园教育中,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

  b.培养独立性

  幼儿的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 很多幼儿因为不能自己管理好自己,而影响身体和学习在小学生活中感到困难。

  c.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适应能力差的幼儿没有新朋友,他们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学习的兴趣大大减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

  d.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幼儿园应当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和任务意识,特别在大班阶段。可以通过开展规则游戏或其他活动,让幼儿逐步懂得,生活、学习、游戏等都是有规则的,并让他们有机会体验到如果不遵守规则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幼儿园可在生活制度、 纪律等方面有所改变,让幼儿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以有利于缩短入学后适应小学规则的时间。

  e.培养动作,增强体质小学的学习活动较之游戏互动显得枯燥,儿童入学后脑力活动增多书写任务较多,学习压力增大。因此,儿童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强壮的体魄,抵抗疾病的能力, 较强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②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a.缩小与小学差异程度的工作首先,调整每日的作息制度;其次,改变活动时环境的布置。

  b.开展适应小学的教育活动首先,开展培养进入小学适应性方面的教育;其次,带领L童参观小学,开展联谊活动。

  c.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分)

  16.幼儿园准备组织一次春游,大一班的小朋友很高兴,有的说要去这里玩,有的说要去那里玩;有的说坐地铁去,有的说还是乘汽车好;有的在谈论自己要带什么美食…陈老师想,既然小朋友有这么多问题,那么是否可以生成一个教育活动,带着小朋友一起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呢?

  要求:

  请帮助陈老师设计一个“我们要去春游了”的教育活动,写出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16.参考答案

  大班语言领域:我们要去春游了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春游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2.能力目标: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同伴共同制订春游计划,尝试安排自己

  3:情感目标:乐意参与集体讨论,愿意与同伴协商、讨论。分工完成任务。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歌曲《交郊游》、天气预报表、景点图片、着装图片、各种物品的图片等。

  2.经验准备:

  三、活动过程物(一)歌曲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郊游》, 引出活动主题。

  引导语: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春天到了,老师想要带小朋友们去春游。你以前春游过吗?你都做了哪些准备?是谁帮我们做的准备?

  小结;去春游应该考虑去哪里、怎么去和要准备哪些东西。以前都是爸爸妈妈帮我们准备。这次我们要自己做准备。

  (二)基本部分

  1.分组讨论

  (1)讨论春游的时间、地点和怎么去郊游。

  引导语:我们要哪天去春游?你想去哪里春游?我们怎么去到这个地方呢?

  (2)讨论春游的准备,

  ①讨论春游应该穿什么。

  引导语:请小朋友们来想一想,春游我们应该穿什么?小朋友们要带遮阳帽吗?

  ②讨论春游需要带什么物品。

  引导语:春游要带什么物品?图片中的物品,哪些应该带?哪些可以不带?。

  (3)讨论看游中的活动。

  引导语:春游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干什么?有哪些活动好玩又有意义?

  (4)讨论春游中的规则。

  引导语:春游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不走丢?怎样做一一个讲文明的小朋友?

  2.制定计划

  教师帮助幼儿分组,引导幼儿分工、协作制订春游计划。

  引导语:请小朋友们拿起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来自己制订的计划。

  小结:可以用表格、箭头、图画等不同形式来进行记录。

  3.介绍计划

  教师弓导幼儿介绍自己的计划,并提出建议。

  引导语:哪一组的小代表想来跟大家分享一- 下你们组的计划?(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自然结束。

  引导语:今天我们一起制订了我们的春游计划,过几天,老师就要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去春游了。

  四、延伸部分

  户外延伸:根据春游计划表,老师带领幼儿去郊游。

  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4

  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幼儿赛跑、下棋一般属于()

  A.表演游戏

  B.建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规则游戏

  1.【答案】D。泛灵论。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相关知识。A选项直觉性指的是幼儿在思考事情时依靠自身的直接经验进行思维,不会考虑事物的逻辑关系,与题干不符,故A选项错误;B选项自我中心指的是幼儿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与题干描述不符,故B选项错误;C选项表面性指的是幼儿思考事情的时候往往过于表面化,不能深入的理解事物的深层次含义,因此常常在生活中会出现听不懂反话等现象,与题干表述不符,故C选项错误;D选项泛灵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2~7岁的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有“泛灵论”这一特征,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的把自己和外界事物区分开,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感知、有情感、有人性的。题干中的菲儿说“小石头不想游泳,想休息了”,认为小石头也是有生命的,是“泛灵论”的特征。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2.下列不宜作为幼儿科学领域学习方式的是( )。

  A:直接感知

  B:实际操作

  C:亲身体验

  D:概念解释

  2.【答案】D。概念解释。解析:本题考查《指南》科学领域相关知识。《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ABC三个选项都符合《指南》中科学领域幼儿学习方式,D选项概念解释不属于幼儿科学学习的方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3.下列幼儿行为表现中数概念发展最低的是( )。

  A:按数取物

  B:按物说数

  C:唱数

  D默数

  3.【答案】C。唱数。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概念的掌握。幼儿数概念形成经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四个阶段。其中口头数数只是一种机械记忆,儿童这种数数是一种唱数,在该阶段幼儿常常只能从“1”开始有顺序的往下数,如果受到干扰就不会数了,C选项唱数符合题干中数概念发展最低的水平。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4.有时一名幼儿哭会惹的周围的幼儿跟着一起哭,这表明幼儿的情绪具有( )。

  A:冲动性

  B:易感染性

  C:外露型

  D:不稳定性

  4.【答案】B。易感染性。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包括: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情感比较外露;情绪及易冲动以及易感染性。易感染性是指情绪和情感容易受周围人的情绪和情感所影响。题干中周围的幼儿跟着一起哭体现了情绪的易感染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5.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出现最早、变化最缓慢的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5.【答案】B。气质。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人的各种心理特征中,气质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在大多数儿童身上,早期的气质特征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6.在学前教育中进行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

  A:发现学前教育规律

  B: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问题

  C:解释学前教育现象

  D:构建学前教育理论

  6.【答案】B。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问题。解析: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目的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环节:计划、行动、考查、反思。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7.养儿防老,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等所体现的观念属于( )。

  A:工具主义儿童观

  B:科学主义儿童观

  C:自然主义儿童观

  D:人文主义儿童观

  7.【答案】A。工具主义儿童观。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儿童观。传统的儿童观基本上属于工具主义,把儿童当作工具,没有看到儿童自身也应当作为目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种工具主义的儿童观,从根本上来说,是蔑视人、蔑视儿童的。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不仅儿童,就是成人,也都只是家族的附庸,从来没有获得过作为人的独立人格与权利,被束缚于君、臣、父、子的封建伦常关系的网络之中。题干中的传宗接代、光宗耀祖正好体现了这一点。而科学主义儿童观则强调儿童是人,儿童是发展的人。自然主义儿童强调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使儿童的身心协调发展。人文主义儿童观反对原罪说,尊重天性爱好,教育要顺应儿童学习兴趣及个性。B、C、D选项与题干无关。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8.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指导策略,该老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 )。

  A:诊断性评价

  B:标准化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8.【答案】D。形成性评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评价类型。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对幼儿学习进展情况的评价进而影响学习过程的一种评价模式,这种评价主要反映在教育活动的持续进行过程中,通过了解、鉴定教育活动的进展及时地获取调节或改进活动的依据,以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它是自始至终伴随着活动进程的一种动态性评价,能够获取的评价信息多、范围广。题干中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评价,并且会调整指导策略,由此表明是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完成某个教育活动或某个单元性、阶段性活动之后进行的总结和评定,它是与目标的达成程度紧密相关的。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准备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幼儿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A、B、C选项与题干无关。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9.缺锌会导致婴幼儿( )。

  A:食欲减退

  B:夜盲症

  C:佝偻病

  D:肌无力

  9.【答案】A。食欲减退。解析:本题考查无机盐的生理功能。长期缺锌,会使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味觉异常,患有异食癖。维生素A能够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功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与正常视觉有密切关系,因此缺少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维生素D能够促进小肠吸收钙和磷,具有抗佝偻病的作用。钙离子过量产生抑制作用,引起肌无力。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

  10.梅梅和芳芳在娃娃家玩,俊俊走过来说我想吃点东西,芳芳说我们正忙呢,俊俊说,我来当爸爸炒点菜吧,芳芳看了看梅梅,说好吧,你来吧,从俊俊的社会性发展来看下列哪一选项最贴近他的最近发展区?( )

  A:能够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伴

  B: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成功加入游戏小组

  C:在4~5名幼儿的角色游戏中进行合作性互动

  D:能够在角色游戏中讨论装扮的角色行为

  10.【答案】C。能够在4~5名幼儿的角色游戏中进行合作性互动。解析:本题考查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以及按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游戏分类。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而题干中俊俊通过主动询问的方式加入到另两名幼儿的游戏中,说明其已经达到“找到喜欢的玩伴”和“使用一定的策略加入小组”的现有水平,在询问中“我来当爸爸炒点菜吧”这一语句表明了俊俊本身已具备角色行为。因此ABD属于现有水平。另外从俊俊的社会性发展来看,题干中俊俊只是加入了另两位幼儿的游戏中,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分工也没有共同的目标,所以现有水平处于联合游戏,而合作游戏需要幼儿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并努力达到目的。俊俊显然并没有到达这一水平。因此“在角色游戏中进行合作性互动”属于俊俊的最近发展区。综上所述本题选择C项。

  二、简答题

  11.简述经济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的关系。

  11.【答案要点】

  (1)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

  ①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人才的培养规格)。

  ③生产力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④生产力发展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

  (2)教育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功能)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可能的劳动力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③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12.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

  12.【答案要点】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①儿童的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互相交往中才能进行。

  ②幼儿期对话言语有进一步发展,这和儿童与成人关系的变化,以及儿童活动的发展相联系。

  ③独白言语是在幼儿期产生的。

  (2)从情境言语逐渐过渡到连贯言语

  ①3岁前儿童的言语主要是情境言语。

  ②随年龄增大,情境言语比重下降,连贯言语比重上升。

  (3)讲述逻辑性逐渐增强

  主要表现在讲述的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幼儿讲述逻辑性的发展需专门培养。

  (4)逐渐掌握语言表情技巧

  在专门的教育下,幼儿的表述逐渐完整、连贯、清晰而有逻辑,而且能够根据需要恰当地运用声音的高低、强弱、大小、快慢和停顿等语气和声调的变化,使之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三、论述题

  13.试述科学安排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原则。

  13.【参考答案】

  合理安排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能使幼儿更加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同时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也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

  (1)时间的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一日生活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更能使幼儿适应日常的活动,并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避免机械、刻板的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活动中的实际反应做适当的调整。如:当大部分幼儿都对所参与的活动表现出极大兴趣时,不妨可以把活动的时间相对延长一些,以满足幼儿的需求;反之,幼儿对某个活动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疲倦时也可以适当缩短活动时间,甚至暂时取消。

  (2)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教师应事先考虑和计划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帮助幼儿知道下一活动的内容,并在每个活动结束时出示明确的信号。如:一日生活中幼儿集体喝水和如厕时,由于幼儿动作快慢的差异,往往会出现幼儿在厕所聊天、打闹等现象。教师可利用音乐作为环节转换的信号,在幼儿听到音乐结束时,回到座位开始下一个活动。从而使幼儿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缓解混乱和时间浪费等现象。

  (3)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帮助幼儿培养集体感及良好的同伴关系;而自由活动可以为幼儿彰显个性、发挥潜能提供条件,因此保证幼儿每天都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活动时间,能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幼儿喜欢的教学活动并引导其积极参与其中,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活动的情感延伸。

  (4)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建立良好常规可以帮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规则,指导幼儿有秩序的参与集体活动,能有效缓解甚至避免打闹、争抢等不良行为;同时,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可以使幼儿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等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如:教师在娃娃家门口放一定数量的围裙作为提示,当围裙用完时证明娃娃家已经满了,幼儿可以尝试其他区角活动。这样的合理常规既能够有效的减轻教师负担,还能够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

  四、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一)

  14.小班张老师观察发现,小明和甘甘上楼时都没有借助扶手,而是双脚交替上楼梯;下楼时小明扶着扶手双脚交替下楼梯,甘甘则没有借助扶手,每级台阶都是一只脚先下,另一只脚跟上慢慢下。

  请从幼儿身心发展角度,分析小班幼儿上下楼梯的动作发展特点。(10分)

  分析两名幼儿表现的差异及可能原因。(10分)

  14.【参考答案】

  (1)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班幼儿上下楼梯的动作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①材料中两名幼儿上下楼梯的动作反映了3~4岁幼儿在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方面的发展情况。《指南》指出:小班末期幼儿能双脚交替上下楼梯。

  ②幼儿阶段是发展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的关键时期,但是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身体发育不完善,动作不够平稳灵活协调,基本动作整体水平较低,所以部分幼儿还较难做到双脚交替灵活的下楼梯。

  ③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因此在发展上下楼梯的动作时,个别幼儿下楼梯水平发展较慢。材料中,小明和甘甘在下楼梯时的不同表现,体现了小班幼儿上下楼梯的动作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的特点。

  (2)材料中两名幼儿表现出的共同点是都能双脚交替上楼梯,但是在下楼梯方面,小明能够借助扶手双脚交替下楼梯,说明小明已经能够学会借助物体保持自己身体的平衡;小甘则是一只脚一只脚慢慢下,说明小甘的身体协调能力较差。

  ①生物因素对幼儿的动作发展具有影响。生理成熟等生物因素会影响幼儿的动作发展,不同幼儿的生理成熟水平不同,会导致幼儿之间出现差异,因此,材料中小明和甘甘在下楼梯时呈现出了不同的动作发展特点。

  ②家庭教育和锻炼导致幼儿下楼梯的方式不同。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第一种可能是家长缺少对于幼儿上下楼梯的锻炼的意识,导致幼儿下楼梯的能力发展水平不同;其次就是家长可能教育幼儿的方式不同,没有教给幼儿正确学习下楼梯的方式,也会导致幼儿之间出现差异。

  ③孩子身心发展的每个方面都受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地影响,动作发展也不例外。幼儿对于外界环境的认识会导致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材料中小甘可能由于害怕,不敢交替上下楼梯,让其选择不同的方式。

  材料分析(二)

  15.几个幼儿正在玩游戏,他们把竹片连接起来,想让乒乓球从一头开始沿竹槽滚动,然后落在一定距离外的竹筒里,游戏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如球从竹片间掉落(见图);竹片连成的”桥”太陡,球怎么也落不到竹筒里(见图2)……他们通过不断努力,终于让球滚到了竹筒里。

  幼儿可以从上述活动中获得哪些经验?(12分)?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8分)(图一为左图,图二为右图)

  

  15.【参考答案】

  材料中的幼儿有共同的游戏目的,游戏过程中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说明进行的是合作游戏。在此游戏中可获得如下经验:

  (1)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就是合作游戏,在合作游戏中可以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材料中有的幼儿抬竹片,有的放小球,通过彼此间的分工合作,使游戏得以继续。

  (2)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包括想象、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材料中的幼儿在进行游戏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经过不断尝试与探索,最终使小球落到了竹筒中。

  (3)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得到了提升。材料最初幼儿的小球总会在竹片中间掉落。说明幼儿动作的协调和控制能力比较弱,而通过游戏中的反复尝试,最终能够很好的控制两个竹片间的距离和坡度。

  (4)有利于幼儿成就感和自信心的获得,培养其积极情绪情感。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可以从成功完成某件事情中所获得,材料中的幼儿就是通过不断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游戏的成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5)有利于促进幼儿坚持性的发展。幼儿园是坚持性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有难度的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坚持性的发展。游戏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成功把球滚到了竹筒里。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是幼儿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可以从游戏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五、教学设计

  16.中班下学期,陈老师发现,班上仍有一些幼儿会抢别人的玩具,他们的理由是:“我喜欢这玩具,我要玩”。请设计一个教育活动,解决上述问题,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

  16.【参考设计】

  中班社会领域活动《一起玩真开心》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愿意和同伴一起玩耍、不争抢、不独占。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请问”“可以吗”等礼貌词语,能轮流玩游戏或分享自己的玩具。

  3.认知目标:知道同伴交往中常见的礼貌用语以及在玩游戏时不争抢玩具。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争抢玩具的视频、积木。

  2.经验准备:有过与同伴一起玩游戏的经历。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玩具,引发幼儿兴趣

  师:老师手上有一个小汽车,这是小兔宝宝在动物大会上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得来的,小朋友你们猜一猜小兔子是怎么拿到它的呢?让我们接下来一起看看视频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视频,幼儿感知争抢玩具现象。

  (1)教师播放小动物们争抢玩具的视频,幼儿观看。

  (2)教师结合视频内容进行提问,幼儿回答问题。

  师:视频中小动物们在争抢什么呀?你们认为它们这样做对不对呀?如果是你,你会和别的小朋友争抢玩具吗?

  2.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具体做法。

  (1)幼儿自由讨论与同伴一起游戏要注意的问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是怎么和同伴玩耍的呢?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教师小结:在与同伴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文明礼貌、态度友好。向别人提出请求时说:“请问”“可以吗”。当别人帮助自己时说“谢谢”。邀请同伴一起玩时说“我们可以一起玩吗”。

  (2)教师创设“好朋友分享玩具”情境,幼儿判断正误。

  ①教师创设正确做法,幼儿判断,并复述表现。

  ②教师创设错误做法,幼儿说出不正确的原因,并示范正确做法。

  3.教师组织幼儿开展《积木搭搭乐》的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的规则、注意事项。

  规则:将全班幼儿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会发一定数量的积木,组内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积木搭建不同的主题,在搭建过程中同伴之间要相互帮助。

  (2)幼儿开始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师:如果组内的积木不够了,我们要有礼貌地向其他组的小朋友借积木,借完要记得说“谢谢”!其他小伙伴遇到困难了,我们应该帮助他,共同完成搭建游戏。

  (3)游戏结束,请各组幼儿分享成果。

  (三)结束部分——总结结束

  教师小结。

  师:在今天的活动中,有的小朋友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搭积木、有的小朋友主动借积木给其他小朋友,在游戏中都玩得非常开心。我们同伴之间就应该文明礼貌,相互帮助、相互谦让,相互关心,懂得分享。

  四、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回家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聊一聊我们今天游戏中发生的趣事。

  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5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

  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

  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

  C.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

  D.保育和教育幼儿

  A.应关注和尊重幼儿不同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

  B.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学习与探索

  C.应确保每位幼儿在同一时间达成同样目标

  D.应对有特殊需要幼儿给予特别关注

  有特殊需要幼儿给予特别关注

  答案:C

  解析:幼儿个别差异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教学情境下,在性别、智力、认知方式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别。“幼儿在同一时间达到同一目标”违背了尊重幼儿个别差原则。

  3、为保护幼儿脊柱,成人应该()

  A.推荐幼儿用双肩背包

  B.鼓励幼儿睡硬床

  C.组织幼儿从高处往水泥地上跳

  D.要求幼儿长时间抬头挺胸站立

  答案:B

  解析:幼儿骨骼发育还没有定型,睡硬床利于幼儿骨骼定型。

  4、幼儿园教师应该是()

  A.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

  B.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C.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传授者和控制者

  D.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决策者和传授者

  答案:B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5、婴儿出生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其微笑。这种微笑称为()

  A.生理性微笑

  B.自然微笑

  C.社会性微笑

  D.本能微笑

  答案:C

  解析:5周以后,人的出现,包括人脸、人声最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属于社会性微笑,

  6、教师在重阳节组织幼儿到敬老院探访老人,这反映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什么原则()

  A.兴趣性

  B.时代性

  C.生活性

  D.发展性

  答案:C

  解析:幼儿园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题干体现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生活性原则。

  7、下列说法中属于蒙台梭利教育观点的是()

  A.注重感官教育

  B.注重集体教学作用

  C.重视实物使用

  D.通过游戏使自由与纪律相协调

  答案:A

  解析:蒙台梭利注重感官教育。

  8、教育过程中,教师评价幼儿适宜做法是()

  A.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幼儿

  B.根据一次测评结果评价幼儿

  C.用标准化工具测评评价幼儿

  D.根据日常观察所获信息评价幼儿

  答案:D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日常活动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评价,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9、下列表述中,与大班幼儿实物概念发展水平最接近的是()

  A.理解本质特征

  B.理解功能性特征

  C.理解表面特征

  D.理解熟悉特征

  答案:B

  解析:幼儿晚期:功用型;幼儿开始初步掌握某一事物较为本质的特征,如功用的特征或若干特征的总和。

  10、小班幼儿观察植物时,下列哪条目标最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

  A.能感知到周围植物的多种多样

  B.会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

  C.能察觉到植物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反应关系

  D.能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差异

  答案:A

  解析:《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3-4岁小班幼儿的教育目标是: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请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2-4岁儿童思维逻辑特点。(15分)

  答案: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他把幼儿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4岁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中的象征思维阶段(2-4岁)。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2-4岁儿童思维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性功能。

  (2)幼儿的思维在此阶段还没有真正普遍化,没有形成一般化的概念。

  (3)此阶段幼儿不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常常运用“转导推理”。

  (4)象征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为“自我中心思维”。此阶段儿童在一个时间只能考虑到事物的一种特征,不能同时照顾两种特征。不能依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和关系来解决问题,只凭自己的个别经验、个体意义的象征或所谓“信号物”进行思考。

  12、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15分)

  答案:(1)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

  ①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②美育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实现着内在的认识活动、情感和外在表现活动的统一。

  ③美育通过艺术活动,帮助幼儿借助形象化的方式认识世界,弥补了用语言和判断推理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展。

  (2)对社会的意义

  ①美育是培养人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系中的一部分,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与对美的追求常常是统一在一起的,美育是建立一个文明、美好的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②对幼儿实施美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了基础,因此,幼儿美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13、什么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2分)试述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意义和方法。(18分)

  答案:(1)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指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卫生常规、行为习惯常规、学习活动常规等。

  (2)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意义:

  ①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里的幼儿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儿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而幼儿园则是按照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做出符合科学的合理安排。因此幼儿生活在其中,能逐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时间观念和有组织、有条理的办事能力,并逐步适应幼园的环境。如:喝水要排队、上厕所不推挤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为满足幼儿目身需要进行的,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以适应集体生活,可以促进幼儿在自身需要和客观要求的交互作用下,逐步获得适应幼儿园环境的能力并且不断学习在集体中生活的方法。

  ③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维持班级的秩序。

  幼儿能够通过遵守一日生活中的常规而逐渐培养自律能力,同时有助于班級秩序得以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游戏活动和教育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④一日生活常规能够增强幼儿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在有规律的环境里生活才会感到安全,合理的常规有助于为孩子创造了一种有序的、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心情愉快的情境中自然的形成一种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方法有:

  ①榜样示范法;②渗透教育法;③评价激励法;④成果欣赏法;⑤图示观察法;⑤游戏练习法;⑦家园共育法。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4、材料

  4岁的'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见林琳一个人在玩,就冲上去紧紧地抱住林琳。林琳感到不舒服,一把推开石头。石头踩脚大喊:“我是想和你做眀友的啊!”

  问题:

  (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石头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10分)

  答案:该材料主要体现中班幼儿石头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特点,其同伴交往类型主要是被拒绝型。材料中石头有主动交往意愿,但是缺乏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影响其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①幼儿自身的特征

  首先,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和姓名影响着幼儿被同伴选择和接纳的程度。其次,幼儿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材料中石头其年龄特征为活泼好动、易冲动、喜欢交往,四岁的石头正处于中班,喜欢从事结伙和合作的游戏与活动,但是其交往的技能技巧欠缺,影响了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材料中石头其气质类型倾向于胆汁质,精力旺盛,好冲动,做事情不善于先进行一定的思考;不同性别的儿童交往方式也是不同的,石头是男孩子,而材料中的林琳有可能是女孩子,则其交往的手段、方法都有一定的差异,石头的行为更加的直接、豪放,林琳相对来说比较文静、内敛,对于这样的交往方式难以接受。

  ②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材料中的林琳独自玩游戏,说明林琳处于独自游戏阶段,而石头交往中并没有掌握社会性交往的技巧,直接“抱住”林琳,这样的举止会使得林琳出现反感、不舒服的现象,因此推开了石头。

  (2)教师应如何帮助石头改善朋友不多的现状?(10分)

  答案:帮助儿童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①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感

  对于那些因为有攻击性行为而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教师需要教他们如何用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而对于那些害羞和孤僻的儿童,可以引导他们与更小的儿童提前活动,从而增强其交往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②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一些不会游戏或对参与游戏缺乏方法的儿童,在游戏中学到被同伴群体接受的必要的社交技能,并能在游戏中改善与其他儿童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交往的技能。

  ③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帮助被忽略型儿童和被拒绝型儿童积极和适当地对待同伴的参与,接纳他人的加入。

  ④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应当注意引导幼儿,例如说话礼貌,对同伴表示同意和赞赏,微笑、拥抱、轮流做事(玩)共享一些东西,以及互相帮助等。

  15、材料 教师在户外投放一些“拱桥”(见图1),希望幼儿通过走“拱桥”提高平衡能力。但是,有幼儿却将他们翻过来,玩起了“运病人”游戏(见图2)他们有的拖、有的推、有的抢、、、、、、玩的不亦乐乎。对此,两位教师反应不同。A教师认为应立即劝阻,并引导幼儿走“拱桥”;B教师认为不应阻止,应支持幼儿新玩法。

  

  问题:

  (1)你更赞同哪位老师的想法(2分)?为什么?(8分)

  答案:更赞同B教师的想法。该教师支持幼儿的新玩法,这一理念符合游戏的基本特征。

  ①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自主性是游戏的最本质属性的表现。材料中针对幼儿自发生成的“运病人”的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应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支持幼儿进行游戏。

  ②游戏是在假想中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在过程,没有外在强加的目的,能够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部分幼儿虽然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体育锻炼游戏,但他们在“运病人”游戏中有的挑、有的推、有的抬,玩的不亦乐乎,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获得了全方位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因此,教师应当给予支持。

  (2)你认为“运病人”游戏有什么价值?(10分)

  “运病人”的游戏属于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

  “运病人”的教育作用如下:

  ①促进幼儿认知、身体和语言的发展。在“运病人”游戏中,可以增加幼儿关于照顾、运送病人方面的“医护”知识,促进幼儿交流表达的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游戏中可以帮助幼儿增加对“病人”这一角色的了解,体会要爱护病人和关爱病人的情感;可以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此外,在与同伴共同“推”、“抬”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运病人”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并且在游戏中可以思考“运送”病人的多种方法,促进幼儿的发散思维的发展,提高了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④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在“运病人”游戏中可以让幼儿体验各种情感,如友好、同情、责任心等积极情感,也可以促使幼儿在成功运送病人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等。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6、大班下学期,李老师发现幼儿普遍对小学的学习生活不够了解,一些幼儿对上小学有些担心。于是,教师准备开展“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增进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了解,帮助幼儿进一步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请根据李老师班级情况,设计“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

  要求:(1)写出主题活动总目标。(8分)

  (2)围绕主题设计三个子活动,写出其中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每个活动4分,共8分)

  【参考答案】

  (1)大班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

  1、情感目标发自内心地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之情;

  2、能力目标能理解指令,具备初步的纪律意识和任务意识

  3、认知目标初步感受小学生活的内容。

  (2)子活动一

  一、活动名称大班社会活动《我要上小学》

  二、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对小学生活产生好奇与向往

  2、能听懂指令,能完成任务

  3、幼儿能够知道小学生活的主要内容。

  三、活动准备

  音乐《早上好》幼儿园毕业照小学环境图片开学典礼和上课的小视频红领

  巾和小学校服。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播放音乐《早上好》幼儿跟着音乐热身,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1)欣赏往年幼儿园大班小朋友的毕业照老师提问幼儿园毕业之后小朋友们要做什么,通过幼儿的回答引出“小学”的主题。

  (2)观看小学开学典礼的小视烦,通过升旗仪式整齐刷刷举手回答问题,请幼儿直观感知小学生活的内容与变化;

  3、拓展深化

  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并请小朋友试穿小学校服。

  4、结束部分,以小组为单位,到角色区畅想小学生。

  五、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3)活动二

  一、活动名称:大班艺术活动《我上小学啦》

  二、活动目标:

  1、幼儿懂得欣赏并评价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从中发现感受到的创作的快乐

  2、绘画技能能够实现主题分明,内容丰富;

  3、幼儿自然、真实地呈现心目中向往的小学生活内容

  活动三、

  一:活动名称:大班健康活动《安全小能手》

  二:活动目标

  1、具备安全意识和一定的警惕性;

  2、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3、幼儿能够牢记并准确说岀家庭中主要人员的信息,能够认识家庭住址能够记住常用报警电话。

  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6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的表述是(D )

  A、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B、促进幼儿身心的快速发展

  D、紊乱型依恋

  答案:B。儿童安全型依恋方式,更多得益于母亲的敏感应对、积极反应、接纳合作等。

  2、教师对幼儿说:“不转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吵.”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教育原则是()

  A、正面教育

  B、保教结合

  C、因材施教

  D、动静交替

  答案:A。正面教育是教师告诉幼儿应该怎么样做,怎么做是正确的。材料中教师告诉幼儿不准这样做,不准那样做,违反的就是正面教育的教育原则。

  3、下面几种新生儿的感觉中,发展相对最不成熟的是()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

  答案:A。初生婴儿已开始眨眼及转动眼球,但双眼还未能完全协调运动。由于视网膜上的黄斑仍未发育完全,他们只见到黑、白、亮、暗的差别,所见到的影像都是一片朦胧。

  4、当教师以“病人”身份进入小班“医院”时,有六位“小医生”同时上来询问病情,每

  个孩子都积极地为教师看病、打针,忙的不亦乐乎。结果教师一共被打了六针,对下班幼儿这种游戏行为最恰当的理解是()

  A、过于重视教师的身份

  B、角色游戏呈现合作游戏的特点

  C、在游戏角色的定位中出现混乱

  D、角色游戏呈现平行游戏的特点

  答案:D。题干中的幼儿都在玩相同或者相近的游戏材料,但是是自己一个人玩,互相模仿,少有交谈,因此是帕顿所说的平行游戏。

  5、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师工作职责的内容是()

  A、观察了解幼儿,制定教育工作计划

  B、知道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安全

  C、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

  D、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答案:B。指导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卫生的是厨师、营养师,而非幼儿教师。

  6、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

  A、陌生情境实验

  B、点红实验

  C、延迟实验

  D、三山实验

  答案:C。延迟满足实验,又称棉花糖实验,是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三山实验是皮亚杰证明幼儿具有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实验。点红实验是为了研究幼儿是否有自我意识。陌生情境实验通过测验来研究婴儿在这几种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的探索行为、分离焦虑反应和依恋行为等。

  7、小彤画了一个长了翅膀的妈妈,教师合理的应对方式是()

  A、让小彤重新画,以使其作品更符合实际

  B、画一个妈妈的开象,让小彤照着画

  C、询问小彤长翅膀的妈妈的原因,接纳他的想法

  D、对小彤的作品不予评价

  答案:C。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对待儿童的绘画作品,教师应该是欣赏、鼓励、接纳的眼光评价。

  8、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

  A、允许幼儿按需自由如厕

  B、要求排队如厕

  C、控制幼儿如厕次数

  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

  答案:A。

  9、一般情况下,哪个年龄段的幼儿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相对复杂的句子()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答案:D。《指南》在语言领域倾听与表达中提出“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的目标,具体对大班幼儿提出了“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相对复杂的句子”的要求,因此答案为D

  10、皮疹是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脚掌更少)的疾病是()

  A、皮疹

  B、水痘

  C、手足口

  D、猩红热

  答案:B。题干中疾病的呈现形式为水痘的表现。麻疹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前期会发热,出疹期幼儿先是耳后、颈部等后遍及全身。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口出现水疱为特征,病情轻而短暂,儿童多见。猩红热出疹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还会出现杨莓舌。

  二、简答题(共两题,15分道,满分30分)

  11、简述移情对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移情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应,进而产生安慰、援助等亲社会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移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移情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导致亲社会行为;二是移情引起儿童的移情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所以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根本的、内在因素。(2)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儿童在社会生活和交注中对于他们需要帮助的线索的识別能力越来越强,而且移情能力也逐渐增加,能够开始换位思考和体验别人的情绪、情感体察别人有需要帮助的需要,这些能力促使儿童在生活和交注中能够更多地表现出助人、分享及其他亲社会行为。

  12、为什么幼儿园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参考答案:

  (1)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的原则由于学前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对儿童的教育要特别注重 生活化并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功能。生活化首先就是指教育生活化,也就是说要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内容纳入课程领域。生活化还有一种含义就是指生活教育化, 也就是将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中已获淂的原有经验,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在生活中适时引导,促进学前儿童发展。通过帮助儿童组织已荻淂的零散的生活经验,使经验系统化、完整化。此外。活动的内容选择、活动的实施等都要注意生活化。

  (2)幼儿园教育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活动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证,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活动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

  (3)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教育的生活化,学前儿童教育兴须是保教并重的,必须寓教育于儿童的一日生活之中。日常生活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内 容,也是教育的重要途径。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津,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三、论述题(共题,满分20分)

  13、什么是幼儿园环境?为什么幼儿园教育中要强调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请联系实际说明。

  参考答案:

  幼儿环境从广义上说,幼儿园环境包括幼儿园共同实施数育作用的家庭、社区等大环境,狭义上思维劬儿园环境,则是指幼儿园内部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如室内外的物质环境,教师与幼儿思维人际关系等。

  幼儿园教育中,强调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因为:

  1.良好的.幼八园环境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

  2.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能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3.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能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将以上四点展开论述,并举生活实例。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4、材料:

  开学不久,小班王老师就发现:李虎小朋友经常说脏话。虽然老师多次批评,但他还是经常说,甚至影响其他孩子也说脏话。

  问题:

  (1)请分析李虎及其他幼儿说脏话的可能原因。

  (2)王老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干预措施?

  参考答案:

  (1)李虎说脏话的原因:①家庭的影响。家长的情感态度、个性、价值取向及心理品对于孩予的影响。李虎说脏话的原因可能来源于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以及家 庭教育中父母不良的榜样作用。②社会媒体的影响。幼儿的不良行为的产生可能来源于对于电视媒体中的学习。③认知水平的限制。幼儿年龄小,还不能理解“说脏 话”是一种不良行为。④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⑤陌生的幼儿园环境与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态度。当幼小的孩子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难免会产 生害帕、焦慮、退缩的情绪反应,有的老师可熊没有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可能伤害了幼儿。其他勃儿说脏话的原因:主要原因来源于小班幼儿爱模仿。小班幼儿最突出的年龄特点就是爱模仿,班级其他幼儿说脏话是对李虎行为的模彷。

  (2)王老师可以采用如下做法进行干 预:①对于李虎说脏话的行为,王老师应先冷静对待,可先询问李虎是为什么要说脏话,他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教师引导李虎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可以展 开“我是文明小标兵”的教学活动,帮助李虎知道文明礼貌用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可让李虎当小小值日生,监督班级其他幼儿不说脏话,从而养成良好的礼貌用 语习惯。②正面引导班级劬儿,运用故事和游戏解释说明礼貌用语。教师要悉心引导幼儿,教会幼儿表达气愤、激动情绪和处理矛盾的文明用语和方法,例女“你不讲道理,我很不高兴”等。由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有限,教师和家长可选取一些能起到教育作用的故事,和幼儿一起看看故事中人物是怎么样说话的,利用榜样的力量使幼儿产生说脏话不好的心灵体验,还可以通过亲自游戏来强化这种感情,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③教师重身教、勤言教,营造良好的环境,不说脏话。同时, 和家长沟通,做好家园共育,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帮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15、材料

  操场上新安装了一个投篮架。幼儿经常在这里玩投篮游戏。一天,几个幼儿带着笔刷和水桶来到这里,他们先是快乐地粉刷投篮架,之后开始往篮筐里灌水,有的从上面灌,有的在下面灌,再灌,再接……相互配合,反反复复,忙的不亦乐乎。

  问题:

  是否应支持这些幼儿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教师应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2)具体理由如下:①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方式。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给儿童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思考,提供条件,鼓励支持儿童去验证自己的 想法。材料中的幼儿有自己的想法,能够创造出“粉昴”和¨灌水”的游戏,体现出劬儿正在进行自主的游戏活动,并且在游戏中反反复复、忙浮不亦乐,也体现出 这是伴随幼儿愉悦情绪的游戏活动,教师应该予以支持。②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好奇、好玩、好动、好问,对此,教师应支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启迪其兴 趣,鼓励其勇于探索的精神。案例中,幼儿自发、主动的拿着笔刷与水桶对篮球架其他功能与用途进行积极的探索,这一行为正是幼儿好奇好问、好动、好玩天性的 体现。因此,教师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保护幼儿的天性并给予合理的引导。③教师应尽量满足儿童游戏的各种需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儿童的游戏予以支 持,推动游戏不断地向更高水平迈进。案例中幼儿能够相互配合,共同进行幼儿说明幼儿的合作能力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讨论或者通过增加 多种材料的方式继续推动幼儿游戏向更高水平迈进。④幼儿园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可以涌过一日活动或游戏等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使 其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案例中幼儿的亓为就是教学外的一种积极的愦绪体唫与科学探究精神的萌芽,对此,教师应给与精心的呵护。缐上所述,教师应支持幼儿 的游戏活动,并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认知、社会性、愦绪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分)

  16、请围绕“有用的工具”为大班幼儿园设计主题活动,应包含三个子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

  (2)写出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含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

  参考答案:

  主题活动:有用的工具(科学)

  主题活动的总目标:

  1.知道一些常用小工具的名称及用途

  2.学习小、工具一些简单使用方法

  3.能积极与同伴探究,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4.鼓励幼儿根据操作对象选择合适的工具。

  5.明白团结起来才可以有大的作用,增强自信。

  主题活动一:小文具大用途(美术)

  活动目的:

  活动目的:

  1.幼儿知道橡皮、铅笔等文具的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习淂各种文具简单的额用途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铅笔、椽皮、夹子、转笔刀、彩笔、纸张。

  2.经验准备:幼儿在幼八园或家庭中接触过铅笔、橡皮和其他文具。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出示百宝箱。百宝箱封锁,需要幼儿想办法单开。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法箱,别看它小,里边有神奇的东西,可是我们怎么打开他呢?”

  2.认识小工具,并探索用途

  小明友想办法用儿童小刀、儿童剪刀打开箱子

  (1)教师带领儿童打开箱予后把小刀、工具拿出来,出示铅笔、橡皮、夹子、转笔刀、彩笔纸张等。

  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这些小刀、工具的用途。

  (2)能根据操作对象洗择合适的工具

  师:我想用铅笔为每一位小朋友画一朵小红花贴到表扬栏中,可是为什么画不出来?谁愿意帮老师到找一件能削铅笔的工具,我们看他找淂对不对?(幼儿找出转笔刀

  (3)请一幼儿示范操作削铅笔。教师画小红花

  (4)出示几张美工纸,请幼儿选择合适的工具

  师:我想把这几张纸订成一本小册子,谁愿意帮老师到找一件能合适的工具。

  启发幼儿思考。让幼儿动手操作看那个可以将纸张订成册子。

  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动手发现其他文具的功能。

  3.教师小结

  我们百宝箱里的小东西们有一个名字,他们叫工具。我们经常遇到问题需要他们的帮忙,上如我们送妈妈一个小礼物,帮妈妈画一张画就浪需要这些小刀、工具。

  4.游戏结束

  用我们的小、工具送妈妈一份分礼物。我一起起为妈妈画一幅画。

  主题活动二:小小、工程师(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工具的名称,知道它们的用:处

  2、鼓励幼儿根据操作对象洗择合适的工具

  3、知道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

  主题活动三:我们都是演奏家(艺术)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乐器的名称,知道它们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大胆尝试各种小乐器的演奏方法。

  3.对乐器演奏各种音乐产生兴趣,喜欢欣赏音乐。

  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7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种活动重点不是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 )

  A.扣纽扣

  正确答案:A 3-6个月

  3.2-6岁的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词类范围不断扩大,该时期儿童掌握词汇的先后顺序是()

  A.动词,名称,形容词B.动词,形容词,名称

  C.名称,动词,形容词 D.形容词,动词,名称

  正确答案:C 名称,动词,形容词

  4.风疹病毒传播途径是()

  A .肢体接触 B.空气泡沫 C. 虫媒传播D. 实物传播

  正确答案:B .空气泡沫

  5.青青的妈妈说:“那孩子的嘴真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青()

  A. 思维的片面性 B. 思维的拟人性 C. 思维的.生动性 D .思维的表面性

  正确答案:D.思维的表面性

  6.科学活动中,教师观察到某幼儿能用数字、图表和整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该幼儿最可能的年龄是()

  A.6岁 B.5岁 C.4岁 D.3岁

  正确答案:A .6岁左右

  7.最早提出“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考虑”的这一原则文件是()

  A.适合儿童生长的世界 B.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儿童权利公约

  正确答案:D.[儿童权利公约]

  8.[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A.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主

  B.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主,终生学习

  C.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

  D.师德为先,幼儿为本,知识为主,终生学习

  正确答案:C.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

  9.活动去活动结束了,课晨晨的“游乐园”还没撘完,他跟教师说:“老师,我还差一点就完成了,再给我5分钟,好吗?”老师说:“行,我等你”,一边说,一边指导其他幼儿收拾玩具,改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应该()

  A.与幼儿积极互动 B.根据幼儿活动的需求灵活调整

  C.按作息时间表按部就班的进行 D.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

  正确答案:B.根据幼儿活动的需求灵活调整

  10.教师要根据幼儿园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下列现象不属于幼儿个体差异的是()

  A.某幼儿往常吃饭很慢,今天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吃的很快

  B.有的幼儿吃饭快,有的幼儿吃饭嘛

  C.某幼儿动手能力很强,但语言能力弱于同龄儿童

  D.男孩通常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行为

  正确答案:A.某幼儿往常吃饭很慢,今天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吃的很快

  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8

  一、单选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名幼儿画小朋友放风筝,将小朋友的手画得很长,几乎比身体长了3倍,这说明幼儿绘画特点具有

  A.形象性B.抽象性C.象征性D.夸张性

  【答案】D。解析:幼儿绘画时伴随着想象,而幼儿的想象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某

  种特征或使用夸张的语言。

  2 .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井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这阶剧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A.电报句B.完整句C.单词句D.简单句

  A.观察法 B.作品分析法 C.档案袋评价法

  B[解析]根据作品来评价幼儿的发展,属于作品分析法。

  4.一名从未见过飞机的幼儿,看到蓝天上飞过一架飞机说“看,一直很大的鸟!”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反映的特点是( )。

  A.多读规范化 B.扩展不足 C.过度泛化 D.电报句式

  C[解析]幼儿在原有的语词掌握中没有“飞机”一次的出现,“鸟”是存在于他的言语理解及掌握范围内的,所以当幼儿遇到与“鸟”相似的物体,统一称之为“大鸟”这属于语言使用中的过度泛化

  5.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

  B.操作性条件发射是儿童学会分享的重要学习形式

  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

  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惩罚措施

  A[解析]班都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强调的就是幼儿的观察学习,认为幼儿最有效地学习方式就是通过观察从而进行模仿学习。

  6.评价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是( )。

  A.体重和头围 B.头围和胸围 C.身高和胸围 D.身高和体重

  D[解析]评价幼儿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指标是身高和体重。

  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测绘,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 )。

  A.知识取向 B.情感态度取向 C.能力取向 D.技能取向

  B[解析]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教学目标从不同的角度最终都是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所以情感和态度的价值取向最受重视。

  8.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扭伤,出现充血、肿胀和疼痛,教师应对幼儿采取的措施是( )。

  A.停止活动,冷敷扭伤处 B.停止活动,热敷扭伤处

  A[解析]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扭伤后必须马上停止活动,然后首先进行冷敷,镇痛止血,两三天后热敷,活血化瘀。

  C.按摩扭伤处,继续活动 D.清洁扭伤处,继续活动

  9.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 )。

  A.解放儿童的观察力 B.解放儿童的体力

  C.解放儿童的智力 D.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D[解析]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启发及解放幼儿的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手脑并用的条件,具体包括五个方面:(1)解放儿童头脑;(2)解放儿童双手;(3)解放儿童嘴巴;(4)解放儿童空间;(5)解放儿童时间

  10.幼儿以积木、沙、雪等材料为道具模仿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 。

  A.表演游戏 B.结构游戏 C.较色游戏

  B[解析]结构游戏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和与结构活动有关的各种动作来反应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也属于创造性游戏。

【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相关文章: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答案解析02-28

2017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01-21

2017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及答案03-08

2017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03-09

2017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型及答案01-21

2017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试题(附答案)01-21

2017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备考试题(附答案)01-21

2017年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卷03-09

2017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考试题及答案03-09

2017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