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探
引导语: 近期,李镇西先生再次把二十一年前的系列论谈“什么是正真的素质教育”发表出来,我虔诚地全部拜读。下面是yjbys小编为你带来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探,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的基本内涵是: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特点是: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2.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是指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3.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
一是培养目标的全面性,既保证全面发展,又允许个性优势的开发;
二是素质教育是在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实施的,不仅仅是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等初等教育,还包括大学等高等教育;
三是对学校内部的教育和教学的全方位改革与推进,改革教学观念、教学途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的层次性?
素质教育的层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素质本身的层次结构,素质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个层次结构构成的;二是要考虑各种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依存性。
5.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的素质是做人成才的基础;二是每个人的素质是整个民族素质的基础。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1.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注的是全体学生适应时代变化的培养;
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选拔人,注重和关心的是少数学生的升学教育。
2.人才观
素质教育重能力,强调全面提高质量 ,关注学生各基本素质全面发展,是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全方位的人才观;
应试教育重知识,关注学生的升学需要和升学素质的培养,忽视或放弃了其他需要和其他素质的培养,培养的是单一型人才。
3.教育观
应试教育坚持客体教育观,把教育视为社会的客体(教师和学生因而被客体化),视为社会阶层和人才选拔的工具,把选拔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它把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简化为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进而简化为简单易行的“纸笔测验”,把考试视为终极目的。素质教育则坚持主体教育观,把教育视为社会的主体(教师、学生为主体)。教育的发展功能被视为终极目的,
素质教育健全地发挥选拔功能:把发展置于首位,让发展的人接受社会的选拔。把评价体系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把“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作为基本的评价手段。
4.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条件。而应试教育则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选择适合的学生去搞所谓的升学率,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在教育中丧失。
5.共性与个性
素质教育兼顾共性与个性,注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应试教育只注重人的共性,忽视个性和个性的发展。
(四)创新教育
1.创新教育的概念?
创新教育是指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素质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2.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一种人格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是具体知识与智力活动碰撞的结果,是积极探求、把握机会、积极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加重学生的负担,牺牲部分学生的发展,忽视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传统教育的内容稳定、单一,强调的是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传统教育将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现代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发现”过程,不单单是注重结果,而是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精神及在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探】相关文章:
《神探夏洛克》经典台词10-10
探密美国留学的寄宿高中07-16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10-23
素质教育大讨论07-09
素质教育实施纲要08-29
素质教育观念06-29
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10-13
浅探英语词汇教学08-29
清朝诸生杨春的《探梅图》09-29
探月工程专业英语名词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