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模拟题及答案
模拟题一:
1、()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调查方式。
A.普查
B.重点调查
C.统计报表
D.典型调查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统计报表是我国目前搜集统计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2、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是()。
A.普查
B.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抽样调查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它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3、关于搜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是()。
A.会计学
B.统计学
C.经济学
D.金融学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统计学是关于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的科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性质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4、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A.整群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
D.判断抽样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非概率抽样的主要类型有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
5、当调查目的只要求了解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不要求掌握全面数据,而调查少数重点单位就能满足需要时,应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重点调查的适用范围很广,当调查目的只要求了解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不要求掌握全面数据,而调查少数重点单位就能满足需要时,采用重点调查就比较适宜。
6、开放型经济总体上实行中性化政策,是一种()开放。
A.形式上
B.制度性
C.政策性
D.原则性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开放型经济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总体上实行中性化政策,是一种制度性开放。
7、政府融资的缺点是()。
A.政府需要承担的费用过高
B.导致公共物品的价格背离价值规律
C.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D.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政府融资的缺点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私人融资的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8、关于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公共需要是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B.社会公共需要是个人需要的简单加和
C.社会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
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责任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它具有如下特征:(1)社会公共需要是就整个社会来讲,为维持社会经济生活、维持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行、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而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工作中共同的需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也不是个人需要的简单加总;(2)社会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的享用;(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要通过纳税、付费等形式付出代价,当然这种代价的付出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即社会成员的享用所得与付出代价不呈对称性;(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责任,政府通过征税、收费等形式取得财政收入,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组织提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9、反映着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和政府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高低的是()。
A.财政支出结构
B.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C.财政支出的力度
D.财政支出规模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反映着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和政府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高低,也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
10、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的()。
A.相对指标
B.绝对指标
C.宏观指标
D.微观指标
标准答案: A
答案解析: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一般有两大指标:(1)用绝对量来衡量,如,某年度财政支出规模;(2)用相对量来衡量,如,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1、关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商品经济是直接以消费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
B.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
C.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D.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
标准答案: A
答案解析: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包括: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要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或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在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来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12、()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A.生产力的提高
B.社会分工
C.劳动工具的改良
D.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13、当某种商品()时,商品销售者就会竞相求售,价格就会低于价值。
A.供不应求
B.供求相等
C.供过于求
D.替代品增多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销售者就会竞相求售,价格就会低于价值;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购买者为获得所需商品,就会竞相购买,价格就会高于价值。
14、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调节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B.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D.价值规律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作用没有局限性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价值规律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商品价格的涨落是在市场已经形成了商品供求失衡的状况下发生的,因而价值规律通过价格涨落来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只能是一种事后调节,往往会伴随着资源的浪费。
1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政治前提是()。
A.建立资本主义政权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生产工具的多样化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虽然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但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必须有自己的政治前提——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生产资料私有制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生产力的发展
D.科技的进步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它的产生不是以一种私有制形式代替另一种私有制形式,而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是一场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深刻革命。
17、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A.执行力
B.效率
C.公平
D.控制力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18、现阶段我国全民所有制采取的形式是()。
A.个体所有制
B.国家所有制
C.股份所有制
D.混合所有制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也就是国有经济。
19、.关于市场中介组织对市场运行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协助政府对市场实行行政监督
B.为市场主体及其交易活动提供服务
C.节约了交易成本,保证了交易秩序
D.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发挥着服务、沟通、公证、监督等重要作用
标准答案: A
答案解析: 市场中介组织对市场运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协助政府对市场实行非行政监督;(2)为市场主体及其交易活动提供服务,节约了交易成本,保证了交易秩序;(3)各种类型的市场中介组织,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分别发挥着服务、沟通、公证、监督等重要作用。
20、农业、林业、商业、服务业等是按()对企业进行划分的。
A.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B.我国行业划分标准
C.企业规模
D.企业的组织形式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按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可将企业划分为生产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和服务性企业,按我国行业划分标准,可将企业划分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的企业;按企业规模,企业又可依据一定标准被划分为大、中、小三类企业。
21、下列选项中,属于专项收入的是()。
A.罚没收入
B.教育费附加
C.利息收入
D.外事服务收入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专项收入是根据特定需要由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由财政部批准设置、征集并纳入预算管理的有专项用途的收入。如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排污费收入等。
22、下列选项中,属于其他收入的是()。
A.矿产资源补偿费
B.户籍费
C.捐赠收入
D.排污费收入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其他收入是指税收、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收费、专项收入以外的其他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罚没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外事服务收入等。
23、下列关于纳税人,说法错误的是()。
A.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B.纳税人是税法规定享有法定权利、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C.在存在税负转嫁的情况下,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合一的
D.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享有法定权利、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选择A、B正确。与纳税人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个概念是负税人。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选项D正确。纳税人与负税人可以是合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在不存在税负转嫁的情况下,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合一的(如,所得税税种),选项C错误;但在存在税负转嫁的情况下,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分离的(如,流转税税种)。
24、税率最通常的方式是()。
A.用百分比规定的税率
B.用绝对量表示的税率
C.用相对量表示的税率
D.用比例规定的税率
标准答案: A
答案解析: 用百分比规定的税率,即以价值作为计税基数,按照课税对象的百分比来确定的税率是税率最通常的方式。
25、经常预算主要以()为收入来源,以()为支出对象。
A.国债;行政事业项目
B.税收;行政事业项目
C.国债;经济建设项目
D.税收;经济建设项目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复式预算一般由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组成。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如维持政府机关运转的日常活动经费支出等;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如政府贷款及偿还国债等支出。
26、有利于克服增量预算下政府财政支出指标刚性增长的弊端,提高预算支出效率的是()。
A.复式预算
B.单式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零基预算的优点是有利于克服增量预算下政府财政支出指标刚性增长的弊端,提高预算支出效率。
27、我国的人民币制度是()。
A.金本位制
B.金银本位制
C.银本位制
D.纸币本位制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纸币币值以流通中商业的价值为基础,这就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纸币本位制。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就属于纸币本位制。
28、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关于辅币的理解正确的是()。
A.辅币以贵金属铸造
B.辅币是足值货币
C.辅币可由公民自行铸造
D.辅币为有限法偿货币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以贱金属铸造,为不足值货币,各国货币制度一般都规定辅币限制铸造,即只能由国家铸造,不准公民铸造;同时规定辅币为有限法偿货币,即每次支付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数额,否则对方有权拒收。
29、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工具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是()。
A.商业银行
B.证券公司
C.中央银行
D.财政部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工具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0、发行国库券是()信用形式。
A.国家
B.商业
C.银行
D.消费
标准答案: A
答案解析: 国家信用的起源与国家财政的赤字有关,债务人是政府,债权人主要是本国居民和金融企业,其形式主要是发行国库券或公债。
31、金融工具的票面收益与该金融工具购买时的市价的比率是()。
A.名义收益率
B.实际收益率
C.当期收益率
D.平均收益率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从不同角度解释,收益率可以有三种计算方式:(1)名义收益率,指金融工具的票面收益与本金的比率;(2)当期收益率,指金融工具的票面收益与该金融工具购买时的市价的比率;(3)实际收益率,也称平均收益率,是指在实际保留金融工具期间所获得的实际年平均收益与该金融工具购买时的市价的比率。
32、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凭以在同城范围内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是()。
A.银行本票
B.商业汇票
C.银行汇票
D.支票
标准答案: A
答案解析: 银行本票,是指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凭以在同城范围内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
33、一国国际经济交易中最常使用、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最大,并可自由兑换的主要国际货币被称为()。
A.基础货币
B.高能货币
C.关键货币
D.国际货币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关键货币是一国国际经济交易中最常使用、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最大,并可自由兑换的主要国际货币,大多数国家选择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
34、下列关于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从而引起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B.如果通货膨胀高于他国,则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趋于升值
C.高利率使货币升值
D.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需求大于供给,从而引起外汇升值、本币贬值;反之,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外汇贬值、本币升值。故选项A、D正确。如果通货膨胀高于他国,则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趋于贬值;反之则趋于升值。故选项B错误。高利率有助于吸引资本流入,减少资本流出,而且提高利率具有紧缩效应,有助于抑制进口,从而使货币升值;反之则货币贬值。故选项C正确。
35、关于经济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B.经济法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法
C.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D.经济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法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经济法是国家在实现经济管理职能中调整国民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作为法律部门的经济法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适应国家宏观经济实行间接调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法律部门。
36、关于仲裁庭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仲裁庭组成的原则是一案一组庭
B.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视为撤回仲裁申请
C.仲裁庭的组成方式由当事人协商决定
D.合议仲裁庭设首席仲裁员,可由当事人共同选定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仲裁庭不是一种常设的机构,其组成的原则是一案一组庭,故A选项正确。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故B选项错误。仲裁庭有两种组成方式:一种是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即合议仲裁庭,合议仲裁庭设首席仲裁员;另一种则是由一名仲裁员组成,即独任仲裁庭。在具体的仲裁活动中,采取上述两种方式中的哪一种,由当事人协商决定,会议仲裁庭首席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故C、D选项正确。
37、下列关于储蓄和信贷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储蓄代表一种潜在的消费
B.储蓄是一种提前了的消费
C.储蓄随时可以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
D.个人信贷常采用赊购或分期付款等方式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储蓄代表一种潜在的、被推迟了的消费,个人储蓄的形式通常有银行存款、股票、各种债券等。消费者储蓄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购买大额耐用品、养老或以备家庭意外急需等,它随时可以转化成现实的购买力。信贷则是一种现实的、提前了的消费,通常采用赊购或分期付款等方式。个人信贷的采用有利于住宅、汽车等高额商品的销售,帮助消费者在积累起商品所需全款之前就提前购买。
38、目前各国划分不同货币层次时,主要依据的是货币资产的()。
A.安全性
B.可兑换性
C.流动性
D.收益性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目前各国通常依据流动性的不同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由此产生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
39、典型的代用货币是()。
A.现金
B.银行券
C.银行存款
D.电子货币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代用货币是指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包括银行券和辅币。典型的代用货币是银行券。
40、我国按课税对象分类,将税收分为()。
A.工商税收和关税
B.从价税和从量税
C.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D.直接税和间接税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按课税对象分类,税收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和财政税类;按计税依据分类,税收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按税收管理权限分类,税收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按征税机关分类,税收分为工商税收和关税。
模拟题二:
1、
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主要用作追加的生产资金部分是( )。
A.积累基金
B.消费基金
C.社会保障基金
D.国家管理基金
标准答案: A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积累基金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主要用作追加的生产资金部分,它的物质形式是一年内新增加的生产资料总量。
2、在积累基金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 )。
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B.社会后备基金
C.扩大生产基金
D.社会保障基金
标准答案: C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积累基金是由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三部分构成的。在积累基金中,扩大生产基金是最主要的部分,所占比重较大。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中经济杠杆的是( )。
A.价格
B.利率
C.汇率
D.转移支付
标准答案: D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中所运用的经济杠杆内容很多,主要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奖金等,它们共同形成经济杠杆体系。
4、国家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命令、指示、指标、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行政方式,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是( )。
A.行政调控手段
B.法律调控手段
C.计划手段
D.经济调控手段
标准答案: A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行政调控手段,是国家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命令、指示、指标、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行政方式,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5、下列关于发展开放型经济制度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
B.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C.是保持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外在要求
D.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对外承诺的国际义务也是一致的
标准答案: C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从我国面临的国际背景和现实国情看,发展开放型经济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是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2)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3)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对外承诺的国际义务也是一致的。
6、下列选项中,不是统计数据质量评价标准的是( )。
A.精度
B.广度
C.及时性
D.一致性
标准答案: B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就一般的统计数据而言,可将其质量评价标准概括为:(1)精度,即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2)准确性,即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3)关联性,即满足用户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4)及时性,即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5)-致性,即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6)最低成本,即在满足以上标准前提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7、通常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结构的是( )。
A.比率
B.百分比
C.比例
D.频数
标准答案: C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通常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结构。
8、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 )决定的。
A.生产关系
B.抽象劳动
C.劳动的二重性
D.具体劳动
标准答案: C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9、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市场价格
B.垄断价格
C.剩余价值
D.使用价值
标准答案: B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为获得垄断利润,凭借垄断地位.在购买生产资料或销售产品时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
10、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的是( )。
A.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
B.数据分布的形状
C.数据的取值范围
D.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
标准答案: B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对统计数据特征的测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2)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3)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
11、( )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A.社会分工
B.市场经济
C.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生产关系
标准答案: A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它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最初的社会分工产生于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
12、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只是处于补充和从属的地位。
A.计划经济
B.自然经济
C.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
标准答案: C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只是处于补充和从属的地位,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13、货币的( )职能,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增大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A.世界货币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标准答案: C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一方面暂时解决了由于缺乏现金而不能及时购买商品的矛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增大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14、充当( )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A.贮藏手段
B.价值尺度
C.世界货币
D.支付手段
标准答案: A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而保存起来的职能。充当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15、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
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成
标准答案: A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16、关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总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实际上是为资本主义的量变进行着质量的积累
B.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其本质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统一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显示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D.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营和管理方式
标准答案: D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实际上是为资本主义的质变进行着量的积累。故A选项错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其本质是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矛盾的。故B选项错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显示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故选项C错误。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营和管理方式。故选项D正确。
1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生产效率分配
标准答案: A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18、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以其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获取劳动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收入分配方式是( )。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按生产效率分配
标准答案: B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按劳分配,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以其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获取劳动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是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
19、下列选项中,属于商品市场的是( )。
A.金融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技术市场
D.消费品市场
标准答案: D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选项A、B、C均属于要素市场。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市场秩序的是( )。
A.市场进入秩序
B.市场竞争秩序
C.市场退出秩序
D.市场交易秩序
标准答案: C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市场秩序包括市场进入秩序、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
21、下列关于财政收入的含义,理解错误的是( )。
A.财政收入是一个筹集收入的过程
B.通过税务机关向企业、单位和个人征收的各项税收收入、行政性收费都属于财政收入
C.筹集财政收入体现了国家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D.财政收入表现为一定规模的有价证券
标准答案: D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财政收入,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保证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依法取得的货币收入。首先,财政收入是一个筹集收入的过程。如通过税务机关向企业、单位和个人征收的各项税收收入、行政性收费等。筹集财政收入体现了国家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其次,财政收入是指财政分配活动的结果,即政府取得的收入,表现为国家掌握了一定的社会物质财富。再次,从财政收入以货币度量的意义看,财政收入表现为一定规模的货币资金,即政府为履行其职能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总和。选项D说法错误。
22、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是( )。
A.取得财政收入
B.实现共产主义
C.完成社会主义再生产
D.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标准答案: A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取得财政收入,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23、下列关于税收的内涵,说法错误的是( )。
A.税收的征收主体是个人
B.税收的征收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C.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
D.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取得财政收入
标准答案: A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根据税收概念,可以得出税收的内涵包括:(1)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2)税收的征收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3)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4)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5)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取得财政收入。
24、税收作为一个财政范畴的前提条件是税收的( )特征。
A.固定性
B.无偿性
C.灵活性
D.强制性
标准答案: D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税收的强制性特征,是税收作为一个财政范畴的前提条件。
25、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是( )。
A.政府预算原则
B.政府预算职能
C.政府预算方式
D.政府预算的手段
标准答案: A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政府预算原则,是指政府选择预算形式、体系和在预算编制、审查、执行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
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府预算的原则的是( )原则。
A.公开性
B.真实性
C.完整性
D.差异性
标准答案: D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预算原则主要有:(1)完整性原则;(2)统一性原则;(3)真实性原则;(4)年度性原则;(5)公开性原则。
27、辅币属于( )。
A.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电子货币
标准答案: B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代用货币是指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包括银行券和辅币。
28、下列关于代用货币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A.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代用货币
B.早期银行券的发行是分散的
C.黄金保证体现为发行银行保证兑现的信用度
D.银行券的发行必须具有发行保证
标准答案: C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代用货币的主要特征有:(1)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代用货币;(2)银行券的发行必须具有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保证和信用保证,黄金保证体现为银行的金准备,信用保证体现为发行银行保证兑现的信用度,选项C说法错误;(3)早期银行券的发行是分散的,由各家商业银行凭自己的信誉和能力发行,后来中央银行逐渐垄断了银行券发行。
29、商品生产与交换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 )。
A.赊销
B.债权
C.信用
D.债务
标准答案: C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信用是与商品经济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它是商品生产与交换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0、( )是货币与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
A.公有制
B.私有制
C.集体所有制
D.股份制
标准答案: B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私有制是货币与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
31、( )是金融活动的载体,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交易。
A.金融工具
B.金融中介
C.金融制度
D.金融主体
标准答案: A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金融工具即金融产品或金融商品,它是金融活动的载体,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交易。
32、金融市场重要的资金需求者是( )。
A.个人
B.家庭
C.政府
D.金融机构
标准答案: C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政府是金融市场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因为有政府参加的金融交易通常是大额交易。
33、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是( )。
A.间接标价法
B.直接标价法
C.美元标价法
D.英镑标价法
标准答案: B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汇率表示为一定单位外国货币折算成本国货币的数量。
34、银行的汇率报价通常采取( )。
A.直接报价法
B.欧洲货币报价法
C.间接报价法
D.双向报价制
标准答案: D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银行的汇率报价通常采取双向报价制,即同时报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在所报的两个汇率中,前一个汇率值较小,后一个汇率值较大。
35、( )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A.参与制
B.垄断组织
C.金融寡头
D.垄断资本
标准答案: A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36、(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讨论,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A.十一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
标准答案: D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论述,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3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
标准答案: C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国家垄断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建立自由竞争体制
标准答案: B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作用。
A.辅助性
B.决定性
C.基础性
D.功能性
标准答案: C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40、下列描述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正确的是( )。
A.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收入
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D.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标准答案: D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互关系,可通过下列公式来表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财产和劳动收入-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模拟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2017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精选模拟题及答案02-26
2017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模拟题与答案「初级」01-21
2017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仿真模拟题及答案03-09
2017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强化模拟题及答案02-28
2017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全真模拟题及答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