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央财政支持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中财会电项目”),于2011年9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文件申报,2011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启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1〕71 号)下发,项目正式立项启动。按照《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围绕特色引领,结合我院实际,确立“中财会电项目”的建设目标为:
以培养适应财会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会人才为目标,依托河南省豫北高等职业教育集团,推进校企对接,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术技能型财会人才系统培养,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完善具有本校特色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综合能力立体双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改善实训实习条件;加强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到2013年,把本专业建成有相对专业优势,有较好业内口碑,社会认可度较高的特色专业。
1、主要内容
⑴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⑵完善学院“一体双翼,立交贯通”(以高职教育为主体,兼顾五年一贯制、中职教育,做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系统培养体系,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通过系统设计课程设置与资源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和评价办法,在校内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的延续与衔接,在保障专业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力争2013年招生规模达到350人,涵盖普通高职、五年一贯制和中职三种类型;
⑶完善具有本校特色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综合能力立体双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院培养和学生自我培养为途径,以立体化课程模式和立体化教学模式为主体,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成为能力强、上岗快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会职业人才;
⑷加强专业素质内涵建设,以精品资源课程建设为载体,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建成全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
⑸全面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新建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1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1个、ERP沙盘实训室1个、多功能实训室1个,增建校外实训基地6个,到2013年建设达到区域内同类院校的领先水平,在高层次上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实训平台,并与群内专业实现资源共享,带动投资与理财、营销与策划等专业共同提高发展;毕业生准岗位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参加毕业生准岗位实习的学生比重达到95%以上;
⑹加强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10名,聘请10名业界精英为兼职教师,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超过30%;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达到90%,硕士学位以上青年教师比重达到80%,专业骨干教师企业实践率达到100%,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本地区企业提供培训与咨询服务,两年内为社会培养在职人员700名。
⑺初步形成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毕业生“双证率”达到100%,实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到2013年,把本专业建成有相对专业优势,有较好业内口碑,社会认可度较高的品牌专业。
3、建设内容变更情况
“中财会电项目”建设过程,也是认识不断提高,工作不断完善的过程。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建设目标总要求,根据建设过程的具体变化情况,我们科学组织,合理调配,以发挥资源和建设效能最大化为本,对以下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
⑴上报方案资金安排项目中“课程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归于“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实验实训设备购置”分为“实训实习条件改善”和“实训实习耗材补贴”;“师资队伍建设”分为“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和“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增加“实习意外伤害保险”和“其他”两科目。
⑵校内实训平台建设在坚持新建的同时,对原有设备设施加大了维修、完善与升级工作;
⑶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主要依托学院平台,只做适当完善,不再重复建设;
⑷根据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形式变化,“双证”达标率作了适当调整,参考省内平均过关率进行教学考评;
⑸根据教育部有关精品课建设的新要求,精品课建设全部纳入课程资源库建设;
⑹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和企业投入资金统一调整为学校自筹资金;
⑺根据全省生源萎缩和招生形势的变化, 2013年招生目标调整为300人;
⑻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多功能实训室不再建设。
4、资金使用变更情况
根据建设内容的调整,相关资金安排也作了相应调整:
(二)进展与管理
按照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根据专业建设发展方案,本项目建设主要围绕“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育人、转变培养方式、建设教学团队、探索系统培养、实施第三方评价” 等方面内容进行。
1、推进校企合作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在原经济管理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学院于2012年7月15日成立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了“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暨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新组建成立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涵盖了政、校、企、行等各方面专家、技术能手。主任委员由九三学社河南省委常委兼经济委员会主任、鹤壁市政协副主席、市财政局副局长、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董撵群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动向和岗位人才的需求,确定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审议相关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审议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实习大纲;指导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协助组建和管理校外科研实习基地;为学校提供有关专业指导和兼课教师,满足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研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探讨解决方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于2012年7月15日和2013年10月13日先后两次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是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先后制定了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协议》、《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明确双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和权益,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三是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按照合作、共育、双赢原则,积极与企业深化融合,建立集实习、实训、课程开发和招生就业于一体的综合基地。通过与市工商联合作,由其牵线搭桥,在河南永达有限公司、鹤壁天义会计师事务所、鹤壁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大用集团、永昌集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学院实训平台建设有了一个大的跨跃,不仅满足了实习实训,而且有效地带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办学发展。
2、强化实践育人
一是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综合能力立体双培养模式”。以“做一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会职业人”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院培养和学生自我培养为途径,以立体化课程模式和立体化教学模式为主体,以三形态课堂体系(理论课堂+实习课堂+社会课堂)为依托,以四层次教学手段(讲+见+练+战)为保证,以双循环学习体系(认知—体验—实践—再认识—提升)为关键,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成为能力强、上岗快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会职业人才。
二是构建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专业的课程体系。积极与业界专家结合,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把业界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的质量规格要求和学生后天迁移化发展统一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构建了体现会计电算化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三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组织实训和顶岗实习。学院校内外实训设备充裕、实训耗材有保障。自2013年会计电算化专业全部实行“2+1”模式,毕业生准岗位实习时间为一年,参加毕业生准岗位实习的学生比重达到95%以上。在这一过程中,校企合作配备指导教师,做到共育、共管,确保学生实训实习效果和安全。
四是以赛促练,积极参加院内外专业技能竞赛。在院赛的基础上,组建院外赛专业技能大赛团队,参加全省全国大赛。2012年获全国会计技能大赛省赛优秀奖;2013年获全国会计技能大赛省赛二等奖奖。
3、转变培养方式
一是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通过财务会计模拟实训,全面系统地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建立与登记、对账与结账、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核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加强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会计业务综合处理能力,使学生能够将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记账、算账、报账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把企业虚拟流程、虚拟生产、虚拟运营业务搬到课堂,加强学生仿真实训。
二是会计技能训练竞赛活动常态化。构建专业实训教学、顶岗实习前专业汇报和专业技能大赛三位一体的机制,从教学制度上把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常态化,制度化,使其与专业教学、质量评价、资格证书、学生就业等相对接,探索专业教学考核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办法,试行以赛代x,以训代x。
三是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发挥财会专业与经济社会结合密切的优势,组织学生为企业开展服务,承揽企业财务外包业务,在服务社会和与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四是积极开展具有专业性质的社团活动。2011年11月25日以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为主体,成立了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协会”。会计协会宗旨:“营造学术科研氛围,增进学生会计类专业理论学习,并争取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锻炼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会计协会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活动,如“金手指”点钞大赛、小键盘录入大赛、会计书写技能大赛等。
4、建设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之基。按照“双师”素质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财经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⑴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做专业发展规划,在学历提高、职称提升和业务培训上明确具体目标和时间进程表;
⑵以“双师”素质建设为重点,对专业教师实行错位发展,相对分工,优势互补,以此实现整体优化,确保整个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从整体上优化“双师”结构;
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确定每位教师的学科专业主打方向,下大气力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培养名副其实、在院内外和社会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教师,通过完善机制和措施全面推进;
⑷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引导和鼓励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提升行业影响力;
⑸鼓励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岗位资格培训和劳动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等级考核,明确实行专业教师“双证”制度,确保教师“双师”素质提高;
⑹通过校企合作,从政行企业聘用专家、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和业务指导;定期邀请政校企行专家进行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
⑺积极面向社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职业培训,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以上措施,初步建立起了一支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管理有效,教学水平较高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5、探索系统培养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几所中专学校合并升格组建的高职院校,进入高职发展阶段后,仍然设有中专部,招收三年制中专和“3+2”大专。自2012年始,又招收五年一贯制大专。随着大专生提高学历层次的需求日趋高涨,2011年11月我院又与河南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本科教育,这样从学生结构上就有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三个层次。根据学院办学实际和学生发展实际,我们构建了“一体双翼、立交贯通” 的培养体系,即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以中职和五年一贯制为两翼,向上搭建贯通本科教育立交桥。为了搞好各个层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使其上下贯通,有效递进,我们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在校内和校际实现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的延续与衔接。通过系统设计课程设置与资源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和考试制度,初步建立起了系统培养体系。
6、实施第三方评价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相关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社会公信力,为教学改革、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创新和办学成本核算等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参考,我们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担任技能大赛评委,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评定,引入第三方对学生技能水平进行评价;走访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实习就业学生质量进行跟踪调查;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问卷调查,邀请企业领导专家来校座谈,顶岗实习结束后返校座谈,定期举办优秀毕业生返校报告会等形式和途径,对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初次就业薪酬、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进行评价和信息反馈。由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初步形成。通过基于真实信息基础上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等,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向好。
7、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
为加强项目管理,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启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学院成立了中央财政支持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细化目标,制定措施,整体推进,以完成专业建设发展方案。为做到专款专用,发挥中央补助建设资金的最大效能,学院制订资金管理办法,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
二、完成情况
(一)校企合作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新组建成立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涵盖了政、校、企、行等各方面专家、技术能手;制定了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协议》、《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明确双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和权益,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校企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与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形成。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完善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综合能力立体双培养模式”。以“做一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会职业人”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院培养和学生自我培养为途径,以立体化课程模式和立体化教学模式为主体,以三形态课堂体系(理论课堂+实习课堂+社会课堂)为依托,以四层次教学手段(讲+见+练+战)为保证,以双循环学习体系(认知—体验—实践—再认识—提升)为关键,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成为能力强、上岗快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会职业人才。
(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优化了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50%;制订了全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8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已建成;建成3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出版相应特色配套教材,建设校级精品课程3门,建成校级教学质量工程1项等。
(四)实训实习条件改善
新建会计综合实训室1个、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1个、ERP沙盘实训室1个、完善财会模拟实训室1个,购置用友ERPU8会计信息化软件1套、企业经营管理沙盘软件1套,增建校外实训基地9个。实训实习条件的改善,毕业生准岗位实习时间达一年,参加毕业生准岗位实习的学生比重达到95%以上。不仅满足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的需要,而且有力支撑了投资与理财、营销与策划等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五)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10名,先后聘请10名行企专家和业务骨干为兼课教师,专业教师“双师型”比重达到91%,青年教师硕士以上学位比重达到84%,教师中有企业实习经历的比率达到100%,初步建立起了一支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管理有效,教学水平高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为社会企业培训人员752人。
(六)其它
学生评教的满意度达到98%以上;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5%,实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专业培养质量监控系统,形成本专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涵盖日常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毕业实习、教学过程监督与评价、实训基地管理、专业培养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2013年招生318人(其中:高职124人,五年制159人,中专35人),涵盖普通高职、五年一贯制和中职三种类型。
三、建设成效
整个项目建设,我们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总要求,确立了以会计电算化专业重点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体经管类专业群建设;以财力支撑为外显的硬件建设,带动经管类专业群整体内涵提升的“两个带动”指导思想,把建设过程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基础能力和经管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提升的过程。在学院内部各专业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由此带来的内涵提升效益正在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日益显现出来。
通过本项目建设,会计电算化专业内涵和基础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专业特色得到了进一步凝练,具有本校特色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综合能力立体双培养模式”特色更加鲜明;系统培养体系得以完善,在校内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的延续与衔接;校企合作得到了全面扩大与深化;师资队伍能力、素质、结构得到全面提升与优化;专业发展对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贡献度显著提升,2013年五年一贯制地方招生较2012年增长60%;实训条件全面改善,获得质的飞跃,可以完成会计人员后续教育、会计电算化技能鉴定、ERP资格认证等相关培训;近两年来,累计为企业培训员工752人,为企业提供服务1000多人日。教学团队先后主持完成了鹤壁市工商联受市政府委托的重点工作“2012年鹤壁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撰写了《2012年鹤壁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组织研讨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起草呈送市政府的《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两份大型报告;2013年暑期组织教师完成了市委统战部受市委主要领导委托,开展的制约鹤壁市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主要因素的大型调研活动,撰写了《鹤壁市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困难及建议》大型调研报告等,为市委市政府出台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得到了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评价。通过社会服务,拓展了办学空间,拉长了办学链条,做实做活了专业,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也使师生在服务社会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成长、壮大。
四、预算执行
中财支持专业建设项目资金是一种政策性很强的专项建设资金,为确保资金的正确和有效使用,我们按照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出现一些情况变化,有些预算做些适当调整,都事先进行报备然后再予执行。为做到专款专用,发挥中央补助建设资金的最大效能,学院制订资金管理办法,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中央补助资金全部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实习条件改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实训实习耗材补贴、实习意外伤害保险等,无基本建设、人员经费和化债等与项目实施无关的其他支出;本专业中央补助资金用于设备购置方面的支出在50%以内,符合预算政策。
五、存在的问题
1、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学生顶岗实习障碍性因素较多,校外顶岗实习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2、 因财会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及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毕业生就业比较分散,质量跟踪详细信息收集困难比较大。
3、资金预算在具体项目建设上存在不确定因素。
4、 项目建设周期有待进一步完善。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用好剩余资金,发挥中财支持建设资金的最大效用,更重要地是消化整个建设所带来的积极成果,以项目专业重点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个经管类专业群建设;以硬件建设为支撑,带动学院整体内涵提升,努力把建设过程作为专业基础能力、服务社会能力、教师业务能力和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提升过程。从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看,建议有关部门:
1、支持校企合作的各项优惠政策要切实落实到位,真正从政策引导、利益诱导上推动校企合作,确保企业有积极性、主动性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进行顶岗实习、实践。
2、 建立专门针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补进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抓起,明确规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必须有两年以上企业或相关职业经历,取得相关职业资格和教师资格方可准入。
3、以省或跨省区建立“双师型”教师人才库,在校企之间、院校之间建立“双师型”教师互聘互用机制。
【中央财政支持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总结报告】相关文章:
计算机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01-23
会计电算化专业简介03-19
关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认识03-28
关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介绍03-28
会计电算化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03-19
会计电算化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03-19
会计电算化: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条件03-21
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03-19
了解会计电算化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