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民族舞蹈的基本知识

时间:2023-03-24 17:07:12 民间舞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朝鲜民族舞蹈的基本知识

  朝鲜舞是朝鲜族的民间舞蹈,它的心态在民间舞蹈中体现。朝鲜族民间舞蹈是朝鲜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从明朝开始,便有了它的历史记录。那么你知道哪些朝鲜民族舞蹈的基本知识呢?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朝鲜民族舞蹈的基本知识

  流传在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黑龙江、辽宁等省的朝鲜族聚住区。朝鲜族是从事水田种植的古老民族,其民间舞蹈具有农耕劳动的特征,它是在三韩及朝鲜半岛的传统农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后又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特定环境中,育成具有风韵典雅、含蓄等特色的舞蹈。朝鲜族舞蹈动作多为即兴性的。其特点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其伴奏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变。朝鲜族舞蹈的主要形式有农乐舞、假面舞、剑舞、长鼓舞、扁鼓舞、扇舞、拍打舞等。

  朝鲜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被称为“歌舞的民族”。

  朝鲜族民间舞蹈的特点是动律优美、细腻、柔和而悠长,动中有静、柔中带刚的舞步恰似轻灵高雅的白鹤。其中著名的民间舞蹈有:欢快喜庆丰收的《农乐舞》、身挎长鼓抒情柔美的《长鼓舞》、代表了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精华的《僧舞》。此外,假面舞、剑舞、顶水舞、扇舞、鹤舞、绩麻舞等民间舞蹈也广为流传。

  朝鲜族悠久的艺术传统在现、当代得到了进一步发扬。1959年先后成立了中国音乐、舞蹈协会的各延边分会。驰名中外的延边歌舞团已有50年左右的历史,他们出色地创作和表演了大量民族歌舞,受到中外人士的普遍喜爱。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延边残疾人艺术团同样以精湛的表演艺术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东北朝鲜族先后成立了东北新兴艺术协会、哈尔滨朝鲜艺术馆、牡丹江市朝鲜族艺术馆等全面负责当地的朝鲜族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积极促进了朝鲜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舞蹈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1982年延边人民出版社先后用朝鲜文出版了舞蹈专著《长鼓舞》(李录顺编写)、《顶水舞》(李仁淑编写),推动了朝鲜族民间舞蹈的理论研究。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伽椰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农乐舞:朝鲜族表现农耕生活内容历史最长的舞蹈,它源于古代的祭祀和狩猎活动,后发展成为农事劳动中的自娱性舞蹈形式。农乐舞分情节表演与技巧表演两种。其表演队伍,均由持小锣的舞者指挥,一般队伍由29人组成,先导者持“ 令旗”或“农旗”,后面是乐队及扮演的各种人物,其中有唢呐、太平釜、上剑、副剑、从剑、首长鼓、无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及官吏、猎人、执事、农妪、假女、舞童等。舞蹈中“象帽”(戴一种斗笠)的表演别具一格,舞者头戴系有长短两根飘带的特制斗笠,边击小鼓边转动飘带起舞,同时将舞蹈表演引向高潮。农乐舞的伴奏音乐,由12段曲调组成,音乐欢快热烈,舞蹈风趣活泼。

  巫舞:对整个朝鲜民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曾起过重要促进作用。在巫舞中,有“神游舞”、“请神舞”、“送神舞”、“娱神舞”、“逐鬼舞”等种类。巫舞又分“降神舞”、“世袭舞”两大类,有多种表演形式,如,纸钱舞、神剑舞、花舞、扇舞、铃舞等。

  长鼓舞:朝鲜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朝鲜族,历史悠久,在敦煌的北魏(公元386~534年)壁画中,已有类似长鼓的击鼓舞乐图。长鼓舞源于农乐舞中的个人表演,最早以男性独舞为主,后来,舞台上的即兴对唱表演对长鼓舞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使长鼓舞有了男、女长鼓舞、双人长鼓舞及长鼓群舞等多种形式。长鼓舞在朝鲜族广泛流传。朝鲜族长鼓为两面鼓,两端鼓面分别为高、低不同,舞者两手同时击打出各种不同节奏的鼓点。现代长鼓舞有两种击打法:一为女舞者用鼓鞭(一尺许细长的竹鞭)兼用鼓槌(一端圆粗,长约尺许的木槌);一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开头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边击边舞,鼓插在长鼓上,舞至高潮时,方抽出鼓槌进行技巧表演。后者春持鼓鞭随乐起舞。

  扇舞:持花扇表演的女性舞蹈。源于古代巫女活动及民俗活动中的扇子表演,后发展成为单扇舞、双扇舞两种形式。扇舞有持一把或两把扇具的不同形式,它具有朝鲜族特有的节奏、含而不露的内在情绪、曲线性的律动和自由自在的表演,随着队形的不断变化,舞者将手中的扇具可组合成丰富多样的图案和造型。

  扁鼓舞:持扁形鼓表演的舞蹈。扁鼓原为朝鲜族古老的打击乐器,后发展成为男女舞者胸前系鼓而舞的舞蹈。扁鼓舞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鼓声,给人以欢快、热烈而跃动的情绪感受。丰收的喜悦、生活的快乐,以及现代人的欢快情绪等,都是扁鼓表现的内容。扁鼓舞不仅能表现朝鲜族妇女细腻的内在感情,还可以表现男性爽朗乐观的性格特征。

  剑舞:又称剑器舞,是手持短剑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剑的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动、旋转短剑,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音响,与优美的舞姿相辅相成,造成一种战斗气氛。舞蹈节奏为“打令”。剑舞原为男性舞蹈,经长期流传,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缓慢、典雅的女性舞蹈。其种类较多,一般为4人舞。还有一种由流浪艺人流传下来的少年剑舞,其风格似武术,具有战斗性。剑舞的音乐基本上以“打铃”节奏的曲调贯串始终,并与剑声相谐。

  傣族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也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流行于整个傣族地区,以瑞丽县和耿马县孟定的孔雀舞为代表,而且有不少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他们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跳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他们的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和地位,甚至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伴奏。

  拓展阅读:

  历史渊源

  朝鲜舞是在古朝鲜、扶余、高句丽以及三韩等朝鲜半岛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的朝鲜族民间舞蹈,在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又在东北地区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今日的舞蹈风韵。研究朝鲜族民间舞蹈文化,要了解朝鲜族的经济生活、民族心理以及其先民的历史方面等情况,进一步研究成为朝鲜族后的演变与发展,分析各发展阶段物质与精神的文化特征与遗存。朝鲜族民间舞蹈是在广收博采中,成为富有我国民族特色和高水平艺术形式的。

  古代舞蹈

  朝鲜族民间舞蹈——朝鲜族先民中,不论是活动在中国东北地区传说中坛君时代的古朝鲜,还是貊貌、扶余、高句丽以及朝鲜半岛上的三韩,都是爱好与擅长歌舞的古老民族。据史料记载:古朝鲜“有婉转悦耳的音乐、歌谣,有轻快多姿的舞蹈”。扶余有“腊月祭天”的风习,届时“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平时也是“行人无昼夜、好歌吟,音声不绝”,高句丽则有“暮夜辄男女群聚为倡乐”的习俗。朝鲜族悠久的乐舞传统中,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因此,不论是唐、宋两代还是以后的文化输入,他们都能在广泛吸收外来的乐舞形式中,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使之不断发展。又由于宫廷的“乐舞”与民间的“乡乐”互为影响,相应提高增强了民间舞蹈的民族色彩,而且擅长歌舞的古老风习至今盛行不衰。

  民族特点

  朝鲜族是勤奋团结、勇于抗暴的民族,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抗暴斗争层出不穷。公元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后,大、小规模的人民起义和暴动此起彼伏。长期的反入侵斗争与抗暴斗争,使朝鲜族的民族性更为沉着坚忍,从而增强民间舞蹈的力度并融入柔韧的特色。女性舞蹈更以柔美见长,而且优美中蕴藏着刚劲的力量。这是由于朝鲜族妇女和男子一样参加繁重的劳动,又与父兄们一起参加抗暴斗争而形成的。至今,朝鲜半岛南方全罗南道沿海村落还盛行一种民间集体舞蹈。纪念“壬辰之役”时妇女配合作战抗击侵略丰臣秀吉的英勇事迹,演变成为朝鲜南方中秋之夜的民俗歌舞活动。

【朝鲜民族舞蹈的基本知识】相关文章:

民族唱法的基本知识03-26

舞蹈基本知识大全08-27

必须熟知的舞蹈基本知识06-19

少儿舞蹈的教学基本知识10-22

朝鲜族舞蹈基本动作教程详解08-23

舞蹈服饰在民族舞蹈中的运用04-13

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联系11-20

民族舞蹈创作的要素01-08

中国的民族舞蹈特点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