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舞文化结构及内涵

时间:2024-07-19 19:51:04 民间舞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民间舞文化结构及内涵

  任何一门艺术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文化结构及内涵,中国的民间舞蹈艺术亦是如此。民间舞蹈的动作特色、表演技巧、肢体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色,是其深远和厚重的文化结构和内涵的反映。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中国民间舞文化结构及内涵,供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

  中国民间舞文化结构及内涵 篇1

  一、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

  1.民间舞蹈是动态文化。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等一切领域。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形态的舞蹈特征。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

  2.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

  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的时间性,即民间舞文化的纵向面,展现民间舞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可称之为“时间文化层”,即其历史层面。从时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蹈的形态,可分解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二种形式。二种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间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综合互动作用。原生和变异二种形态的演变,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累积和融合,它表现为原生形态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和体态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内涵,有选择的保存和新形态的重新整合。民间舞蹈的空间性,即民间舞文化的横断面,展示民间舞蹈的结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称之为“空间文化层”。从空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结构,可分解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种构架。表层结构是指民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动态性等符号,符号象征物具有指向、意味和记忆等功能。深层结构是指民间舞主体即特定民族群体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审美情趣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是蕴藏在民族群体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

  二、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

  1.情感内涵。

  舞蹈艺术和其它的艺术门类一样,在建构自己的艺术大厦时,情要真,意要深。而情真需要创作者对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体验,意深则需要艺术家们对社会生活有高深的理解和认识,只要情真意深,形象必然丰满,作品的哲理品格也便会透过情节自然浮现出来。

  现代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单一情感,而是整个人类的感情”。这种以整体探索、整体品察、整体把握为背景,将哲理与情感融为一体的艺术才能成为一种更高层次的艺术。

  民间舞蹈作品的生命源于人体内部的精神情感的创作机制。民间舞形式美,技术性极强,但这种形式美和技艺性,都是发自人体自身的,外部的形态美和技艺,都不可避免地与人体内部精神情感相通,受其支配并表现情感,不是这样,就不能称之为活的人体了,这样的舞蹈也就失去了舞蹈的真谛。“以情带动”是民间舞蹈中的主要成分。“情”——情感、内心的感受、人是感情体、只有情与情的交融,才能产生永恒的生命。

  2.意识内涵。

  民间舞用形体语言的形式,可以向人们展示内心,但它的难度就在于它是一种综合艺术。做为舞者,他不仅需要经过长期的系统的形体训练之外,它还要具备音乐、表演、技术与绘画等知识,其最主要的我认为应是文化知识。曾有人说过舞蹈演员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是不正确的,片面的,一个人的言谈举指、举手投足可以无意识的流露出他的文化层面,同样舞者的一个小踢腿,我们就应该看出他们外在条件,训练的程度以及他们动作语言中的思想内涵有多少。因此作为一名舞者,一个动作的产生在自己没有做出之前,应已经很清楚它所体现出的形象,这个形象是长期训练的一个完整的自我。所以说舞者应先增进知识层面的学习,渐渐的达到一定造诣时,其智力与领悟力也会随之发展,这也是舞者力求高度的最好途径。

  3.审美内涵。

  舞蹈不单纯是一种娱乐,它是表现人的诸多复杂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的艺术。“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这就是意境。

  一件成功的舞蹈作品,总令人耳目一新,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一句话:有意境。美的意境需要眼光独到,善于把握时代的脉络,抓住一般人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筛选,发展其中的闪光点加以提炼升华,于是栩栩如生的形象脱颖而出。意境不仅对主题起到了深化作用,而且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使观众有着身临其境之感。舞蹈的意境创造要达到这种境界,作品才易于被观众所接受和欢迎。

  民间舞蹈的动作特色、表演技巧、肢体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色,是其深远和厚重文化内涵的反映,如果只关注舞蹈形式的绚丽、结构的精密、表现手法的完美而忽视舞蹈背后文化结构和内涵的价值,是无法真正理解民间舞蹈的真实内涵的。因此,我们在研究民间舞蹈时,应对其文化结构及内涵给予高度重视,让更多的人理解民间舞蹈,来关心和支持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

  中国民间舞文化结构及内涵 篇2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直接反映,是伴随着历史的长河不断发展完善而来的,因此在反映民族的文化积淀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针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首先概述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概况,进而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民俗文化分类以及整体文化内涵两方面探究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最后分析了民族民间舞的编排要点,可以为相关人员熟悉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民俗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民族情感与民族性融合的文化的产物,其特点在于通过舞蹈来折射出民族的文化特点,涵盖了民族的审美情趣、民族风俗、生存环境以及生活状态等一系列内容。民族民间舞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经过缓慢发展并且传承下来的情感肢体艺术。民族民间舞通过利用肢体语言,来反映一个民族的思想、生活、审美以及情感,是民族性格以及民族文化的综合展现。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概述

  民族民间舞在舞蹈发展过程中逐步分化而成,也是民族民间文化形态最直接的表现,舞蹈形式及流传的社会层面主要集中在民间,因而具有较强的民间性。此外,民族民间舞是以某种民族特性作为重点而表现的舞蹈形式,主要反映了不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状态所形成的舞蹈艺术,因而同样具有较强的民族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将积淀古代文化、原始舞蹈遗存在民族交融中相互促进发展,形成了歌、舞、乐三者相结合的民族民间舞蹈特点,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上又呈现出歌舞、跳乐、鼓舞、以乐伴舞等多种形式。

  当前,伴随着民族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经济条件的改变,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已经步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一些少数民族区域失传的舞蹈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经过专业人士的发掘、整理和重新介绍后,很多的民族民间舞蹈重新进入艺术表演舞台,在展现民族文化特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民俗文化分类

  民族民间舞蹈最突出的文化特征便是其民俗性,根据民族舞蹈的功能分类,民族民间舞可以分为生活习俗舞蹈、节令习俗舞蹈、礼仪习俗舞蹈以及信仰习俗舞蹈,其各自的文化特征如下所示:

  (1)节令习俗舞蹈。节令习俗舞蹈主要是在重要的节日或者是重要的节庆活动中表演的,例如山东的鼓子秧歌舞,则是通过“伞”、“鼓”、“棒”、“花”四种角色,反映出北方民族的快捷、粗犷、勤作以及圆润舒展的文化特色。南方的醒狮舞,则借助于采青这一环节的设置,表现出劳动人民不畏困难,善用智慧的文特点,同时借助于舞狮祝福国泰民安,太平吉祥。

  (2)生活习俗舞,生活习俗舞则是通过舞蹈来反映民族民间生活中,所喜爱的自娱性的民间舞蹈,是不同民族民间生活最直接的反映。例如,彝族的跳欢乐,则是反映起居生活的舞蹈,白族“霸王鞭”则是在建房嫁娶或喜庆佳节之时表演,反映了白族的民俗活动。德昂族的“水鼓舞”则是德昂族、傣族村寨在宗教会期或节日庆典上所表演的民族舞蹈,通过金鼓齐鸣的舞蹈反应生活的热闹非凡。

  (3)礼仪习俗舞,礼仪习俗舞主要是通过舞蹈来进行的祭祖、丧葬礼仪、还愿等活动,是民族礼仪习俗最直接的反映。例如独龙族的“剽牛舞”,则是反映了雪南独龙族“剽牛祭天”这一特殊的习俗,也是独龙族祭祖过程基本的舞蹈活动。瑶族“跳王”,则是为了纪念瑶家的始祖,还王愿的礼仪活动。景颇族“金寨寨”是云南地区景颇族一种古老的传统丧葬礼仪习俗舞蹈通过舞蹈活动表达哀思,镇压邪气,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

  (4)信仰习俗舞蹈。信仰习俗舞蹈与民族的信仰以及宗教有着较大的关系,属于宗教舞蹈的范畴,通过舞蹈来表达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例如纳西族“东巴舞”则是纳西族东巴教念经、请神仪式的基本组成元素,通过舞蹈形式反映了纳西族对于宗教的民族认识。基诺族的“大鼓舞”主要在祭祖先、祭家神、盖新房等活动中表演。

  三、民族民间舞的文化内涵分析

  (1)民族民间舞体现了民族的创新意识。现如今的民族民间舞蹈虽然都是建立在传统的民族舞蹈基础之上,但是为了表现鲜明的民族时代性,在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历程中势必会融入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创新意识。在民族民间舞的编导上,充分利用了多种编排手法,将状态型、传统型、元素性以及抽象意念等编排手法相结合,体现了民族民间舞鲜明的民族时代特性以及民族文化之中的创新精神。

  (2)民族民间舞体现了民族的生命色彩。中华民族56个民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漫长的交融发展而成的,不同的民族之间虽然文化不同但是却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因此,民族民间舞蹈同样也经过了民族发展的'交融,更具有文化特点与民族生命色彩。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滋润补给,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文化的源泉,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名族民间舞蹈风格。

  (3)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性。情感性是舞蹈这种肢体语言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也是舞蹈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民族民间舞蹈在情感的表现上,具有情绪感染的直接性与强烈性,再利用动作表现情感方面,民族民间舞艺术表达手法比其他舞蹈更加强烈深刻,而且表现手法也更加的细腻。通过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将情感性与民族性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因而能够带来更为强烈直接的震撼力与吸引力。

  (4)民族民间舞蹈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舞蹈所表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情感,更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对于民族民间舞,在艺术形式上蕴含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这是其他舞蹈艺术所难以展现的。民族民间舞蹈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了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历史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状况以及民族人民的.精神思想。也正是由于民族民间舞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使得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更加绚烂。

  四、民族民间舞编排创作研究

  为了更好的展现民族民间舞的文化内涵,在民族民间舞的编排上,在题材、形式以及动作与音乐等方面分别入手,通过合理的配合充分展现民族民间舞所具备的文化内涵。

  (1)民族民间舞的题材。对于民族民间舞题材的选择,应该注重内容题材的民族性与民俗性,可以在民族劳动人民生活、民间风俗、民族历史人物、宗教祭祀以及民族图腾等几方面选择创作题材,,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选材充分反映民族民间舞的民族性。

  (2)民族民间舞的形式特点。对于民族民间舞的形式特点,应该充分的将道具与歌舞相结合,进而通过这种方式充分的反映民族民间舞在对民族文化内容以及舞者的情感的表达。

  (3)民族民间舞的动作。在动作方面,应该注重民族民间舞蹈的韵律感,同时配合虚拟象征的表演,将民族文化的内涵通过不同的内容情节、景物环境以及动作进行充分的诠释,这些动作既要具有民族民间生活以及民间文化的代表性,同时又具备内在的文化含蓄型,利用动作风格来表达舞蹈的真实内涵。

  (4)音乐伴奏。在民族民间舞蹈的音乐伴奏方面,更应该选择不同民族特殊的乐器进行伴奏,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以及音乐伴奏,充分的配额和舞蹈的动作,进而实现抒情优美、感情细腻的舞蹈动作的表演效果的最佳化。

  五、结语

  民族民间舞的发展由于是以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生活作为素材进行的积累与创作,因而直接准确的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对民族的情感以及民族的文化做出了完美的展示与抒发。探索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完善之路,也必须注重民族民间舞蹈的编排上对文化的反映,同时结合现代文化艺术创作方法,在掌握展现民族艺术境界的基础上,形成民族民间舞蹈独特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02).

  [2]黄明珠.闽台闽南族群民间舞蹈文化的硬核共性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中国民间舞文化结构及内涵】相关文章: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文化结构与技巧08-07

中国民族民间舞文化内涵探究论文01-07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10-15

中国茶文化茶艺师精神内涵09-07

浅析中国民间舞12-04

中国民间舞的特色10-01

中国民间舞的技巧05-11

中国藏族民间舞的动作特征05-11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技巧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