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民间舞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民间舞蹈是我国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它突出了民族独有的特点,展现了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可以自娱自乐,也具有表演性,达到娱乐大众的效果。同时也凝聚了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民间舞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供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
我国有着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存在着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的民间舞蹈,而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都有独特的舞蹈技巧。目前,汉、藏、蒙、维、朝、傣、彝等民族的民间舞蹈已经被艺术学院纳入必修教材,在民间舞蹈教学中,对民间舞风格特征的把握以及对民间舞的艺术特性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着重对民间舞蹈教学中对风格特征的把握及对民间舞蹈艺术特性的教育进行了分析。
一、民间舞的风格特征的把握
风格特征是指:某个民族、时代、流派或者某个人的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和中心思想特征。因而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是指:民间舞蹈艺术作品中展现出来的艺术特征、重要思想特征以及创作特征,它囊括了舞蹈作品的思想特点、形象特点、形式特点,通过内外兼修、形神一致来展示出舞蹈作品的风韵、感情以及品格。舞蹈特征蕴含着历史特征、时代特征、民族特征、阶级特征、社会特征以及创作者个人经历、个性等因素,是通过长期形成的稳定的客观存在。由此可见,民间舞的风格特征包括民族的心态、舞蹈的体态、民族特有的语言等特征。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看待民间舞蹈,我们都能看到民族独特的风格特征。因此,民间舞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掌握民间舞风格特征,要想对民间舞做进一步的研究,要想将民间舞蹈传递发扬,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掌握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一)体态是把握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基础
体态是舞蹈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舞蹈的重要元素,要掌握不同的民间舞的独特风格,首先要掌握体态。舞蹈从头到尾都展现着体态,体态是舞蹈语言互相连接的构架。跳民间舞时,只要舞动起来,就形成了体态。民间舞的体态在教学上经过从繁到简、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分析才确定它在训练中的价值所在。体态是否正确决定了舞蹈中舞姿和舞蹈动作是否完美,此外,舞蹈风格成型也由体态而决定。因此,体态是把握民族舞的独特性的根本,在舞蹈教学中是最基本最首要的任务。例如学习一种舞蹈前对学生站姿的教学,这个“站立”不是生活中随意的站立,而是带有特色外部特征的身体形态,这就是最单位的体态。体态的规范有利于舞蹈中的情感表达,因为体态为感情的表达奠定独特的风格基础,辅助抒情并且可以为更好地抒情做一个补充说明。人体的造型和运动无非是固定的几种动作,舞蹈也是有一个一个动作连接变化而来,怎么去形成舞蹈独有的特色,体态就是首要因素,体态是所有动作的核心关键所在,是带有该民族舞蹈风格特征一个外部模板结构。舞蹈教学中一开始就要先学习体态,再学习动作,这样就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举手投足间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民族舞蹈风格不会跑调[2]。
(二)心态是把握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支柱
舞蹈有了体态就需要有内在与情感使之更加丰富,内在和情感的表达关键就在于心态。
民间舞蹈在心态上的构成和定型,跟这个民族的人文环境、历史环境、风俗习惯有重要关系。要把握民间舞的特色,如果不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的话,就无法体验到特定的情感和神韵,这样一来,民间舞的教学缺少神韵和内涵,民间舞教学就做到了教其“形”而没有做到教其“神”了。心态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体会、联想,最终实现心态的教学。只有学生懂得了该民族心态才能使底蕴感情得到充实,从而使风格特点的把握上升一个层面向理性的认识进行转变。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以高效的实现心态的教学:
1.用多媒体或文字材料进行辅助
可以用现存的与该民族的背景、人文、习俗等方面有关的文字和影像资料,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认知。此外,教师还要从大量文字资料选取所需部分用口述的方式来对学生所欠缺的部分进行补充,有时可以让学生对要学的内容有大体的了解和认知,有时也可以作为知识的补充,内容的充实,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来使自己情感表达方式更加丰富,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从外部形态对心态的把握。[3]除此之外,应用多媒体教学是对于传统言传身教式的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它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的同时也使课堂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对文化渊源的探索来进行辅助
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它从一定层面上反应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和文化,这种不同的文化也就衍生出了不同的民族舞蹈。对一个民族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种民族舞蹈的深层内涵。比如,朝鲜族人民喜欢白鹤,视白鹤为好运和纯洁的代表,因此他们的民族服饰颜色为白色。同时,这种对白鹤的喜爱也在他们的舞蹈风格中得到体现,他们强调“鹤步柳手”,就是指对鹤的起步步态进行模仿,形成一种拉力感,缓慢中带有动感,以此表现出强韧性,大幅度的姿态。
3.用教师的体验、感受来辅助教学
我们可以从一种更接近生活的体验来启发,即从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上寻找、引领。另外,在没有这种真实的采风体验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把自己跳时的感受传达给学生,力度的强弱、幅度应大应小,时间差的把握等,这也有助于学生从中尽快地体会找到感受。
4.调动学生联想来辅助教学
可以设定一个特定的背景,用语言来描绘舞蹈的动作,以将学生融入故事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想象再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在民间舞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结合”。动作结合情感,如果单纯教学生一系列的动作,是没有价值和风格的,但如果教动作的过程中结合了感情的表达,就会调动学生表现的欲望。“形”是艺术的表现形式,“神”是变现形式的感情依托。
舞蹈本来就属于一种文化,换言之,当我们跳着某个民族的民间舞的时候,我们也在演绎着该民族的民族文化,而舞者对这个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决定了他的表演好坏以及是否体现出该民族的“神”。
(三)语言是一个民族形成的标志
民族的形成伴随着民族语言的形成,而一个民族的语言能够十分充分地表现出这个民族的人文和特色。民间舞蹈属于一种艺术上的特殊的语言形式,完美的表现出民族的审美与意志,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使民族紧紧团结起来,形成独有的特色和风格[4]。
二、民间舞的艺术特性
(一)歌舞结合,欢快自由
我国民族的民间舞蹈有很鲜明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歌声与舞蹈的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不仅自由、活泼、欢快,而且相对于纯舞蹈而言,载歌载舞更能表现出更多的与生活贴近的内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受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道具与技艺相结合
我国的很多民间舞蹈都十分巧妙地借助道具来加强舞蹈的表现力。比如扇子、长绸、手鼓、单鼓、花棍、花伞、花灯等等,这不仅大大地加强了舞蹈的艺术表现能力,更加丰富了舞蹈动作,使舞蹈更加优美、多姿。
(三)形象鲜明,情节生动
我国的民间舞蹈的重中之重就是内容,丰富的内容是一个民间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大多数民间舞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或者传说作为根据,故事中有鲜明的人物形象、突出的人格特点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即使有的舞蹈仅仅表现某一种情绪,某一个片段,但它也是根据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情节来表演的片断。例如广东的《英歌》,表演讲述的就是梁山泊英雄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福建的《大鼓凉伞》传说是对郑成功抵御外寇练兵的活动的表现[5]。
(四)自娱娱人统一
我国很多民间舞蹈通常是自娱性和表演性的结合统一。对于舞者来说,有些舞蹈活动是用来自娱自乐的,但与此同时,观众看到了他们的表演,也就是娱乐了大众,所以说是自娱与娱人,意旨统一。因此,舞者很注重自己舞蹈技艺的提高,我国的民间舞蹈也随之得到了较高层面的发展。
伴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万物的更新速度也日益加快。我国经济一体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变成一种必然的趋势。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在交流和碰撞中互相融合,各民族各区域之间不再是封闭的文化状态,逐渐变得开放起来,因此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正在弱化,形成了“一种混合无异同的文化”发展趋势,这样一来,我国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文化知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中国民间舞蹈随着时代的推进而发展,生命力旺盛,经久不衰,受到广大人民群的喜爱。其丰厚文化底蕴和旺盛的生命力,使其在世界舞蹈领域中绽放着独特的魅力。民间舞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风格性的充分体现是民间舞教学重点。在如今的舞蹈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民间舞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舞蹈动作,不仅仅是对舞蹈技艺的传授,更要把握民间文化的特色,对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对舞蹈所传递的情感的传授。我们应该坚守“源于民间,高于民间”的初衷,要做到教其“形”并教其“神”,通过舞蹈的肢体表现和对舞蹈的文化传递和发扬,把民间舞蹈的真正魅力表现出来[6]。只要深挖民族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就能将最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展示给中国乃至全世界,以此来呈现民间舞蹈教育的良好形势,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国家文化交流,将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出来。
【民间舞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相关文章:
素描应注意的问题01-05
俄罗斯留学应注意的问题02-23
美甲前应注意的问题03-20
少儿钢琴初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03-29
企业实施员工激励应注意的问题03-09
初学演讲者应注意的问题03-09
意大利留学应注意什么问题03-19
练好太极拳应注意的问题03-12
高校开设速录技术应注意的问题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