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河北民间舞蹈介绍
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它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所以也称为“土风舞”,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河北民间舞蹈介绍,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河北民间舞蹈介绍 篇1
河北民间舞蹈人们比较熟悉的有:徐水狮子舞,唐山的地秧歌,昌黎的跑驴,石家庄的井陉拉花,沧州的落子舞,盐山的武术扇、高阳的竹马洛子,邯郸的永年小曲、曲周花车,邢台的秧歌鼓,衡水的凤秧歌、七巧灯,廊坊的胜芳胯鼓、胜芳花灯,保定的地平跷、花鼓洛子,张家口的插花洛子、二人台,承德的春鼓、棒棒舞等等。现将几种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作一简略介绍。
冀东地秧歌和跑驴
冀东地秧歌广泛流传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据《中国古代舞蹈话》(王克芬著)记载:“秧歌是由古代的‘村田乐’演变而来”,它们的源泉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地秧歌,徒步于地上表演,不受演出场合和道具的限制,比较机动灵活,易学易演,是自娱性和表演性相结合,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舞,传统的活动形式,基本上分过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两种。过街秧歌,走街串巷,沿途表演。它的主要特点是:节奏与动作统一,表演各异,舞姿简洁,边走边扭。场子秧歌,遇到广场或十字街头,拉开场面,大扭一番,有时还扭一会儿,唱一段,用锣、鼓、钗间奏,然后表演带故事情节的“小出子”(即小型舞蹈节目)。主要特点是:具有典型人物性格,舞姿舒展、健美,画面灵活多变。
地秧歌的传统表演形式,大多是前边有两个武生打扮的人物(有的.扮成武松、鲁智深),手舞花棒,开路打场,后跟提花篮、佛尘的童子及田公、渔妇、樵夫、书生等角色。在行当上分“妞”(少女或小媳妇)、丑(诙谐、幽默的滑稽角色)、擓(中年或老年妇女)、公子(文质彬彬的书生)。表演上的共同特点是脚下步伐上下颠颤,结合肩部与腰部扭动和双手摇摆为主,就好象凤摆杨柳一般。手中的道具根据人物性格,分别手持彩扇、花绢、团扇、拨郎鼓、棒槌、烟袋等,手部的基本动作以八字翻花为主,上下左右,前后抖动扇花,变化万干,如双双对对的彩蝶在花丛中飞舞,既抒情、优美、典雅,又火爆、泼辣、热情、欢快,富有诙谐、幽默、质朴健康的生活情趣。伴奏以悠扬的大唢呐为主,配以中、小钗作打击乐。大多习惯于吹奏《满堂红》、《句句双》、《柳青娘》等喇叭牌子曲,易于表现乐观、欢快、喜悦的节日气氛。
地秧歌中的妞、丑((文丑、武丑)、公子等各种人物的舞姿动作非常细腻,富于表现力,能在地秧歌的“小场子”、“小出于”中,塑造各种不同人物的艺术形象,善于表现有故事情节的双人舞、三人舞和小舞剧。著名的地秧歌表演艺术家、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河北分会理事周国宝和周国珍、张迁合作,根据“王小赶脚”、“傻柱子接媳妇”加工创作的民间舞“跑驴”,主要舞蹈语汇,就是选用地秧歌的素材。这个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舞蹈,在参加1953年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曾荣获优秀节目奖。随后,由中国青艺术团带到布加勒斯特,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荣获国际舞蹈比赛二等奖。
此外,唐山市、秦皇岛市和昌黎县的专业和业余舞蹈爱好者作,以地秧歌为素材创作了许多新的舞蹈节目,如《娶女婿》、《盲人摸象》、《中秋之夜》、《扑蝶》、《抢亲》等等。这些舞蹈已在全省普及,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河北民间舞蹈介绍 篇2
秦梦雨,男,汉族,农民,1938年10月出生,河北昌黎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秧歌(昌黎地秧歌)代表性传承人。
自幼跟随太爷秦来扭秧歌,12岁正式开始学习丑角,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和流派,其表演特点是从头到肩,从肩到腰,从腰到腿,都达到行云流水般纯熟,亮相更是幽默、诙谐、自然,裘帽、手帕、扇子三种道具运用得体自如,形体动作干净利落、千姿百态、刚柔相济、收放得体。1994年随昌黎地秧歌表演团参加沈阳国际秧歌节获得最高奖《金玫瑰奖》。1994年他和昌黎秧歌队参加全国中老年健身舞蹈比赛获得最高奖《兰花奖》。代表作品有《跑驴》《锔缸》《瞎子摸杆》等。
秧歌主要流传在中国北方地区,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样式。秧歌在民间的叫法很多:“玩艺儿”“闹十五”等等。一般对秧歌做如下分类: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的代表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在昌黎、卢龙、抚宁、乐亭、滦县等地。它最早产生于元代,流传至今依然不衰。
昌黎地秧歌的角色,按行当分为妞、丑、擓(kuǎi)、公子几种,表演时各具特色。其中的丑,是最受人欢迎的行当,每次出场都会给观众带来欢笑。
秦梦雨出身秧歌世家。幼年时期,刚懂事的秦梦雨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爱上了秧歌,经常模仿大人们的秧歌动作。秦梦雨9岁就在太爷秦来的带领下开始扭秧歌,12岁正式拜秦来为师,专攻“丑”行。在秦来的指导下,秦梦雨从一个看热闹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痴迷的秧歌学徒。
师傅秦来传给了秦梦雨四件宝物:一是《跑驴》用的鞭子道具;二是演《锔缸》用的挑担和小板凳;第三件是“丑”行戴的裘帽;第四件是《跑驴》用的串铃。这些表演的服装、道具,见证着他的表演生涯,被秦梦雨当成传家宝,一直珍藏在家中。
秦梦雨善于综合各种表演流派,集各家之所长。他成功地演绎了新编小场子秧歌《跑驴》。他既尊重传统表演基调,又不拘于本样,推陈出新。他把骑驴、赶驴及农夫三者有机结合,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把小晃腰和跳踏等动作加入节目中,使《跑驴》更贴近生活,大大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对于学习地秧歌的年轻人,秦梦雨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他们,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弟子们克服畏难情绪,将地秧歌很好地传承下去。他对徒弟们说:“秧歌来源于‘泥腿子’(种庄稼的农民),把根牢牢扎在老百姓这块沃土里。”如今秦梦雨教授过的'徒弟侯海波、杨常青、贾学山等等,也都成为了传承昌黎地秧歌的中坚力量;他们虽然各自身处不同的岗位,但同样都有着一份秧歌情。
“秦梦雨——地秧歌(昌黎地秧歌)”是2015年开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在验收中被评为优秀。2018年7月6日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年华易老,技·忆永存——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上,以及2018年7月7日“快乐非遗,健康生活”的单元活动中,伴随着秧歌乐曲,80岁高龄的秦梦雨携弟子杨常青亮相,现场表演。他们头、肩、腰、脚各个身体部位舞动起来如行云流水,把昌黎地秧歌鲜明的舞蹈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感染了现场每一位观众。
在秦梦雨眼里,丑角最大,是最好的行当。扮的是丑,演的是美。他一辈子都在扮丑,一辈子都在把欢乐带给人们。丑角就是他的心,丑角就是他的天。
【河北民间舞蹈介绍】相关文章:
印度民间舞蹈基本介绍11-16
民间舞蹈的有哪些特点03-18
藏族民间舞蹈有哪些08-24
民间舞蹈有哪些种类03-31
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04-14
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10-27
汉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种类02-23
布朗族民间舞蹈概况10-31
苗族民间舞蹈鼓舞的表演形式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