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核参考者的知识才能。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1
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贫血时机体代偿现象的是( )。
A.血液循环时间缩短
B.心输出量增加
C.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降低
D.心率加快
E.氧解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与氧亲合力增加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6次,正确率为66.67%,易错项为 [E]
【答案】C
【考点】缺铁性贫血
【解析】贫血时红细胞内合成较多的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以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使氧解离曲线右移,组织获得更多的氧。故轻度贫血无明显表现,仅活动后引起呼吸加快加深并有心悸、心率加快。
2、(单项选择题)男性血友病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遗传咨询正确的是( )。
A.其子女只有男孩正常
B.其女儿有50%患血友病
C.其女儿有25%患血友病
D.其子女只有男孩不正常
E.其子女均为杂合子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5次,正确率为80.00%,易错项为 [D]
【答案】A
【考点】超纲考点
【解析】血友病A又称遗传性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症或FⅧ。血友病B又称遗传性FⅨ缺乏症。血友病A、B均属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其遗传规律:患男+健女=女儿为携带者,男孩为健康者。
3、(单项选择题)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是( )。
A.肺间质纤维化
B.类风湿结节
C.心包炎
D.脾大
E.血管炎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7次,正确率为71.43%,易错项为 [A]
【答案】B
【考点】类风湿关节炎
【解析】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较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可见于20%~30%的患者,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其大小不一,结节直径由数毫米至数厘米、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此外,所有脏器如,曲心、肺、眼等均可累及。其存在提示本病的活动。
4、(单项选择题)痢疾杆菌是否引起细菌性痢疾取决于( )。
A.痢疾杆菌属哪一群
B.痢疾杆菌内毒素
C.痢疾杆菌外毒素
D.痢疾杆菌肠毒素
E.痢疾杆菌对肠黏膜有无侵袭力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9次,正确率为88.89%,易错项为 [D]
【答案】E
【考点】传染病
【解析】痢疾杆菌是否引起细菌性痢疾取决于痢疾杆菌对肠黏膜有无侵袭力。
5、(单项选择题)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锐减
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C.心肌损害
D.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E.肠道大出血或继发感染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7次,正确率为85.71%,易错项为 [D]
【答案】A
【考点】传染病
【解析】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锐减。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病程的4—6天。本期持续一般1—3天。
6、(单项选择题)有关糖尿病的概念哪项不正确( )。
A.是一组临床综合征
B.胰岛素绝对缺乏是最主要的改变
C.高血糖是本病的重要标志
D.晚期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
E.可引起蛋白、脂肪、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答案】B
【解析】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等。1型糖尿病(T1DM)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T2DM)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考点】急慢性肾衰竭
7、(单项选择题)伤寒病人解除隔离的主要标准是( )。
A.体温下降
B.血培养转为阴性
C.体征消失
D.肥达反应阴转
E.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间隔5日)
【统计】伤寒病人解除隔离的主要标准是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间隔5日)。
【答案】E
【考点】伤寒
8、(单项选择题)伤寒病人解除隔离的主要标准是( )。
A.体温下降
B.血培养转为阴性
C.体征消失
D.肥达反应阴转
E.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间隔5日)
【答案】E
【解析】伤寒病人解除隔离的主要标准是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间隔5日)。
【考点】伤寒
9、(单项选择题)根性感觉障碍特点不应有( )。
A.出现感觉分离
B.感觉障碍范围呈带状
C.放射性疼痛
D.症状在病变同侧
E.咳嗽等增加腹压动作可加重疼痛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7次,正确率为85.71%,易错项为 [B]
【答案】A
【解析】根性感觉障碍特点不应出现感觉分离。痛觉和温度觉,触觉,深感觉等的第一神经元均在脊髓后根节。脊髓后根受损后,其支配区内皮肤出现节段性带状分布的各种感觉缺失或减退。但也有相应后根的放射性疼痛,称根性疼痛。
【考点】神经内科
10、(单项选择题)颈强直见于下列疾病,但应除外( )。
A.脑膜炎
B.蛛网膜下隙出血
C.颈椎病
D.颈部炎症
E.脑梗死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7次,正确率为57.14%,易错项为 [C]
【答案】E
【解析】头痛伴脑膜刺激征者提示有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症状依梗死部位不同,表现各异。
【考点】脑血管疾病
11、(单项选择题)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最有鉴别价值的辅助检查为( )。
A.脑血管造影
B.头颅CT
C.腰穿
D.TCD
E.SPECT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6次,正确率为83.33%,易错项为 [A]
【答案】B
【解析】脑血管病
【考点】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
12、(单项选择题)最重要的可控制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是( )。
A.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
B.糖尿病
C.吸烟
D.高血压病
E.高血黏稠度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5次,正确率为80.00%,易错项为 [C]
【答案】D
【解析】高血压病
【考点】最重要的可控制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是控制血压。
13、(单项选择题)肱二头肌反射中枢在( )。
A.颈髓2~3
B.颈髓3~4
C.颈髓5~6
D.颈髓7~8
E.颈髓8,胸髓1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7次,正确率为85.71%,易错项为 [A]
【答案】C
【解析】肱二头肌反射中枢在颈髓5~6。
【考点】神经系统检查
14、(单项选择题)一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病变在( )。
A.同侧视神经
B.同侧动眼神经
C.对侧视神经
D.对侧动眼神经
E.视交叉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6次,正确率为83.33%,易错项为 [C]
【答案】A
【解析】一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病变在同侧视神经。
【考点】头颈部检查
15、(单项选择题)哪种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
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D.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E.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8次,正确率为75.00%,易错项为 [B]
【答案】D
【解析】致热源性发热,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所致。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物质、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作为外源性致热源激活白细胞,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后者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而使体温升高。
【考点】发热
16、(单项选择题)下列哪种疾病不是朊毒体感染( )。
A.克-雅病
B.莱姆病
C.库鲁病
D.裘-斯综合征
E.致命性家族失眠症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4次,正确率为50.00%,易错项为 [E]
【答案】B
【解析】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莱姆疏螺旋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游走性红斑、心脏传导阻滞、神经系统脑膜炎症状和关节炎等多系统、多脏器损害。该病是由硬蜱叮咬传播的一种多系统受累的传染病,称为莱姆病。
【考点】传染病
项选择题)中度发热的口腔温度是( )。
A.37℃~37.2℃
B.37.3℃~37.9℃
C.38℃~38.9℃
D.39℃~40.9℃
E.41℃以上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9次,正确率为88.89%,易错项为 [B]
【答案】C
【解析】发热
【考点】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程度分为:
①低热37.3~38℃。
②中等度热(38.1~39℃)。
③高热39.1~41℃。
④超高热41℃以上。
17、(单项选择题)国人咯血的常见原因是( )。
A.肺结核
B.肺吸虫
C.肺梗死
D.肺淤血
E.肺癌
【答案】A
【解析】肺部疾病常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较少见的有肺淤血、肺梗死、肺泡炎等。
【考点】咯血
18、(单项选择题)何谓大量咯血( )。
A.日咯血量>100ml
B.日咯血量>200ml
C.一次咯血量>100ml
D.一次咯血量>200ml
E.一次咯血量>300ml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7次,正确率为85.71%,易错项为 [D]
【答案】E
【解析】每日咯血量<100ml以内为小量,100~500ml为中等量,>500ml(或一次咯血300~500ml),为大量。
【考点】咯血
19、(单项选择题)下列疾病中不会出现血清铁降低的是( )。
A.胃大部切除术后贫血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慢性感染性贫血
D.海洋性贫血
E.慢性失血性贫血
【统计】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7次,正确率为71.43%,易错项为 [B]
【答案】D
【考点】缺铁性贫血
【解析】地中海贫血也称海洋性贫血,是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的合成受到部分或完全抑制所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HA)。αβ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导致α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缺乏,称为α地中海贫血。β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β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缺乏,称为β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骨髓红系细胞极度增生,细胞外铁及内铁增多。治疗:轻型地中海贫血一般不需治疗。脾切除适用伴脾功能亢进及明显压迫症状者。可用铁螯合剂去铁胺促进铁的排泄。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2
1、引起临床上凶险发作最常见的疟原虫是:( c )
A.间日疟原虫 B.三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 E.以上均可
2、现症疟疾患者,在抗疟治疗中,症状加重并伴少尿与黄疸,最可能并发: (c )
A.肾病综合征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黑尿热
D.继发细菌感染 E.疟疾并发急性病毒性肝炎
3、以下哪种药物不是脑型疟常用杀灭红内期列体增殖疟原虫的抗疟原虫药:c
A.奎宁 B.氯喹 C.哌喹 D.磷酸咯萘啶 E.青蒿琥酯
4、下列疾病中,可引起脾大的除外: (b )
A.伤寒 B.急性血吸虫病 C.疟疾反复发作 D.晚期肝硬化 E.恶性淋巴瘤
5、我国主要流行间日疟,有恶性疟伴随流行的正确地区是:b
A. 广西、北海 B.云南、海南 C.广东、湖南
D. 广西、湖南 E.福建、北海
6、脑型疟可见于:a
A.间日疟和恶性疟 B. 三日疟和恶性疟 C. 间日疟、三日疟和恶性疟 D.间日疟和三日疟 E. 卵形疟、三日疟和恶性疟
7、脑型疟疾与中毒性菌痢鉴别的要点为:( d )
A.季节 B.症状 C.脑脊液变化 D.肛拭或灌肠大便常规检查 E.脑膜刺激征
8、人群感染疟疾后,获得的免疫力为:( b )
A.终生免疫 B.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 C.无免疫力 D.有交叉免疫 E.以上均不对
9、下列哪种抗疟药可诱发黑尿热: ( a )
A.伯胺喹啉 B.氯喹 C.乙胺嘧啶 D.甲氟喹 E.青蒿素
10、疟疾患者并发黑尿热常与哪种酶缺乏有关:( e )
A.腺苷酸环化酶 B.磷酸肌酸激酶 C.柠檬酸合成酶
D.丙酮酸激酶 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11、脑型疟主要见于:c
A.间日疟 B. 三日疟 C.恶性疟 D.间日疟和三日疟 E.三日疟和恶性疟
12、疟原虫在蚊虫体内进行的是疟原虫生活史中的哪个阶段:( a )
A.有性繁殖期 B.无性繁殖期 C.有性和无性繁殖同时存在
D.休眠期 E.以上均错
13、疟疾的流行特征错误的是:e
A.一般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次为温带 B. 流行区以间日疟为最广
C. 恶性疟主要流行于热带 D.我国主要主要流行间日疟
E.我国广西、北海有恶性疟伴随流行
14、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a )
A.血涂片 B.骨髓涂片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E.PCR法
15、疟疾是由下述哪种虫媒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d )
A.库蚊 B.伊蚊 C.蜱 D.按蚊 E.白蛉
16、疟疾流行的主要区域是:( c )
A.热带 B.亚热带 C.热带和亚热带 D.温带 E.寒带
17、用来确诊疟疾患者的实验室方法为: (e )
A.间接荧光抗体法 B.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血片中大单核细胞增多 E.血或骨髓片找病原体
18、感染性按蚊在疟原虫生活史中是:( c )
A.第一中间宿主 B.第二中间宿主 C.终宿主 D.长期储存宿主 E.中间宿主
19、常出现复发的疟疾是:( b )
A.间日疟和三日疟 B.间日疟和卵形疟 C.恶性疟
D.三日疟 E.三日疟和恶性疟
20、在热带地区,疟疾流行的季节主要是:(e )
A.夏季 B.秋季 C.夏秋季 D.春末夏初季 E.无季节限制
21、平原区间日疟传播的主要媒介是:( b )
A.微小按蚊 B.中华按蚊 C.大劣按蚊 D.雷氏按蚊 E.库蚊
22、主要用于防止疟疾复发的药物是:( c )
A.青蒿素 B.甲氟喹 C.伯氨喹 D.磷酸咯萘啶 E.乙胺嘧啶
23、以下疟原虫仅感染衰老红细胞的是: ( b )
A.间日疟原虫 B.三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 E.以上均不可
24、疟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是:(b )
A.裂殖体 B.感染性子孢子 C.裂殖子 D.环状体 E.配子体
25、环状体出现在下述部位中哪个部位:( c )
A.肝细胞 B.蚊子的唾液中 C.红细胞 D.单核细胞 E.均可发现
26、关于疟疾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正确:( c )
A.三日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多在内脏微血管内进行,易致内脏损害
B.三日疟原虫侵袭各年龄的红细胞 C.间日疟与卵形疟原虫仅侵袭幼稚红细胞
D.恶性疟原虫主要侵袭衰老红细胞 E.血中带原虫的红细胞数量恶性疟原虫最少
27、关于疟原虫在人体内阶段繁殖变化过程,下列排列顺序哪项是正确的?a
A.感染性孢子、肝内裂殖子、早期滋养体(环状体)、成熟裂殖体、裂殖子
B.感染性孢子、早期滋养体(环状体)、肝内裂殖子、成熟裂殖体、裂殖子
C.感染性孢子、早期滋养体(环状体)、成熟裂殖体、肝内裂殖子、裂殖子
D.感染性孢子、早期滋养体(环状体)、成熟裂殖体、裂殖子、肝内裂殖子
E.早期滋养体(环状体)、肝内裂殖子、感染性孢子、成熟裂殖体、裂殖子
28、关于疟原虫在按蚊体内阶段繁殖变化过程,下列排列顺序哪项是正确的?b
A. 雌雄配子、配子体、合子、动合子、囊合子、子孢子
B. 配子体、雌雄配子、合子、动合子、囊合子、子孢子
C. 合子、动合子、配子体、雌雄配子、囊合子、子孢子
D. 雌雄配子、合子、动合子、配子体、囊合子、子孢子
E. 配子体、雌雄配子、囊合子、合子、动合子、子孢子
29、间歇性发热半个月,血涂片发现疟原虫,患者最明显的体征是: (c )
A.黄疸 B.肝脏肿大 C.脾脏肿大 D.唇周疱疹 E.贫血
30、下列情况均可出现疟疾非典型发作,除外: ( c )
A.间日疟早期 B.恶性疟疾 C.成人输血后疟疾 D.婴幼儿疟疾 E.老年人疟疾
31、北京患者12月发病,表现为畏寒.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1次,已一周。血常规:白细胞5.0×109/L 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32, 血色素 100g/L,
血培养(一)。患者同年8月曾往海南旅游15天。最可能的原因是:(b )
A.伤寒 B.疟疾 C.急性血吸虫病 D.败血症 E.结核
32、脑型疟疾的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c )
A.20%甘露醇脱水 B.止痉镇静 C.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D.口服伯胺喹啉 E.盐酸奎宁滴注
33、关于疟原虫,下列哪一论述是错误的? ( e )
A.间日疟原虫.卵型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感染常有复发
B.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有红细胞内和肝细胞内两个阶段
C.人是疟原虫中间宿主,蚊是疟原虫终末宿主
D.子孢子为疟原虫感染型 E.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的是无性繁殖
34、疟疾的发作具有周期性,其间歇期的长短取决于: ( d)
A.侵入的子孢子数量 B.机体免疫力强弱 C.疟原虫毒力强弱
D.裂殖体在红细胞内发育的时间 E.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的时间
35、近年来认为疟疾远期复发的原理是:(a )
A.肝内有迟发型子孢子 B.红细胞内疟原虫未被完全清除 C.带虫免疫 D.疟原虫具有抗药性 E.抗复发治疗不彻底
36、关于疟疾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错误: ( c )
A.传染源包括病人和带虫者 B.经按蚊或输血传播 C.感染后可获稳固免疫力 D.流行地区儿童发病率较高 E.夏秋季节多见
37、患者间日寒战.高热.大汗发作7天,脾在肋下1.5cm,质硬,血中查到间日疟原虫,患者10个月前曾有类似症状未经治疗,10天后自行缓解,应考虑为:( d )
A.输血疟疾 B.新发疟疾病人 C.疟原虫携带者 D.复发 E.再燃
38、疟疾患者常伴肝.脾肿大,下列哪项解释最正确:( b )
A.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 B.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 C.急性溶血
D.门脉高压 E.氯喹治疗24小时体温正常即可确诊
39、疟疾的根治下列哪项错误? ( d )
A.治疗对象为1~2年内有疟疾史,血中找到疟原虫者
B.常采用乙胺嘧啶和伯氨喹啉联合治疗 C.可采用集体服药方式
D.疟疾抗体检查阳性者不必进行根治 E.宜在流行高峰前1个月进行
40、下列药物中可用于疟疾易感者的预防性服药,除外: ( e )
A.氯喹 B.甲氟喹 C.乙胺嘧啶 D.多西环素 E.伯氨喹
41、疟疾所致的寒战、高热、出汗是由于:( d )
A.疟原虫的量多 B.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生长 C.疟原虫寄生在肝细胞内生长
D.大量裂殖子和代谢产物从红细胞破裂入血 E.毒素
42、男,24岁,从海南打工回湘,间歇畏寒.寒战.发热,热退大汗,间歇期一般情况良好,初步诊断为疟疾,为进一步确诊,下列什么时期采血涂片找疟原虫阳性率最高:( c )
A.高热期 B.寒战发热期 C.大汗期 D.抽搐.昏迷期 E.间歇期
43、下列疾病中可通过血液检查确诊,除外: (d )
A.疟疾 B.伤寒 C.乙脑 D.细菌性痢疾 E.钩体病
44、以下哪种药物不是耐氯喹疟疾发作时的抗疟原虫药:( a )
A.奎宁 B.甲氟喹 C.青蒿素 D.磷酸咯萘啶 E.青蒿琥酯
45、对脑型疟疾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意义最小的是:( d )
A.脾脏明显肿大 B.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 C.贫血
D.脑脊液检查 E.检测乙型脑炎病毒特异性抗体IgM
46、医疗队赴非洲高疟区工作,自身的保护性预防工作,以哪项最重要: ( c )
A.使用蚊帐,蚊烟,驱蚊剂 B.口服伯氨喹啉 C.口服乙胺嘧啶或氯喹
D.治疗当地现症疟疾病人 E.注射青蒿素
47、男,21岁,8月15日入院。1周前由安徽来湘,次日出现寒战.发热.头痛,体温时高时低,无一定规律性,出汗多,近2天来发作过一次高热,伴头痛,持续4小时,热退后精神如常,食欲正常,体温39℃,血象:WBC 6.8 ×109/L,N 0.64%,L 0.36,RBC 3.2×1012/L,Hb 10g/L,最可能的诊断为: ( c )
A.伤寒 B.乙脑 C.疟疾(间日疟) D.败血症 E.急性血吸虫病
48、疟疾的预防下列哪项不正确:( d )
A.根治带疟原虫者 B.灭蚊,防蚊 C.对高疟区人群可预防服药或疫苗注射
D.注射免疫球蛋白 E.根治现症病人
49、疟疾并发肾病综合征是属于:( c )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体液免疫亢进
50、疟原虫的生活史中,疟疾病人是:( e )
A.第一中间宿主 B.第二中间宿主 C.终宿主 D.储存宿主 E.中间宿主
51、女,27岁,已婚,畏寒.寒战,继之发热,体温达39℃,伴剧烈头痛,持续4~6小时后热退,退热患者感体力尚正常,能进食,每2日发作1次,共3 次,血象:WBC 6.7×109/L,N 0.72,L 0.28,追问病史,停经已4个月,应采取哪项治疗措施:( a )
A.氯喹+伯氨喹啉 B.阿的平+伯氨喹啉 C.奎宁注射液作快速静脉推注
D.氯喹快速静脉推注 E.奎宁+伯氨喹啉
52、婴幼儿疟疾的特点应除外: ( e )
A.发热多不规则 B.病情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惊厥 C.常有呕吐和腹泻
D.脾大,显著贫血 E.血片中不易查到疟原虫
53、关于疟疾的诊断性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 )
A.氯喹治疗后24小时体温正常即可确诊
B.氯喹治疗后48小时体温正常即可确诊
C.氯喹治疗后48小时体温仍未控制者可排除疟疾
D.来自非耐药疟疾流行区的患者,氯喹治疗后48小时体温仍未控制,可基本排除疟疾
E.单用伯氨喹啉治疗后24小时发热被控制可以确诊
54、男,20岁,间歇性畏寒.寒战.发热半年,约每月发作一次,每次持续7~ 10天,近一日出现面部水肿,尿量减少,血压升高,尿蛋白++,尿红细胞3~ 6个/Hp,血涂片发现间日疟原虫,应诊断为: ( a )
A.疟疾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疟疾
D.疟疾并发肾病综合征 E.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55、男,25岁,3周前自非洲援外归国,高热1周,伴畏寒.寒战,疑为疟疾,氯喹治疗3d,病情无好转,下列哪项处理较合适:( d )
A.加大氯喹剂量 B.联合应用伯氨喹啉 C.乙胺嘧啶
D.甲氟喹 E.氯喹+乙胺嘧啶
56、关于疟疾的免疫和发病原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
A.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 B.疟疾反复发作或重复感染后获得一定免疫
C.疟疾多次发作获得免疫力后,血中疟原虫完全消失,发作自行停止
D.感染疟原虫后免疫力产生很慢,维持时间不长
E.感染间日疟原虫后不能与其他疟原虫之间产生交叉免疫
57、脑型疟疾下列措施哪项错误?( b )
A.氢化可的松解毒降温 B.非耐氯喹者用氯喹静推 C.20%甘露醇脱水 D.抗氯喹者宜用硫酸奎宁静滴 E.安定或氯丙嗪止痉镇静
58、间日疟、三日疟与一般恶性疟常用的治疗方案是:( b )
A.氯喹+乙胺嘧啶 B.氯喹+伯氨喹啉 C.奎宁+乙胺嘧啶
D.奎宁+伯氨喹啉 E.青蒿素+奎宁
59、从疟疾的非流行区到海南打工,下列预防措施中的哪项除外:( b )
A.氯喹0.3g,每周1次 B.伯氨喹(基质)15mg,每日1次,连服8日
C.甲氟喹0.25g,每周1次 D.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E.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60、男,17岁,间歇性畏寒.高热.大汗近1周,血色素减低,白细胞计数正常,分类大单核细胞增多,本例最可能发现阳性结果的试验是: (d )
A.骨髓培养 B.肝胆B超 C.X线胸片 D.血或骨髓涂片找病原体 E.血培养
61、治疗黑尿热可采用的正确措施应除外:(e )
A.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B.碳酸氢钠口服或静滴 C.输同型新鲜血
D.尿闭者可行血液透析 E.用奎宁进行抗疟治疗
62、疟疾并发症,下列哪项不正确:( e )
A.恶性疟和间日疟反复发作未经治疗者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B.恶性疟和三日疟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肾病综合症
C.黑尿热是疟原虫引起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D.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抗疟治疗仍有效
E.并发肾病综合症时抗疟治疗有效,但用激素治疗效果差
63、疟疾的临床特征下列哪项错误?( e )
A.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 B.恶性疟贫血较其他疟疾明显 C.贫血脾肿大
D.肝脏轻度肿大,压痛,ALT可增高 E.间日疟和恶性疟常有复发
64、女,24岁,因间歇寒战高热入院,血涂片中找到间日疟原虫,幼时有蚕豆黄病史,目前怀孕6个月,最适宜的治疗是:( e)
A.乙胺嘧啶 B.伯胺喹啉 C.甲氟喹 D.奎宁 E.氯喹
65、以下哪一药物一般不用于防止初次感染疟疾的预防性服药:( e )
A.氯喹 B.甲氟喹 C.乙胺嘧啶 D.多西环素 E.伯氨喹
答案:
1、C 2、C 3、C 4、B 5、B 6、A 7、D 8、B 9、A 10、E
11、C 12、A 13、E 14、A 15、D 16、C 17、E 18、C 19、B 20、E
21、B 22、C 23、B 24、B 25、C 26、C 27、A 28、B 29、C 30、C
31、B 32、C 33、E 34、D 35、A 36、C 37、D 38、B 39、D 40、E
41、D 42、C 43、D 44、A 45、D 46、C 47、C 48、D 49、C 50、E
51、A 52、E 53、D 54、A 55、D 56、C 57、B 58、B 59、B 60、D
61、E 62、E 63、E 64、E 65、E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2017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03-11
2017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精选考试题及答案01-22
2017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01-24
2024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10-26
2017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测试题及答案01-22
2017内科主治医师中级考试试题及答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