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4年司法考试《刑法》真题
现如今,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题,试题是参考者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参考资料。你所见过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4年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法考试《刑法》真题 1
1[单选题]甲某见自己的弟弟遭一个流氓毒打,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进攻,被迫自卫还击。正在这时,便衣民警乙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甲某以制止殴打。甲某以为乙某是流氓的同伙,随即捡起一块砖头将乙某砸成重伤。甲某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正当防卫
B.过失伤害
C.意外事件
D.故意伤害
【正确答案】C
2[单选题]某甲骑摩托车违章撞伤某乙,造成某乙腿部表皮破裂。某甲送乙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乙注射破伤风针,乙因药物过敏而死,甲的行为对乙的死亡而言属于
A.意外事件
B.交通肇事罪
C.过失的重伤罪
D.过失杀人罪
【正确答案】A
3[单选题]王某是李某的领导,又是李某的邻居,因李某不务正业,经常不上班,王某将李某开除,致李某怀恨在心。某日,李某故意打伤王某的妻子,王某找李某来理论继而发生厮打。此时,李某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匕首,将王某刺死,则李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A.属于正当防卫
B.属于防卫过当
C.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D.构成故意杀人罪
【正确答案】D
4[单选题]某甲是精神病患者,一日突然手持匕首追杀某乙,甲将乙逼到一房屋的角落里,乙在无处可逃的情况下,顺手将桌上的花瓶拾起扔向甲,致使甲右眼失明,乙的行为是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A
5[单选题]张某系公安人员,一日着便衣执勤,车上遇劫匪有5人且持有凶器,便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未能站出来制止劫匪的行为,致使多名旅客伤亡且财物被劫,张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不构成犯罪
D.不作为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D
6[单选题]孙某持刀抢劫赵某财物,赵某夺下孙某的刀,并将孙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孙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赵某随后持刀将孙某杀死。关于赵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赵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赵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赵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赵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正确答案】D
7[单选题]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剌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A.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D.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正确答案】A
8[单选题]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某日晚,乙橇门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为轻伤。甲的行为是什么性质?
A.故意伤害罪
B.正当防卫
C.防卫不适时
D.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9[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项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A.某便衣民警带领联防人员夜间巡逻,见一卡车停在路旁,车上无人,遂前去查看。该车司回来,疑有人偷车,即找几人持棍赶到现场,民警误认为坏人袭击开枪将司打死
B.甲[单选题]乙[单选题]丙同在饭馆喝酒,甲[单选题]乙因故争吵并纠打起来,两人越打越激烈,最后各抄起一把菜刀,丙将两人劝开,先在一旁劝说甲,乙突然一刀刺向甲,造成甲重伤
C.一日,甲忽见乙持刀追逐其邻居年仅8岁的儿子,为使孩子免遭不测,甲随手操起一根铁棍,把乙。经查,乙左脚被打致粉碎性骨折
D.甲骑车不慎撞着行人乙,乙上前对甲拳打脚踢,致甲鼻[单选题]口出血,然后扬长而去
【正确答案】C
10[单选题]甲在公共汔车上扒窃乙的钱包,得手后向车门处离去。乙发现自己的钱包被甲所盗,随即追上一把抓住甲,甲一拳击中乙的脸部,挣脱欲逃走,乙即随手拿起车上的摇把向甲砸去,正好砸中甲的头部,致甲死亡。乙的行为是: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
D.事后防卫,构成故意杀人罪
【正确答案】A
11[单选题]乙某为了躲避持刀抢劫犯甲某的追赶,在一胡同拐弯处中央开一住户大门进入躲避,不幸将一老太太撞倒在地造成小腿骨折。乙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B
12[单选题]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用绳子将宋某绑在树上,对宋某进行殴打,致其轻伤。宋某醒来后连声求饶,但王某不同意,继续殴打,宋某拿出携带的水果刀将王某捅伤。关于宋某和王某的行为,认定正确的是( )
A.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王某制服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后来的行为属于故意犯罪
C.宋某成立抢劫罪的犯罪未遂,后来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
D.宋某反抗王某的殴打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正确答案】B
13[单选题]2002年10月10日晚上,王某(女)骑自行车下班回家。当车骑至一转弯处时,被持刀隐藏试图抢劫的李某拦住,王某被吓得不知所措,李某抢得王某的手表一块,现金200元及自行车一辆。抢完后,李某瞥了一眼王某,见四处无人,欲王某。此时王某已镇定许多,当李某向王某扑来时,王某蹲下捡起一块砖头,用力砸向李某,致其昏迷,王某趁机将手表、200元现金取回,骑车离开现场。因夜已深,王某害怕,就准备休息,宿于路旁的一户农家中,随女主人的孙女同住一室。李某清醒后返回家中,在院内发现了王某的自行车,就问其母杨某是否有一女子来过,并向杨某担白抢劫一事,杨某得知后怕其子受罚,遂告知李某,王某与其孙女同住,睡在外侧,遂李某持刀欲杀王某,杨某得知后不加阻拦,反而为其准备麻袋和绳索,李某进屋后,持刀猛刺向睡在外侧的人,待床上无动静后和杨某一起将尸体拖出,准备装入麻袋进行掩埋。这时李某和杨某才发觉被杀者是李某的女儿,原来李某回家后的情况被惊魂未定难以入睡的王某听到,她为保卫自己将李某的女儿推出外侧,里侧在被子里放进枕头作掩怖,在李某和杨某准备埋尸体时,趁机从窗户逃走。王某捡砖砸昏李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假想防卫
D.紧急避险
【正确答案】A
14[单选题]2002年10月10日晚上,王某(女)骑自行车下班回家。当车骑至一转弯处时,被持刀隐藏试图抢劫的李某拦住,王某被吓得不知所措,李某抢得王某的手表一块,现金200元及自行车一辆。抢完后,李某瞥了一眼王某,见四处无人,欲王某。此时王某已镇定许多,当李某向王某扑来时,王某蹲下捡起一块砖头,用力砸向李某,致其昏迷,王某趁机将手表、200元现金取回,骑车离开现场。因夜已深,王某害怕,就准备休息,宿于路旁的一户农家中,随女主人的孙女同住一室。李某清醒后返回家中,在院内发现了王某的.自行车,就问其母杨某是否有一女子来过,并向杨某担白抢劫一事,杨某得知后怕其子受罚,遂告知李某,王某与其孙女同住,睡在外侧,遂李某持刀欲杀王某,杨某得知后不加阻拦,反而为其准备麻袋和绳索,李某进屋后,持刀猛刺向睡在外侧的人,待床上无动静后和杨某一起将尸体拖出,准备装入麻袋进行掩埋。这时李某和杨某才发觉被杀者是李某的女儿,原来李某回家后的情况被惊魂未定难以入睡的王某听到,她为保卫自己将李某的女儿推出外侧,里侧在被子里放进枕头作掩怖,在李某和杨某准备埋尸体时,趁机从窗户逃走。王某将李某的女儿推至外侧,保全自己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不应负刑事责任
D.对王某予以处罚
【正确答案】D
15[单选题]关于排除犯罪的事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对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以外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均属防卫过当
B.由于武装叛乱[单选题]动乱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而非危害人身安全犯罪,所以,对于武装叛乱[单选题]动乱犯罪不可能实行特殊正当防卫
C.放火毁损自己所有的财物但危害公共安全的,不属于排除犯罪的事由
D.律师在法庭上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已泄露他人隐私的,属于紧急避险
【正确答案】C
16[单选题]料厂的管理员曹某一日值夜班时因天气闷热,便到场院上睡觉,半夜,天空下起小雨,曹某顺手将一块大塑料布蒙在身上,继续睡觉。赵某系草料厂的司机,半夜从外办事归来,像平常一样将车开进场院,车子从塑料布上开过,曹某当场死亡,第二天人们才发现曹某的尸体。请问,赵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故意杀人罪
B.过于自信过失致人死亡罪
C.意外事件
D.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C
17[单选题]某日黄昏,武某县带一万元和旅行袋前往车站乘车,路上遇到两个正在执勤的便衣民警谢某和王某。谢[单选题]王二人见武某形迹可疑,没有亮工作证就上前盘查。武某以为谢王二人是歹徒要抢他钱财,乘二人不备,拿出水果刀向二人身上刺去,谢王二人受伤。案发后,武某认罪态度良好。对武某的行为如何认定,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武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武某的行为是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C.武某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成立过失伤害罪
D.武某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B
18[单选题]甲[单选题]乙所乘坐的轮船在海中遇难,甲、乙二人一同游向一块木板。甲抓住木板后,发现只能承重一人,于是在乙伸手拉木板时将乙推开,致其死亡。对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不承担刑事责任
D.故意杀人罪
【正确答案】D
司法考试《刑法》真题 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 下列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国公民甲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公民乙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按照保护管辖原则,我国刑法对甲有管辖权,且必须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 中国公民丙在外国实施了我国刑法规定的伪造货币罪,按照属人管辖原则,我国刑法对丙有管辖权,但如果丙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我国就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
C. 我国的一列国际列车行驶在俄罗斯境内时,列车上的一名俄罗斯乘客杀害了另一名俄罗斯乘客,由于列车属于我国的浮动领土,我国刑法对该案件有管辖权
D. 外国人丁在中国领域外针对中国国家实施犯罪,按照普遍管辖原则,若我国对其行使管辖权,需要其犯罪行为被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为犯罪并且在我国刑法中也将其规定为犯罪
答案:D。
解析:A项,按照保护管辖原则我国有管辖权,但不是必须适用我国刑法,若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B项,属人管辖下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我国仍然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C项,国际列车不属于我国的浮动领土,我国刑法对该案件无管辖权。
2. 关于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刑法规定“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这里的“情节严重”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B. “国家工作人员”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因为其判断依据是客观事实,不需要法官进行价值判断
C. “入户抢劫”中的“户”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因为对于“户”的理解需要法官根据社会一般观念进行判断
D. 在故意杀人罪中,“人”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答案:C。
解析:“户”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它是可以根据客观事实进行认定的概念,不需要进行价值评判等规范判断。
3. 甲意图杀害乙,在乙的水杯中投放了毒药,乙喝下后毒性发作,痛苦万分。甲见状心生怜悯,开车将乙送往医院抢救,乙经抢救脱险。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答案:C。
解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并且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属于犯罪中止。甲在投毒后,在能够继续犯罪的情况下主动放弃,并积极送乙就医防止了死亡结果的发生,符合犯罪中止的条件。
4.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5岁的甲和18岁的乙共同盗窃他人财物,由于甲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所以甲乙不构成共同犯罪
B. 丙教唆丁去杀害戊,丁接受教唆后却因害怕未实施任何犯罪行为,丙不构成犯罪,因为没有产生犯罪结果
C. 己和庚共同实施抢劫行为,己望风,庚实施抢劫,己和庚都要对抢劫的全部犯罪结果负责
D. 辛为了帮助朋友壬逃避公安机关的追捕,给壬提供了隐藏处所,但壬实际上并未实施犯罪行为,辛不构成窝藏罪
答案:C。
解析:A项,虽然甲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甲乙二人共同实施盗窃行为,属于共同犯罪,只是甲不承担刑事责任;B项,丙构成教唆犯,教唆犯的成立不以被教唆者实施犯罪行为为必要,丙已实施教唆行为就构成犯罪;D项,辛在主观上具有窝藏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窝藏行为,即使壬未实施犯罪行为,辛也构成窝藏罪(对象不能犯未遂)。
5. 下列关于刑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B.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C.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D. 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答案:C。
解析:A项,管制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B项,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但不是必须,存在特殊情况;D项,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经债权人请求,需要在没收财产的范围内偿还。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
A. 母亲甲拒绝给刚出生的女婴哺乳,导致女婴饿死
B. 游泳教练乙在泳池看到学员丙溺水而不施救,丙溺亡(丙为成年人)
C. 丈夫丁看到妻子戊自杀而不阻止,戊自杀身亡
D. 消防员己在接到火灾报警后,无故不出警,导致火灾中的人员伤亡惨重
答案:AD。
解析:A项母亲对婴儿有抚养义务,拒绝哺乳导致婴儿死亡构成不作为犯罪;B项学员丙为成年人,乙没有法定的救助义务;C项丈夫没有阻止妻子自杀的法定作为义务;D项消防员有灭火救灾的职责,无故不出警构成不作为犯罪。
2. 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遭受乙的不法侵害,在防卫过程中造成乙重伤,即使事后查明乙的不法侵害仅为轻微伤,甲也属于正当防卫
B. 丙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但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丙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丁在面临不法侵害时,故意激怒对方,使对方先动手,然后进行所谓的“防卫”,丁不属于正当防卫
D. 戊在遭受抢劫时,用刀将抢劫者刺死,即使抢劫者未携带凶器,戊也属于正当防卫
答案:ACD。
解析:A项,在防卫时不能苛求防卫人对不法侵害的程度判断准确,只要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即使事后查明不法侵害较轻,也属于正当防卫;B项,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表述正确,但这不是对正当防卫本身概念的表述;C项,故意挑拨对方进行不法侵害然后进行反击不属于正当防卫;D项,抢劫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即使抢劫者未携带凶器,进行无限防卫(杀死抢劫者)也属于正当防卫。
3. 关于刑法中的认识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投入乙的水杯中,乙喝下后无事,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 丙以为自己盗窃的是普通财物,实际上是枪械,丙按照盗窃罪既遂处理,而不构成盗窃枪械罪
C. 丁以为杀死自己的仇人戊是合法行为(实际上戊无任何可被合法杀害的情形),丁将戊杀害,丁构成故意杀人罪
D. 己以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但实际上构成犯罪,己按照法律规定构成犯罪
答案:BCD。
解析:A项,甲的'行为属于手段不能犯,由于客观上其行为不可能导致乙死亡,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项,丙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按照盗窃罪既遂处理;C项,丁属于法律认识错误,不影响故意杀人罪的成立;D项,法律认识错误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己按照法律规定构成犯罪。
4.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位犯罪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
B. 单位犯罪必须是为了单位的利益实施犯罪行为
C. 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 单位犯罪后被注销的,不再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但对单位中的直接责任人员仍然要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ABCD。
解析:A项,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B项,单位犯罪要求是为了单位利益实施犯罪行为;C项,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D项,单位犯罪后注销的,单位主体不存在无法追究单位责任,但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依然要追究。
5. 下列关于累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B.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C. 甲在18岁时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2岁时刑满释放,25岁时又犯抢劫罪,甲构成累犯
D. 乙在2022年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乙不构成累犯,因为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不构成刑罚执行完毕
答案:ABCD。
解析:A项是一般累犯的规定;B项是特殊累犯的规定;C项甲前后罪都是故意犯罪,间隔在5年以内,且已成年,构成累犯;D项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不符合刑罚执行完毕的条件,不构成累犯。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甲(15周岁)在盗窃时被乙发现,甲为了逃跑,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刺向乙,乙躲避后甲逃离现场。下列关于甲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构成抢劫罪,因为在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使用暴力
B. 甲不构成抢劫罪,因为甲未满16周岁,对转化型抢劫不负刑事责任
C. 甲构成故意伤害罪
D. 甲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想象竞合
答案:B。
解析: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在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使用暴力的转化型抢劫也不负刑事责任。
2. 丙和丁合谋绑架富商戊,向其家属勒索财物。在绑架过程中,丙将戊杀害。关于丙和丁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和丁都构成绑架罪
B. 丙构成绑架罪,且应判处死刑
C. 丁构成绑架罪,但对戊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D. 丁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答案:AC。
解析:在绑架过程中杀害被绑架人的,定绑架罪一罪,丙应判处死刑。丁虽然与丙合谋绑架,但对于丙单独实施的杀害行为,丁不负刑事责任,丁仅构成绑架罪。
3. 己实施了诈骗行为,骗得庚的财物后,心生悔意,将财物归还给庚。下列关于己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 己构成诈骗罪既遂,因为诈骗行为已经完成,财物的归还不影响既遂的成立
B. 己构成诈骗罪中止,因为己主动归还了财物
C. 己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己的行为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由法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
答案:AD。
解析:己的诈骗行为已经完成,达到既遂状态,财物的归还属于事后行为,不影响既遂的成立。虽然己有悔意归还财物,但这不是犯罪中止。己的行为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由法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
4. 辛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在缓刑考验期内,辛又犯盗窃罪。下列关于辛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
A. 撤销缓刑,对辛的交通肇事罪和盗窃罪进行数罪并罚
B. 因为辛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所以不得再适用缓刑
C. 辛的缓刑考验期从发现新罪之日起停止计算
D. 对辛盗窃罪判处的刑罚应当和剩余的交通肇事罪缓刑考验期合并执行
答案:A。
解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罪和旧罪进行数罪并罚;B项是否再适用缓刑需要根据数罪并罚后的情况等多种因素判断,不是绝对不得再适用;C项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不会因为新罪停止计算;D项不是这样的执行方式,而是数罪并罚。
5. 关于刑法分则中的罪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侮辱罪和诽谤罪属于亲告罪,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B. 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以及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还包括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情况
C. 受贿罪中的“财物”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利益
D. 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答案:ABCD。
解析:A项侮辱罪和诽谤罪的亲告罪规定;B项是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正确解释;C项受贿罪“财物”的范围包括财产性利益;D项是非法拘禁罪的转化规定。
四、案例分析题(共25分)
甲与乙素有仇怨。一天,甲得知乙将独自经过一条偏僻的山路,于是甲提前在山路旁埋伏,手持木棒。当乙路过时,甲突然跳出,用木棒猛击乙的头部,乙倒地后,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便将乙的“尸体”拖到路边的草丛中隐藏起来。实际上乙只是昏迷过去,后因被草丛中的毒蛇咬伤中毒身亡。
请分析甲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答案:
1.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5分)
2. 理由如下:
首先,甲有杀害乙的主观故意并且实施了杀人行为。甲提前埋伏,手持木棒猛击乙的头部,这种行为表明其具有非法剥夺乙生命的故意并且积极实施了杀人行为。(8分)
其次,虽然甲误将昏迷的乙当作尸体隐藏起来,乙的死亡结果是由毒蛇咬伤中毒造成的,但这种情况属于因果关系认识错误中的事前故意。按照通说观点,这种因果关系的错误并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为如果没有甲的杀人行为(将乙击昏并置于草丛中),乙就不会被毒蛇咬伤而死亡。(12分)
【司法考试《刑法》真题】相关文章:
如何利用司法考试的历年真题01-11
2015年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01-10
2017司法考试真题练习及答案12-30
2015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解析03-19
司法考试《卷三》考试真题及答案12-29
2017年司法考试二卷真题03-05
司法考试刑法必背考点精选201503-19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试卷四)03-21
2017司法考试《卷三》模拟真题及答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