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太阳能运用与节能建筑发展
太阳能的利用对于节能建筑的意义,就是使之更加节能,将被动房的节能效果和舒适度,提升到最高。那么,下文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太阳能运用与节能建筑发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太阳能发展现状与方向
我国太阳能2016年生产量为3950万平方米,保有量为4.636亿平方米。其太阳能集热系统节能减排量为:节约标准煤6954万吨,相当于节电1932GWh,减排二氧化硫224.87万吨,减排烟尘17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926.45万吨。这是来自太阳能行业的权威数据。
这组数据表明,太阳能的节能减排贡献受到高度重视,是完全有理由的。
目前行业结构调整正在逐步进行中,业内人士指出,小规模、低水平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已处于关停并转状态。产品结构从真空管型产品一枝独秀到与平板型产品并重发展。平板型产品2016年上半年占13.4%。技术结构从以提供生活热水为主开始向制冷、采暖、工农业供热、热发电等系统集成技术发展。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产量大国向品质大国迈进,从单一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发展趋势显现。
但太阳能的发展还受到很多制约,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包括:供热制冷产业化缓慢、户用系统市场化艰难。国家供热政策研究刚刚起步,管理职能分散,统计体系不完善,可再生能源供热机制未形成等。
太阳能发展现状喜忧并存,但也预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6年12月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规划》前言中明确:“十三五”太阳能产业要实现市场化自我持续发展,成为实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和20%目标的重要力量。
《规划》提出,大力推动光伏发电多元化应用,积极推进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化发展,加速普及多元化太阳能热利用。在大中城市的公共建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项目加大力度强制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城市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建筑上推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的统筹规划、设计和应用。在东北、华北等集中供暖地区,积极推进太阳能与常规能源融合,采取集中式与分布式结合的方式进行建筑供暖;在集中供暖未覆盖地区,结合当地可再生能源资源,大力推动太阳能等。
《规划》将有力推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实现。
太阳能让被动房更节能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数据,我国建筑能耗总量已占社会总能耗的33%。建筑能耗随生活水平而持续增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难以估量。因此,建筑节能工作任重道远,发展节能建筑成为必由途径。其中,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以其良好的节能效果受到关注,正在兴起。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不依赖于建筑设备,完全通过建筑自身的场地、空间、形式以及构件的设计来实现建筑节能。其核心主要在于设计理念注重吸收自然能量,同时减少建筑本身的能耗,并通过热冷回收装置将室内废气中的热冷回收,采用各种节能技术使其供热(制冷)需求极少的能量,不再利用传统的供热(制冷)方式,充分利用室内生活热量和可再生能源,让建筑内的温度与空气不受地区、气候影响,最终实现低能耗、低排放,实现舒适的居住环境。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能量效益最佳房屋,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意义重大。
太阳能的利用对于节能建筑的意义,就是使之更加节能,将被动房的节能效果和舒适度,提升到最高。
根据研究者的看法,太阳能与被动式建筑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被动式建筑为太阳能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太阳能为被动式建筑推行给予了有力支持。具体包括:太阳能可作为被动式建筑能源提供者,太阳能冬季供热,提供生活热水,参与多能互补。
因此在设计被动式节能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到与太阳能的结合,如城市建筑外墙体的充分利用。城市住宅建筑的高层化趋势使得建筑外墙面积相应减少,太阳能需要充分利用外墙面积;尽管集热效率不高,但由于集热面积大仍有可利用价值;外墙体采用的太阳能形式应该是最适合的新方式。而在其他地区如牧区安居房设计中采用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采用集成化建筑形式,房屋的设计对新能源使用至关重要;成本低廉且功能强大,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降低了综合成本。
目前在环境压力下,促使政府改变煤炭取暖模式,为作为新能源的太阳能发展敞开了大门。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既为太阳能的发展开拓了途径,也提高了建筑节能的水平,最终受益的是环境。因此,这是一个一举多赢的做法。
【太阳能运用与节能建筑发展】相关文章:
空调系统节能发展方式05-13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08-13
建筑节能基本知识要点12-02
节能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理念分析05-23
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08-13
最新南方建筑节能减排策略解析03-18
广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全文」08-11
城市建筑泛光照明设计运用光色的注意点06-05
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发展趋势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