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转型的基本方位

时间:2023-02-28 23:59:17 能源审计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审计工作转型的基本方位

  随着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利益格局变化,审计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也随之变化,审计价值趋向和审计工作转型已经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业已成为审计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创新审计理念,促进科学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审计工作转型的基本方位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审计工作转型的方位一

  审计现有实践为审计价值趋向提供了基本轨迹,经济社会活动、社会各界关注、人民群众的期盼对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提出了较为广泛的要求,审计现实需要表现越来越突出,因而必须对审计价值趋向进行客观分析和基本判断。

  监督性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方位。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离开监督审计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的而矢。近年来,我们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将监督寓于服务之中,强化审计监督不放松,不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今年1-7月份全市审计机关查出违规金额、管理不规范金额2.4亿元,我们以信息上报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违纪违规资金事关淮南发展、部门形象、干部廉洁,是大事,希望相关部门严格规范,整改不足,堵住漏洞”,引起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财政、地税等八家预算部门积极行动,提出了12条整改措施,到10月底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到了基本整改,审计监督职能得到强化,审计价值得到张扬,“免疫系统”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建设性是提升审计地位的基本途径。发挥监督作用,必须在发挥建设性作用上下功夫。对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及对策,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让越来越多的信息和建议进入决策层,从而全面提升审计地位。今年我们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审计调查中,根据审计资料撰写了《我市供水漏失严重值得重视》信息,被省委办公厅《安徽信息要情专报》采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都作出重要批示,书记指出“漏失的是水,实质是资源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要从速维护、计划改造,节约资源,方便群众”。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供水公司立即行动,对供水漏失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迅速制定了整改方案,对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和维修、运用科技手段对大用量水表进行远程监控和加强人员培训等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供水漏失得到了综合治理,很好地发挥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务实性是树立审计形象的基本要求。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就必须真抓实干,赢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我们从抓好每一个项目和每一项工作入手,把审计的务实性落到实处。就投资审计而言,近三年来,全市审计机关紧紧围绕煤炭、电力、化工“三大基地”建设和打造生态园林城市,进一步加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先后对市体育中心、合徐高速连接线以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等40多个单位200多个建设项目进行审计,共审计工程造价14亿元,核减工程额近2亿元,核减率达14.3%。同时,收缴违纪违规资金500多万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提升了审计部门的威慑力和公信力。

  程序性是依法审计的基本规范。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法理,规范程序是审计工作运作的基本指向。为此,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计划编制、方案制定、审前公示、复核审理、审计档案、审计回访等“六关”。从今年4月份起,市局所有审计项目都必须深入被审单位进行审前调查,摸清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管理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制订周密的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和审计力量,没有审计方案一律不批审计通知书;而且每个审计项目都必须上审计业务会议集体审定,重点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定性处理、审计意见建议、审计报告质量进行审议,管理民主,公开有序,增强了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安全感,规避了审计风险。

  创新性是激发审计内在活力的基本源泉。创新是变革审计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激活审计内在动力的源泉。审计立项思路创新,就是围绕中心工作、围绕上级审计机关的总体部署、围绕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选择近年来未审计过、业务工作量较大、存在问题较多、有较强社会影响、有群众反映线索的行业、部门、单位深入开展审计立项调研,综合归纳分析,确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资源整合创新,就是审计机关内部打破科室界限,充分调动每个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参与政府审计,特别是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协同推进审计事业永续发展。

  审计工作转型的方位二

  审计工作经过25年的艰辛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审计事业的继续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审计模式、工作方式、管理机制等,在现有的条件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形势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期待。而审计之身的变革日益迫切,审计工作进入了现阶段的转型期。

  科学发展为审计工作转型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着力创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思路,创新审计举措,创新领导审计发展的能力,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发展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为此,加快审计工作转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积极探索科学审计理念的基本机理。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政府服务民本,迫切要求审计工作面向新的需要,创新审计意识,提升审计的认知力、洞察力和敏锐性,完善审计工作体制机制,彰显审计机关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建设性,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和谐发展为审计工作转型提供了广阔空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围绕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在继续加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的基础上,逐年加大专项审计调查和效益审计比重,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完善;围绕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履行经济责任、推动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围绕经济发展形式的转变,逐步探索对民营企业的经济形式、经营规模、管理体系等进行审计调查,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切实保证民生资金用到实处。

  现有发展为审计工作转型奠定了实践基础。伴随审计领域的扩张或缩减,审计探索内容得到逐步求新,审计由开始的单一性逐步向多元性转变、由一般性审计向重点性审计、由辅助性审计向独立性审计转变,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认可和赞同。实践证明,经过25年的探索,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是当前或今后一个时期审计工作的目标。 “依法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是审计工作必须要坚持的基本方针。分类管理、结果公告、质量控制、制度完善、计算技术运用等等,都为当前和今后审计事业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审计工作管理体系、评价考核体系、责任追究体系也正在建设探索之中。

  现代技术运用为审计工作转型创造了良好条件。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二十五年来,审计机关在改进和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审计人员的职业敏感性得到了增强,全局性、宏观性、建设性和效益性意识明显提高,审计视野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拓展;在探索从账户入手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上审下”与“同级审”相结合、就地审计与送达审计相结合等符合我国实际的审计技术方法的同时,不断推广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方式,努力促进审计工作从传统审计方式向现代审计方式转变。拓展计算机审计领域,加快计算机设备更新换代以及审计机关网站建设,实现县区局与市局的网络对接和审计管理系统连接,建立审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和信息服务系统平台,发挥审计资源的整体效能。

  监督作用发挥为审计工作转型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强化审计监督是促进财经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内在要求,是现代经济管理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审计监督,可以促进宏观调控与管理措施有效施行。同时,还可以发现经济活动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为党委政府提供真实可靠的经济决策依据。审计部门依法对被审计单位和部门进行审计监督,对于维护单位和部门的合法权益,遏制非法经济活动,提高经营管理、保持经济的正常运行都会起到有力的保护作用。同时,通过审计监督,还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和负有一定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宏观经济的综合实力和企业经济的竞争力。

  审计工作转型的方位三

  总理在国家审计署关于审计机关成立二十五年来的发展情况报告上批示,“审计是依法实行行政监督,建设廉洁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必须加强,不能削弱”,明晰了现代审计的地位作用、工作目标和基本规范。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之际,省委书记王金山对审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指出“我省审计工作总体讲是好的。加强审计监督,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安徽崛起的重要保证。希望全省审计机关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重点,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功能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体现了省委、政府对全省审计工作的充分肯定,寄寓了对全省审计工作的殷切期望,为全省审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此,审计部门应深化认识,理清思路,必须把推进民主法治、改善民生、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

  突出重点,讲究方法。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是审计工作的基本方式。讲究方法、提高技能是审计工作的基本抄手。从市级审计部门的工作重点分析,主要体现在,预算执行审计,要坚持“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审计思路,规范预算管理、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国有企业审计,要按照“把握总体、揭露隐患、服务发展”的审计思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要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履行经济责任,推动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和绩效管理,为评价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提供重要依据;环境能源审计,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思路,维护资源环境安全,促进节能减排措施落实,加强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

  完善体系,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是开展部门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动态探讨的课题。从审计现有的内容、任务和措施来看,一是强化财政预算功能,加快建立以财政预算为主体的预算审计工作管理体系;二是强化社会保障功能,加快建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审计工作管理体系;三是强化服务型政府的功能,加快建立以规范权力运转监控为机制的审计工作管理体系;四是强化自主创新的功能,加快建立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为第一要务的审计工作管理体系;五是强化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形态“两型社会”的审计工作管理体系;六是强化依法、为民、务实行为的功能,加快建立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载体的审计工作管理支撑体系,力争到2012年基本建成我市市级审计工作管理体系。

  创新方式,发挥作用。随着审计实践的不断深入,审计现阶段的工作任务,审计署在五年规划中进行了明确,但从市级审计工作实情来看,要立足实际、立足市情、立足长远,把创新方式与发挥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多种审计类型并进开展,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各种需求,提高审计影响力。努力创新审计管理,着力构建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项目审理的审计业务管理体系,建立审计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各项审计制度,讲究有效性、可操作性,自觉建立审计项目审理制度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审计工作规范化水平。因地制宜,互相借鉴,稳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提升审计工作效率,进一步促进审计“免疫系统”建设,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审计工作转型的基本方位】相关文章:

CFO职能“转型”急需“长缨”在手08-26

CFO如何成功转型为CEO06-18

物流转型供应链的路径08-14

互联网时代经销商怎么转型06-04

职业经理人的低风险转型08-12

人大EMBA给你企业转型成功的三大锦囊06-14

外贸企业经营管理的转型08-30

MPA考核下信托业务谋转型发展06-20

如何做好审计工作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