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面设计教育的思考
中国广告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为社会培养、输出人才的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开展得如何呢?本文试图从艺术类院校广告设计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并借鉴国外广告设计教育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广告设计教育的一些建议。
一、概况
中国的广告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数据上看:2004年中国广告营业额为1264.6亿元人民币,2005广告经营单位84272户。与广告行业的火爆并行的是广告设计教育,各大院校纷纷开设广告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教育已经四处开花,似乎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二、广告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广告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广告公司发展的最大瓶颈,火爆的广告教育的出现为解决这点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广告行业表面的繁荣与广告设计教育本身薄弱的根基形成的反差很快凸显出来。作为为社会培养、输出人才的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开展得如何呢?
1.从社会层面来说:虽然行业的繁荣使社会及家长对广告设计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这种关注一方面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又引起了人们对广告行业不理性的预期,致使广告教育在根基还不稳固的情况下快速膨胀。各高校在市场导向下一哄而上,而师资力量和理论研究上又有所欠缺,必然造成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2.从学校层面而言:首先,在我国开设广告设计教育的众多学校中,除了一定的艺术类专业院校之外,还有大部分的综合类和工科院校。这种互不联系的专业划分也将广告这个科学系统人为地割裂了。广告教育就其本身的体系而言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艺术设计、广告学、营销学、消费心理学、大众传媒、电脑制作、印刷、影视制作……都不可或缺。然而回顾现在的广告设计教育,首先从学校院系上就人为地分离了互相联系的内容。培养出的学生或许在某一方面学得不错,并能学以致用,但是单一的知识结构显然离社会对广告人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有差距。其次,仅从艺术类院校的广告设计课程来看,模式、形式到内容都十分相似。再次,学校供给学生的也几乎是与社会绝缘的知识,广告领域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而教学内容只能针对过去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它是受到时效限制的。教师教的内容很可能在学生毕业前就已经被社会淘汰了。
3.总的来说:中国现实的艺术设计教育状况令人难以满意。市场不满意,主要是人才数量和质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业内不满意,最核心的就是没有一个基本可以成为指导思想的设计教育理论,教育的方向还无法清晰透彻,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设计教学实践的需要。
三、艺术教育的建议
1.革新思维
针对现在广告设计教育的现状,艺术与设计教育必须积极回应社会的这一要求,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首先是要转变思维方式。
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是从传统的美术中分离出来的,一切都还不健全,所以更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现代艺术设计的要求。
我们的艺术设计,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兴起而兴起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应该说,在中国,艺术设计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市场经济发生了割不断的联系,经过二十几年的摸索,即使没有经验,也会有许多教训。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冷静下来,认真回顾一下这二十几年的实践,找出一些经验教训,总结一些可以作为指导思想的东西,这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对已经搞了上百年的`西方艺术设计教育,要加以分析,一个是分析他们的成功经验,一个是分析他们的失败教训,从中找寻一些适合我们的东西,采取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方法,大胆引进,大胆消化,使它变成中国化的东西。
在建立新思维上,我们可以借鉴包豪斯。包豪斯的教育改革,是建立在国家和人民,乃至整个社会的要求基础之上的。德国人认为,艺术教育的改革问题,是关系到德国经济生死存亡的大事。德国比不得美国和英国,它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因此,它必须依靠熟练工人和工业,生产出复杂细致的优秀产品用于出口。社会对设计师的需求与日俱增,要想满足这种需求,必须在艺术教育中采用全新的方法。这种把美术学院与工艺学校合并起来的教育改革,不是政府官僚提出的,而是教授提出的。他们认为,不应该由自己的人,即美术家来掌管新创办的学校,而应该把它交到一位建筑师的手里。
如果说包豪斯能够给我们提供的最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教育改革,首先是,而且应该是教育家的责任,教育家应该主动挑起这副重担。如果我们今天还没有这样的认识,那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将无法设想。
2.设计教育模式的改革
我们知道,中国的高校招生,历来分文理两大类,演变到今天,这种体制已经波及基础教育的中学分科问题。而艺术设计学科也因为这个招生体制被人为地割裂开来。所以,以文科考试进入美术院校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工艺与技术训练;以理工科考试进入工科院校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美术理论和美术基础训练。这个问题早已经在我们的社会上,即学生就业的工作岗位上反映出来。再加上二十几年的商品化大潮的冲击,各地各校,不分是否具备条件,一窝蜂地上艺术设计专业,更使艺术设计学科的教育模糊不清。不仅学科教育本身模糊不清,也使艺术设计专业在社会上产生许多混淆不清。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否转变一下思维方式,打破文理科界限,把艺术设计教育统一起来,都用一个标准确定教育对象和教学方法。这样既能避免学生接受知识上的偏差,也能衡定各类学校的师资和教学水平,同时,也使学生来源得到合理配置。譬如,工科院校招生强调理工科成绩,可以使一些不具备艺术素质的学生进入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而一些艺术院校的学生,又对文化课程,特别是数理化课程望而却步。现在,由于实行“三加X”考试,这一点在招生上基本上没有障碍,主要是思想再解放一点,把这种选择学生的方式再向前推进一步,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在具体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也应该打破现行的画地为牢的方法,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要开设相关的工艺课程,工科院校的设计专业也要开设更多的美术基础课程。专业之间要有更多的融通性。
在师资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或者仿效包豪斯的作法,走艺术家和设计师结合的道路,不要搞孤芳自傲、专业上的“沙文主义”。我们不能把“大师”与“工匠”对立起来,大师与工匠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天然鸿沟。
结语
总的来说,社会需求是办好专业的必要条件和直接动力。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需求正处于上升趋势,要培养符合时代的广告人才,符合教育的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们必须明确设计既涉及逻辑思维又涉及形象思维,它既有技术性、艺术性,还有文化底蕴,把握好三者的结合是教师教好同时也是学生学好设计专业的关键。只有以大文化背景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着力点,才能保证设计教育发展的健康性。
【论平面设计教育的思考】相关文章:
论平面设计中的色彩魅力12-20
小学奥数教育思考08-20
幼儿舞蹈培训教育的几点思考11-09
论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浸染11-21
雅思考试常见的教育类词汇07-14
平面设计的困境12-14
平面设计的技巧10-09
平面设计的理解10-09
平面设计的知识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