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要分析其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是否有利于优质高效完成任务,是否有利于调动基层积极性,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下面小编为您带来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工程项目作为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源头和管理工作的落脚点,项目管理水平体现了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及形象,决定着施工企业的发展命运。因此,探索选择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规避不同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对加强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控制、提高项目盈利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中铁一局集团通过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项目管理日趋规范、发展质量有效提升,经营规模快速扩张,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原有项目管理模式的回顾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初,特别是项目法实施以来,中铁一局集团基本上采用三级项目管理模式:集团公司(指挥部)—子分公司(项目部)—工程队,即一个工程项目由集团公司统领,担负施工的子公司各管一段,而形成集团公司、子公司和工程队的三级管理模式。通过项目法施工实践证明,三级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不菲成果,对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从全局特别是项目整体综合经济效益角度而言,三级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制约了项目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机构庞杂、管理人员冗余;二是管理层次重复、管理职能交叉;三是本位主义思想严重,难以形成整体效应;四是成本核算流于形式,项目盈利水平低下。
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近几年,中铁一局集团针对原有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遵循“减少管理层次、强化统一管理、严格绩效考核、提高管控能力”的原则,不断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合同要求等具体情况,分为一级直管型、二级联控型、混合型、模拟股权型四种管理模式,并针对子分公司管理不受控的项目推行项目责任承包管理模式。
一级直管型项目管理模式。针对铁路客运专线特大标段工程施工项目,从扁平化管理入手,以集团公司项目部代表集团公司履行合同,进行总承包管理,对全项目分段或单位工程由项目部组织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以项目队形式进行分包施工,各项目队以责任成本包干为主要形式组织施工生产,实现项目部对整个项目的一级直管。
优势:一级直管型项目管理模式具有“集团整体效应、资源统一调配、项目管理扁平、资金成本管控”的优势。项目部发挥集团优势,充分利用各参建单位专业所长,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实行物资、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的统一招标采购、调配使用,避免重复投入;实行扁平化管理,项目成本控制采用“一级直管、两级核算”的模式,项目部作为项目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项目队是内部责任成本的核算单位,待项目获得利润后按规定进行利润分配,有效控制责任成本。
缺陷:集团公司项目部管理人员由集团公司配置,各子公司项目队作业人员由子公司配置,集团公司项目部无权调配子公司项目队人员,容易造成政令不畅。
二级联控型项目管理模式。针对铁路客运专线较大标段工程施工项目,以集团公司项目部代表集团公司履行合同,进行总承包管理,对全项目分段或单位工程由项目部选择子分公司分包施工,子分公司成立项目部,下设作业层承担施工任务。
优势:二级联控型项目管理模式是对原有三级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实行二级管理。集团公司项目部通过加强施工组织,大宗材料、机械设备集中招标采购,资金集中调度,统筹安排对外协调工作,大大提高了集团作战能力,避免了费用的重复开支。同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对目标责任成本范围之内的风险,由子分公司项目部承担;之外的风险由集团公司项目部承担;而对项目完工后实现的盈利,由集团公司和子分公司按比例分配,明确了项目成本控制责任。
缺陷:机构设置仍有重叠,管理人员较多,管理经费开支较大;集团公司大量施工生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各子分公司,实施二级管理,势必要子分公司投入施工生产资源,而子分公司在投入经济资源的同时,又没有对项目的控制权,短期内见不到回报,影响了子分公司的参建积极性;利益主体不一致,两级核算脱节,集团公司项目部虽对子公司项目部进行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但在成本核算上,子公司项目部为了自身利益,常常隐瞒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夸大项目困难,在目标成本的控制单价上讨价还价,虚增了项目成本,集团公司项目部管理人员并未真正面对项目成本,无法挖掘成本控制空间,成本控制力度不足。
混合型项目管理模式。根据需要,一级直管型和二级联控型在一个项目上综合应用,费用和利益分配按两种模式完成份额分别进行计算,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一级直管型和二级联控型优缺点共存。
模拟股权型项目管理模式。针对涉及多专业、多工种、技术难度大等大中型工程施工项目,由集团公司组建项目管理委员会,对项目部实施统一管理;项目部按照项目规模、工程特点和专业要求进行资源配置,选择或者竞标选择参建单位,各参建单位以作业队形式组建施工队伍,作业队在项目上归属项目经理部管理指挥;各参建单位按照各方投入人力资源、承担作业任务比重确定模拟股权,分享利益,承担风险,完成合同标的任务,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
优势:模拟股权型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博弈方式促使项目成本趋于合理,保证集团公司和参与施工及管理各方利益最大化。集团公司、项目部和各参建单位,根据承建项目内容、施工环境及市场行情,各自分别测定项目工、料、机、管理费及其他资源投入所需成本,计算项目成本和预计实现利润,据此确定项目承包利润,根据实际完成利润,实施项目成本控制和超额利润分配。
缺陷:各参建单位由于管理水平的差异,在施工环节的衔接配合上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同时,各参建单位负责施工的项目难易程度不同,一旦投入与利润不成正比,容易同项目部发生单位之间的经济纠纷。
项目责任承包管理模式。集团公司针对因规模扩张导致资源配置不足、项目经营过程受控程度下降、项目亏损等问题,通过对所属子分公司经营特点和成本现状调研分析发现,各子分公司经营项目的专业、不可控因素及经营风险大致相同,但效益反差很大,关键在于各子分公司对项目的管控力度及项目的受控程度不同。为加强项目管控能力,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个人能力和管理经验,推行落实了项目责任承包管理模式。
项目责任承包管理模式是指将公司的项目管理大化小,采取“人盯人,责任田”式的管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明确职责、权利和义务,按照就近的原则,各子分公司除党政正职及主管生产、技术、经营、财务等方面的领导在机关本部工作外,其余领导班子成员均分区域承包负责2~3个项目,承包人将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管控上,形成“管理前移、重心下沉、责任到人、绩效挂钩”的管理模式,以解决项目经理及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因个人能力和经验欠缺造成的项目管控能力下降的问题,强化公司对项目过程的管控力度,遏制和减少项目亏损,提高项目盈利能力。
项目责任承包管理模式的推行落实,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认真梳理评估在建项目,合理确定实施范围及承包目标。每年度对在建项目进行一次认真的梳理和评估,筛选出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管理不受控的项目,对管理不受控的项目必须实施“项目责任承包管理模式”,根据不受控项目地域分布、工程特点、项目管理资源配备等情况合理确定实施范围、划分承包单元、明确责任承包人、确定管理目标并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通过“项目责任承包管理模式”增强项目领导力量、提高项目管控能力、改善项目经营状况。
承包单元根据项目数量和领导成员人数合理划分,每个承包单元以2~3个项目为宜,承包单元的划分充分考虑个人能力和精力,以项目新老搭配、管理能力强弱搭配、规模大小搭配、难易程度搭配、成本盈亏搭配为原则,保证每个承包单元的规模大小、难易程度等与人员配置、管理能力互相匹配。
保持项目责任承包人和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不随意更换项目责任承包人,对于项目责任承包人因故确实不能履职的项目,及时确定后续责任承包人并明确相应承包责权。
将承包项目的领导班子成员个人绩效与承包项目的经营结果挂钩,打破领导班子副职绩效分配大锅饭制度,实行副职领导个人薪酬与承包项目经营结果挂钩,即副职领导的个人薪酬不但与公司经营绩效考核挂钩,而且要与承包项目的经营结果挂钩,进行绩效考核、兑现奖惩;同时,把承包项目的执行情况和经营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能力和任用干部的主要条件之一,增强其对承包项目的管理责任心和积极性。
对项目管理模式的思考
在当前条件下,实行一级直管型项目管理模式无疑是最佳选择。通过近几年集团公司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实践证明,从优化组织结构、简化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强化管控能力、资源效益最大化等方面来看,在当前条件下,实行一级直管型项目管理模式无疑是最佳选择。只有采取一级直管型项目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企业才能真正成为项目的资金管理中心、效益核算中心和利益分配中心,增强项目成本管理的直接性和透明度,使企业直接面对项目,直接参与项目经营,才能有效提高对项目的管控能力。项目管理论坛
但是一级直管型项目管理模式的有效实行,需要在人才和队伍管理机制上实施突破与创新,打破原有用工模式,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管理和施工队伍管理运行机制。目前,集团公司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中。
建立内部人才市场。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均隶属各自单位,这种人才管理机制在实行一级直管型项目管理模式时,集团公司项目部对下属单位的人员只有使用权,而无调配任免权,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人力资源的调配不畅。建立内部人才市场,所有管理人员均进入内部人才市场,其人事关系一律上收到集团公司,各项目部需用人员时,一律到人才市场招聘,这样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这是有效实行一级直管型项目管理模式的前提,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项目部人员“来”的渠道和“退”的去路。
建立内部劳务市场。前些年,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施工企业千方百计降低工程成本,精简机构和人员,企业自有作业队伍日渐萎缩,工程项目劳务作业越来越多地依靠外部劳务队伍来承担。而在新的形势下,施工企业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管理思路,充分利用社会劳动力资源,实行自有队伍“市场化”、外协队伍“员工化”的管理模式,选择一些与之合作时间较长、实力强、业绩好、信誉高的劳务队伍,与自有队伍一并纳入企业的管理序列,成立企业内部劳务市场,把两者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各项目部需用时,一律采用招标方式,到劳务市场择优自主选择(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自有队伍);并对劳务市场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信誉评价体系和激励惩处机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推行“黑名单”制度,杜绝使用不顾大局、掣肘要挟、管理不善、资源落后的队伍。同时,鼓励内部职工牵头组建“架子队”,从任务划分、人员待遇、工程单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建立优秀劳务工有限转录机制,形成长期、固定的激励机制,推进架子队建设,实现施工现场管理层与作业层的有机衔接和有效运作,满足施工生产需求。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也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适合。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采用何种模式,要因地制宜,只有适合本企业实际,最实用、最简约、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才是最好的;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要根据企业综合实力和工程项目特点,从客观实际出发,从综合经济角度着眼,分析其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是否有利于优质高效完成任务,是否有利于调动基层积极性,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理可行的组织形式,灵活机动,扬其长,避其短,切不可照抄照搬、千篇一律。同时,不管采用何种模式,企业均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的要求,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措施,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控制,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
大型国企工程项目前期文件现有管理模式分析
在按盒管理模式提出之前,该大型国企工程项目前期文件采用按“卷”管理的方式,其工程项目前期文件主要由投资管理部负责归档,投资管理部将其形成的项目文件分为经济类和技术类,分别由内设的两个部门负责整理归档。档案室设专门负责人对接投资管理部,定期接收投资管理部形成的项目文件,再按照项目对应的区块进行分发,由相应的档案整编人员按要求立卷归档。在立卷管理时期,形成的项目文件以纸质文件为主。这种管理模式理论上能够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便于档案的保管利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暴露出以下问题。
(一)归档滞后
由于前期文件形成时间跨度长,投资管理部归档时间严重滞后,导致前期文件管理滞后。前期文件中,通常最后形成的是项目后评价报告,是在项目竣工后,对其进行整体总结评价,这份文件与项目立项时间相比一般会有3-5年的时间差。投资管理部在项目后评价报告形成后,才对全部前期文件归档,移交档案室整编,容易产生遗失等问题。
(二)归档质量较差
投资管理部根据部门资料管理规范,将需归档的前期文件分为经济类和技术类两大类,其中经济类主要有四项:项目内部审批文件、施工招投标及合同、建安费用结算管理和项目总投资决算管理。这与档案室前期文件立卷分类标准并不一致,导致档案室接收文件后,需要对文件重新分类组卷,花费很多时间。与此同时,投资管理部将经济类和技术类文件分开归档,归档时间大多不一致,内容重复率高。
(三)归档效率较低
由于投资管理部并未严格按照档案部门的归档目录进行文件的初步整理,管理规范模糊,导致许多归档文件找不到对应的案卷,立卷内容因管理人员的理解差异而产生不同。前期文件整理不规范,影响了归档文件的质量和效率。
由上可知,该大型国企工程项目前期文件按卷管理模式存在归档滞后、质量较差和效率偏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大型国企档案室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顺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探索出了更高效的管理方式——按盒管理。
大型国企工程项目前期文件按盒管理模式的应用
所谓按盒管理,是指归档文件根据盒号归档,一盒内包含多个案卷,每个案卷作为盒内的一份独立文件。盒内文件目录只打印案卷目录,不需打印案卷内文件目录,每份案卷以在首份文件右上角粘贴二维码的方式识别。这种管理方式综合了按“件”管理和立卷管理的优点,不但保持了文件在更大范围内的内在联系,还增强了文件管理的灵活性。按盒管理模式需要制度、流程和技术三方面的保障。
(一)制定归档目录清单
在制度保障上,该大型国企档案室积极与职能部门沟通,双方就前期文件归档范围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最终根据双方的工作需求,制定了统一的精确到文件级的归档目录清单。该清单明确了文件类别、文件名称以及案卷题名。该归档清单将前期文件分为立项、设计、建安采购、后评价、投资、财务和施工等七大类,并在每一大类下列出所有文件以及文件对应的案卷,从制度上保证了归档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从源头上加强了对归档文件的控制。
(二)参与前端控制管理
在流程保障上,该大型国企档案室真正参与到项目工程档案前期文件的形成过程中。在项目立项时提出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在检查项目进度的同时检查文件材料的形成情况;积极参与合同谈判,规范文件材料的形成;参与工程项目档案验收工作,实现对前期文件的全过程管理和前端控制,保障前期文件在流程上真正可控。
(三)实现在线流转归档
在技术保障上,该大型国企工程项目前期文件归档目录清单在制定之初,就是以在线方式存在的,它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基础管理模块,对接前端各业务OA端口。文件经各业务系统流转到投资管理部,投资管理部根据项目各阶段文件积累情况,在OA端直接分类打包到档案管理系统。这种模式打通了各相关沟通渠道,提高了文件处理速度和文件管理效率。
工程项目前期文件按盒管理的优点
该大型国企档案室推行的按盒管理模式,与按“件”管理和按“卷”管理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如上表所示。
从按盒管理的优点来看,归档目录清单重新梳理了文件之间的关系,确保案卷中都是强关联的文件。所有文件随到随做,更加方便灵活。一般来说,一个案卷内不超过五份文件,新立卷的文件体量小,案卷的划分更加具体。同时,在实际整编过程中,一个工程项目档案的前期文件基本可以放在同一盒内,打破了前期文件分类的概念界限,立卷的概念相对弱化,强化了盒在前期文件归档中的地位。此外,按盒管理简化了管理环节,节约了管理资源。按盒归档,也有助于提供利用。不足之处是对文件略有损伤,这一点主要是对纸质文件而言。从长远来看,按盒管理妥善解决了目前前期文件管理存在的问题,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总体看来,工程项目前期文件按盒管理,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对项目文件管理模式的一种积极尝试。它对于解决行业内前期文件存在已久的归檔滞后、可控性差以及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具有显著效果,补齐了工程项目前期文件管理的短板,有助于提升业内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综合水平,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竣工保驾护航。
【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相关文章:
项目管理的创新04-03
浅析社会工作项目管理模式01-07
工程项目的承发包管理模式06-09
施工项目管理创新策略03-22
拓展训练项目创新赢家03-09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1-14
营销管理模式03-18
企业的管理模式介绍02-26
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