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普通话口语训练重要性

时间:2024-05-07 00:00:40 普通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小学普通话口语训练重要性

  在农村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普通话的训练亟待加强,从提升教师自身普通话水平、抓住课堂与课外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普通话训练,最终实现能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目标。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小学普通话口语训练重要性,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农村小学普通话口语训练重要性

  一、农村小学生普通话学习现状及其成因

  农村孩子们的普通话口语交际水平为什么得不到有效提高?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中,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制约了孩子们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1.1家庭环境制约学生普通话学习。如今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在家陪伴孩子的多是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他们中极大部分没有经过正规良好的语音学习,且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对于普通话的学习,大部分家长是支持的,但一方面由于他们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教育孩子,所以他们更多的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

  当然,也有小部分家庭觉得孩子学习好就行了,普通话说得好不好无所谓,并不影响成绩。所以,孩子出了学校,就只用方言进行交流,在家里更是从不说普通话。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按照时间比例,孩子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因此,家庭的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孩子普通话的学习。

  1.2社会因素阻碍学生普通话学习。大家可能都有这个感受:在城市里,人们来自四面八方,觉得用普通话交流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在农村,大家彼此之间比较熟悉,觉得没有必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或者根本就没有用普通话交流的意识,偶尔说句普通话,还会被当成笑话。孩子们在学校还能勉强使用普通话,到了社会上,失去了用普通话交流的环境,又缺乏必要的监督,满口土话、方言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而正因为孩子们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所以农村孩子的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

  在农村还有很多不规范的方言和土语,而且在经常性地使用。如泰州方言中将“你走不走”说成“你呃走啊”;将“自行车”说成“钢子差儿”;将“说谎”说成“谈谎”……正是由于地区的不同,方言和土语表达的意思又比较丰富,再加上经常使用,因此在日常会话时,使用普通话明显没有用方言和土语来得方便。所以,在使用普通话时,就会时不时地冒出大量方言和土语的使用,使语言变得极不规范。

  1.3教师素质影响学生普通话学习。教师普通话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孩子,这是不容置疑的。虽然学校严格要求教师必须用普通话讲课,教师也尽可能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但是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却普遍有待提高。原因有三:①由于历史的原因,一部分老师基本上没有系统地学过汉语拼音,即使学过也不太规范。②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在农村地区,周围讲普通话的氛围不够浓厚,所以日常也没有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甚至在课堂上为了讲起来更省力,学生更容易理解,便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方言。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普通话的环境。③平时讲话时没有注意自己的普通话是否说标准,如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音混淆、轻声和儿化的读音等等。

  二、如何加强农村小学阶段普通话训练

  小孩子的模仿和接受能力很强,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普通话最好的时期,学校普通话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和掌握。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普通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推广普通话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它可以净化语言,提高修养,又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作为农村小学教师,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加强孩子的普通话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针对农村孩子的现状,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如何提高,如何加强小学阶段的普通话训练呢?通过几年的实践体会,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2.1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尽管我们现已步入信息时代。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但语言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模仿力最强的阶段,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普通话素质,如:经常收听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新闻联播》,注意主持人的播音,通过模仿、比较,留意自身在语音、语调、语感上的不足,加以纠正,力争使自己平时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为较为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如果能以教师带动班级,由班级带动全校。那么就能在校园里创设一个讲标准、流利普通话的良好教育环境,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2.2抓住课堂主阵地,运用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

  (1)朗读表演训练口语。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而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学说普通话,朗读训练可谓是一条捷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加强朗读指导,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可以使学生学说练讲普通话。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可以贯穿在课文讲读的过程之中。例如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一文中,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这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然后请几位学生有感情地读,比一比谁读得好,并让他们讲述哪些词、旬用得好,好在哪里,再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分别扮演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和小猴,让学生得到较好的口语交际表达训练。

  (2)采用讨论问题的形式。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说话时间、空间,较好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小组讨论。因为它没有教师的压力,只是小伙伴们之间自由、轻松地交换个人意见,往往能畅所欲言,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所以,不管是什么学科,遇到可以讨论的问题就可以尽量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让他们自由地说,但都要求他们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3)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采用多元参与的互动评价,如:交流式的学生互评、反思式的学生自评等,较好地训练了听、说能力。

  2.3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加强课外的普通话训练。任何一门语言都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不断练习、不断巩固中形成与发展的。在农村,地方语言是主要的交际工具。尽管学生们在课堂上都能用普通话交流,但更多的课外时间则是用方言来完成的。

  作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说普通话,除了以身作则外,我们还应该督促学生人人讲普通话:比如在每期的黑板报中开设推广普通话专栏,宣传普通话知识;在学期中,结合教学内容,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激发学生讲好普通话的热情;培养班级主持人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红领巾广播站播音员、主持人的竞选活动;在期末将“讲好普通话”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在班级中成功地营造“人人学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除了在课外要求讲普通话,还可以布置和普通话有关的家庭作业,如回家收看、收听普通话的节目一一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探索发现》,少儿频道的《大风车》、《新闻袋袋裤》等节目。这些节目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生喜欢看,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能学习到规范的普通话语法,培养良好的语感等,有效地促进学生普通话的听、说水平。鼓励学生在课堂以外也尝试讲普通话,并对这种学生给予赞扬,更能激发学生为提高口语交际水平而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讲好普通话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小学在日常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尤其得加强普通话的训练。就让我们从自己的点滴工作人手,让每一个从农村小学走出去的孩子,都能拥有出色的口语交际能力,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农村小学普通话口语训练重要性】相关文章:

普通话口语训练教程08-29

普通话口语训练教程08-14

普通话口语课的教学的重要性06-06

形体训练的重要性分析12-29

英语听说训练的重要性12-21

推广普通话重要性01-21

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09-30

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02-26

口才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07-14

形体训练的概念以及重要性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