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围棋的规则详解

时间:2024-07-04 16:34:52 维泽 棋类培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下围棋的规则详解

  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推测起源时间为大约公元前6世纪。是一种策略性二人棋类游戏 (也有联棋或团队对战模式,有二人对二人、一人对多人、多人对人多等形式),下围棋的规则是什么?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第一条 围棋的棋具

  一、棋盘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 “点”)。 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

  二、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均为扁圆形。 棋子的数量以黑子180、白子181个为宜。

  第二条 围棋的下法

  一、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二、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三、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他点移动。

  四、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第三条 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也就是第四条——提子。

  第四条 提子

  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

  提子有二种:

  一、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二、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拔掉对手一颗棋子之后,就是禁着点(也作禁入点)

  第五条 禁着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被提方下子。

  第六条 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第七条 终局

  一、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为终局。

  二、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另一方中盘胜

  第八条 活棋和死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避免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活棋有两只或以上真眼。死棋没有两只真眼

  第九条 计算胜负

  双方下子完毕的棋局,计算胜负采用数子法。 先将双方死子全部清理出盘外,然后对一方的活棋(包括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 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一个点即为一子。 胜负的基准以棋局总点数的一半1801/2点为归本数。凡一方活棋与所属空点的总和大于此数者为胜,小于此数者为负,等于此数者为和。 采用贴子方式的棋局,胜负标准另行规定。

  围棋的规则和玩法有哪些

  围棋,又称“弈”、“手谈”,是中国传统的棋艺之一,起源于中国,后传播至日本、韩国等地。它是一种两人对弈的棋类游戏,以策略性和智力性而著称。在围棋的棋盘上,双方分别使用黑白棋子,交替落子,争夺领地和势力范围。

  一、围棋的基本规则

  1. 棋盘与棋子

  围棋的棋盘为正方形,通常由19条横线和19条竖线交叉而成,共有361个交叉点。棋子分为黑白两色,黑方棋子有181颗,白方棋子有180颗。

  2. 对弈双方

  对弈双方分别为黑方和白方,黑方先手,双方轮流落子。在对弈过程中,双方需要遵守棋规,不得随意悔棋或违反规则。

  3. 贴目制度

  为了平衡黑方先手的优势,围棋引入了贴目制度。即黑方在棋局开始时需要贴给白方一定数量的目数(通常为7目半或6目半),以补偿白方后手的劣势。

  二、围棋的基本玩法

  1. 落子

  双方轮流在棋盘的交叉点上落子,每次只能落一个棋子。落子后,棋子即固定在棋盘上,不得移动或拿走。

  2. 吃子

  当一方的棋子被对方的棋子完全包围,形成一个或多个“眼”时,该方的棋子即被吃掉。被吃掉的棋子需要从棋盘上拿走,不再参与棋局的进行。

  3. 提子

  当一方吃掉对方一定数量的棋子后,可以将这些棋子从棋盘上提走。提走的棋子不再参与棋局的进行,但可以作为计分的依据。

  4. 胜负判定

  围棋的胜负判定主要依据双方围得的“地”和“势”的大小。当棋局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双方可以开始计算各自围得的目数。目数多的一方为胜方,目数少的一方为负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双方都无法再下出有效着法时,也可以判定为和棋。

  三、围棋的基本策略

  1. 占据要点

  在围棋中,占据要点是非常重要的策略。要点是指对双方都有重要影响的交叉点,如棋盘的中心、四角和边缘等。占据要点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限制对方的发展空间。

  2. 扩大势力范围

  扩大势力范围是围棋的核心策略之一。通过不断落子,将自己的棋子连成一片,形成一定的领地和势力范围。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对方侵犯,并寻找机会侵占对方的领地。

  3. 制造攻势

  制造攻势是指在棋局中主动发起进攻,迫使对方被动应战。通过制造攻势,可以打乱对方的节奏,消耗对方的实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优势。

  4. 平衡发展

  平衡发展是指在棋局中保持双方的实力相对均衡。在围棋中,过于冒进或保守都可能导致局势失控。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保持双方的实力平衡。

  四、围棋的文化内涵

  围棋不仅是一种棋艺游戏,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观念。在围棋的对弈中,双方需要运用智慧和策略,追求和谐与平衡。同时,围棋也强调礼仪和道德,要求对弈双方保持尊重、公正和诚信的态度。

  总之,围棋是一种充满智慧和策略性的棋艺游戏。通过了解围棋的基本规则和玩法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策略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参与到这一古老而有趣的棋艺世界中去。

《下围棋的规则详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围棋的规则详解】相关文章:

国际象棋的规则详解03-11

网球双打抢七规则详解09-27

羽毛球比赛的规则详解10-19

羽毛球发球规则详解08-23

乒乓球发球规则详解01-10

国际象棋升级规则详解03-20

乒乓球比赛规则详解01-02

商品期货交易规则详解03-08

小学生羽毛球比赛规则详解03-20

在线咨询

下围棋的规则详解

  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推测起源时间为大约公元前6世纪。是一种策略性二人棋类游戏 (也有联棋或团队对战模式,有二人对二人、一人对多人、多人对人多等形式),下围棋的规则是什么?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第一条 围棋的棋具

  一、棋盘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 “点”)。 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

  二、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均为扁圆形。 棋子的数量以黑子180、白子181个为宜。

  第二条 围棋的下法

  一、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二、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三、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他点移动。

  四、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第三条 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也就是第四条——提子。

  第四条 提子

  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

  提子有二种:

  一、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二、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拔掉对手一颗棋子之后,就是禁着点(也作禁入点)

  第五条 禁着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被提方下子。

  第六条 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第七条 终局

  一、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为终局。

  二、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另一方中盘胜

  第八条 活棋和死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避免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活棋有两只或以上真眼。死棋没有两只真眼

  第九条 计算胜负

  双方下子完毕的棋局,计算胜负采用数子法。 先将双方死子全部清理出盘外,然后对一方的活棋(包括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 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一个点即为一子。 胜负的基准以棋局总点数的一半1801/2点为归本数。凡一方活棋与所属空点的总和大于此数者为胜,小于此数者为负,等于此数者为和。 采用贴子方式的棋局,胜负标准另行规定。

  围棋的规则和玩法有哪些

  围棋,又称“弈”、“手谈”,是中国传统的棋艺之一,起源于中国,后传播至日本、韩国等地。它是一种两人对弈的棋类游戏,以策略性和智力性而著称。在围棋的棋盘上,双方分别使用黑白棋子,交替落子,争夺领地和势力范围。

  一、围棋的基本规则

  1. 棋盘与棋子

  围棋的棋盘为正方形,通常由19条横线和19条竖线交叉而成,共有361个交叉点。棋子分为黑白两色,黑方棋子有181颗,白方棋子有180颗。

  2. 对弈双方

  对弈双方分别为黑方和白方,黑方先手,双方轮流落子。在对弈过程中,双方需要遵守棋规,不得随意悔棋或违反规则。

  3. 贴目制度

  为了平衡黑方先手的优势,围棋引入了贴目制度。即黑方在棋局开始时需要贴给白方一定数量的目数(通常为7目半或6目半),以补偿白方后手的劣势。

  二、围棋的基本玩法

  1. 落子

  双方轮流在棋盘的交叉点上落子,每次只能落一个棋子。落子后,棋子即固定在棋盘上,不得移动或拿走。

  2. 吃子

  当一方的棋子被对方的棋子完全包围,形成一个或多个“眼”时,该方的棋子即被吃掉。被吃掉的棋子需要从棋盘上拿走,不再参与棋局的进行。

  3. 提子

  当一方吃掉对方一定数量的棋子后,可以将这些棋子从棋盘上提走。提走的棋子不再参与棋局的进行,但可以作为计分的依据。

  4. 胜负判定

  围棋的胜负判定主要依据双方围得的“地”和“势”的大小。当棋局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双方可以开始计算各自围得的目数。目数多的一方为胜方,目数少的一方为负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双方都无法再下出有效着法时,也可以判定为和棋。

  三、围棋的基本策略

  1. 占据要点

  在围棋中,占据要点是非常重要的策略。要点是指对双方都有重要影响的交叉点,如棋盘的中心、四角和边缘等。占据要点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限制对方的发展空间。

  2. 扩大势力范围

  扩大势力范围是围棋的核心策略之一。通过不断落子,将自己的棋子连成一片,形成一定的领地和势力范围。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对方侵犯,并寻找机会侵占对方的领地。

  3. 制造攻势

  制造攻势是指在棋局中主动发起进攻,迫使对方被动应战。通过制造攻势,可以打乱对方的节奏,消耗对方的实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优势。

  4. 平衡发展

  平衡发展是指在棋局中保持双方的实力相对均衡。在围棋中,过于冒进或保守都可能导致局势失控。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保持双方的实力平衡。

  四、围棋的文化内涵

  围棋不仅是一种棋艺游戏,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观念。在围棋的对弈中,双方需要运用智慧和策略,追求和谐与平衡。同时,围棋也强调礼仪和道德,要求对弈双方保持尊重、公正和诚信的态度。

  总之,围棋是一种充满智慧和策略性的棋艺游戏。通过了解围棋的基本规则和玩法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策略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参与到这一古老而有趣的棋艺世界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