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中的幽默技巧

时间:2025-01-18 15:59:53 维泽 其它技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导游中的幽默技巧

  作为一名导游,如何让讲解更生动有趣,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导游中的幽默技巧,帮助导游让讲解更生动有趣。

  幽默一词,古而有之,在《楚词.九章.怀沙》中有“孔静幽默”,是寂寞无声的意思。现代汉语的“幽默”是外来语,是英语humour的音译(林语堂),幽默的含义众说纷纭,但幽默是一个人才学的表现,是一个人对客观环境所表现出豁达、超然的生活态度这一点是肯定的。幽默在导游中的作用是十分奇妙的,它可以化平淡为有趣、化沉闷为笑声、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具体作用有如下四点;

  (一)融洽关系

  在导游活动中,导游人员的幽默不在于理智,而在于情绪。真正的幽默是从内心涌出。导游人员与旅游者大都是初次接触,互相比较生疏。为了融洽关系,给他们以信赖感和亲近感,导游人员就主动与旅游者交谈,但有时讲了一大堆客气话,仍消除不了客人“敬而远之”的陌生感,而有时只讲几句幽默风趣的话,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一位导游人员在初次与旅游者见面时,作自我介绍说:“初次为大家服务,我感到十分荣幸。我姓马,‘老马识途’的马。今天,各位到我们这儿旅游,请放心好了,有我一马当先,什么事情都会马到成功!……”客人们都乐了,初次见面的拘谨感一扫而光,主客关系一下变得融洽起来。

  (二)调节情绪

  在导游过程中,导游人员如果把幽默作为一种矫情,那么旅游者低落、冷淡、不安的情绪就会得到有效的调节。例如:一架客机失事后的第二天,一批旅游者将飞往那架飞机失事的所在地,客人们都有一种恐惧、不安的情绪。候机时,大家都沉默寡言。这时,导游人员微笑着对大家说:“请各位放心。我是大家的‘护身符’,今天陪大家一同前往,保证一切顺利。请允许我在此向大家透露一个信息,我干了十多年导游,坐过几十次飞机,还没有一次从天而降的经历。”客人们一听,都笑了。可见,幽默而机智的宽慰,比生硬、笨拙的劝说更有效得多,一下就使客人增添了精神力量。

  在导游讲解时,幽默还能增添游兴。如一位导游人员在陪同一批美国旅游者游长江三峡,在介绍神女峰时幽默地说:“瞧,那就是神女峰。神女一般来说是羞于见外国人的,尤其是美国人。今天,她被各位朋友真诚的向往和纯洁的友谊所感动,特意现身于大家见面。上帝保佑,你们真幸运啊!”客人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三)摆脱困境

  在导游过程中,导游人员难免会遇到一些使人局促、尴尬的窘境。如果随机应变,恰到好处地说出带幽默意味的话,就会解脱困境,得到轻松。欢乐例如:一个旅行团队要回国了,在道别时,他们请陪同的导游人员讲话,导游人员表示只讲两句,可一下讲了十来分钟。一位客人半开玩笑地说:“先生,你说只讲两句,怎么讲了这么多?”一时,宾主都颇尴尬。但这时,导游人员反应很快,他笑着说:“开头一句,结尾一句,中间忽略不计,一共不是两句么?”幽默、机智的“滑头”话,把自己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客人们也都笑了。

  (四)寓教于乐

  获得知识,受到教益,这是游客较普遍的旅游愿望。在导游过程中,导游人员用幽默的语言进行讲解,则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例如:一位导游人员在对一批日本旅游者讲游长城的注意事项时说:“长城地势险要,要防止摔倒。希望不要在城墙上作奔跑式的跳跃运动。另外,也不是头也不回一股脑地往前走,一直走下去可就是丝绸之路了。有人走了两年才走到头,特别辛苦。”客人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如果这位导游板着脸,严肃认真地宣布:第一要如何,第二是如何,游客也许会置若罔闻,很难听得进去。幽默则使旅游者乐于听,也易于接受。总之,幽默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力量。当幽默运用适当时,它就能给人以知识、信心和启发,使人乐观向上。

  正确使用幽默语言既需要一定的天赋,也需要一定的训练和指导,讲笑话的基本技巧要注意三点:一是把握时机,二是夸张模仿,三是优雅敏捷。而且使用幽默也是有禁忌的。

  1、勿取笑他人。自嘲,把笑的对象引向自己是可靠无误的。但决不可取笑他人,尤其是心理或生理上有缺陷的人。

  2、适合适宜。首先不要在客人心情不佳、肝火正旺时使用不带同情心的幽默话,会被误认为幸灾乐祸,或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其次使用幽默要顾及对象的文化层次。

  3、不要重复、预先交底或自己先笑。

  4、禁止黄色、黑色的幽默

  导游语言艺术运用技巧

  这里介绍几种幽默导游语言的艺术技巧:

  1.语义交叉

  语义交叉就是用巧妙的比喻、比拟等手法使表面意义和其所暗示的带有一定双关性的内在意义构成交叉,使人在领悟真正含义后发出会心的微笑。

  例如: ①“明天你们就要回家了,在离别之前,我将带各位去上海外滩去拍个纪念照,和上海亲吻一下,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②“我们的海南岛对客人历来就十分热情,即使现在是冬季,也可以热得大家汗流浃背,穿不住西装外套。”

  例①用“亲吻”一词将上海人格化了,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行为用在这里,也就有了几分幽默。例②用人的“热”情和天气的炎“热”形成交叉,造成了幽默意境。

  2.一语双关

  一语双关,就是利用词语的谐音和多义性条件,有意使话语构成双重意义,使字面含义和实际含义产生不谐调。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谐音双关是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双重意义,使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产生不谐调。语义双关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本义和转义),使语句所表达的内容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彼此之间产生双关。

  例如: ①一位导游员在介绍故宫的午门时说:“皇帝是了不起的‘爷们儿’,这中间的门也是了不起的‘爷门儿’。每当皇帝经过这午门时,都要敲响大钟、大鼓伴奏才行”

  ②一位导游在陪同一批中国台湾客人去工艺品商店购物途中,风趣地对客人们说:“那里有许多古代美人的画。如果哪位先生看中了‘西施’、‘杨贵妃’或‘林黛玉’,就大胆地说,不要不好意思,她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嫁’给你。不过,已经有夫人的可要谨慎一点呀!”.

  上述两例的幽默点都爆发在双关语的表层组合上。第①例中“爷们儿”和“爷门儿”的谐音双关,以语言为纽带,将两个不同的词义联在一起,使人通过联想产生幽默感。第②例中,“嫁”是语义双关。表面语义是“嫁”,其实质意义是“卖”。导游员故意将双重意义混为一谈,使人忍俊不禁。

  3.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就是指为了活跃气氛,增加情趣,故意借题发挥把正经话说成俏皮话。

  例如:一位导游员在提醒即将离境的日本游客勿忘物品时说:“请大家不要忘记所携带的行李物品,如果忘了话,我得拎着送到日本去,不需感谢,只向你报销交通费就行了。交通费是够贵阿!”客人大笑之余,格外注意。

  4.自我解嘲

  自我解嘲,是指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时,以乐观的态度进行自我解嘲,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例如:旅行车在一段坑坑洼洼的道路上行驶,游客中有人抱怨。这时,导游员说:“请大家稍微放松一下,我们的汽车正在给大家做身体按摩运动,按摩时间大约为10分钟,不另收费。”引得游客哄然大笑起来。

  这位导游员以“苦”中求乐的口吻把一件本来不轻松愉快的事说得痛快淋漓,造成了一种抱怨情绪遽然化解的笑。

  5.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就是把某种场合中显得十分自然的词语移至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场合中,使之与新环境构成超过人正常设想和合理预想的种种矛盾,从而产生幽默效果。

  例如:一位导游员在带游客参观四川丰都“鬼城”时解说道:“亡魂进入鬼国幽都必须持有‘护照’,国籍、身份不明的亡魂是不准入境的。不过,这‘护照’是阳间的叫法,在阴间则叫‘路引’,以保证在黄泉路上畅通无阻”

  这位导游员将“护照”“入境”这些现代名词移植进来,从而增添丁讲解的幽默情趣。

  6.正题歪解

  .正题歪解,就是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态度,对一个问题故意进行主观臆断或歪曲的解释。 例如: 一批游客在游览青岛小鱼山公园时,有人指着一个用 4800个青岛啤酒空瓶制成的龙问:“这里叫小鱼山,可为什么只有‘龙’而不见‘鱼’呢?”导游员幽默地说:“为什么不见鱼,主要原因是因为鱼喝青岛啤酒过多而变成了龙。” 这位导游员故意将“鱼”和“龙”这两个没有联系的事物,用“喝青岛啤酒太多”的原因捏在一起,在这种因果关系的错位和逻辑矛盾中就产生了幽默感。

  例如:一批游客在游览云南香格里拉碧塔海时,见到沿途参天大树的树枝上挂有许多绿色的植物,就问那是什么?导游员幽默地说:“树老了,那些是树的胡须。过一会才说:那些是寄生植物---山上特有的草,也是制云南白药的原料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导游讲解时,对游客的提问,首先用“歪解”调剂一下气氛是可以的,但不能用它作为正式回答客人提问的方法,不然就易陷入油滑而显得敷衍塞责,使游客产生不悦。

  7.仿拟套用

  仿拟套用,是指将现成的词语改动个别词或字,制造一种新的词语,以造成不谐调的矛盾。 例如:一位导游员在接待一批港澳游客时说:“前几天,我接待了一批日本客人,他们说我是‘民间外交家’,今天,我接待的你们都是中国人,看来我又成了‘民间内交家’了。”

  这位导游员仿“民间外交家”造出“民间内交家”,使正、反词互相映衬,给人们新鲜、风趣之感。

  8.颠倒语句

  颠倒语句,是针对游客熟悉的某句格言、口号、定理或概念,用词序颠倒的反常手法,创造出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味。

  例如:一个旅行团要去参观长城,但因大雪封山,公路不通,为了使游客们能如愿以偿地游览长城,导游员决定乘火车到八达岭,征得游客同意后,他说:“有句名言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好汉非得到长城。今天,我一定要让大家当‘好汉’”话语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还透着诚心为游客服务的热情。

  9.故意夸饰

  故意夸饰,是指以事实为基础,为了畅发情意,故意言过其实,使人得到鲜明的印象,而又感到真切。

  例如:在一个旅行团即将结束在青岛的旅游时,导游员说:“你们即将离开青岛,青岛留给你们一样难忘的东西,它不在你的拎包里和口袋中,而在你们身上。请想一想,它是什么?”导游员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它就是你们被青岛的阳光晒黑了的皮肤,你们留下了友情,而把青岛的夏天带走了!”话音刚落,他就赢得了热烈的笑声和掌声。 照理说,“夏天”是不可能带走的,但夏天的阳光把游客的皮肤晒黑了,所以这位导游员故意强调事物的特征,夸张地说游客“把夏天带走了”,在富有诗意的想象中赢得了幽默感。

  10.讲笑话的技巧

  在旅途中,为了活跃气氛,导游员常常要给游客讲讲笑话。讲笑话既需要一定的天赋,也需要一定的训练和指导,这里介绍几种讲笑话的技巧.:

  (1)抓住时机。把握恰到好处的节奏,引导听众产生强烈的心理期待,特别要注意抖包袱的时刻,在故事引入入胜时,掌握速度和节奏,特别是天花乱坠或制造悬念时的停顿时间。

  速度的掌握,可以从和风细雨到急风骤雨。同时,要注意引导游客强烈的心理期待,然后突然使他们感到大出所料。

  (2)夸张模仿。对角色进行夸张模仿,刻画其生动有趣的形象,以引起强烈的共鸣。夸张模仿主要通过声音和动作来进行。通过夸大事物的某些成分,夸张某人的某些特点,再反映出来以掩盖人的常态,突出其荒诞可笑之处。

  (3)优雅敏捷。把握时机和节奏,注意夸张和模仿,再加上优雅敏捷,讲笑话的人就算具备了基本技巧。讲笑话的简练程度,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幽默能力。如果他磕磕巴巴、语无伦次、哼哼哈哈,或使用陈腐、粗俗、浮躁、油滑、尖刻的语言进行讲述,只能使人苦笑,如果才思敏捷、妙语连珠、滔滔不绝,那么才有笑的魅力。

  总之,幽默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按照概率法则来作用的。

【导游中的幽默技巧】相关文章:

演讲中的关键技巧:巧用幽默08-21

演讲技巧中的八大幽默建议07-18

精选幽默演讲技巧08-09

演讲的幽默技巧06-12

幽默演讲的技巧10-06

幽默演讲技巧09-04

幽默的演讲技巧06-12

演讲幽默运用技巧10-06

幽默演讲技巧介绍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