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为文化体系化建设的内容和意义
企业和企业人在生产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文娱体育等各种活动中,受到企业显性的或潜在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种种不同的行为,它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动态体现,我们称之为企业行为文化。那么企业行为文化有什么意义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一、企业行为文化的内涵
如何科学理解行为文化的内涵?首先,我们看行为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决定行为,行为体现并创造着文化。在企业里,无论是企业行为还是企业人的行为,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企业的文化,尤其是一些习惯性行为。实际上,行为背后的文化动因也是千差万别的,有些是自我意识的流露,有些是被动执行的反映,而只有那些真正由企业价值理念支撑下形成的行为习惯,才能具有高效的执行力,并为企业创造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其次,我们看行为文化在企业文化结构体系中的位置。荷兰社会人文学家G?霍夫斯塔德教授在其著作《跨越合作的障碍——多元文化与管理》中开篇即论述:尽管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但其结构形式大体是一致的,即由各不相同的物质生活文化、制度管理文化、行为习俗文化、精神意识文化等四个层级构成。根据该理论,我们把企业文化剖分成形象、行为、制度和价值观四个层次
二、企业文化结构图
以下都是企业文化行为层的表现,诸如:向客户提交产品是否按时和保证质量,对客户服务是否周到热情,上下级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各个部门能否精诚合作,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热情、愉悦、舒畅还是正好相反……这一层实则是距离企业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最近的一层,它紧紧围绕企业文化的核心,通过企业和企业人的行为动态地表现出来。
在我国长期的企业文化研究中,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即认为制度应该比行为更加接近企业文化的核心。但事实恰恰相反。因为从制度上,我们可以要求员工在接客户电话时要及时响应,甚至在接待的时候要充满热情。但是,怎么样才算充满热情?员工在接客户电话的时候是不是真正充满热情?这些都不是制度可以考核到的,只有员工自己从心里认同这样的规定,他才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甚至是更为优秀的行为。行为背后,是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是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那种将制度视为比行为更加靠近企业文化核心的观点,其实是将行为等同于企业文化的第一层次——形象层,把员工的那种受价值观影响而采取的行为视作一种企业的形象。
三、企业行为文化的内容
从广义上理解企业行为,它的行为主体包括两大类:企业和企业人。从狭义上理解企业行为,一般是指企业人的行为。即领导者、模范人物和企业员工群体等。因为,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其行为也是由人来执行的。比如,我们讲诚信文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讲诚信,具体体现为恪守承诺、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等,它是组织的行为,但是它又要通过具体人的行为来实现。
仁达方略从企业文化应用的角度出发,对企业行为文化重点研究的是企业整体和企业人的动态表现以及与其直接相关的行为依据,如企业约定俗成的习惯、仪式、行为规范和背后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等。
四、企业整体行为
企业整体行为是指那些以企业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对策和行动。根据行为作用的范围可以分为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企业内部行为包括:教育培训、研究发展、生产管理、人事安排、奖金或福利分配、内部沟通、文体活动等;企业外部行为包括:市场开发、促销活动、广告宣传、招聘活动、资金筹集与股市活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等等。企业在参与各种行为活动中,又会形成相应的子文化。如在企业内部活动中,企业会产生诸如安全文化、沟通文化、感恩文化等;在企业外部活动中,会产生诸如诚信文化、品牌文化、责任文化等。
根据行为科学理论,企业整体行为以行为动机为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①目标合理行为,即为达到企业目标经过科学决策的行为;②价值风险行为,即为企业获取更多价值的冒险行为;③日常经营行为,即满足企业日常经营活动需要的行为;④传统行为,即沿袭传统上业已习惯的行为。仁达方略根据长期的企业文化实证研究和咨询实践认为,影响企业这些行为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家等,具体包括:市场环境的变化、政府的政策导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投资环境和资金使用状况、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企业领导的素质水平等等。
首先,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企业是不同利益主体的组合: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不同的利益和权力主体,都要求企业目标和本身利益一致。不同的利益主体可能产生不同的企业目标,不同的企业追求产生不同的企业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兼顾多方利益实现企业目标,最好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并建立与之相应的组织结构。合理的治理结构,可以使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三者之间权责分明、互相制衡,可以充分调动三方积极性,促使企业行为合理化,避免短期行为和唯利是图的倾向。
其次,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是企业行为的直接诱因。这些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多方面内容,会对企业的决策、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企业的经营活动等有直接切实的影响。如对中国奶制品行业影响深远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所有的食品企业把安全和责任放在了首要考虑的位置;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制造行业尤其是外贸依赖性的企业经营模式开始发生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至于企业的裁员、降薪等行为也是外部环境作用的直接结果。每个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都有一定的特性,它在一定时期大致是稳定的,但在长期来看,外部环境也是不断改变的。企业在做出管理决定时,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因素并根据变化适当做出调整。
第三,企业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灵魂人物,他们的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等是企业文化生成的重要基因,往往主导着企业文化的特质和风格,并制约和引导着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发展,尤其在企业初创和企业文化形成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我们的很多企业家往往经常忽视个人与企业的密切关系,在不合适的时机和不合适的场合展开一些不合适的行为活动,其结果对企业的影响往往是深重甚至是毁灭性的。
五、企业人行为
企业人行为指企业人的岗位工作表现和作风、非正式企业活动和业余活动等,这里的企业人包括企业的领导者和领导者群体、模范人物和企业员工群体等。把企业人做这样的区分是因为这三类人体现出明显的类别差异和个体差异。
六、企业领导者和领导者群体
人们常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先不计较这话是否合理,至少说明企业家对企业和企业文化的影响之大。企业家行为展现的是企业领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企业发展初期,企业家的个人能量和影响力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其他成员参与很少。企业家往往把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移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活动中,对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与企业命运休戚相关。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核心团队不断融入新的成员,企业家个人的作用逐步弱化,领导者群体的作用在逐渐增强,但是企业家、特别是富有魅力的强势型企业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力在中国现实环境中还是非常大的。比如,联想与柳传志、海尔与张瑞敏、华为与任正非……企业家的身体力行和实践倡导是企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其他群体的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行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家应该成为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模范实践者,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七、企业模范人物行为
企业模范人物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来自于员工当中,比一般员工取得了更多的业绩,是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显现。员工对他们感觉很亲切,不遥远不陌生,他们的言行对员工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是群体成员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常常被群体成员作为仿效的行为规范。企业应该努力发掘各个岗位上的模范人物,大力弘扬和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将他们的行为“规范化”,将他们的故事“理念化”,从而使企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得以“形象化”,从而在企业内部培养起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用以激励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规范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员工能够顺利完成从“心的一致”到“行的一致”的转变。
八、企业员工群体行为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当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普遍为员工群体所认同和接受,并自觉遵守、实践时,才能形成企业文化。员工群体行为即是指各类员工的岗位工作表现和作风、非正式企业活动和业余活动等。由于员工直接为企业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创造效益,他们往往因为在一线与客户、供应商打交道而充当企业形象的直接代言人,在社会公众和顾客的认知世界里员工行为往往被知觉为企业整体行为。因此,员工群体行为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整体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同时,企业价值观的实现也最终体现在价值观能否贯彻到这些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当中,能否贯彻到他们的日常操作和服务行为活动中。仁达方略作为企业文化权威专家,还为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提供过集团管控、企业战略、人力资源、集团品牌建设、内控与风险管理、企业改制、兼并重组等管理咨询服务,融会贯通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咨询实践的基础上,仁达方略提出塑造员工群体行为有多种方式,比较有效的做法是进行价值观管理,通过价值观引导、行为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不断强化和修正,使员工自觉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使员工个人的工作目标同企业发展相融合,主动按照价值观的倡导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九、加强企业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没有行为文化,企业文化就无法实现。人作为企业的构成主体,其行为当然蕴含着丰富的企业文化信息,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企业文化最真实的表现。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优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成败,通过观察员工的日常精神面貌、做人做事的态度、工作中乃至社交场合的行为表现,就可以作出大致准确的分析判断。理念说得再美,制度定得再完善,都不如做的实在。
2.行为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环节。
没有行为文化,理念和制度都是空谈。在企业文化构成的层次关系中,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指导一切的思想源泉;制度是理念的延伸,对行为产生直接的规范和约束力;物质文化是人能看到、听到的、接触到的企业具象的表现形式,但是这三个层次都是通过行为文化来表现的。企业行为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行为与企业精神、价值观和制度不一致,理念就成了海市蜃楼,制度也将是一纸空文;物质文化是行为的表现,有什么样的行为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物质文化。
3.行为文化建设是实现价值观管理的必经之路。
行为规范不是制度,而是倡导。制度是硬性的,而行为规范会根据不同的行为主体、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手段。如企业制度不会写上司用什么样的态度与下属谈话,行为规范就可以写出来。行为文化就是通过文字规范进行约束,慢慢变成员工的习惯,不符合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会被文化无形的力量纠正,不认可这种规范的人会被企业排斥。当员工已经完全接受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时,员工的行为会超过制度的要求。所以当员工的价值观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一致后,规章制度就退后了,制度约束的行为已经变成了员工的自觉行为,这就是以价值观为本的组织控制,是价值观的巨大力量。
【企业行为文化体系化建设的内容和意义】相关文章:
3.企业文化的意义
6.企业文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