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营养师眼中的转基因食品
何为转基因
要想弄明白“转基因,得先知道“基因是做什么的。基因,是生物体内记录遗传信息的片段。一株植物长什么颜色,开什么花,一个人是男是女,高矮胖瘦,全都由这小小的基因决定。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遇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麻烦:作物产量低、病虫害的困扰、杂草与作物争夺营养……传统的做法是通过人工筛选,挑出长得最茁壮、产量最高的植株进行培养;利用农药来驱除病虫害、消灭杂草。
在育种的过程中,科学家想到,如果能够把某些作物的抗虫、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目标作物的遗传物质中,这些作物就能够自然高产、抗虫抗病,岂不是一劳永逸?于是,就出现了“转基因技术的研究。
“转基因就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一般来说转基因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来实现的。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通俗的说,一种生物体内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或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种中的过程就是转基因。
举个例子,北极鱼体内的某个基因有防冻作用,科学家将它抽出,植入西红柿里,于是就制造出新品种的耐寒西红柿。像这样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历史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在美国成功培植。这是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当时有人惊叹:“人类开始有了一双创造新生物的上帝之手。随后,“转基因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问世,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晚熟西红柿正式在美国上市。通过转基因技术,这种西红柿获得了“耐存储的特性,这就使其货架寿命大大延长。此后,抗虫棉花和玉米、抗除草剂大豆和油菜等10余种转基因植物获准商品化生产并上市销售。到1997年,转基因作物开始在南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大规模推广种植。上世纪90年代,中国成功将人工合成的杀虫基因导入棉花主栽品种,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研制抗虫棉的国家。1998年2月9日,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培育出第一只转基因羊后,于1999年初又成功培育出中国首例转基因试管牛。2005年,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从最初的6个增加到21个。2006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首次超过1亿公顷。2007年,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发展中国家数首次超过了发达国家数,分别为12个和11个,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是工业化国家的3倍。
2009年11月27日,我国农业部首次为两个抗虫转基因水稻品种“华恢1号和“Bt汕优63办理安全证书,也是全球首次为转基因主粮发放安全证书。
关于转基因的争议
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的接受着消费者和业界的质疑。1999年5月,《自然》杂志刊文披露用涂有转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君主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这一结果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报刊在显著位置转载,进而引发了“转基因玉米对生态环境是否安全的争议。2005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披露 “孟山都的一份报告,以转基因食品喂养的老鼠出现器官变异和血液成分改变的现象。
在国内,早在2001年12月11日,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并于2003年7月1日开始实施,规定转基因食品必须贴上特定标志,旨在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和知情权。北京市农业局曾对北京市场上14家企业共22种豆类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结果表明,22种产品全部为转基因产品,却都没有明确标识。时至今日,中国的广大消费者仍然对转基因食品的来龙去脉知之甚少,遐想无限。
围绕转基因,名嘴崔永元与方舟子在微博上也擦枪走火。成千上万的网友瞬间卷入,煞是热闹。一场辩论也反映出,关于“转基因的论战已经超出了学术范畴,更多的呼声围绕着“知情权、“选择权、“参与决策权、法律法规的健全与有力执行等方面。
营养师眼中的转基因食品
先进科技的探索进程是曲折的,需要用时间证明的。而人的健康却是当下的。对于人类科研史册上的一项重要的科研创新领域,我等“凡夫俗子既不要将其“神化,也不应盲目的对其“妖魔化。
直观的说,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在营养成分、营养素密度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究其对健康的长远影响,学术界也尚无定论。而选择食物,大可不必单单瞩目在“转基因食品这种新鲜事物上,更应该在自由选择食材的基础上,先保证食物多样,平衡膳食、卫生饮食,再去决定是否愿意接受转基因食品。对于某些饮酒不限量、饮食不适量、肥肉天天吃、脏乱差环境用餐都不介怀的朋友,去追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岂不是庸人自扰么?
【营养师眼中的转基因食品】相关文章:
最令营养师喜爱的食品07-09
营养师推荐必吃的长寿食品10-15
营养师与公共营养师的区别09-22
营养师如何创业08-31
什么是公共营养师10-20
营养师就业前景08-05
营养师的职业知识09-15
营养师是什么08-06
营养师的职业概况11-02
公共营养师知识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