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语文教案(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语文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水,知道大自然的水无处不在。
2.愿意欣赏并初步感受诗歌,学会读诗。
3.知道水的用途,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活动流程:
第一、先听录音,激发兴趣。
1.听听流水的声音(播放录音PPT)(问:小朋友,你听到什么声音?)(水)
2.你能告诉我你在哪里见过水,你还知道哪些水吗?
老师总结:其实生活中,水无处不在。你知道跳舞的水是什么吗?还有什么水是脏水?什么是甜水?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二、孩子学诗。
1.让我们听一听水这首诗。但是在听的时候,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你听到诗里所有的'水了吗?诗里说的这水是什么?什么样的水,海水?)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用动作表达自己。
2.展示PPT,学习诗词。(大水就是海水。
小水是眼泪。
跳舞的水是喷泉。
静水是湖水。
清水,自来水。
脏水就是泥水。
甜水,西瓜水。
咸水是汗水。)
3.儿童集体朗诵。(可以加动作表演。)
4.引导孩子讨论:
小水除了眼泪还能是什么水?脏水除了泥水什么都没有。(雨水,污水。)
老师总结:刚才,孩子们都讲述了他们在诗中看到和听到的水。今天,请把这首诗带回家,读给父母听,看看周围是什么样的水。
第三,延伸
请孩子们思考:如果没有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植物离不开水,金鱼离不开水,人和动物离不开水。)
老师总结:
孩子都知道水的用途,要养成珍惜和节约用水的习惯。孩子平时用水,要时刻记得节约用水。
小班语文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学习对话。
2、喜欢角色扮演,愿意参与。
3、知道朋友要真诚友好。
4、了解蔬菜各部分的结构。
[活动准备]
1、一本大书
2、图片:绿色蔬菜,菠菜,玉米,萝卜
3、兔子和狐狸的图片
[活动流程]
一、进口
(展示兔子)师:今天不仅有很多嘉宾和老师,你看,还有谁?向他问好。
你觉得他是哪种兔子?他还有一个好朋友,狐狸。你好,孩子们。你觉得他是哪种狐狸?
第二,欣赏故事,理论对话。
1、老师:除了狐狸和兔子,封面上还有什么?
杨:地里的蔬菜......
老师:哦,他们是自己种的蔬菜。狐狸的蔬菜在哪里?兔子的呢?
孩子们发现他们的蔬菜有什么不同吗?
年轻:狐狸的菜又小又薄,兔子的菜又大又肥。
老师:你认为谁的食物更好吃?
当然是兔子的食物,因为它又大又肥,狐狸很羡慕兔子的食物。
所以他对兔子说:“好朋友应该一起工作。让我们一起种菜吧。收割的时候,一人拿一半。地上长的都给我,别的都给你。”
老师:狐狸说了什么?
年轻:......
老师:让我们学习狐狸说什么。
过渡:兔子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2、老师:兔子在做什么?狐狸在哪里?
兔子说,狐狸,狐狸,快来一起种菜。
狐狸:我太忙了。过会儿回来。
(请两组孩子分别学习对话)
3、老师:日复一日,他们的蔬菜终于可以收割了。看,种的是什么?(萝卜)
狐狸得到了它。地上全是萝卜叶,兔子。把地下所有的胡萝卜都分了。
狐狸共用的萝卜叶能吃吗?此时的狐狸是什么感觉?猜猜他会说什么?
让我们学习狐狸生气的样子。
狐狸:为什么我得到了所有不能吃的叶子?(跺脚)
老师:狐狸不服气,说。我们再种一次吧,这次把长在地下的都给我,其他的都给你。
4、老师:你看,兔子还在那里努力种菜呢。狐狸在哪里?
这次兔子对狐狸说了什么?狐狸,我们一起种菜好吗?
狐狸会说什么?我太忙了。过会儿回来。
狐狸这次得到了什么?菠菜根。
兔子得到菠菜。
老师:看狐狸的表情。菠菜根可以吃吗?他很生气,说:为什么我得到了不能吃的根?我们再种一次吧。这一次,我要我所有的根和叶,剩下的给你。
老师:如果你是一只兔子,这次你会答应狐狸的要求吗?
啊,兔子真的答应了狐狸的要求。让我们看看兔子这次会想出什么。
6、兔子又在那里种菜了。他对狐狸说了什么?狐狸,来一起种菜吧!
狐狸说,我太忙了。等一下。过来这里。
7、这次种了什么?玉米。狐狸得到玉米叶子和根,兔子得到玉米。让我们看看狐狸的.表情。他这次非常生气。看他两手叉腰,气得跺脚。这是怎么发生的?我不能吃我得到的任何东西。来学习吧。
第三,理解故事。发表意见
在这个故事中你更喜欢谁?为什么?无论做什么,都要努力才有收获。
第四,故事表现
分成两组,让两个孩子表演。
动词(verb的缩写)延长
请想一想:为什么狐狸每次都吃不到食物?有些蔬菜吃地上的叶子,有些吃地下的根。还有水果)
老师:除了故事里的萝卜。孩子们知道哪些蔬菜是吃根的吗?它们是哪些树叶?哪些吃水果?(展示ppt)
根:莴苣、竹笋、土豆、红薯、洋葱、洋葱、大蒜
叶子:青菜、香菜、生菜、大白菜、白菜。
水果:黄瓜、冬瓜、南瓜、苦瓜、番茄、茄子、
操作:现在让宝宝们五人一组,帮助这些蔬菜在后面的桌子上找到它们的家。如果什么都不懂,可以找客座老师帮忙。
小班语文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器官来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够大胆猜测和表达,学会说“什么样的x x好吃”。
3.感受故事有趣的结局,知道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多吃。
活动准备:
故事PPT一个,苹果一个,香蕉一个,面包一个。
活动流程:
一、局部猜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了一只小动物。你能把它拿出来吗?你看到了什么?圆耳朵小眼睛长尾巴的是谁?
二、运用多种感官去理解故事的内容
1.依次展示小老鼠吃过的三种食物。问题:什么样的苹果?哪种香蕉?什么样的面包?
2.同时听两个声音。问题:小老鼠先吃了什么?之后你吃了什么?为什么?而且理论告诉“松脆的苹果好吃”“软香蕉好吃”
3.猜猜看,小老鼠接下来该吃什么?为什么?了解一下“好吃的面包很好吃”的集体表演
4.吃了这么多菜,看看小老师的肚子都变成什么样了?
5.红辣椒,红西瓜。你喜欢吃哪一个?为什么?看来你们都喜欢吃西瓜,因为西瓜是甜的'。
6.互动讲述:红辣椒好吃吗?你为什么不告诉小老鼠?老鼠吃了胡椒吗?你在哪里看到的?
7.孩子们,小老鼠吃了什么?如果你能告诉我是什么样的xx,我就弄出来。(梳理,老师们用“先…后…后…后…最后讲述整个故事”
三、感受故事有趣的结局,知道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多吃。
1.小老鼠回不了家,好着急。老鼠妈妈告诉小老鼠不要贪心。
2.这只小老鼠不停地吃着好吃的,嘴巴特别馋。是的,它是一只贪婪的小老鼠。(展示故事封面)
3.你喜欢故事里的小老鼠吗?为什么?
小班语文教案 篇4
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准备: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
2. 律动: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可讲教室环境)
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猜猜,今天会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幼儿自由讲各种动物
2. 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随手一扔,下场)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问:
a 小兔怎么了?
b 怎么会摔交的?
(快帮小兔揉揉)幼儿自由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
c 是谁扔的香蕉皮?
d 那,香蕉皮应该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来对他说(小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儿学说。
木偶表演
现在小猴怎样了?(不乱扔垃圾了)
3. 分糖 幼儿每人一颗 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
(三)结束部分
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
小班语文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观察图片,根据图片内容进行整理。(重点)
2.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困难)
准备:气球,一些儿童绘本,教学挂图
活动流程:
一、游戏导入《吹气球》
孩子们,看,老师手里是什么?老师,给孩子们吹气球怎么样?
二、流程
1.老师一边讲儿歌一边带领孩子做动作:吹,吹,吹气球(孩子把手放在嘴上做吹气球的'动作),吹成一个大气球(孩子的手逐渐变宽),吹,吹,砰!气球爆了!(孩子的手和上半身让气球爆炸)
2.看图片排列顺序。
(1)教师展示挂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
(2)提问:图中是谁?他们在做什么?
(3)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小刺猬在做什么?
(4)儿童观察气球的变化。它是如何开始的?后来怎么样了?引导孩子找到图表排列的正确顺序。
(5)教师和幼儿一起排出图片的正确顺序。
活动结束:小朋友,你喜欢起球吗?和老师一起玩怎么样?
活动:在区域活动区,准备故事图片,让孩子练习排序,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班语文教案 篇6
教育教学目标:
1、让学生欣赏散文内容,理解词:五彩缤纷。
2、借助图片情景、绘画、经验迁移感受、表达作品,并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
3、体验、感受世界五彩缤纷的美。
活动准备:
小鸡装束(头饰、外衣)
背景图(蓝天草地小屋小花)
磁铁教具:小鸡、蛋壳、白云、大树、小鸟、太阳。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散文,理解内容
1.导入:出示蛋宝宝:“你们看,它是谁呀?”(蛋宝宝)“蛋宝宝好想从蛋壳里出来,你们猜会发生什么事?”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散文“小鸡看世界”。
2.欣赏散文
提问:小鸡看见外面的世界了吗?大家都告诉它什么?
3.配乐、操作教具欣赏散文
“为什么它们这么说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提问:它们都告诉小鸡世界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大树认为世界是绿色的?小鸟认为世界是蓝色的?……
二、借助绘画,表达感受
1.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颜色呢?
2.请你们画一样你喜欢的东西,来告诉小鸡它是什么颜色的?
3.幼儿用水彩笔简单勾画出自己所喜欢的`东西。
三、迁移经验,想象表达
1.师:小鸡还在蛋壳里,我们来把自己画的东西告诉它,好吗?
幼儿依次来告诉小鸡自己绘画的内容。“仔细听一听别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颜色的。”
2.揭示散文的结尾
提问:小鸡看到的世界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是五彩缤纷?
四、完整欣赏散文
师:这么美的散文,你们想不想再欣赏一遍?你们可以跟着老师一起来朗诵。
附散文:小鸡看世界
一只还在蛋壳里的小鸡很想出来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它自言自语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颜色的?”大树爷爷弯下腰说:“小鸡小鸡,世界是绿色的。”“不对不对”小鸟说:“外面的世界是蓝色的,我在蓝色的世界里飞翔真开心。”小鸡听了很奇怪:“为什么他们说的不一样?”白云姐姐轻轻地对小鸡说:“小鸡小鸡,世界是白色的。”太阳公公笑眯眯地过来对小鸡说:“小鸡小鸡,世界是红色的。”小鸡越听越糊涂了,为什么有的说是绿色的,有的说是蓝色的,有的说是白色的,还有的说是红色的,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
小鸡更加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颜色,它用力的挤呀挤,终于冲出了蛋壳,小鸡东看西瞧瞧,说:“哇世界上有绿、有蓝、有白、有红、还有紫、有黄,原来这个世界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
我的这节课孩子们都很感兴趣。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小班语文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金灿灿的玉米棒子”这个故事。
2.让孩子知道种子的作用。
3.培养孩子与同龄人分享、互助的感情。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流程:
开始部分:
(1)师生问候。回忆一下之前学过的关于秋天的儿歌,一起背诵。孩子们都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小朋友都知道秋天有水果大丰收。今天,老师和孩子们分享秋天庄稼的丰收。猜猜是谁?
基础部分:
1.老师展示PPT图片(玉米)。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玉米的故事。请仔细欣赏,听听故事里讲的一些东西。
2.老师讲了第一个故事。
老师:
(1)哪些小动物向兔子借了玉米?
(2)是小兔子借给他们的吗?
3.老师讲了第二个故事。
老师:
(1)小兔子用玉米棒做什么?
(2)它什么时候种的玉米?什么时候收获的?
(3)小松鼠、小松树、小刺猬为什么要把三者中最大的玉米棒子摘下来藏起来?
老师总结:留种很重要。如果你在春天播种,你将在秋天收获。
4.讨论哪些粮食作物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活动结束:
孩子们成群结队地一起播种谷物种子。
小班语文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作品中的象声词、对话以及“小熊还在睡觉”和“小熊睡得很香”两句话。
2. 启发幼儿体会作品中的母子情感。
活动准备
1. 熊宝宝一个,动物图片。
2. 幼儿操作材料“小熊醒来吧”。
活动过程
1.分别出示熊宝宝和动物图片,教师富有激情地朗诵,一直讲到“地都震动了,小熊还在睡觉”。
师:小熊在干什么呀?有哪些动物在叫?是怎么叫的?帮助幼儿学习有关象声词,指导幼儿边学习边表演该动作的动作,幼儿教案《幼教小班语文教案《小熊醒来吧》》。
师:小熊有没有被吵醒?谁会吵醒小熊呢?引导幼儿通过想象,说出熟悉的动物及发出的声音,如小鸭呷呷,大狗汪汪等。
3. 幼儿想象后,老师继续朗诵下一段。
师:小熊醒了吗?谁叫醒了它?妈妈是怎么说的?带幼儿一起学说妈妈说的话,体验妈妈说话时的亲切、温柔的`语气。
4. 启发幼儿思考问题。
师:为什么那么多的声音没有吵醒小熊,妈妈只说一句就叫醒了小熊?(那是妈妈的声音,每个孩子都对自己的妈妈的声音最熟悉)
5. 让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请小朋友一起学说象声词、对话以及“小熊还在睡觉”和“小熊睡的很香”
6. 启发幼儿思考:
师:小熊爱妈妈吗?妈妈爱不爱小熊?小朋友爱不爱自己的妈妈?怎样爱自己的妈妈呢?
小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不错,我们小朋友应该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班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2、 学习对比的方法。
3、 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4、 背诵课文。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则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学习选自《庄子》的《秋水》。(板书课题)
二、 作者介绍:(投影)
庄子: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
《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三、 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投影)
1、 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2、 找出词性活用词语,并理解。
3、 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4、 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理解。
5、 理解这则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小结:(投影)
(1) 古今异义:古今
至于北海到了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百川灌河特指黄河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脸脸的形状,相貌。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深明大义的人,或
①不吝啬
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2) 词性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名词作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3) 特殊句式:
闻道百定语后置
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4) 成语
望洋兴叹: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小班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
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难点:
能真实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三幅图”
1.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
2.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那我们每个人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你要记住,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学生小组交流。)
(二)好,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员……”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1.同学们说的真多,而且说得特别清楚,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很多个同学的发现的时候,不用说每个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们组,有的同学发现了……有的同学发现了……还有的同学发现……”句式。(指几名学生说。)
2.听了同学们的发现,老师对其中的一个发现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发现最感兴趣?(学生发言。)
3.如果你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现者)到底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4.我们经过交流,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现,然后以他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小组交流。)
(三)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交流得特别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让学生说出发现,然后其他学生提问,发现者解释。
2.老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现。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去观察、去发现这些有趣的.植物,该多好啊!
二、总结下课。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将重点都定在了发现一词上,大家都很积极,好像争着比谁的发现最多最奇,但把“观察中”忽视了,而怎么观察到的,自已观察时所做了什么,这个过程学生却大多数都是只字不提。引导学生将自已是如何观察到的,及观察时自已是否认真等过程说了出来,这就为观察的内容提供了真实性的证词。
【小班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寒假安全教案07-09
小班游戏教案《赶马人》10-27
小班游戏教案动物列车07-18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漱口08-08
小班体育教案《小猫做客》01-13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08-19
小班的户外活动的教案07-07
小班综合教案小熊画大树09-23
小班游戏活动教案开飞机06-25
小班社会教案《图形认知》05-25